信息 | 為父的心是得著世代的福音

我常覺得自己是光哥正哥身邊的板凳球員,只要他們說他們累了我就不客氣的補上,目的也跟他們一樣,要打贏!我不看自己微小,在人的需要上付出,才會看到神的榮耀。

1,163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講者:Asia for JESUS 副執行長晏信中牧師

今年八月時,Radical(台北新店行道會)跟GenerationS(新加坡神之心教會)聯合辦了特會,我想起過去20年,我們這一代許多人都在校園裡面打拼,現在都沒進校園了,下一代有誰要進呢?

  • 神在乎每個世代。

歷代志下一1-4:

亞當生塞特;塞特生以挪士;以挪士生該南;該南生瑪勒列;瑪勒列生雅列;雅列生以諾;以諾生瑪土撒拉;瑪土撒拉生拉麥;拉麥生挪亞;挪亞生閃、含、雅弗。

創世記、路得記、尼西米、馬太福音也有這些誰生誰,誰又生誰的記載,有些連續記了四、五章,為什麼?因為你從哪裡來、去哪裡,對神來說很重要。當中悖逆的世代也都沒有被抹除,因為神在乎每一個世代,若是沒有上一代,也沒有下一代。那我們要留下什麼給下一代呢?會是你的選擇。

新加坡神之心教會是一間有8000人、平均年齡二十二歲的教會,那裡不是沒有長者,而是他們加速牧養年輕人,也帶來大量的年輕人。這個火熱讓我非常感動,在過去二十年我們也是,可以一對一到半夜,第二天清晨再繼續。可以走進校園時,一一跟人說「耶穌愛你」即使常常被拒絕,也可以在只有三十人或三百人的校園講台佈道。當我們看到莊稼已經發白了,工人卻還在教會裡面說教,那要如何收割?教會要重新思考禾場到底在哪裡,教會應該是訓練中心,差派人們向外進入禾場。

當我看到教會開始不傳福音,只辯論,讓我非常擔憂。教會在哪裡,就應該有光的樣子,並向鹽一樣為城市帶來改變,神要我們作光作鹽,不是嗎?

 

  • 累代是祝福

賽五十八12a:

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

我承認過往我都把「累代」當成咒詛,但其實累代就是指世代(generations),因此我現在會說:「願累代的祝福超過你累代的咒詛!」我相信神早就預備了你的家族裡有虔誠信靠祂的人,以至於今天你會在這裡。

當我開始有這樣的思維,我相信無窮的領袖也正在我的周圍。今天華人音樂圈有很多的基督徒,他們要不在教會長大,要不就唸過基督教學校,對詩歌不陌生。現今台灣的音響公司最大的顧客是教會,教會每週都有聚會像在開演唱會。

他們沒有變成基督的樣式是因為過去沒有紮實的門徒訓練,帶著使命感進到圈子裡,那跟憑著恩賜才幹進去不一樣,前者會比後者更有影響力。今天的教會需要門徒訓練。

 

累代是代表增援!

―新加坡神之心教會 陳少豪主任牧師

 

  • 塑造為父的心

歌林多前書四15

你們學基督的,師父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裡用福音生下你們

Photo by Nienke Burgers on Unsplash.

如何可以有為父的心?要用福音。現今孤兒的靈仍在教會裡,擁有為父的心的人還是不多,教會裡有很多人教導,卻沒有自己的故事,沒有愛引導他們成熟。你曾栽種的,有一天會在你需要時回報到你的生命中。

若沒有為父的心,教會的兩個致命傷:
    1. 孤兒的靈帶來:自私

孤兒的心態是,總怕下一餐沒有飯吃,沒有安全感。所以「只想要被鼓勵,沒有力量可以給別人。」也完全不考慮想別人,好東西只想自己留著或藏起來。

有人就問我說,「信中哥,你每次分享都很像是傾盡所有力量,難道不怕恩膏分賜之後,你自己就沒有了嗎?」我要說,恩膏是爭戰、破碎、得勝後所帶來的神的恩典。想要恩膏就預備好要被破碎喔!

每次我們邀請講員來特會、營會中分享,在聚會裡也會安排恩膏祝福的時段。我非常羨慕他們在生命中淬鍊過後的戰利品,而且人性常常會貪小便宜,想要別人為我按手禱告,就把力量轉載過來。是,這是會的,所以我更知道我的恩膏不只是我在爭戰中贏來,還有別人爭戰贏來的。聖經上說:

「白白的得來就白白的給出去。」

「有給人,就必給你。」

你想要更多嗎?那你就要給出去。

腓力牧師曾問:「為什麼歷代復興的人,有這麼多都是到臨死之前才為人按手禱告,而且是在幾個特定的人身上,最後只有幾個人有他的恩膏?」我們只要有機會,就要常常去為人禱告,讓這個恩膏不斷流傳!

Photo by Joel Muniz on Unsplash.

 

治死自私的方式,就是給出去。

 

我鼓勵我們不要只是參與崇拜,而是在當中選擇一個角落,招待、敬拜、新人、講員牧者接待、燈光音響攝影,他們每個人既在參與,又在給出。你越服事、越治死肉體,你是屬神的!服事人的就必有給你的。抓緊每一次可以給的機會,不要為自己保留。

只要作在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基督身上,祂紀念你作的一切。看到有需要就給出去,所以不要只求光鮮亮麗的服事,即使是一點,也是在栽種種子,也是在見證神同在。

 

  1. 孤兒的靈帶來:爭競

如果你是大衛,年紀輕輕牧羊到一半,就被先知撒母耳膏為王,你會如何反應?先自拍上傳到限時動態社群嗎?大衛什麼沒說,直到有一天掃羅被鬼附,想要尋找一個能帶給他平安的人,僕人提議大衛,這個有恩膏的孩子來為他彈琴趕鬼(因為他有神同在)。

大衛在掃羅王心中的安全感是很足夠的,不然不會在哥利亞威脅以色列人的時候,願差派大衛去與他面對面。大衛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僅以一顆石子擊敗他,全城的人都為大衛歡呼!掃羅聽到就不爽了。但如果有一顆為父的心,是不會跟下一代計較的,因為他是你的孩子;我們沒有為父的心,覺得下一代表現好時自己就顏面無光。

你有沒有常常感到不安全?想與他們爭競?開始為你身邊的人感到驕傲,讚美他吧!不要吝嗇害怕他奪走光環!我常覺得自己是光哥正哥身邊的板凳球員(等候備戰),但只要他們說他們累了我就不客氣的補上,目的也跟他們一樣,要打贏!我不看自己微小,在人的需要上付出,才會看到神的榮耀。

 

  • 四代同行是必須

敢於放掉權力,就叫做給予。

不要只是為了自己成功,要讓人成功;不要只是作王,要做一個造王者。聽一個人唱獨角戲,跟一群人分工合作是不一樣的。

你要賦予一個團隊表達的機會,也不要隱藏你的心。同樣另一個世代也要勇敢接受,不要怕被責備。就是這樣把兩代接起來。你說對方太兇,不理解你嗎?重點是彼此有沒有願意的心,繼續談下去。

保羅看到教會的光景,寫下提後二2,他對屬靈兒子提摩太說:

「你在許多人面前聽間我所教訓的,也要交通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舉例來說,保羅(傳給)提摩太(傳給)忠心的人(傳給)別人。

保羅告訴我們破除危機的方式就是四代同行,那不會是批評論斷,而會看到團隊合作很美。要給空間,讓人可以冒險。只有一千兩的人把錢藏起來沒有給出去,那才是自私。

我發現我可以奉獻不是因為我很有錢,而是因為我知道一切都是來自天父;為人禱告不是因為我有多聖潔,而是因為我抓住阿爸父,祂的心意是要使人得醫治,所以我有信心為人禱告得醫治;敬拜時求主充滿我,光照我們裡面,不再看自己如孤兒。每一次都是。

Photo from 神之心教會。 三個世代同時服事(由左至右:攝像培訓員、事工成員、監督員)。
Photo from 神之心教會。
  • 神呼召我們進入一個族群(每個人有屬於他的族群)

