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的話 | 敏銳聖靈的帶領,回應神的呼召

學習先放下自己的驕傲與老我,禱告真實的悔改與破碎,渴慕主的同在降臨,點燃復興的火!

26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 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我曾問神什麼是真正的降服?神回應我,你並沒有全然降服,仍有好多東西藏在自己身上而不願擺到神面前,選擇性的相信,選擇性的敞開就不是全然降服。有句經文說:「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必須信有神」,我們往往很懂,但要「信他且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就常常會遇到很大的難處。

我們都可以相信兩千年前,神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和恩典,卻不容易相信十字架上的救恩能夠為我現在的生活帶來改變;不敢相信祂能馬上醫治我身體的疾病或解決我財務上的困難。我們常像是在外院喊著「相信」,卻在困境中抱怨、放棄。而這段經文豈不是已經說了嗎?祂要賞賜給你,即使是你昨天才經歷的經濟危機或是前幾天被診斷出來的致命疾病。

今年二月我們看到美國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的復興運動,是因為學生渴慕神自發性的參與禱告和敬拜。因為他們發現,只靠著人的努力沒有辦法脫困,惟有來到神面前相信祂,並且透過耶穌的救恩、集體的禱告以及神大能的澆灌,將會看見新的復興臨到他們和周圍的環境。

在這一期的亞洲復興誌中,我們訪問到在過去近期都經歷了教會的復興與聖靈造訪的地方。印尼沙崙玫瑰教會、洛杉磯真道靈糧堂、紐西蘭奧克蘭R22靈糧堂、馬來西亞伯特利靈糧堂、為列國守望RPG的apostle 29、台北真道教會的學青牧區以及台北靈糧堂的學生區。復興的關鍵在於「敏銳神的聲音」、「留給聖靈動工的空間」以及「回應神的呼召」

做學生工作的傳道人,面對華人Z世代的年輕學子因著自我意識抬頭以及開放思潮,教會在面對「得著下一代年輕人」的屬靈爭戰比起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我們仍務要傳道,不可灰心。學習先放下自己的驕傲與老我,禱告真實的悔改與破碎,渴慕主的同在降臨,點燃復興的火!

Asia for JESUS的眾家人們,讓我們不在只是停留在相信耶穌十架上的救恩,我們也要來相信祂可以穿越時空並賞賜給那些尋求祂的人。在西元2023年的此時此刻,神看見你我的需要,祂要堅固我們走出困苦和軟弱,即使在灰心絕望的時候,祂的膀臂並沒有縮短反為你大能的展開。讓我們一起期待並相信復興的浪潮將要席捲全亞洲。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43期P2)

26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 | 天國領袖的養成

所謂天國的領袖,是像耶穌一樣,知道自己位居高位的時候,卻願意跪下來為門徒洗腳……

52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口述: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整理:Asia for JESUS編輯部

 

過去近兩年,除了Asia for JESUS因為疫情而開始在媒體上轉型,特會與課程發展了線上版本,歷經實驗,再升級;我所服事的教會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季節,原本的部門重新改組之外,也興起了一些新團隊,我所參與的「創意藝術媒體處」與其中的「雲端教會」就是全新的項目。

我們的異象和核心價值都一樣,但人沒有同步更新,就會很難走下去,我就在當中歷經了失望、破碎、再重新對齊。

全職服事的這二十年,我發現無論是世界還是教會的領袖養成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自己是誰;第二步是藉由環境來印證;第三步會是不要害怕去冒險;而第四步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也就是天國的角度來看全盤。如同大衛能夠站出來擊敗歌利亞,是因為過去他曾擊敗過獅子和熊。

在談如何領導之前,看的不是怎麼帶人,而是怎麼帶領自己,要能夠攻克己心;當我們朝著標竿走,神也會調動萬有來訓練、裝備我們,使我們成長,勝過環境。而在領導別人之前,要先能讓自己也甘心樂意,自己要先買單,才能去說服別人。

當你在組織裡「有一定高度」的時候,面對他人的請益,要知道「我們無法為任何人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但我們要勇敢,當我們講到作為遮蓋,不是給一個絕對的答案,因為我們不是耶穌,而是幫助人在面對挑戰的時候,能夠越來越像耶穌。

