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自我檢測-基督徒全人健康量表

最後,讓我們先從這一份自我檢測驗量表開始,認識自己現在的狀態吧。

4,073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最後,讓我們先從這一份自我檢測驗量表開始,認識自己現在的狀態吧。

(一) 「基督徒全人健康量表」分五方面各設計8項題目,合計共40題。身體健康是第1-8題、情緒健康是第9-16題、認知健康是第17-24題、靈性健康是第25-32題和人際關係健康是第33-40題。
(二) 請閱讀下列各題目後,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很同意、非常同意」五個選項中其中一個選項打勾(V),40題題目都要依現況回答。

(三)歡迎下載列印使用。

 

※本測驗旨在幫助自己了解狀況,沒有標準答案,僅作為參考。

※評測結果,總分:

※評測結果,若測驗結果該類別總分低於26分,代表你需要有意識的檢視自己的生命;若該類別總分低於20分,建議你尋求牧者或專家的協談,找出失衡的根源,進而能夠經歷全人的醫治與更新,擁抱健康的人生!

EX.若身體健康的類別總分是22分,代表你需要特別照顧與留意自己身體的需要,若低於20分,可能須前往諮商或醫療院所求助。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P18-19)

4,073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 | 家庭/人際關係學分

柳子駿牧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爸/詞曲創作者/講師/作家/YouTuber,是如何在家庭、人際關係中,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呢?

2,18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柳子駿牧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爸/詞曲創作者/講師/作家/YouTuber,是如何在家庭、人際關係中,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呢?

 

Q 現在的工作型態及行程規劃?
A 我會把例行公事,像是確定的服事及講道行程先預留起來,並且預留每週至少兩天晚上給家人。除了自己教會的服事,其餘的服事重心也都放在教會界,其他非必要的邀約,不會輕易承諾。我跟助理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誰不小心接了機構、學校等非教會主辦的活動,誰就要罰 3000 元。

 

Q 有沒有壓力最大,要崩潰的時候?
A 從過去直到現在,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對未知的恐懼」,特別是當它們同時排山倒海而來。比如前幾年父親身體健康狀況不穩定、我剛接任教會主任牧師的頭半年。像是我會很在意弟兄姊妹怎麼看我? 接下來的任務會如何?當時的我常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非常不想與外界接觸,播放著敬拜詩歌就想哭。我深深明白面對恐懼時的感受,確實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能夠走到如今除了倚靠神之外,父親的狀況也漸漸穩定下來,而我也習慣了在新角色中所要承受與面對的挑戰。

 

Q 除了家庭和工作之外,有沒有什麼個人的興趣? 
A 1 看電影 2 釣蝦 3 吃東西。有人說,真正的休息並不是躺著放空而已,我也認為能夠「專注在一件非工作的事情上」可以幫助我獲得充電。就好比沉浸在電影的故事情節中、全神貫注地等候游標的浮沉。就好像我擁有一個轉換器,讓我可以選擇切換模式。

 

Q 有人說「家庭是甜蜜的負荷」,您認為呢?
A 要說毫無壓力是不可能的,不論是經濟開銷、孩子的教育…等都是負荷。但對我來說家庭的正面影響力絕對大過於負面,因為當我跟妻子、孩子在一起,不論是一起吃東西、一起打打鬧鬧、又或是我出遠門宣教的時候,只要接到他們的電話,說很想念我的時候,我就會開心到秒忘記剛才的煩惱!家庭使我安定,我也非常感謝神使我有這麼好的太太以及三個這麼好的孩子,光是「想到他們」,我就覺得很喜樂!

 

Q 有沒有因為工作太投入而忽略家庭?
A 這是很多人很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我很感謝我的妻子總會刻意的經營關係。我們家和教會距離很近,太太會找時間帶孩子來到我身邊。例如有整天會議,中午休息時間他們會來一起吃便當,這會使我不管剛剛發生了甚麼,一抱到孩子就得到舒緩。我也相信若總是讓家庭成為抱怨和責備的出口,會帶來張力;但要是成為了一種需要和力量,就能更多拉近彼此的距離與連結。也是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跟他們在一起,所以比起追求工作中的成就到忘我,我更渴望經營與妻小在一起時,能夠在做一點甚麼來提升彼此的幸福感和愉悅感。

 

Q 在繁忙的服事中,你如何經營人際關係呢?
A 不敢說百分之百,但我會盡量回覆每個訊息。這不是為了要維持關係或交朋友,而是一種習慣:是人家給予你,應當要「有回應」。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是有被在意的,想一想,在一片沒有被回覆的訊息當中,你的回覆會讓別人對你的好感度提升,也讓人覺得你是能夠親近、是會在意他的朋友。尤其現在通訊網路這麼發達的年代,有回應就是交友的禮貌和第一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待人要真誠。

 

Q 給人生中正在低點的人鼓勵?
A 我最低潮的時候,是因為某些人的不認同、不被看好的心情,那蠻難熬的,但是想一想,如果我說:「沒有啊大家都很愛我,都沒有人反對我」,那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吧!