當我從美國回來後,本來準備直接銜接去瑞典聖經學院,但光哥要我先工作,所以我到職場開拓社青,從六個人到三十多人,再分植。

神乎召我們每一個人成為領袖,沒有是因為你還沒走入族群,你會覺得自己找不到命定,找不到你生命的滿足。但當你找到了,你會能夠發揮你的恩賜才幹,別人也會懂你的點。

我的例子是多年以前,我的小組和家綺姐的小組個性完全不一樣,我們很瘋狂,他們很冷,但我們都很享受,也在那個小組中走了好久。

鼓勵你要禱告:求神把你的呼召和你的族群連結起來。

每個小組都有他的樣貌,教會裡有很多不同的事工團隊,也才會是教會。當你找到你想要服事的族群,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成為領袖。門徒訓練也往往都是先做再說,邊做邊提出你有什麼需要。

我以前認為社青是自己的圈子,後來發現原來大學生才是!因為我們敢於冒險。就像曾經只是要去台東玩一週,結果因為颱風來攪局我們最後就繞了台灣一圈,那真的很棒。後來神呼召我去帶CEO和藝人,我跟太太一起尋求,也有先知印證,當我五十歲的時候,他們都在我身邊,回應我曾經作在他們身上的,我也因此得到非常大的快樂和滿足。

一定有人在等著你,當你向神大聲呼求的時候,神一定會啟示你。如果教會裡還沒有這個族群,那你就去找出他們!可能是單親媽媽、幫派、酒店小姐……總有一些人只有你可以感同身受。如果有些族群沒有辦法跟我們在一起,那教會就有禍了啊。

Photo by Nick Abrams on Unsplash.

1,163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信息 | 揭露魔鬼毀滅世界的策略

世界歷史其實出現過非常多次無父世代,大量的男人因戰爭而死亡。不過此時此刻其實是歷史以來,男性人數最多的時代,卻也是家庭、情感中,充滿失職父親和灰心喪志最多的世代!

523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

講者 | 晏信中 Timothy Yen、編輯整理 | Asia for JESUS 編輯部

約翰福音10:10「盜賊來,無非是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惡者到底偷什麼?殺了甚麼?毀了甚麼?「甚麼」並不只是很多人想到財務、健康、童貞、關係的破裂……也包括你的異象(夢想)。在人類生活的三度空間外,還有四度空間,魔鬼的計謀就是從以前到現在可說是非常成功。究竟牠的策略是什麼?

南非一間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多年前曾面臨大象絕種的問題,經生物學和動物學家搶救後,原本快要消失的象種又遍滿了公園。接著他們打算把象隻分散到別處,便用特種背帶和直升機運送至匹林斯堡(Pilanesberg Game Reserve)),母象和小象很順利,但成年公象因為過於壯碩難以運輸而作罷。一段時間後,管理員卻發現非常不尋常的事—到處都是白犀牛屍體。原以為是有人偷渡盜獵,卻找不到彈孔,犀牛角也依然在,但是身上滿是爆力攻擊的撕裂傷。加裝了攝影機後才拍到了駭人而殘忍的畫面—當年到新公園的小象已長成暴力且攻擊性強的青少年象,牠們在園內到處嚇唬其他動物,不只對白犀牛腳踢重踩,還用象牙把牠們活活頂死。

研究理論解釋,當象隻進入發情期時,睪丸素激增六十倍,在交配期間更演變成發狂狀態。正常情況下,成年公象會不時去察看牠們是否安分,然而現在匹林斯堡並沒有較為成熟的公象做為榜樣,青少年象就成為了惡霸。公園於是花錢更新托運設備,把成熟公象運到匹林斯堡。兩週後,暴力事件便止息了。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大象生活的法則,幼象沒有父親,便失去了象原本受造的身分;為父的責任就是管教和告訴下一代他的身份與使命。對人類來說,父親也何嘗不也是如此?21世紀的今天,孩子若失去了父親,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世界歷史其實出現過非常多次無父世代,大量的男人因戰爭而死亡。不過此時此刻其實是歷史以來,男性人數最多的時代,卻也是家庭、情感中,充滿失職父親和灰心喪志最多的世代!根據聯合國調查,今天的美國有超過38%以上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台灣也不遑多讓,離婚率位居全亞洲第一,全世界第四。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你我周圍的事。而失職的父親也扭曲了孩子對「父親」的認知。

「無父」的根源是「孤兒的思想」,也許你對這個詞很熟悉,但還沒有仔細思想過。有沒有這些聲音在你腦海裡出現過——

:我很孤單。
:沒有人會喜歡我。
:這些人都是騙我的。
:我是被拒絕的。
:沒有人真的愛我。
:沒有人能幫助我,我只能靠我自己。
:就連我的父母也不愛我,他們只是用我的表現來判斷我。
: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們說愛我,也沒有聽過他們說任何肯定的話語。

即便是你相信耶穌,魔鬼還是用謊言持續控告你,告訴你「沒有所謂無條件的愛。」所以你可能會覺得家人、朋友、教會的弟兄姊妹和領袖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這就是魔鬼藉由孤兒的靈在影響我們的思想,要脫離這思想,就要尋根孤兒的靈從哪裡來。早在世界還未被創造以前,以賽亞書4:12-13就說到: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凡看見你的都要定睛看你,留意看你,說:使大地戰抖,使列國震動,」

撒旦這樣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本來是撒拉佛天使長,卻把自己神化,不只被神打入坑中,還帶了三分之一的天使一起,這一群墮落天使就被稱為魔鬼。離開了父同在的地方(無父),孤兒的靈就充滿了他們的心,於是他們去傷害父的孩子,等於傷害父的心。

創世紀2:15「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修理的原文是「耕種」,看守的原文是「保護」。伊甸園裡有蛇並不是神的設計,但亞當卻沒有保護好園子和老婆,還怪夏娃讓他吃果子。蛇引誘的招數只差沒有說出:「吃了果子你就不需要神了!」但仔細想,人還有必要因為吃果子來像神嗎?其實人就是按著神的形象被造,吃了果子以後「能夠與神同等」的想法,就是魔鬼在對你的意識說話。

人常常在魔鬼提供的表面利益中亂了陣腳,把神拋到九霄雲外。認為外在的成功比神怎麼定義你還重要。我要說,成功不是不重要,但那只是附加的價值而已。在神的心意裡,被他造的人必定是「卓越」,也必定想要卓越,「他是自然而然的成功,而不是去抓取成功。」你現在的光景只有你最知道,你是把成功視為囊中物,還是要努力去到達。

真正的卓越是,即使成功了,你將榮耀歸給神,你不被掌聲給沖昏頭以至於要不斷向外尋求讚美。魔鬼清楚知道私下的你,也知道你曾在什麼事上虧損了神的榮耀。耶穌一直在門外叩門,魔鬼也一值伺機吞喫我們。

神:你是我的愛子。
魔鬼:你不是。
你:我不是,我做的不好。
神:我把耶穌都給了你。
魔鬼:他不是為你。
你:耶穌可能為了別人來,不是為我了。

詩篇127:1-2「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只要在草木禾皆上放一把火就全都毀壞,只有金銀財寶才會永久存留。你追求的地上還是天上的肯定?你是在追求被肯定,還是在活出被肯定的樣子?亞當和夏娃犯罪之後,體會到罪咎、羞恥、害怕與恐懼,但這並不是神創造給人的感覺。

創世記 3:22-24「神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着。」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想像一下在罪中和疾病裡永遠活著會有多麼痛苦嗎?所以神打發他們離開,免得他們痛苦,也免得他們再吃。但兒女不懂父親的作為和背後的那份愛,只記得那個不舒服。孤單害怕爬滿了全身,孤兒的靈也就進入,也進入下一代的心。該隱、亞伯彼此競爭神的喜悅,該隱還把亞伯謀殺了。殺害別人讓自己好過一點,也是孤兒的靈所帶來的結果。

今天的地球就是孤兒的星球。

箴言30:21-23「使地震動的有三樣,連地擔不起的共有四樣:就是僕人作王;愚頑人吃飽;醜惡的女子出嫁;婢女接續主母。」

當一個人突然擁有很大的權柄、位份、影響力時,連地都要震動。這是為什麼研究指出,中了大樂透的人後來通常沒有什麼好下場。再看那些年輕時就爆紅的明星,很快就擁抱了毒品和成癮問題,因為他沒有經歷過中間管理自己的過程;即使擁有了一切,內心卻仍像是個孤兒。捫心自問,你是否有一個孤兒的靈在你裡面?旁邊的人表現得好、長得帥,你心裡就不高興。

瑪拉基書4:5-6「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在節期的時候,耶穌跟著父母去到聖殿,當他們要回去的時候,他們沒有看見耶穌,回頭去找才看見耶穌在聖殿跟拉比(先知)對答。約瑟和瑪利亞非常難過,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從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沒有人稱耶和華為父。新約時,耶穌竟然這麼大膽,約瑟和瑪利亞都嚇傻了,兒子到底在講甚麼!