無論你是誰,你都是領袖,因為人的受造奇妙可畏,並且有治理這地的權柄。所謂天國的領袖,是像耶穌一樣,知道自己位居高位的時候,卻願意跪下來為門徒洗腳。

天國領袖的領導力,不是威權式的呼喊,而是單單向著標竿直跑,用生命作見證,是當我們往前走時,就激發了別人,別人看見我們生命裡面有活水、有生命,進而引導出人們自發性的跟隨。我看見一個必定發生的事,就是只要有一人突破,就一定會有另一(群)人跟著突破。

教會也要走回神的心意,一間健康的教會是神說了算,是成全人走進他生命的命定,賦予他擅長和合適的位置。當大家都被激發想要越來越像耶穌的時候,群體效應產生了,就是甘心樂意的補足了別人,一起見證榮耀的發生。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 第42期P2)

52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創辦人 | 攜手向前,Stronger Together!

這個世代人人都在找歸屬,神已經把永恆的家擺在我們中間,你是否認得哪裡是你的家?同樣的,無論你想要做任何事,有志同道合同伴一起前進是一件很美的事……

1,22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 | 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去年,我們經歷了很多事,印證了如果教會裡如果只有個人的單打獨鬥是不夠的,我們需要stay together and stronger together,讓我們能夠比過去更強,連結更緊密,更在當中看見神的工作。即使有許多困難和考驗,卻也一次次的熬煉出我們生命的韌性和可能性。

使徒行傳6:1-6中說到: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進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使徒行傳中最榮耀的主角就是12個使徒了,他們不只走遍各成各鄉,還講著大有能力的道、改變了許多城市,甚至是整個羅馬帝國都被他們翻轉,以至於一個個抵擋基督教的國家,後來都成為了基督教的國家。我們看見使徒行走之處都彰顯出神的同在,也應驗了約翰福音中耶穌說:「你們要做比這更大的事。」之後他們甚至遇到一種困難,叫做「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使徒行傳 2:47)

但當教會越來越大、一個團體越來越大,面對轉型、整合的需求,也會開始有混亂和抱怨發生,當牧者、領袖已經分身乏術,被各種事情填滿,沒有時間逐一處理所有細節時,有更多的人要被興起: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因此使徒才能夠繼續禱告、傳道,把道傳出去。(使徒行傳6:3)

我從四歲就來到我的家,我的教會-台北靈糧堂,如今我結婚,有三個孩子,其中兩位已是青少年,開始在服事兒童。雖然我的家不完美,我仍以我的家為傲,家家都有難事,但看見問題就來看要怎麼修,思考可以著手做些什麼?

這個世代人人都在找歸屬,神已經把永恆的家擺在我們中間,你是否認得哪裡是你的家?同樣的,無論你想要做任何事,有志同道合同伴一起前進是一件很美的事,縱使過程有歡笑、有眼淚也有挑戰,但是「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這話是沒錯的。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41期P2)

1,22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創辦人 | 保養顧惜自己的身體 好像愛教會一樣

之所以會想分享這個主題,是因為從去年年初拿到我悲慘的健檢報告,神就透過我的家醫師對我說了這段經文…

85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 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執行長 周巽光牧師

之所以會想分享這個主題,是因為從去年年初拿到我悲慘的健檢報告,神就透過我的家醫師對我說了這段經文…(林前六19-20))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聖所嗎?這聖靈住在你們裡面,是你們從神領受的。你們不屬於自己,因為你們是被重價贖回來的。所以,你們應當用自己的身體榮耀神。

唯有當神親自對你說話時,資訊才變成能改變你信念的啟示。

神溫柔地對我說:「你怎麼可以讓我的靈住在這麼油和不健康的殿中呢?豈不知你的身體是聖靈的殿…」奇怪,神怎麼不說我的靈或魂是聖靈的殿,而是說身體呢?我一直都以為聖靈住的是我的心,幹嘛要住在我的身體裡啊?神又說:「你的身體是我重價買贖回來的,並不屬於你,而是屬於我,你有用你的身體榮耀神嗎?」OK,先不講我有沒有在身體上犯罪、得罪神,但去年以前,面對我的身體,不管我怎麼保養或多麼努力減重,好像從沒有感覺我的身體有在榮耀神,反而最常感受到的是控告、定罪、失望、挫折和羞愧。

40歲以後我的身體越來越胖,健康越來越糟糕,減重屢戰屢敗,身體不失福和疼痛的地方越來越多。你可能會說年紀大,不就是這樣?但我爸今年80歲,卻比我和正哥的身體還要健康。以前我只想用屬靈身命來榮耀神,神卻出乎意料的看重我的身體,我用身體榮耀祂。這讓我不得不看重神所看重的。