主雖然以基南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瞞;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賽三十 20)

這是蠻好的時間點可以學習到在被捧上天的輝煌中沒有辦法學習的,好比謙卑、忍耐、勒住口舌、不輕易發怒。

鼓勵你千萬不要放棄,把這些艱難當作期中考,即使是那些你沒那麼擅長和喜歡的科目,有些項目是需要時間才能熬煉出果子來!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P16-17)

2,18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身體健康學分

從吃遍各種藥物為了換回「好朋友」,到她痛下定決心去修習營養學課程,用上帝創造的「全食物」來調整體質,8 個月後全然康復了!Jessica 重新認知了「健康」,不只是體態上的事,而是對於自己生命主權認知、是關乎身心靈上的事。

1,42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不只是靈性和情感(魂)的層面很重要,身體健康當然也不可少。在今年初Asia for JESUS 所舉辦的《可以勇敢-Empower》特會中,我們邀請到《享吃吧 Foodie Fitness》創辦人/健身教練 Jessica, 從自身成長的過程中真實體會到,美的標準是各國截然不同的。找不到自我認同的她為了瘦下來, 展開了節食人生,不但不快樂,也操壞身體、賠上了健康。從吃遍各種藥物為了換回「好朋友」,到她痛下定決心去修習營養學課程,用上帝創造的「全食物」來調整體質,8 個月後全然康復了!Jessica 重新認知了「健康」,不只是體態上的事,而是對於自己生命主權認知、是關乎身心靈上的事。

回台灣以後,Jessica 更運用所學陪著母親一起抗癌成功!如今她開始鼓勵人們重新思考,自己之於健康的動機為何?不再以責備與負面作為驅動力,而是更多以「愛自己」出發,開始這段「健康」的旅程。

 

「身體健康會影響我們跟夢想的距離!再有夢想,若沒有健康的身體都無法到達。」

 

健康的意義之於我們,更多!

飲食健康和運動健身的教學不勝枚舉,想學不怕沒資源,但要如何才能持之以恆呢?我們應該確立目標,想一想這四個關鍵問題:

 

01  Vision 願景

我覺得健康就是_____。

具體描述自己心中的一個願景。

 

02  old story 慣用的藉口

我腦袋常常鬼扯的故事是_____。

列出讓自己不去實踐健康行動的理由,例如:「我的小孩很小,需要人照顧所以沒辦法運動。」、「運動了以後還不是又會胖。」並帶著愛的語氣問自己:這是真的嗎?舊故事不會消失,但你的心智將會比它更強。

 

03  new story 更新的動機

當我擁有如此般的健康身心靈的時候,我的人生將_____。

別再以「不能」、「不要」為想要運動的出發,而是以「想要…」為想像開啟,必須寫到你的嘴角上揚。

 

04  action plan 行動計畫

今天,我能在照顧身體上做的是_____。

以不籠統、具體的行動做起,例如:「我要開始多喝水-帶水壺出門」、「今天晚上我要吃全食物(完整而自然的食物)」…等。一天做一件事就好,把身體當情人來愛護。每一個禮拜用不一樣愛的表達去照顧自己的身體,然後你會發現你的身體愛你愛到不行,他會很貼近你的心!

 

TIPS 每天練習反問自己

:「我今天做了什麼來照顧自己的身體?」

:「我可不可以用一句話稱讚我自己?」

:「我好嗎?」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P15-16)

 

1,42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情感學分

人們保護自己不要有感覺的方法有千百種,彌補生命中痛苦的方法也有許多種。但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件事是,設計我們成為有感情的動物是神自己。

1,63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節錄自《饒恕的超自然大能》一書)

★情感的美麗之處

人們保護自己不要有感覺的方法有千百種,彌補生命中痛苦的方法也有許多種。但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件事是,設計我們成為有感情的動物是神自己。神在創造人類時,祂將我們創造成有感情的動物。從最純淨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情感是激勵我們的力量,若沒有情感,我們能成就的事情就不多。我們身體上所感受到的情感激勵我們去採取行動。在受到刺激時,根據我們身體所感受到的感覺,我們的肌肉會放鬆或緊繃,血液會擴大或緊縮。因此情感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可以激勵、也可以阻止我們行動。

從另一個層次來說,情感幫助我們做決定。例如,當我們想到某件違反我們價值觀的事情時,我們的情感會告訴我們這樣做可能是不對的。光是想到這樣的事情就會刺激我們的情感,讓我們知道這是件好事,或不是件好事。

若缺乏感覺的能力,你就無法和周遭世界發生連結。你的情感為你和你周遭的環境間製造強烈的連結感及和諧感。我曾和很多年輕的孩子談過,他們的心都受到很大的傷害,因為父母從未對他們說過「我愛你」。即使成年後,與父母缺乏情感上連結的事實,也會帶來一生的痛苦。基本上,我們受造是為了和周遭的世界連結:心與心的連結。

我們必須記住很重要的一點,正面和負面的情緒都是神所造的,每一種情緒都在我們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負面的情緒幫助我們生存,它們發出警訊,催促我們起來行動,不管是逃避人群或反擊回去。正面的情緒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實質地加強我們的免疫系統,提升自我形像,避免憂鬱症。坊間有關這方面的書籍汗牛充棟。