耶穌打破了所有宗教的框架,示範了神起初創造天地和人類存在的目的,亞當的破壞使人活在神的同在之外,神才差派祂自己的獨生愛子帶所有相信的人,重新回家

加拉太書4:4-6「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

這就是神的計畫:使父轉向子、子轉向父,以至於人類完全免去咒詛。

當我們呼叫神「阿爸父!」代表兒子的靈進入,你不再是孤兒了!我們有了效法的對象,也就是這位創造天地的主;當我們呼叫阿爸父,便拆穿了魔鬼的計謀,教會回應了嗎?教會要把這個知識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你我都是世界的產物,不懂如何作父親,你的孩子正在被虧損,因為你沒有正確代表天父。致勝的原則就是,父轉向子、子轉向父。

 

除非你連結於父,否則不可能彰顯出父。

 

公司裡大家厭惡老闆,但你有沒有像約瑟,成為法老的父?教會裡也可能因為階層與比較而充滿孤兒的靈,或者你覺得有些人就是講不聽的時候,你有效法天父的心腸嗎?不要再把世界拿到教會裡,當我們不再更新變化,又被孤兒的靈荼毒,我們等於是拆散了父的家!

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讓神兒子的靈充滿你,使你擁有一個為父的心,你不會做在自己兒女身上的事,也不要做在弟兄姊妹身上,這就是為父的心。台北靈糧堂一直有父親,總是降服在天父裡,謙卑的帶我們,示範給我們看甚麼是父親。天父的樣式是何等的美好。不要再爭競、比較了,唯此教會才可以真正代表父。

523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

信息摘要 | 滿有聖靈,然後呢?

使人激進的原因是「飢渴的心」,是極大的不滿足。他會說: 「神一定是信任我、揀選我生在此時此地,為了要改變這個世代。我不要辜負祢對我的期待,我要來改變我的世代!」人只要不放棄自己,機會一定會臨到你。

246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摘要紀錄 | 董晴、恕瑜

「今晚過後當我們回到家,是否真的因為聖靈充滿而轉變了?」信中牧師一針見血地說。滿有聖靈,然後呢?務要把兩個祝福帶回家!

一、、持續對聖靈保持飢渴的心

使人激進的原因是「飢渴的心」,是極大的不滿足。他會說: 「神一定是信任我、揀選我生在此時此地,為了要改變這個世代。我不要辜負祢對我的期待,我要來改變我的世代!」人只要不放棄自己,機會一定會臨到你。

若你有十五分鐘的舞台可以表現,你會用什麼姿態上去?我看到很多人的恐懼和害怕,但那些預備好的人則會說:「什麼時候才換我大顯身手?」他們一直在預備,總有一天世界要為他拍掌,他也要把卓越與榮耀歸給神。

「天國是暴力進去的!」―晏信中牧師

「暴力」是指不再效法這個世界,總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才能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主禱文》不是咒語,而是一個相信,相信神可以成就,這樣的禱告是站在地跟天中間,是激進的,他非常渴慕神的天堂隨時入侵在地上。

二、膏抹使你所在之處興起發光

天國為你爭戰,耶和華為你打仗,你只要跟上就好。「我們本來被稱為光明之子,但黑暗在我們不小心時入侵我們裡面,產生出許多傷害、綑綁、鎖鏈,當光照進來的時候,鎖鏈已經斷開了,因為光跟黑暗不能並存。」

不是沒有光照耀,是我們讓光被消滅了,認同了世界上許多東西,信中牧師鼓勵我們要每天每時刻心意更新而變化。

搶救靈魂是現今最重要的事

1912年出航的鐵達尼號號稱「不會沈船」,卻在首航的第二天就撞上冰山,當船長呼籲大家快上救生艇(自信到全船也只有配了三艘),大部分的遊客仍然在錯誤的安全感中。當年僅有39歲的哈柏牧師(John Harper)牧師也和家人在船上,有人看見他讓出救生艇的位置,抱著浮木傳福音,因為他知道自己一定會上天堂:「你得救了沒?快相信耶穌!就必得救!」那人說自己在那天得救了兩次,「一次是身體得救,一次是靈魂得救。」

兩年後又發生另一起沈船事件(愛爾蘭女王號),同在船上的救世軍*不斷把福音傳遍,縱使是只有17歲的女孩,寧可把救生衣給強壯的男子為要救失喪的靈魂。

創辦人卜威廉生前的最後一封電報,僅留下一個字「Others!」提醒著神的兒女們,務要記得還有很多「他人」正在地獄邊緣。今天我們是否因著聖靈的充滿意識到「人子來,為了要尋找失喪的人?給你恩賜、能力,聖靈果子都要見證神的同在,讓人看見你的卓越,為了是要榮耀神?」

台灣正在這樣的光景中 ,我們要加緊腳步了!(路加4:18-19)

行動計劃 

1、在學生崇拜分享在青吶的見證
2、傳遞要得著校園的異象(可以用上述的兩個故事)
3、找到同校園的同學開始聚在一起彼此分享
4、上台拿著學校名字的海報 每間學校都有一位代表開口題名為學校禱告
5、到校園的司令台RPG
6、每個禮拜青崇提名為校園禱告
(教會要對學校有感 不要每次只為著自己的聚會禱告)
7、三個月可以有一個跨教會的為校園禱告會,眾教會一起同心尋求。
(會發現不同學校的人一起同行,就形成校園的運動!)

 

註: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是一個於1865年由循道會的牧師卜威廉伉儷在英國倫敦成立,是國際性的教會及慈善組織,以軍事建制形式作為其行政架構的名稱[1],以街頭佈道和慈善活動、社會服務著稱。

 

看完整信息請至Asia TV

246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信息 | 你真的知道怎麼禱告嗎?

一般人對禱告的認知是「求告神」,但我覺得這樣的禱告是很初階的,唯有知道怎麼禱告,才會經歷聖靈的澆灌……

98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講者: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編輯整理:Asia for JESUS編輯部

三年前開始的疫情疫情,印尼也被covid-19嚴重影響到整整兩年無法聚會。某天一位企業家傳訊息給師母,想請腓力牧師教導他們禱告,教導的那天就開了直播,當下就有八千人在同步收看,腓力牧師對此感到很納悶。企業家後來就問他,你要不要每個禮拜都來我家禱告?這個禱告會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從零器材到完整設備的禱告會,從三萬人到十萬人的教會。這是聖靈工作的神蹟,而沙崙玫瑰教會認定這個人數的成長,是盤點了過去這三年穩定參加小組兩個月,並且有參加裝備課程的弟兄姊妹。

不是只有Asbury、印尼,台灣也正經歷復興,台北靈糧堂學生區去年領受了聖靈,是因為他們給聖靈空間,這個復興也席捲了整個台北靈糧堂,眾弟兄姊妹也更多的追求聖靈。比如某個週二晚上9點半,台北靈糧堂的禱告會仍還有900多人在線,正哥擔心現場的弟兄姊妹回家的安全,同時還是邀請為服事學生的傳道同工到台前領受祝福,聖靈造訪,許多人被聖靈觸摸。

我們看見每次的復興,都跟「聖靈」和「一群有渴望、願意禱告的人」有關。很多人喜愛做事,卻不愛禱告,因為禱告看起來好像摸不著邊際,但其實禱告就像是一種降服,禱告是邀請耶穌進入我們生命的計畫裡,甚至讓祂掌權,即使我們還不知道祂要怎麼做。

Photo by Philip Mantofa’s YouTube。從2020年開始,印尼沙崙玫瑰教會(GMS)在會友的家中舉辦線上禱告會,直到現在。
 
你知道要怎麼禱告嗎?