神又繼續教導我,祂說:我們怎麼愛自己的身體,就該怎樣愛妻子。神啟示了美滿婚姻關係的秘訣,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愛自己和保養照顧好身體的健康。但夫妻關係其實還有一層更深的涵義──教會不但是基督的新婦,更是基督的身體。耶穌愛祂教會(新婦)的方式,就是把祂教會(身體)的健康照顧好。有意思吧,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教會!這正是我在這一期的信息中所要來探討的。

然而不要誤會我的意思,雖然我的信息是從身體的角度切入,但是靈、魂、體的每一項相互關聯也都同樣重要,大家可以從這期亞洲復興誌的cover story見證和專欄中看見不同人的生命故事和分享,讓我們一起探索靈魂體整全健康的人生!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40期P2)

85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 | 每個人有屬於他獨特的資產

神是良善的,祂讓我們可以義無反顧地往前,祂的賞賜永遠超過我們以為的。但如果你不願意行動,那就永遠只有本金而已。

1,27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 晏信中牧師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光哥曾經開玩笑,說我的主題曲是「燃燒一瞬間」,其實是這樣的。每當想起上帝當初是怎麼把我從敗壞的生活中拯救出來、我的生命將來還有多少時間?就覺得只要有機會,就應該要義無反顧的獻給祂。因此每一次的服事,我都用盡了全力,即使回到家感覺再也沒有任何力氣了。兄弟們都會笑我太用力,在神裡面可以放膽做自己,放輕鬆一點!但我發現「奮興」的感動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存在我裡面。聖經上說,「少年負軛是好的」,一旦年輕人開始為神而火熱,產生的影響力會比我還大!我渴望自己能成為點火的人,喚醒年輕人對神的熱情!

現在我們也已經開始教導孩子管理的智慧,就恩賜才幹來說,孩子最近在練花木蘭這首曲子,遇到了瓶頸,他說,他喜歡琴,但曲子真的很難,我鼓勵他「真的喜歡的話,為什麼不試試多努力一點?練起來以後,這個能力就是你的了。」讀書讀得很累時,我會鼓勵他們「嘿!有一天你可以用你會的這些事情,改變世界的一些問題。你有興趣的科目、未來想要朝這個方向走的話,就要盡心盡力的學習;真的不喜歡的科目,只要『達到水平』就好。」要有一個眼光是,現在所學習的不是只為了考試而已,以前我也覺得要學的這麼多又這麼難,為什麼還要學?但當我被神使用,我發現很多東西以前沒有好好學,現在就要重新學。

就財務上來說,孩子們現在在用猶太人五個罐子的智慧分配他們的零用錢培養理財的觀念:分別是儲蓄、享受、投資、祝福給需要的人、十分之一給教會。有時候我需要繳停車費,身上卻沒有零錢時,他們願意借給我80元,回去以後我會還100元給他,讓他們也開始懂得分享的快樂,會願意主動把他們覺得仍然很新,但自己沒有那麼需要的玩具,送給其他喜歡的人。

馬太福音中「收託銀子的比喻」,很多人覺得自己「只有1千兩,要怎麼為神做大事?」針對這個疑問,我要鼓勵你應該慶幸,你是有的。一旦開始比較,就會覺得缺乏。我也曾經覺得巽光牧師那麼會唱歌,又那麼懂屬靈的氛圍,好想要像他一樣!巽正牧師講的笑話為什麼那麼好笑,那麼吸引人!腓力牧師的服事總是這麼有力量、神秘!為什麼他們都是5千兩、2千兩,而我只有1千兩?後來,神在天國文化裡給我一個很大的釋放──努力在你的位份上,展現你自己。我發現,本來我不會的,竟然學會了;從學會再到卓越,進步的速度甚至還變得更快!