我們最基本需要了解的一件事是,神創造的本意就是要我們與自己的心連結。

★關心你自己

你上一次關心自己是什麼時候呢?我的心,你好嗎?我需要什麼東西,才能讓自己感覺良好呢?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我該怎麼面對呢?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心是創造健康生活最主要的要素,若不知道自己心裡的狀況和靈魂的需要,我們就無法真正照顧好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從未學習過如何傾聽我們的腦袋和我們的心所說的話。我們大部分人所學到的其實都是一些謊言,例如:「痛苦是代表軟弱從身體出去。」、「痛苦沒有把你殺死,就會把你變得更堅強。」事實上,痛苦是一種極度渴望得到滿足的需要。一個人在痛苦中越久,他的心就越可能封閉自己。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怎麼認識真正的自己,因我們未曾駐足來關心自己,或問候我們自己:「我能幫你什麼忙呢?」倘若我們不認識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真實的狀況,我們又如何能夠和別人分享我們自己呢?

我們容易傾向於避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好嗎?」因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處理和面對自己的感覺, 有時這樣的問題只會讓你更覺得無能為力。


如果你未曾表達過自己的情感,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你覺得如果你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結果會怎樣? 如果你是個心中經常有怒氣的人,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你認為如果你不再生氣,結果會怎樣?如果你從未說過「我愛你」,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你認為如果你對身邊的人說「我愛你」,結果會怎樣? 如果你願意這樣做,你非常可能會找到你今天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的原因。

一旦你如此做,將謊言揪出來之後,你就可以請求聖靈將真理顯明給你知道。一旦你棄絕謊言,接受了真理,接下來就要改變你的思想模式和日常行為。

★熟能生巧,勇氣倍增

我發現在輔導過程中,人們最希望得到的是解決問題的「仙丹」。他們帶著人生的難題來找我,期待我能給他們兩顆仙丹,只要每天按時服用,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你最害怕的事情可能就是你必須一定要去做的事情。但好消息是:熟能生巧,勇氣就會倍增!

你想要在某方面完全得到康復的關鍵,就是你要在那方面使自己剛強起來。例如,如果你一直封閉自己是因為你害怕被拒絕、受傷害,那麼我會建議你去讀一本如何適當建立界線的書,接受溝通方面的教導,學習如何分享你的感覺,這樣你在那方面就會變得更有能力。如果你不敢哭泣,害怕處理自己的感覺,那麼我會建議你寫日記,好好和神交談,處理你過去的痛苦。將那些曾經帶給你這麼大傷害的事情交給神,讓神來回答你的問題。我甚至會建議你寫一些永遠不會寄出去的信和詩詞,讓你自己讀,幫助你處理你的痛苦。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P14-15)

 

1,63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前言&屬靈學分

難道上帝真的會高興看到祂的兒女們總是活在「為著OO人事物奮力燃燒自己」、「以為可以掌握,卻過得不快樂」的光景中嗎?健康健全的生命到底包含了哪些層面?

1,76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事,如果是學生,除了學業之外,還有家人、社團、朋友。出了社會後,除了工作,嘗試培養其他興趣或是拓展交友圈,能夠使生活豐富之外,也有可能因為不同的經驗結交各方人脈,或許有一天還能夠在工作中派上用場。

但是很多時候,特別在華人文化裡存在一些潛規則,使許多人將所有精力「效忠」在工作、「全心獻上」在服事,或是面對他人的期待全部照單全收:「我可以!」結果,可能帶來成就感,確實對團隊帶來幫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漸漸忘記了「生活」是甚麼一回事,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行事曆上填滿了各種工作類型的行程,導致有時候累積了很多應該做的家事沒空做;當有機會參與夢寐以求的活動時,最後總是以「啊!不行,我還有那個工作(服事)需要做」為理由打退堂鼓。

但是,難道上帝真的會高興看到祂的兒女們總是活在「為著OO人事物奮力燃燒自己」、「以為可以掌握,卻過得不快樂」的光景中嗎?健康健全的生命到底包含了哪些層面?這一期的《亞洲復興誌》,將帶領大家從四個面向來認識聖經中的養生之道,期待你能從中得到幫助和解答!

 


面向一:屬靈:守安息日

(節錄自周巽光牧師信息)
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牧師談到異象時,講到神聖不滿足的觀念:「如果你不確定神要你做甚麼, 或許你可以問自己『甚麼讓我很厭煩、很挫折再也看不下去?』問聖靈,讓祂來提醒你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到很不滿足。我相信答案會使你對教會的異象清晰起來。」

從小在教會和牧者的家庭中長大的周巽光牧師對此感受深刻,坦言自己也曾為此厭倦及挫折:

為什麼當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卻有那麼多牧者領袖、同工都被消耗殆盡?特別是教會越大、弟兄姊妹越累?神不是說真理必叫我們得自由嗎?

為什麼基督徒看起來卻是最不自由的一群人?服事神僕人的家庭應該是最蒙福的,為什麼那麼多牧者領袖的家庭出問題、親子關係不健康?