唯有知道怎麼禱告,才會經歷聖靈的澆灌。

一般人對禱告的認知是「求告神」,比如財務有缺乏,禱告需要物資或財源的供應;當親友或自己生病時,就禱告要得醫治;遇到難題時,就禱告神出手幫助解決。我沒有要推翻這個層面的需求,天父是慷慨的神,祂的供應總是超過所求所想,但我覺得這樣的禱告是很初階的。

屬靈生命是有階段性的,初信時就像嬰兒,神為了在當中幫助我們建立信心,便供應靈奶給我們營養,嬰兒只要喝奶就能成長得很快。靈奶就像日常生活上的各種小見證,比如說禱告神,就找到鑰匙、禱告神,就預備了公車!年紀越長則要吃糧食,甚至還要補充保健食品才能獲得或留住足夠的營養。若你已經認識神多年,還只是會喝奶,不會吃乾糧,可能每天都還是會感到飢餓,可能又混合了肌少症或是消化的問題。屬靈的乾糧就像是我們與神之間更深的連結,屬靈營養若不足夠,很可能會無法維持健康的信仰生命。

 

Photo by 台北靈糧堂。禱告是降服於神,把主權交給祂,讓祂參與你的生活。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保羅(羅馬書8:32)

 

因此你跟神的關係不能永遠停在那個階段。

如果有天孩子想到你,只有要錢,或是只想利用你完成事情,你會怎麼想?如果是我,我會感到非常可悲,雖然我很願意供應孩子的一切,但不代表我享受這樣的關係。而且,我可能會更加小心的好好考慮,要不要給、怎麼給他資源,因為我會擔心,如果繼續供應他一切所需,是否將來會寵壞?

浪子回頭的故事,可以看出父親和兒子的關係裡只有供與需。如果天父是慷慨的,但你卻像是小兒子淪落到吃豬的食物,可就要好好想想為什麼會走到這步田地?很多人不禱告,是因為他已經失望,認為神不會垂聽,但祂其實有垂聽,只是不一定應允。你要思考的是,你跟神的關係如何?

禱告有一個更深的定義,就是連結、溝通與交談,讓神釋放祂的國度在世界上。這個過程是我們要學習的,因為任何宗教都會禱告。不禱告的光景,往往受苦的也是自己,但我們還是常常寧可直接去做事而不禱告。

看到這裡也不用太難過,耶穌的門徒總是給我們安慰。好比他們多次在禱告時進入睡眠狀態。但是希伯來書7:25說:「凡靠着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着,替他們祈求。」直到今天,耶穌仍在父的右手邊為我們祈禱。

(馬可福音1:35)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

耶穌禱告的地方往往都很特別,曠野、山上、內室都是些人看不見的地方。但我們很常都是在群眾面前,特別是牧者,每次出去吃飯都會被人cue謝飯禱告。耶穌都是退離人群,那是他真實的禱告。

(路加福音9:28-30)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着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這次耶穌上山,帶著門徒一起禱告,他們睡著了,直到門徒聽見摩西和以利亞,分別代表先知和律法的兩個人談話的聲音才清醒。如果是我可能就不敢睡覺了,因為我期待看見大衛和其他愛神的人出現在我眼前,我渴望可以沾沾榮光,但這群門徒並沒有學會,總是在禱告中睡著,或許這也是神賜的平安吧。

耶穌知道自己的命定,在困難時跪在客西馬尼園跪著禱告並邀請門徒警醒,但他們又睡著了:「現在我只請你們警醒十五分鐘,你們還是睡著了。」耶穌服事的生涯,一直在示範禱告的生活,因為這個秘密是他與天父的親密,有這個過程祂下山後才能去服事許多的人。

(希伯來書7:25)凡靠着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着,替他們祈求。

今天耶穌仍在父的右手,為我們祈求。論代禱,看耶穌準沒錯,只有靠著耶穌基督,禱告才能到神面前。舊約時,沒有耶穌,大祭司很怕,新約時,當你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耶穌就是代罪羔羊的祭物,天父會看到你是祂寶血所遮蓋的。

Photo by Jasmin Ne on Unsplash.

 

現在你可以做什麼?

#用主導文跟耶穌學習禱告:

參考路加福音11:2-4,記得你禱告的對象,是一位慷慨的父神!

啟動天國人生第五章,特別在教導主導文的禱告。

Asia TV 可以找到,不一定要上實體課程。

 

#兩三個人成立一個RPG的禱告小組:

時間不用太長,也不用哈拉破冰,十五分鐘專注在一起敬拜和禱告,就能一起經歷聖靈。

1⃣(向)上展:輪流讚美感謝神

先把榮耀歸給祂,這是祂配得的

2⃣(向)外展:願神國降臨,每個人為教會(某個方面)禱告。

舉例:我禱告教會不是死的機構、而是活的肢體,單位與單位之間不再有阻礙,打通任督二脈。

3⃣(向)內展:為彼此的需要禱告。

即使是使徒性的禱告,也在乎你我需要。

舉例:面對公司的難處,求主給他內在的力量,讓他能夠宣告屬神的話而不是屬人的。

禱告不只是求告,是關係。如果我們在一個真實渴慕的禱告裡,可能會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淚、哭泣。

 

「父啊,如果你願意,請把這杯從我這裡拿走吧!但不要成就我的意思,而要成就你的意思。」

—耶穌(路加福音22:24)

98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 | 憑信心不憑眼見

我曾問神什麼是真正的降服?神回應我,你並沒有全然降服,仍有好多東西藏在自己身上而不願擺到神面前,選擇性的相信,選擇性的敞開就不是全然降服。

1,276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講者: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編輯: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媒體部

記得我問神什麼是降服?神回應我並沒有全然降服,有好多東西仍在我自己身上,不願擺到神面前,選擇性的相信,不等於全然降服的相信。有句經文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德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的第一段「必須信有神」,我們往往很懂,但在第二段「信他且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就遇到很大的難處。

比方我們相信兩前千年前神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和恩典,但不相信十字架上的救恩能夠在現在為我的生活帶來改變;不敢相信祂能醫治我身體的疾病,解決我財務上的困難。我們常常像是在外院喊著「相信」,卻在困境中抱怨、放棄。這裡難道不是已經說了嗎?祂要賞賜給你,包含你昨天經歷的經濟危機,前幾天被診斷出來的致命疾病。

你是否能在這些聽起來令人恐懼的現況裡還相信祂?大部分的人會開始抱怨,只能相信有神,卻不能相信神能賞賜尋求祂的人。接下來讓我們看看12個探子的故事。

(民數記十三1-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都要作首領的。

(民數記十三18-20)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樹木沒有。你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那時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

神已賞賜,還需要一個從信心裡拿取的過程。太多的基督徒帶著宗教的思想,默想著將來我會成為百萬佈道家,然後在家裡禱告:「神啊,這一切太美好了,一定會成就!」你若沒有去受訓,也沒有去了解那些人的需要是什麼,從沒有實際走到當地感受經濟、文化、語言,就以為已經得著了。不,這不是神教導我們的。

一定有一個迦南地是神要賜給你的,你要先去窺探、了解那地,再用信心取下。如果神要你去商業領域,那你就要去實際了解現在台灣的商業狀況如何,不是讀很多商場致勝原則就能得地為業。如果神呼召你成為醫生,你要去學習更多、如何動手術,有一天可能有一台病床上的人被推到你面前時,你的技術拯救了他,而他正巧是某個很關鍵的人物,之後他的生命再影響了我們的國家。

Photo by Mali Maeder on pexels.
Photo by Mali Maeder on pexels.