鼓勵每個人都應該要趁年輕時為神燃燒,努力地發揮你自己、累積實力,未來你就能像拿2千兩和5千兩銀子的人,看到超過倍數的增長和突破,如同投資理財中的「被動式收入」。不要害怕隱藏你擁有的,神不會計較犯錯,而是你有沒有去行動。神是良善的,祂讓我們可以義無反顧地往前,祂的賞賜永遠超過我們以為的。但如果你不願意行動,那就永遠只有本金而已。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9期P2)

1,27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現在,正是時候

在疫情中有些人的經濟、工作或是財務面對到很大的虧損,放無薪假、失去工作,或是一些服務業無法繼續經營他們的生意,這個時候,是我們要去關懷他們,並且去回應他們需要的時刻。讓我們在荒年的時刻,去看見別人的需要,成為別人需要的答案。

1,530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 Asia for JESUS 副執行長 周巽正牧師

現在正是撒種的時候

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情,不只是影響了人的健康,還影響了世界的經濟,如同聖經中出現的荒年一樣。

在亞伯拉罕的日子,那地有一次饑荒;這時又有饑荒,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裡。《創世紀26:1》

以撒在那地耕種,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創世紀26:12-13》

這段經文提到,以撒在荒年中做了一個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在荒年撒種!通常在荒年期間,人們是不會撒種的,是會把種子緊緊抓在手上,甚至是吃下去;以撒卻憑著信心在荒年撒種,而神為他成就的,是百倍的收成。以撒的專業是農耕,所以這裡提到的種子不是奉獻,而是關於以撒的才能、專業和事業。

在疫情發生的這段時間,很多時候我們會非常想要緊緊抓住手上的資源,無論是事業或生意。但我們可以思想,這個時刻是否是撒種的時機?甚至是最好的時機?這不是說我們要魯莽沒有智慧,而是要從神領受一個智慧的眼光,如同以撒在荒年時,不因恐懼害怕而不撒種。同時我們也能思想,在個人生命中還有另外一種撒種,例如:在這段期間經歷無薪假、手上能做的事情有限,這時候也是能撒種在你的恩賜、才幹和能力非常好的時機,可以學習新的興趣、技能,像是學寫程式、烹飪等等,尤其現在網路資訊非常發達,有許多學習的資訊,把握這個時間,撒種在生命裡面,也撒種在恩賜和能力,以及生意和事業上。

現在正是關懷的時候

在尼希米記第五章中,百姓向尼希米抱怨,因為荒年沒有糧食的緣故,他們把自己的田地、房產甚至葡萄園都賣出去了,結果還不夠,甚至更必須把自己的孩子賣出去當奴僕。尼希米卻跟大家說:「不可以這樣子的!」所以他去挑戰官長,責備他們在荒年中竟然還剝削百姓,結果官長還真的聽見神對他們說話,就把田地、房產、葡萄園還有過去所收的利息,所有種種全部都歸還。在這樣一個互動之後,荒年的衝擊降到最低,因著官長的償還,他們得著飽足。

在疫情中有些人的經濟、工作或是財務面對到很大的虧損,放無薪假、失去工作,或是一些服務業無法繼續經營他們的生意,這個時候,是我們要去關懷他們,並且去回應他們需要的時刻。讓我們在荒年的時刻,去看見別人的需要,成為別人需要的答案。

現在,正是時候!We can do this!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8期P2)

1,530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爭戰進入安息

竭力進入安息的意思是,你要非常努力、很刻意地才能進入安息裡。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攔阻我們進入安息,甚至我們需要多走一哩路,換句話說,你要竭力、爭戰才可以進入到安息。

2,32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 Asia for JESUS 副執行長 周巽正牧師

希伯來書四10-11說:「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竭力進入安息的意思是,你要非常努力、很刻意地才能進入安息裡。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攔阻我們進入安息,甚至我們需要多走一哩路,換句話說,你要竭力、爭戰才可以進入到安息。若沒有rest,你便是在restlessness(焦慮)中。你會發現,我們不需要努力,就會混亂、害怕、恐懼、懷疑、不信;然而你卻需要努力,讓心安靜下來,不受這些東西的影響。

當我們渴慕來到神面前,卻沒有以安息作為根基,最終會進入沮喪與不信,因為你本身沒有安息。相反的,當你的心平穩、安靜,在一個正確的態度中,說:「神我渴慕,神我渴望」,這樣的安息可以使你遇見神。華人的文化教導我們應該凡事拚命去爭取,但信心,絕對不是單靠努力、用功就可以得到;信心,是在安息裡真正降服於神。

回想我跟信中、雅文一起讀聖經學院時,我們以為的信心就是大吼、大叫、宣告這些顯而易見的竭力,可是,當有天我面對到女兒Abby的異位性皮膚炎,才發現過去我以為的信心,顯明出我裡面根本沒有信心。真正信心是──當我完全的交託,並且發自內心的承認:「父神,我真的無法做甚麼」才能夠經歷安息,我對神良善的認識和盼望,也開始增加了!