「我真的覺得教會真的需要做一個健康檢查,把基督的身體調健康一點。」當他接觸到 Bethel 和Gateway 教會,看到天國文化是如何實現在每個弟兄姊妹的生活和生命裡,看到了健康、喜樂的文化以至於帶來教會人數的增長和卓越,巽光牧師也更確信了要把天國文化帶回台灣的異象。

有人問美國 Gateway 教會的主任牧師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教會在十五年增長超過三萬人的秘訣是甚麼?」「沒甚麼秘訣,應該就是健康吧!」他答道。

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裡頭也沒有蟲子。摩西說:你們今天吃這個吧!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六天可以收取, 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麼也找不著。耶和華對摩西說: 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出十六23-30)

當神說每一天都供應瑪哪,拿一天的份就夠了,若以色列人多拿了沒吃完,隔天便長蟲且發臭。然而當神說第六天要拿兩天份,那第二份卻不會發臭也不長蟲。巽光牧師列舉了為什麼要有「安息日」的幾個原因:

一、這是神的誡命

要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十誡第四誡》。

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 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埃及記二十8-11)

你相信嗎?這誡命你或許已經知道,但是卻時常沒有遵守。羅伯特牧師也曾直言,安息日的誡命和其他九誡同等重要。

這條誡命不是要我們活在律法主義中,因我們的生命能得救是因著我們相信;但若我們遵守了誡命,神必定會祝福你。特別是當你感覺現在已筋疲力竭──健康亮起紅燈──很有可能是你沒有好好安息所帶來的結果。

 
二、這是做見證的工具

當有人問:甚麼是安息日? 

所以你們要守安息日,以為聖日。凡干犯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這日做工的,必從民中剪除。六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聖日,是向耶和華守為聖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死。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暢。(出三十一14-17)

這是神跟猶太人所立永遠的約,但同時也在羅馬書中說,外邦人如同野橄欖樹的枝子接在猶太人的身上,因此我們也是神的百姓。

想像一下,當生意夥伴寫了一封 E-mail 給我:「下週六我會去到你那裡,一起趁那一天把這個案子談完吧!」但週六那天原本是安息日,便可以這麼回答:
「那一天是我的安息日」
「安息日是甚麼阿?」
「是神休息的日子。」
「哪一個神啊?」
「就是用六日創造天的,第七日休息的耶和華。」

這是神給我們最棒的傳福音工具。經文中神歇了工休息了英文是 refresh,表示神被更新恢復了, 原文意思是吸氣、喘口氣。源源不絕的神為何需要被更新恢復呢?因為神在對你說:「我也要你跟我一樣,一個禮拜有一天休息。」

天父爸爸其實不需要休息,但祂就像父親待孩子一樣,躺在孩子旁邊陪他睡覺休息、一起享受安息。休息一天不開店沒有關係,神會供應我們。六天帶著神的祝福去工作,會比神七天沒有祝福的工作更有果效!一個 burn out (消耗殆盡)的牧者/基督徒,又如何能活出見證呢?


三、神非常認真看待這事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遇見一個人在安息日撿柴。遇見他撿柴的人,就把他帶到摩西、亞倫並全會眾那裡,將他收在監內;因為當怎樣辦他,還沒有指明。耶和華吩咐摩西說:總要把那人治死;全會眾要在營外用石頭把他打死。於是全會眾將他帶到營外,用石頭打死他,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民數記十五32-36)

神為何這麼嚴肅呢?是因為神非常愛我們、看重、在乎我們。安息日不該做工作會做的事,像是回簡訊、回 E-mail、開會…在很久以前,電話有分成公司電話/家裡,但現在有各種通訊軟體,不管在哪裡可以被找得到。

四、不守安息日的話會有後果

凡脫離刀劍的,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作他和他子孫的僕婢,直到波斯國興起來。這就應驗耶和華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直滿了七十年。(代下三十六20-21)

以色列人一直奮力的工作,讓土地沒有休耕 490年,這神也都記得,於是把他們都擄去了巴比倫,直到滿七十年。神對土地的態度是這樣,何況是你呢?神要你享受安息!

巽光牧師曾陷入一個罪咎中──傳道人釣那麼多魚有甚麼用?神卻透過牧者告訴他「去釣魚!我會讓你得到釋放、重新得力、更新。」

 
五、安息日是神給我們的禮物

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二27 )

二十五年前羅伯特牧師開始將安息日排進他的行程。
「下星期四有空嗎?」某天同工向他提出邀約。
「沒事。」羅伯特說。
「那就約禮拜四一起吃中飯吧。」同工開心地說。
「我不行。」他平靜的說。
「為什麼?」
「因為我安排了『沒事』。」

這是要提醒我們,要「安排安息日」。因為如果我們不安排,這個行程就不會發生。

Robert牧師曾自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情感儀表板快要空了,於是跟神要求 3/4 滿。神告訴他「我要你的油表不只是 3/4 滿,而是要滿溢出來。」然而他卻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情感的儀表板完全到底,他發現自己的衣櫃裡只剩下一條內褲「完蛋了!我沒有內褲穿了!」整個人跌坐在地上放聲大哭。神告訴他:「孩子你不是瘋了,你只是累了。」

 

我們必需要注意的三件事:

1 控制適當的壓力。沒有壓力就不會進步,過度的壓力會壓垮我們。
2 找出能夠維持健康(服事)的步調。
韓國的教會每天早上四點都有禱告會,我聽起來覺得弟兄姊妹來參加很好啊,但代表同工三點要到,其他同工更早要到,結果他們的教會平均兩年 burn out(消耗殆盡)一個傳道人。
3 降低緊張感。 幫助同工/弟兄姊妹釐清正確的優先次序,願意支持他們所需要的資源。

 

TIPS※生命的四個儀表板:
1 屬靈 2 情感 3 身體 4 家庭(人際關係)

每個油表會顯示出目前的狀況。「服事神不是一場百米比賽,而是長跑馬拉松。」

 

 
六、安息會使創意、創造力重新置入

舒適的休息+魂裡得滿足+專注在你喜歡的事上=會帶出與神與人連結的喜悅。

當一個基督徒沒有緊張、焦慮的時候,是最有創造力的時候。而當你每一天都一直在忙碌中度過,創意就被封鎖起來了。「神在我釣魚的時候給我的點子,比在服事時還要多」巽光牧師如此說。

 

小貼士:企業也了解「安息可以帶出創造力的原則,會迎來豐碩的成果」。

●3M-給員工 15%的上班時間追求自己的喜好。Post-it 便利貼和透明膠帶,便是在休息時發明出來的。
●GOOGLE-給員工 20%的上班時間(五天上班日的其中一天)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喜好。

●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 紐約平面設計師/電影置景/家具設計…):每七年就會在紐約工作室休息一年,使自己可以被更新、更有創新生命力。

 

 
 
七、安息的態度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希四3、10-11)

要進入神的安息,關鍵是我們需要改變對神的態度。你相信神在一切事上掌權嗎?你相信祂能使萬事互相效力嗎?你需要工作,但是工作六天、休息一天,會比工作七天更好。

Gateway 教會有一個安息條款,主任牧師每五年,就要休八週安息假,在第十年的時候,長職同工卻在禱告中告訴羅伯特牧師──要增加到 12 週──你猜怎麼著?安息假結束的三個禮拜前,他們發現
「過去幾個月教會的會友增加、奉獻也增多了!我們決定要再給你多一個月的安息!」團隊因此也更加敬畏神。

 

見證小貼士:美國造船廠 Correct craft 從創立以來就一直持守安息日。二戰時,政府要求全美各家造船廠要在 15天內建造總共 700 艘船以運輸軍隊。在禱告中神回應他們,祂必做成這事,並啟示他們徵「女生志願者」(當時男人都去打仗了),你可以想像嗎?來幫忙的人多到甚至需要關閉四條街才夠!神更在夢中啟示老闆沃爾特·C·梅隆(Walt C. Correct Craft)新的機械設計,而安息日時他們照樣休息。後來只花了 12 天就造完了原先神應許他們能完成的 300 艘船,其他公司所生產的數量遠遠不及他們。剩下的時間,他們甚至還多造了 100 艘船供應給政府!

 

八、 安息日是為了你跟神的關係

「I will take care of you!」──God said.

神非常愛我們,想要好好照顧我們,並與我們經營高品質的關係,這是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

 

1,76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 |「這幾件事」讓家,邁向偉大!

以神的眼光看待彼此、珍惜彼此、對待彼此。每個星期天聚會我們都會宣告:這裡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並且多說「黃金的閒話」-多說人的好話。

94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廖文華-「好想要把你找回來!」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弗三15-16)

希臘文中,家是從「Πατέρα」(父親,註3)這個字來的,但看中文,家是跟豬(經濟)有關。甚至務實到一個地步,情侶要結婚前會問:你有多少錢?有房子嗎?在這個觀念下,父親去外面工作、功成名就、賺很多錢給孩子,過好的物質生活,卻常常會忽略掉陪伴。可是家是多麼需要有一位溫柔、耐心陪伴妻子、孩子的爸爸。

無論是地上的家還是屬靈的家,都需要爸爸,也需要天父,美國詩人E.E.Cummings曾說過-你的回家最後成為我的回家。想像一下,夜晚時分,父母正坐在沙發上等孩子回家,當他們聽到門外鑰匙碰撞的聲音,就知道孩子回來了,可以安心去睡覺。用在屬靈的家裏面,這意味著「我好想要把你找回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像E.E.Cummings 一樣的想法-家如果少了你就不圓滿,這個家就會很棒。

 

 
麥素嫻(Eva)-「成全人變成偉大的人。」

以神的眼光看待彼此、珍惜彼此、對待彼此。每個星期天聚會我們都會宣告:這裡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並且多說「黃金的閒話」-多說人的好話。在我們教會我常聽到有人說:「你知道嗎?有人在你背後講你的話。」接著就開始聽到別人怎麼稱讚對方、為什麼欣賞對方。

 

 

 

黃祈翰-「愛」與「關係」很重要!