我不知道你被呼召去哪裡,但你必須窺探,信是一個力量,讓你有往上伸展的力量,抓取那所賜給你的。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即使你還沒有看見,你就要伸出手抓住應許,因為只有去做才知道要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很多人只停留在腦海裡,踏出一步都不敢,但很多時候因為踏出去了才發現,原本恐懼的根本不用在乎,反有別的事才是你需要面對。

我們繼續看,以色列人離開被奴役的埃及進到曠野,以為只是11天的行程就可以踏進流奶與蜜之地,但沒有想到……

(民數記十三25-26、28-29)過了四十天,他們窺探那地才回來。到了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見摩西、亞倫,並以色列的全會眾,回報摩西、亞倫,並全會眾,又把那地的果子帶給他們看。「然而住那地的民強盛、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我們再倆看見了亞衲族的人、亞瑪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邊並約旦河旁。」

我的太太家綺姐是一位歌唱老師,她曾經教過一位已經被唱片公司簽下、預備發片的17歲學生,但是家綺告訴我她每次都不做作業。過往她教過的學生都是盡力把作業完成,而且在週間也會時常詢問接下來應該要怎麼做才能把聲音調得更好?年輕人有夢想,有發片的門票,但所付出的遠遠不及已經發過片的歌手,就像他根本不知道他周圍的亞衲人有多高,競爭的對手有多強,只要一天他沒有把歌選好、唱好、沒有好的形象,很可能就會消失在這個圈子了。

經過衡量的努力,不是想像出來的,是流汗、流血,附上代價的。我們來看後面怎麼發展。

(民數記十三30-33)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探子中有人論道所窺探之地,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哪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

一個人即使沒有頭銜,但他能面對難處,甚至還可以回頭安撫、帶領百姓,他就已經是一個領袖了。你是這樣的人嗎?也許面對公司交代的任務,或是預備要開創一個新市場,你會像十個探子警告他們:「不要進去。」還是你會像約書亞、迦勒呢?

耶和華在聖經裡只有說我們是按照他的形象所造的,沒有說我們是按照蚱蜢的形象所造。當人面對困境患難時,卻突然覺得自己微小,把困難放得更大。神曾說,若是你信,必叫那山頭投到海裡去(馬可福音十一23),你想說怎麼可能,公移山都不能了!箴言廿四10上說:「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你的力量不是顯現在敬拜時能舉手多久、在小組裡能講幾篇道、帶敬拜時可以多有力量,真實的力量是顯明在患難像海浪般打在你身上時,你的反應。

Photo by Shashank Sahay on Unsplash.

你可能會問,那可以禱告不要有患難嗎?無法,要進應許之地就是必須先經過挑戰,神不會拿走你生命的患難,最好自己先打預防針。神要以色列人站起來戰鬥,就是要我們拿信心去面對,我們要禱告可以有面對患難的信心和勇氣。「主啊,如果那塊應許之地是你所賜的,就讓我爬也要爬進去!」不要像那三四百萬以色列人,就連去挑戰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靜靜在曠野等死。

(雅各書二17)「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我們不要成為一個空有信心的宗教。兩週前寇紹恩牧師寫信給我們,主題叫做相信與信靠,他說相信只是一種形式,但信靠是真正在患難中會抓住神;相信是知道神存在,但不確定他是否會在患難裡出現,信靠是即使面對患難,我知道神掌權,以至於我要緊緊抓住神。我們不要活在相信裡卻從沒有信靠,而信靠是經過患難才可以感受到的。

我們裡面有兩種意念在拉扯,即使告訴你可以自由!你可以突破!但你說好辛苦,已經好幾次了都張不開,還是讓我作繭自縛好了!你要反過來思考,或許是我做對了什麼,所以上帝把曠野擺在你面前,不然就應該把你放在埃及,像以色列人想回到埃及,有得吃,當奴隸就好。說「神以賜給我們,我們現在就上吧!」的迦勒、約書亞是真正大有信心的人。

(羅馬書十二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查驗合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你要時常聆聽天上的聲音,但有時聽得見,有時聽不見對嗎?有個東西一直存在──聖經。裡面記載了曾經發生的事情,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的愛就顯明,祂為我們負上的代價。箴言裡面也寫得很清楚,與人的關係、致勝的原則,還有一切的原則,你卻把它放在家裡床頭,以為它是想像的意念,用來阻擋鬼怪的侵擾,然後倚賴其他的可能:先知性繪畫、孫子兵法等名傳或網路上的知識文章,從中學習在商場致勝的方法。但更紮實的就是聖經。

我挑戰各位,在2023結束前,把神的話語吃進去,以至於你的裡面能夠健壯、剛強。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患難的日子,在那個時候你的裡面就有強健的力量。然後要記得,信心不是憑眼見,應許不是默想禱告就得著,一定要跨步去窺探,再以信心抓取!

 

1,276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信息 | 盼望升起

真正的信心,不是鳴的鑼,響的鈸,而是像藤蔓要攀附在盼望上。信心不應該用結果的成敗判斷,或是像少壯獅子才是真信心,而是更加內斂、沉穩的詮釋。

93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講者: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整理:Asia for JESUS編輯團隊

首先請大家思考:每次當你「被迫蹲下」時,總是「靠自己的力量反彈」,還是「等待反彈的時刻」來到?

傳道書說「萬物都有定時」,在這個難以預測的現代,2020年進入猶太曆的5780,代表是「用口讚美」的一年,covid-19卻使全世界無法走進這個命定。當口罩蒙住了你的口,你是依然選擇讚美?還是因著現實的考驗而軟弱了?

越是黑暗的日子,心中的光如何顯明,取決於我們心中的力量有多少。(參考申33:25)雖然疫情趨緩,但在大環境的寒冬裡,想要送給各位幾個提醒:

1.我們需要關心周圍的人

腓力牧師今年(2023)初來台灣展出的新作中,有一幅《祂都明瞭》,是他在2021年的低潮期,用指甲刮出來的創作。那是他生命的寒冬,遭遇背叛與傷害,無人能理解。仔細看上面還有許多名字,每一個都是耶和華的名字,尼西、拉法、以勒….。但人站在遠處往往只看到黑白而已。

孤單的人往往是更孤單的,有的時候甚至一蹶不振,需要你伸出援手,在他的寒冬中送暖,成為他的支持系統,你不要只是安慰,更要在他身旁,陪他一起走。

2.信心要建立在盼望的支架上

真正的信心,不是鳴的鑼,響的鈸,而是像藤蔓要攀附在盼望上。信心不應該用結果的成敗判斷,或是像少壯獅子才是真信心,而是更加內斂、沉穩的詮釋。內斂的信心就好比成熟的獅子,不需要吼叫,惡者看見就不敢靠近,甚至直接投降認輸。

3.患難是成就信心與盼望的時候

羅5:3-5「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渴慕神的人,就算沒有燈光與音響也沒有人帶敬拜,在廁所淋浴也可能會跪在神面前。我們的信仰與民間信仰的燒香、還願等「交換」不同,基督信仰是在你決志時,所需要的一切就全都加給你了。當然,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擁有什麼,才能給出什麼。早在大衛少年時在草場牧羊,就知道耶和華是他的神,以至於後來他能戰勝哥利亞。

4.風浪中放錨要定準在神
Photo by Matthew Wheeler from unsplash.