羅馬書八6-8:「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

體貼肉體,不單是指肉體,而是「思想肉體的事情」,這就是與神為仇。我必須要保守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好比當早上一醒來,恐懼、焦慮、小信、不饒恕、苦毒的想法進來的時候,我沒有遏止它,而是繼續讓它在心中生長,結果是我的思想會死在絕望中,而不是有盼望、生命跟平安。我需要思想生命跟平安,我才能擁有生命跟平安。

換句話說,從爭戰進入安息,要去體貼聖靈,想「神所想要我們想的」。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P2)

2,32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和神隊友一起「同步、升級」!

把自己放在一個隨時等候的狀態,去聆聽神和印證神的聲音,你會知道在你個人的生命潛能、家庭的需要以及教會中神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是甚麼,讓神來開啟我們。

1,89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周巽光牧師

Asia for JESUS執行長

我認為這十幾二十年來 「合一」這詞已講得太氾濫,窄化了神在這個詞當中所蘊藏的意義。合一不只是在關係中彼此尊重、保持好的界線,把自己的部分負責好就好了。在今年神給我們一個新的啟示—「同步」。也就是在動作、氣息、呼吸的節奏、對事情的看見、異象上都必須連結與同工。

在今年靈糧堂65週年堂慶中,當牧者們一起討論、執行的時候,我真的有感受到同步,就像一個家一樣。但綜觀來看,堂慶這件事畢竟只是一場聚會、一個專案,同步,其實需要更全面性地滲透到教會每一個層面。

比如說,自從教會開始推行小組化以來,這件事就不應該只是為了做而做,在牧養上必須要離開本位主義,成全教會所領受的異象、做跟教會的發展策略相應的事,在家庭的思維中一同為神的家努力。若眾教會都如此行:一起領受、一起動作、一起往前走,教會也將會在不同的牧區與事工中越來越契合,進而達到同步!

另外一個從神而來的啟示-「升級」。

我們需要全面提升,才有辦法預備好自己,讓神透過你和你的家來動工。就好比以前3G時代的我們無法理解4G究竟是甚麼樣的境界?除非4G的基地台能夠先建構完成,包含基礎建設和配備都要先到一定的程度,我們才能夠真正經歷到4G的真實。就屬靈的層面來說,我們從前所擁有的架構、身量以及所配搭的方式、經驗,很可能無法面對神接下來所要做的新事,除非我們升級。

這個提升不是倚靠人所想出來的策略、原則和方法,而是更多連結於神、從神那裏領受來的,才能夠帶來真正合適的提升。把自己放在一個隨時等候的狀態,去聆聽神和印證神的聲音,你會知道在你個人的生命潛能、家庭的需要以及教會中神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是甚麼,讓神來開啟我們。

每個教會有每個教會需要突破的地方,每個團隊也有每個團隊需要改變之處,可能是改組,抑或是重新的整合,要保持警醒,神會親自告訴你該怎麼做。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 P.2)

1,89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轉化不是口號 是要真實活出來的生命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看見信仰對每個人來講,好像是能一張讓自己能通往天堂的門票,卻很少人能看見,我們得著的平安跟福音是為了要祝福我們周圍的人。

2,38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 晏信中牧師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看見信仰對每個人來講,好像是能一張讓自己能通往天堂的門票,卻很少人能看見,我們得著的平安跟福音是為了要祝福我們周圍的人。

過去這幾年,教會一直在增長,基督徒人數從2%成長到現在7%,但是台灣並沒有更好,這在我心中有很深很深的衝擊。為什麼要轉化?其實人類被創造以後,神是先祝福,給我們夠用的能力,才去治理這地。可見在耶穌基督裡其實賦予了神的兒女很大的能力,而當接受耶穌基督以後,自然而然就能帶來改變。

還記得十幾年前我在美國的教會裡看到的現象:每個禮拜都有同一群人來到台前被牧師按手,倒下去之後,站起來,然後回到他的家;到了下禮拜又再倒下去並再站起來。我發現這並沒有帶來甚麼實際的改變、沒有真正祝福到他的家庭,反而變成一種屬靈的上癮症。當時我有很深的疑問,聖靈的大能到底是甚麼?我們為什麼需要聖靈的大能?