我們教會其中一個核心價值:「先關係、後事工。」我看我的同工是我的孩子、家人,但也看他們為領袖、使徒,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我跑得比較快,團隊還沒有跟上,但我會在對的時候召聚他們,分享我真實的感覺。我會鼓勵他們繼續跟上,是很真實、敞開的生命交換,在這樣的運作中,他們是很想要突破自己的。

 
 
周子甯-「世代同行!」

無論是教會的主任牧師或者各個屬靈長輩、眾教會的牧者、區牧長,當他離開了他們的位置,我常常思考「要如何站在他過去的基礎上,繼續往前發揮?」一代又一代的產業不斷在累積,使我們可以繼續往前,看見未來將比上一代有更大的榮耀!

 

 

 

 

註3:希臘文Πατέρα讀作:Patéra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P18-19)

94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高雄武昌教會學青牧區牧師-周子甯

我很期待可以幫助許多年輕人遇見耶穌。當我覺得低潮、做不下去,就會常常回想起過去神是如何帶領我,並且禱告,求神幫助我面對這些困難。

1,78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高雄武昌教會學青牧區牧師-周子甯

從前經由同學的邀請,踏入了浸信宣道會武昌教會,

從慕道友開始,一路跟隨神、進入神學院受裝備、

畢業後回到母會以傳道的身分陪伴許多青年成長,

三年前接下學青牧區的棒子,至今22年,

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武昌學青大學長。

 

Q是甚麼原因使您願意把生命投注在武昌教會學青牧區?

高三的時候因為同學的邀請來到教會,那是我生命中非常低潮的階段。但當我來到教會認識耶穌後,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活著的意義,也在與神同行中找到前面道路的方向。上帝用這句經文呼召我: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我很期待可以幫助許多年輕人遇見耶穌。當我覺得低潮、做不下去,就會常常回想起過去神是如何帶領我,並且禱告,求神幫助我面對這些困難。

 

Q您曾提到要「銜接」兒童與社青,讓「武昌大家庭」的祝福可以延續下去。這個內容是指甚麼?

我期待打破「牧區」的界線,跟整個教會的家人同行。常常在思考往下要如何回饋兒童牧區,帶著弟弟妹妹一起成長?往上要怎麼跟社青、成人合作?如何淡化青年崇拜的形式?像是一場聚會有特別多的年輕人,但也只屬於教會崇拜中的一場聚會,不是獨立的。讓原本的武昌教會學青牧區,轉變成武昌教會的青年,是整個大教會的一體。舉例來說,我們安排了一位傳道人負責兒童牧區的高年級生,也同時負責學生牧區的國中生,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Key Man,以至於現在我們的小六兒童都可以百分之百的銜接到國中小組。

 

Q神給武昌教會學青牧區甚麼樣的呼召?

我們期待承接「合一」,不論在教會內或是眾教會之間,都學習彼此服事。這個世界不斷強化兩代之間的差異,衝突也越來越大,若教會也是如此,這個世界就沒有路可以走了。但我們可能碰到只有自己想做合一,而別人不想做的時刻。我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敬拜、禱告來預備自己,求神讓我們裡面可以有更寬廣的眼光和生命,以至於知道如何在國度中與神一起同工,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Q您會如何看待受挫折而想要離開教會的學青?

無論是時間、精神、恩賜,我都很有限,而且每一個生命都非常獨特,無法用一種方式來概括所有的人。我所帶的學生當中,最多的狀況是原生家庭的衝突所引起,這使得孩子們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失望、對親密的關係也失望,他們叛逆的表現就是因為這些失望造成的,而我能做的,就是陪伴和引導,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去創造一個環境,讓年輕人可以遇見神。

當有些人覺得失望而想要離開,我也覺得無可厚非,畢竟教會是罪人的集合,但如果他的生命中還是有機會可以遇見神,就有機會回到上帝的面前,不論是在我的教會還是其他人的教會,我都期待他會找到一個屬靈的家,我也相信那是上帝在他身上的帶領!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 P.16-17)

👓看更多牧者的故事:

夢想之家基金會理事長-廖文華

頭份家庭教會主任牧師-麥素嫻

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

1,78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

覺得我們青年工作者應該要起來,幫助這一代的青年真實的在未來二、三十年中影響神的國度。對內,教會年輕人除了需要看重靈命,也需要提升職場的競爭力;對外,職涯是很好的福音切入的管道。

2,38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

帶領所牧養的青年們,

運用各式各樣的創意行動打造品牌、

傳福音,舉凡野外崇拜、音樂節、

職場青年主題論壇、組生命樹籃球隊……等。

不只是教會牧區人數的增長,更是社區、城市的潮流指標,

充分展現改變世界的力量!

 

Q這麼多點子是從如何產生的?曾遇過甚麼樣的困難?