希伯來書6:18-19「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絕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

聖經上沒有說風浪來過之後不會再有風浪,但盼望使你在風浪中平穩,錨就是神。你看銀河系,若沒有一個造物主在當中做王掌權,宇宙怎能和諧的運作呢?你要把盼望的錨定準、放置在祂身上,當風起雲湧時,不再即刻抱怨,助長焦慮,而是安靜、沉穩的反應。

5.神的揀選是特別的,而且祂必親自幫助

約翰福音16: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耶和華看人不像人看人,選擇看起來俊俏又有攻擊力的人;耶和華反而常常是揀選那些看起來微小、瘦弱的,只要奉耶和華的名,他們就能夠得勝。就像先知撒母耳為大衛膏抹,他便帶有神的同在。只是,即使被揀選,也有挑戰要面對。13年的逃亡讓大衛幾乎要喪膽,過程裡即使有機會能割下追殺他的,掃羅王的首級,他卻仍然堅持相信,神有祂做事的方式。

神所恩膏的人,必不動他。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作者為王。

2023年裡,你要把指望放在神手中,風吹雨打都不離開神的面。每當遇到困難時,我會希望你在消化、沉澱之後,也可以提出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在牧養的團隊中所做的,我渴望看見每一個人自己去與神對話,在過程中學習攀附神盼望的棚架,長出更多的信心。

彩衣不是外在的,而是存在心裡的

記得聖經中,父親雅各把彩衣套在約瑟身上時,約瑟便嚷嚷著:「我看見星星月亮太陽都跟我下跪,爸媽哥哥們也是!」難怪他會被哥哥們丟進坑裡。神給人才幹恩賜,只要彈指一下就成,就好像當你為人禱告時,發現自己突然都知道對方所有的事,可以講出生辰八字、住址、生日。

被賣到波提乏家成為奴隸,被下到監牢裡時,約瑟都選擇作正直、卓越的奴隸。即使是灰頭土臉,相信彩衣仍然穿在你的身上,知道你是被揀選的。因為縱然面對挑戰,他的指望仍在神,以至於他後來成為了宰相,拯救埃及和以色列族人。

羅馬書5:3-5「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表面,沒有實質吞下神的應許。我們需要把應許記下來,在患難中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若你有盼望,你便能夠帶著周圍人也進入盼望。所謂「一人信主,全家得救。」不是因為一個人很會講福音法則,講到家人朋友受不了為止,而是在患難中帶出真實的盼望,他們看見盼望,被吸引也相信這個盼望。

一個有盼望的人的禱告,是「即使有洪水,耶和華坐者為王。」

Photo by Debby Hudson from unspash.
盼望像河流,匯聚成河,往前推進

2023年的世界需要盼望,當你裡面的盼望升起時,不需要有頭銜,自然帶領出「盼望運動」。你不需要盯著別人有沒有聚會、禱告、奉獻,你只是往前走別人也會自動跟上,盼望是有感染力的。大衛在最沒有盼望的時候,那一群沒有盼望的人看見了盼望,窘迫的、欠債的都跟上了,別人看見大衛也有患難,但都願意跟上,因為我們都一樣。

世界看見你在破碎、渺小和恐懼時,仍然挺進,心中仍有平靜,你與他們的共鳴就是盼望。讓盼望升起,神喜悅你的盼望,你會走進恩膏裡。休息不是解答,安息才是,安息就是定準在基督耶穌身上。

93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 | 記得穿上「護心甲」!

護心鏡,在聖經中出現了五次,一次在舊約,四次在新約,保羅寫下這段經文時,正身處羅馬帝國。在競技場上,戰士們需要穿著「胸鎧甲」,好避免、延遲遭受重擊而死亡……

37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講者: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整理: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編輯部

弗6:11-14

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祕,我為這福音的奧祕作了帶鎖鍊的使者,並使我照著當盡的本分放膽講論。

護心鏡,在聖經中出現了五次,一次在舊約,四次在新約,保羅寫下這段經文時,正身處羅馬帝國,當時盛行一種「角鬥士」(gladiator)運動,帝國會把擄來的戰俘或犯人送進競技場上殊死搏鬥,場域裡可能有獅子,也可能會有另一名角鬥士。結局是存活或者戰死,或者由於表現突出贏得勝利而獲得釋放。不過戰士們不是完全赤膊,而是需要穿著「胸鎧甲」,好避免、延遲遭受重擊而死亡。

心臟就像引擎,供應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氧氣,幫浦血液;保羅為什麼在這裡強調「護心鏡」呢?

箴言4:23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這邊所說的心,和保羅在「全副軍裝」裡說的護心鏡都表明了:心能夠使一個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生病。一個人顯現出怎樣的狀態也顯明了他的心。你以為皮肉笑就可以掩蓋內心真正的表情,其實不行。既然一生的果效都埋在心,所以保羅說在爭戰的時候,首先要保住的是我們的心。所以我想要好好談談這個公義的護心鏡。

討論「公義」很不容易,因為聖經和世界上的價值觀牴觸。(世界上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價值觀)我不敢說你看完這篇道以後生命就會改變,但只要你聽完這篇心息,你的人生會完全不一樣。

羅馬書4:1-6

如此說來,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憑著肉體得了什麼呢?倘若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只是在神面前並無可誇。經上說什麼呢?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正如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

從這段經文看見,在神的眼中「恩典」與「該得」和我們所認知的有很大的差異。若你隨機訪問:「如何能上天堂?」我想大部分答案都是:「做好事。」越多越好,最好超過你所做的壞事。但,你的家人、朋友做了很多好事,能上天堂嗎?

《啟動天國人生》的課程裡說:「神的標準就是他的榮耀,如果射箭沒有射中靶心,那就是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因此沒有任何人是可以上天堂的。

雅各書2:10(新譯本)

因為凡是遵守全部律法的,只要在一條上失足,就為犯了所有的了。

你可能每週都參加主日聚會,也上了裝備課程,覺得自己跟外邦人不一樣了。但即使你這麼努力,也無法完全聖潔。例如「說謊」,它看起來無傷大雅,但沒有100%的誠實都是虧缺了神的榮耀。很多時候我們會用等級來區分,甚至認為:「他這樣不配稱為基督徒!」這種言論其實也是在論斷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在說人的眼中有刺的時候,卻沒有看見自己的眼中有樑木。(馬太福音7:3-5)

基本上這樣根本沒有人能上天堂。感謝主,雖然我們都不完美,但我們相信了完美的神,因為相信,所以我們有了盼望。我要給你三個提醒:

Photo by Daniel Tseng on Unsplash.

 

一、公義(Righteousness)在於身分

世界所說的好人,可能是一個好爸爸,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好主管/好員工,為人禮貌、誠實又正直。而所謂的好的基督徒,難道是要在敬拜時把手舉高,奉獻很多錢、盡力服事到拋家棄子嗎?

神眼中的「義人」,不是因為有好品格、好行為和做了多少善事,而是「與神在正確的關係中」的狀態,然後就能帶出正確的思想、判斷和行為。也就是說,擁有公義的護心鏡的關鍵不是行為,而是身分。是先被恢復成義人、對的人,才能帶出屬神的、正確的思想,做出正確的判斷。

 

A:「你今天有靈修嗎?禱告多久?」

B:「有啊,3分鐘。」

A:「才3分鐘,我30分鐘。」

C:「才30分鐘,我一天靈修三個鐘頭。」

D:「你們都沒有我多,我隨時隨地與神連結,你們這樣還算是基督徒嗎?」

 

現今仍然有很多基督徒害怕接近神,如同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要摩西上去跟神面對面:「我們在下面等你,你領受什麼,我們就遵守。」也有很多時候,我們害怕坦承而被責備,怕被看見我們裡面的黑暗,「羞恥感」讓我們寧願把自己隱藏起來,也使我們沒有辦法被幫助、被拯救。

不是你成為基督徒、當了小組長還是被呼召成為牧師,你就不會犯罪,但卻會因為這個外在身分,讓你更害怕別人的檢視,不敢找人幫助你,也不敢來到神面前,因為這是件「羞恥、厚臉皮」的事。

希伯來書4:12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

我們都害怕被審判,所以遠離,但是啊,離神越遠,代表也離魔鬼越近了。魔鬼拿著刀如同獅子一樣,隨時都在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這讓我想到浪子回頭的故事。小兒子帶著家產離家後,每天花天酒地,最後淪落到作別人的僕人。想起從前的生活,他決定回家。父親一見到他就開心地擁抱,給他外袍、戒指,為他殺肥牛犢慶賀,他哥哥看到後很生氣地說:

「我為你做了這麼多,你一隻都不曾為我殺過!」很多基督徒也是搞不清楚公義就是因信稱義,還一直尋求公義的事。

Photo by Raquel Mmartinez on Unsplash.

 

二、公義,不能用行為賺取

羅馬書4:2-4

倘若亞伯拉罕事因行為稱議,就有可誇的;只是在上帝面前並無可誇。經上說什麼呢?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

在神面前沒有什麼好誇的。算,Accounting,也是「會計學」的意思。會計最重要的就是要精準,完全正確,不多不少一分一毫。神只因著亞伯拉罕的信,就把他百分之百的義給了他,不然其實這位信心之父也不能用行為達到神完全的境界。

林後5:21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在聖經裡,只有無罪的人可以替代有罪的。也就是耶穌,為了有罪的我們,心甘情願把自己完全交出到地獄走一回。我必須說,你禱告很久,參加很多特會,也無法賺到什麼因為恩典是我們不配得,不應得,是無法賺取從神而來的恩寵。

每次當我積極分享恩典,衛道人士就會開始攻擊。罪對那些人來說很重要,但我不喜歡罪,耶穌也已經為我們付上代價,我們為什麼不多談談這使我能得生命活著的?