宗教性的基督徒認為聖靈的大能叫做「安慰劑」,但我看見的是,當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就必得著能力,原文יכולת,其實就是「爆炸性的突破」。這個能力會帶來甚麼?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做耶穌基督的見證。這代表福音是充滿能力的!而且是從我們所處之地一直延伸到地極。我們真的可以從這段經文感受到:聖靈要帶來國家的改變!

今年,我們認為「水壩的水已經聚集到最高點」,如果不把它放出來,水壩就會垮。Asia for JESUS從國度的角度去看,神國的水壩需要洩洪,當這個力量被釋放出來,將會帶來全地的震動、啟示和供應。

過去三年可能大家都聽過青年覺醒特會,但今年為什麼叫「亞洲」青年覺醒呢?因為神給台灣各處的牧者們很奇妙的相遇和合一。當我們提出一起來做這件事好不好?甚至不只福音派跟靈恩派的牧者都回應:好!但要不要做得更大?我們看到各地的聚集都為了一個使徒性的運動要發生,所以今年不只是台灣,還會有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甚至列國也在我們中間。

我相信轉化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一個人的生命能帶出的結果。對於社會現象和國家現象,青年不只是用選票來改變,更要以身作則:不再謾罵、不再批評,而是宣告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我主基督的國。

2,38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創辦人的話 | 全面掃毒!建立起屬神國度的堡壘

謊言不只綑綁我們的思維,實際上它綑綁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怎麼思想,影響著我們的為人。這會進一步形成一種循環:當我相信某一個事實,就會活出那個結果,接著就會更加確認自己所相信的是對的。

1,50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周巽正牧師 | 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十4-5)

克里斯‧韋羅頓(Kris Vallotton)牧師曾經分享過,資訊的英文是information,堅固營壘是怎麼造成的?是當information進來,形成了formation;換句話說有些資訊進到我們心中,形成一種意識形態,攔阻我們真正認識神,甚至是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

但令人難以辨別的是,很多時候謊言對我們來說只是一項資訊、或一樣顯而易見的事實──可能是從小到大聽見、看見的現實。在成長過程中它會形成堅固的營壘,但可怕的是通常我們不會察覺到,因為它成為了我們信念的一部分、或我們覺得事實就是這樣。

當我們的信念如此,所活出來的結果就也是如此。堅固營壘是根深蒂固的,有時候甚至成為我們人生的「一部份」,所以在我們生命中的一些限制、困難、或恐懼,我們會以為連神都沒有辦法勝過。

謊言不只綑綁我們的思維,實際上它綑綁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怎麼思想,影響著我們的為人。這會進一步形成一種循環:當我相信某一個事實,就會活出那個結果,接著就會更加確認自己所相信的是對的。

而嘲笑謊言這件事,本身就在刻意挑戰我們不知道的、習慣的、內化的堅固營壘。

第一次拿到史提夫‧貝克藍(Steve Backlund)牧師所寫的《嘲笑謊言》,這本書列舉了四十五種謊言實例,在閱讀時可以一邊練習嘲笑、攻破它。當時我隨手一翻開就是第二十六章,上面寫著:「我有機場恐慌症」,我的太太雅文一看見這個標題就笑了,而且是大笑。

每次要出國,我是那種最好兩個半小時前、甚至三個小時前,就一定要抵達機場等候的人,而每次在前往機場的路上,我裡面總是會覺得:是不是忘了什麼?確實以前曾有過帶錯孩子的護照、忘了重要資料的經驗,所以每次即使東西準備的再周全,在路上我仍舊是提心吊膽。

剛好我太太是屬於光譜的另一端,通常她都會到最後一刻才出發去機場,這時我就會感到很緊張,但一直以來,我都不覺得這樣的恐懼是不正常的,直到那天翻開看到第二十六章,我才意識自己的內心狀態。

謊言需要被揭露、被辨識,才有機會好好處理。藉由這一期的雜誌,相信可以幫助我們每個人,開始偵測在我們心中是否有一些堅固營壘和謊言?透過這個機會替自己做全面的掃毒,一旦發現自己內心確實被自仇敵植入了謊言,我們就有機會可以擊破它,並且透過神的真理,在我們的思想中建立起屬神國度的堡壘,是一個可以保護我們心思意念的堡壘,不再繼續受到特定謊言的攻擊。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4期P2】

1,50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