看見教會二、三十年的轉化在七座山頭(註1)都失守了,覺得我們青年工作者應該要起來,幫助這一代的青年真實的在未來二、三十年中影響神的國度。對內,教會年輕人除了需要看重靈命,也需要提升職場的競爭力;對外,職涯是很好的福音切入的管道。於是我們就在今年三月成立了協會,希望跨教會去服事更多的家人。連結政府、企業、媒體、學校,共構一個平台,一點一滴來轉化七山,帶來城市的改變!因著這方面的開啟,我們辦了一些活動:桃園青年文創音樂匯(註2)、職場論壇、才藝夢工廠、各項比賽…等。

由於父親黃炯榕牧師是桃園基督教聯盟的主席,八年來連結了100間教會,每個月有一次牧者們的聚集,過去這兩年也是在這個聯盟的父老遮蓋底下,進行兩代合一的運作,分享彼此的資源。當然,在當中要得到上一代的信任並不簡單。我覺得尊榮屬靈長輩很重要,必須要願意在他們的遮蓋下去談我們的看見。過去我有六年的時間全然執行我父親(教會主任牧師)要我執行的,全力的支持他,所以信任感是很足夠的。另一方面,不只是父親的支持,我也在群組中報告、分享、建立關係,得到桃基盟核心牧者的支持與成全。而在協會剛成立時,我們想辦「桃園音樂匯」這個很簡單的初心,也用兩個月的時間籌備,甚至面對活動資金上的挑戰,這些都是不容易的功課。

Q作為如此熱血拼命的教會牧者,與師母養育三個年幼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上是怎麼取得平衡?

我很感恩父母從前帶著全家一起事奉神,「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也是我和妻子的心志。我們的孩子算是學校中請假最多的,無論是出去開會、或是會安排的精心時刻,常常就會帶著他們。

我們的牧區叫做Life 3,諧音是Life tree(生命樹),至少要生三個!我們也有很多人很年輕就結婚、生小孩。

Q社群網站的經營也是影響年輕人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否有些小撇步可以分享給大家?

我每天都會po一篇文在牧區群組也丟在粉絲專頁上,我希望讓年輕人不是只有一個禮拜來一次教會、一次小組,而是讓每天早晨當我晨禱時就在牧養他們。

這幾個月開始有成立個人粉專的想法,起因是有一次在籃球場打球時不小心贏了很多年輕人,大家很崇拜我的感覺,就想說,欸~那我是不是可以開一個粉專、做一張名片,我是不是可以做一個《我是愛你的祈翰哥!》不那麼宗教的感覺,這樣如果以後有機會打球打贏了,就跟他們分享我的粉專,談一談關於職涯、婚姻家庭、青年工作的話題。

由於幾年前曾經去香港受裝備,為了要跟家人分享生活點滴,開了一個《台灣爸爸!》粉絲頁,雖然兩個月就回台灣,但就成為專門分享家庭生活的平台。

註1:七座山頭,由「美國全球豐收事工」主席彼得‧魏格納博士(C. Peter Wagner)提出,他表示要轉化社會,就必須先得著七座山頭:媒體、政府、教育、經濟、娛樂(藝術)、宗教(文化)、家庭;基督徒必須在這七座山裡發揮影響力甚至扮演領導的角色。

註2:《桃園青年文創音樂匯》連結青年就業/原住民文化/青少年培力等議題,期待創造一個新節日、一個品牌,講到桃園青年就聯想到桃園青年教會。年輕人運用餐飲、手作、音樂……在市集中發揮創意和夢想,並得以接觸人,把名片分享出去,帶來影響力。第一屆就有遠從台東的教會參與樂團演出!期盼眾教會一起加入。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P14-15)

👓看更多牧者的故事:

夢想之家基金會理事長-廖文華

頭份家庭教會主任牧師-麥素嫻

高雄武昌教會學青牧區牧師-周子甯

2,38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 | 頭份家庭教會主任牧師-麥素嫻(Eva)

我覺得每一個教會的使命都是「讓神的國度在地上如同在天上。」而每個教會帶著不同的香氣來做這個工,我想我們的香氣是很注重「神的同在」。

2,52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頭份家庭教會主任牧師-麥素嫻(Eva)

來台灣宣教迄今30餘年,

和丈夫鄧牧師兩人帶領客家庄的苗栗縣頭份家庭

教會從0人開始,跟隨聖靈的帶領,

建立起擁有天國文化DNA的教會。

七年前開始自辦「榮上加榮特會」,

當中也發生了許多神蹟奇事……

 

Q當年是甚麼原因讓您離開從小習慣的舒適圈,遠從丹麥來到台灣?
無論我們原本過著甚麼樣的生活,住在甚麼樣的地方,跟隨耶穌就是放棄一切。當時我才23歲,感受到神的呼召實在很興奮!覺得可以去做使徒所做的事是很大的福氣!我是先決定:「耶穌我要跟隨你!」接著才問:「耶穌祢要我做甚麼?」

當年我是被丹麥的牧者信任而來到台灣,現在我也想信任別人,成全別人。我渴望塑造這樣的文化。

Q頭份家庭教會對您來說有甚麼特殊的意義?神給這間教會甚麼樣的呼召?
我來台灣是先在台北上語言學校,並在客家庄服事過一陣子。後來有一位美國宣教士來台灣,我們從相識到結婚,彼此都深知道若要對一個地方產生影響力,就要開拓教會,於是我們就在苗栗縣頭份鎮開拓了教會。

我們真的不知道如何建造教會,直到12年前走入天國文化,一切就開始改變了。我覺得每一個教會的使命都是「讓神的國度在地上如同在天上。」而每個教會帶著不同的香氣來做這個工,我想我們的香氣是很注重「神的同在」,帶領人遇見神、認識神的良善、活出豐盛,就可以在他們所在的環境、社會釋放大能。我們也很注重尊榮文化-成全信徒可以成為大有能力的人,釋放他們去做神要他們做的事情。