林後5:19

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過去我曾經在聚會現場問:有誰是罪人?70%都舉手。再問:有誰是義人?大概只有10%舉手,還是那種很不好意思的(舉半隻手)。今天我要說,你已經是義人了,這是神所給的禮物!

 

三、白白領受,只『因信稱義』

1500年,歐洲很多天主教徒用都好行為來討神喜悅,德國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也不例外,他站在階梯上思忖著自己到底要爬多少才會比較聖潔?教會開始販賣贖罪券、走聖路,但神不是要我們用行為換聖潔。你看大衛、所羅門,神都稱他們為義人,但他們其實充滿了罪惡。我們何嘗不也是?

為什麼保羅說要用「公義」稱為護心鏡?因為每個基督徒都要面對屬靈爭戰,魔鬼會不斷攻擊你的心──「你不配」。當控告來的時候,就要用公義的身分抵擋(耶穌基督已為你負上的代價),把這公義擺在心上,神就不定你的罪,魔鬼也無法控告你的心。想起自己的黑暗,覺得自己不配服事、不敢為人禱告嗎?穿起公義的護心鏡,遮掩我們的罪,保守我們的心,讓神為我們打下每一場戰役。

屬靈爭戰不是你需要打的,而是元帥,就是我們的神。

基督徒擁有公義就可以盡情做犯法的事嗎?我要說:神看你的位置是公義的,但你必須為你所做的事負責。什麼事帶出什麼結果,結果會管教我們。神不用懲罰,而是用恩典引導我們走向祂。

 

 

37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 | 若沒有危機處理

信心不是把頭埋在沙土裡就沒事,聖經裡的每一個英雄都在患難中生出,他們居安思危,知道生命裡會有煉淨的時刻,隨時準備著。

1,821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講者: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晏信中牧師

整理: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編輯部

過去幾年,不管是台灣還是全球都面對著前所未見的挑戰,天災人禍頻繁的發生,經濟通貨膨脹,甚至有很多經濟學家預告美國將會回到世界大戰之前的大蕭條。

只固守舊有經驗的企業若不願意轉型,很可能會面對被淘汰的危機,必須要有洞見,才有可能創造增益。普世的你我也都需要危機處理的智慧應對這個動盪不安的世界。而危機的時效性讓我們必須快速反應,領袖更需要將資源與資訊整合比對,才能做出對的決定。

iRAM之父、跨領域CEO導師和暢銷書作家的孔毅老師曾在《贏在扭轉力》一書中提到:「二十一世紀正式進入後資訊時代,環境變化快得令人目不暇給。在此之前,成功者多數贏在起點,所以不論是學歷、經驗、年資、知識、證照;今日,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不僅得重視IQ、EQ,還得重視XQ(變商,即應變能力;唯有練就過人的XQ才能擁有扭轉局勢的能力,唯有兼具IQ、EQ、XQ,才能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出類拔萃。」

XQ就是你處理變動危機的能力,這是必須經過練習,循序漸進的操練,一個只會做事、一個只會做事而不多加思考的人通常不擅長處理危機。過去強調「贏在起跑點」,但在「十倍速」的現在,贏在起跑點根本不夠,因為我們的跑道不只是一直線,而是隨時有拐點,任何一個拐點都有可能被別人甩掉。你有XQ做出對的選擇、在別人說不可能的時候看見機會嗎?

大衛在面對攔阻時,他選擇到神面前尋求,因為他知道要靠天上的力量不是自己,以至於壯如哥利亞的巨人也能被一顆石頭給擊倒。不是有最寬闊的健壯的體格和最精良堅固的盔甲,而是平常的練功,時刻的禱告,默默累積實力,待一天時機成熟,面對患難就有挺身贏戰的勇氣和能力。

尼尼微城兩次的危機

神告訴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城宣告:「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想不到尼尼微人一聽便信服(believe God)神,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中,他竟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甚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個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列怒,使我們不至滅亡,也未可知。』於是神查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約拿書3:4-10)

神並沒有開玩笑,尼尼微城原本的危機是40天後必定傾覆,是全然的死亡。但事情卻有一個大轉彎,套一句印尼的腓力牧師講過的一句話:「一個國家能在神的手中被翻轉就好像我們翻手這麼簡單。」他們選擇「自卑」在神面前,深深的悔改,又全城禁食。尼尼微王的危機處理就是神的心意。

這是第一次尼尼微城的危機,因著積極主動的處理,神沒有消滅他們。150年後,先知那鴻被神呼召做一樣的事,只是尼尼微人的第三、四代離棄了神,忘記了恩典。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他的人。但他必以漲溢的洪水淹沒尼尼微、又驅逐仇敵進入黑暗。(那鴻書1:7-8)

他們完全無視那鴻,他們驕傲而且安全感滿滿,他們時常打勝仗,覺得為何要聽那鴻的話?現在不是很好嗎?後果就是全城被洪水傾覆。

時刻準備直到「那天」煉出真精金

我的外婆有一個束腰帶的習慣,在那個束帶裡總是放著現金和黃金,以備不時之需。當年中國在戰亂,她緊急帶著還在强褓裡的女兒(我母親)和外公一起上船,飄洋過海到台灣。而我的爺爺奶奶是武漢人,在坐火車回家的途中聽見共產黨發動攻擊的消息,便跳下火車、打電報,找支援取通行證,以至於順利離開中國。當年若外婆沒有那條隨時預備的條束帶,奶奶沒有當機立斷的勇氣,現在可能就沒有我了。

若有一天你聽見空襲警報響起,會如何面對呢?你認得那是什麼聲音嗎?你知道防空洞在哪裡嗎?你有準備急難包嗎?你的資產分配好了嗎?身上有通用國際的現金嗎?信心不是把頭埋在沙土裡就沒事,聖經裡的每一個英雄都在患難中生出,他們居安思危,知道生命裡會有煉淨的時刻,隨時準備著。

神會幫助有洞見的人,而不會幫助聽見了卻沒有反應的人。

泰雅族靈風吹起的五十年之祭,聖靈造訪我們,也感受到神的能力澆灌我們。我們不要只停留在聖靈的能力裡,而要停留在智慧,也就是實踐所聽見的。

1995年,四方傳出中國要攻打台灣,許多人開始逃離、移民,來自新竹尖石鄉天生聾啞的徐正路長老卻領受到:中國不會打來。神啟示他三件事發生時才會有戰亂:1當兩岸的領導人握手 2當台灣有一位女性總統 3當台灣發生能源危機

如今這三件事現在都發生了,兩年來也發生多起停電事故,他再次問神,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神告訴他兩岸的教會要一起往根源裡悔改,求神赦免,過聖潔的生活,神就會伸出全能的臂膀阻擋戰爭,留住神對台灣起初的心意。

所以我們有為國悔改禱告的40天禁食、也有為國禱告的嚴肅會。從個人悔改,到家族,再到國度的悔改。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歷代至下7:14-15)

舊約時代的祭司一年之中,唯有一天必需要代表眾人為罪到神面前求神憐憫,心驚膽戰的祭司前幾天通常都睡不好,因為大祭司不只是帶著人民的罪到神的面前,同時也帶著自己的罪,他會深怕自己的罪沒一一想到並認罪而被擊殺,深怕忘記了哪一個就會被神擊殺。今天我們活在新約的恩典中,高唱「耶穌,最好的朋友」,卻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來求告神,但你看烏克蘭是一個有高比例基督徒的國家呢。

復興的來到取決於我們面對危機的處理方式,現在是集結的時刻,你的禱告決定了你的高度,當你為誰、為什麼禱告,神就把那個權柄交到你手中。你可能平常不愛禱告,但神提醒我們現在要有危機意識,在神面前自卑、搖動神的手。

基督徒最重要的預備就是「靈魂甦醒」,跟著主的腳蹤行。

你醒了嗎?跟上了嗎?

你可以開始在生活中回應,有危機意識的加入RPG(Revival Prayer Group),為自己禱告,家庭情感修復、跨越職場難題,並開始為台灣禱告。好消息(Good TV)正在號召十萬大軍,為了守護台灣、同心合一、承接使命、迎接復興,It’s our time!台灣需要你。耶利米書29: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點我一起加入十萬大軍RPG

 

1,821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 | 天國領袖的養成

所謂天國的領袖,是像耶穌一樣,知道自己位居高位的時候,卻願意跪下來為門徒洗腳……

530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口述: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整理:Asia for JESUS編輯部

 

過去近兩年,除了Asia for JESUS因為疫情而開始在媒體上轉型,特會與課程發展了線上版本,歷經實驗,再升級;我所服事的教會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季節,原本的部門重新改組之外,也興起了一些新團隊,我所參與的「創意藝術媒體處」與其中的「雲端教會」就是全新的項目。

我們的異象和核心價值都一樣,但人沒有同步更新,就會很難走下去,我就在當中歷經了失望、破碎、再重新對齊。

全職服事的這二十年,我發現無論是世界還是教會的領袖養成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自己是誰;第二步是藉由環境來印證;第三步會是不要害怕去冒險;而第四步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也就是天國的角度來看全盤。如同大衛能夠站出來擊敗歌利亞,是因為過去他曾擊敗過獅子和熊。

在談如何領導之前,看的不是怎麼帶人,而是怎麼帶領自己,要能夠攻克己心;當我們朝著標竿走,神也會調動萬有來訓練、裝備我們,使我們成長,勝過環境。而在領導別人之前,要先能讓自己也甘心樂意,自己要先買單,才能去說服別人。

當你在組織裡「有一定高度」的時候,面對他人的請益,要知道「我們無法為任何人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但我們要勇敢,當我們講到作為遮蓋,不是給一個絕對的答案,因為我們不是耶穌,而是幫助人在面對挑戰的時候,能夠越來越像耶穌。

無論你是誰,你都是領袖,因為人的受造奇妙可畏,並且有治理這地的權柄。所謂天國的領袖,是像耶穌一樣,知道自己位居高位的時候,卻願意跪下來為門徒洗腳。

天國領袖的領導力,不是威權式的呼喊,而是單單向著標竿直跑,用生命作見證,是當我們往前走時,就激發了別人,別人看見我們生命裡面有活水、有生命,進而引導出人們自發性的跟隨。我看見一個必定發生的事,就是只要有一人突破,就一定會有另一(群)人跟著突破。

教會也要走回神的心意,一間健康的教會是神說了算,是成全人走進他生命的命定,賦予他擅長和合適的位置。當大家都被激發想要越來越像耶穌的時候,群體效應產生了,就是甘心樂意的補足了別人,一起見證榮耀的發生。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 第42期P2)

530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 | 若沒有恩典

耶穌帶著恩典的名字,走過舊約、新約直到末世,帶所有人進入新天新地,祂的名字叫做Alpha、Omega,是起初、也是最後,祂的名字叫做恩典。

842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講者 | 晏信中 Timothy Yen

編輯整理|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文字團隊賴若函、岳昕

聞名全球的《奇異恩典 》,作者John Newton牧師,信主前曾經商、當水手,多次逃跑未果,最後淪落到奴隸販子手下被虐待。有一次他差點遇到船難,神聽見他的禱告呼救,奇妙地讓船上的貨物、堵住破掉的船艙,因而許多水手都掉落海裡,他卻安然無恙。

 

若是沒有恩典,我們的生命沒有翻轉的機會。

禱告過程中,John Newton有一個真實的悔改,看見自己在許多的苦難中,被神的恩典拯救,還得到重來的機會。暴風雨襲捲船隻的同時,John Newton生命裡的暴風雨卻離開了,他成為英國廢除奴隸制度的關鍵人物。因著恩典,他站在英國倫敦最大的教會講道時,講出「唯有認識耶和華的恩典才是至寶。」

 

聖經紀錄了信心偉人的黑暗面,

唯有耶穌以恩典的形象稱霸全場

 

創世記的一開頭,愛我們的神預備了在地如在天的世界,沒有黑暗、困難、眼淚或疾病,但是在聖經第一卷書的第二章後,就充滿了罪惡、患難、眼淚和疾病。甚至整本聖經都在訴說人類怎麼樣在罪惡的裡面打轉、掙扎。

但更興奮的是,從創世記的第1章第1節開始、到啟示錄的最後一章,都有一個神叫做恩典,行走在裡面。聖經清楚指出許多信心偉人生命裡面的黑暗,他們都是蒙恩的罪人。今天只要我們領受恩典,生命也有翻轉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用外在的遮蓋,讓別人看不出裡面的羞恥,但只有神能夠解決所以神成為聖經裡獻燔祭的人,把動物殺了獻祭,然後把皮毛遮蓋在亞當跟夏娃身上時,他們才敢出來面對神。所以創世記也預表了,若沒有犧牲,就不會得生命,只有生命可以換生命。

 

當信心之父沒有信心,想憑血氣成就神的預言?

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但是他和妻子領受神的預言時,已經過了生育年齡,分別是75歲跟65歲。從領受到預言成就,就是信心的旅程,人類常常會想盡辦法要為神做一些事,就靠著血氣做例如:撒萊讓使女夏甲為亞伯拉罕生了以實馬利,等到撒萊90歲時,才生了以撒。

(加4:22)「律法上記著,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使女生的,一個是自主之婦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著血氣生的;那自主之婦人所生的是憑著應許生的。這都是比方: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於西乃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

很多時候,神給的應許常是又大又難的事,畢竟可以靠自己做到的,不叫做恩典或奇蹟。你必須要去走那個過程,才看見神的帶領。當你領受異象,是用力去「幫」神完成呢?還是會去等待?神在乎的是你的心態,一開始亞伯蘭跟撒萊所做的,就很像今天很多的基督徒在台上做見證,其實是靠著努力做、要尊榮自己,最後還說讓我們把榮耀歸給神,感覺又為自己再加分。

舊約不是錯的,但新約才是神真正的心意。耶穌帶著恩典的名字,走過舊約、新約直到末世,帶所有人進入新天新地,祂的名字叫做Alpha、Omega,是起初、也是最後,祂的名字叫做恩典。耶穌行走在人類歷史、看見每個人的需要和在羞恥裡面的掙扎,祂不會放棄你,會陪伴你人走到人生最後的一刻。

 

恩典,不可能用你的努力去證明配得。

 

有多少人在得救之後,開始用你的努力活,證明我們配得這個恩典,不用你證明,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你配得的,這也本來就不是你應得的,這也是你無法賺取的,是神白白給你的,因本乎恩,因著信,你就進入到這個恩典的海洋。

聖經中行淫的女人,被一群大男人拖著,法利賽人跟文士就摔著她要致死她,包圍這個女人,因為摩西的律法寫得很清楚,凡犯姦淫的人,就要用石頭把他打死。耶穌只講了一句話:「如果你們中間沒有人犯罪的,現在你們就來拿石頭丟她吧!」法利賽人跟文士,就非常的生氣就走掉了,因為他們也有犯罪。

突然間,空氣裡面凝聚了一種氛圍,叫做「恩典」,這時候耶穌站起來說,既然他們不定你的罪,我也沒有定妳的罪,平平安安地去吧,只是不要再犯罪。

耶穌準備成為那個替代的羔羊,以賽亞書形容祂「是沒有發出任何聲音的無罪、無玷汙的羔羊,祂是自己走上十字架的」。今天祂沒有離開我們,如果你去回想人生所有化險為夷的畫面,那麼或許你會像John Newton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看見恩典,最後獲得重生。

唯有抓住恩典、站立在當中,才能用恩慈對待身邊的人,這才是活在恩典中最重要的印記讓你眼中看見的沒有論斷,總是安慰造就勸勉,成為周圍人最大的幫助;總是說出別人的命定,在他還不配得時,把耶穌的恩典介紹給他。

 

 

842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