Q教會每年都有同工前往美國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參訪或進修,請問是甚麼吸引他們這麼做?帶來教會甚麼層面的改變或實際上的幫助?
開始接觸天國文化是聽到美國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所分享的信息,我跟先生兩人會一起上網聽他們的教導。後來看到Asia for JESUS開始介紹Bill Johnson(比爾․強森)和其他的牧者,我們就開始帶弟兄姊妹去參加天國文化、先知性特會等,還有去美國伯特利教會參訪。

那裏最吸引我們的就是神的同在,我們也有弟兄姊妹在那邊讀超自然學校,他們回來就幫助我們更加提升。比如本來不是這麼成熟的基督徒,終於明白醫治釋放的重要,開始積極參加相關的事工。我們都渴望能更深的遇見神,並希望能一直保持學習的心態,永遠不要失去柔軟的心!

Q可否談談您們每年自辦的「榮上加榮特會」?曾有發生過甚麼特別的事嗎?
2012年有人建議我們,如果要繼續復興,也要在自己的教會辦特會,當然我們仍繼續跟隨Asia for JESUS,參加天國文化特會或其他的特會。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

記得第一、二年的時候,先知性繪畫團隊有人畫了腦部的一個位置,畫家分享到他感覺神要醫治現場某個人腦部的這個部位,當時有一個別的教會的姊妹,曾開過腦瘤的手術,走路都有困難,當看到這幅畫,後來她就可以走、甚至可以跑,完全得醫治了!

有一個小男孩,一出生手指頭就無法彎曲,每次要玩剪刀石頭布時,因為沒有辦法做石頭,常常被欺負。當時台上牧者帶領會眾為彼此禱告,一位姊妹為這個男孩禱告「奉耶穌的名,你就得醫治」小孩就跑走了,沒想到竟然是跑到舞台前說:「我的手指可以彎了!」也有人是在敬拜中沒有人為他們禱告就得醫治,因為有神的同在。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P12-13)

👓看更多牧者的故事:

夢想之家基金會理事長-廖文華

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

高雄武昌教會學青牧區牧師-周子甯

2,52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夢想之家基金會理事長-廖文華

我很開心看到有很多人是放下這個世界上所謂很好的前(錢)途,因為還有更寶貴的可能是意義、價值、滿足感、快樂……,最寶貴的就是-「神的呼召」!

1,67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夢想之家基金會理事長-廖文華

西門町,台北最熱鬧的商圈之一,

一棟大樓裡矗立了一間非常顯眼的教會,

這間教會的牧師同時也是被總統接見的傑出青年/基金會理事長,

無論大齡男女還是叛逆少男少女,都在這裡遇見耶穌、活出新生命!

 

Q建造這個「家」遭遇過甚麼困難或特別的轉捩點嗎?

很多人都問我是不是缺乏金錢、資源,或隨著機構的成長缺乏場地,這些當然有,譬如說以前我太太會告訴我「我們的帳戶只剩下多少錢」,講完後她要睡覺了,結果就換我睡不著覺,只好下床禱告。

對我來說最難過的是看到孩子又回到軟弱裡。你對一個人愛很深,以至於當他一直走不出某個問題時,你會想:為什麼我不能幫助到你?但我覺得能夠繼續前進的關鍵是:不需要太早覺得挫敗,因為可能只是目前還沒有成功。一個種子埋在地裡面,它開始生根、冒出嫩芽的過程,你不一定看得到,你看到的是它破土的時候!

 

Q可以請您跟我們分享結出果子的例子嗎?

有一位女孩,曾經習慣性的翹課和偷東西,還被關到屏東感化院,後來,我看見這個孩子進入婚姻、成為軍人-職業士官,在紀德艦服役,去南沙群島巡弋這樣保家衛國的工作,我很感動,因為她曾經走過一段很叛逆的階段。當她有機會來台北受訓的時候,也會來找我吃飯、喝咖啡,跟我說她的近況、給我看她女兒的照片,這我感到很開心也很欣慰。

 

Q這幾年基金會的發展穩定,身為理事長在當中的責任區分和過去有甚麼不同?

在滿十周年的時候,我很開心的把棒子交給一個當時28歲的年輕女孩,她是我的屬靈女兒,由於父親在她國中的時候癌症過世,讀北一女的她成了夢想之家的受助生。我很開心這個傳承是從創辦的一代,到受助的一代,從父親到女兒,現在她也成為很多人生命中的媽媽。看到年輕人被神的愛醫治,被神的愛建立起來,最後再把這個愛分享出去,讓我感到很滿足。

 

Q神是怎麼呼召您的?律師轉牧師有放棄了甚麼的感覺嗎?

我從來沒有覺得我的人生有甚麼犧牲和不快樂,因為有些事不能用世界上的價值觀來定義,生命更不能用金錢去衡量!

我很開心看到有很多人是放下這個世界上所謂很好的前(錢)途,因為還有更寶貴的可能是意義、價值、滿足感、快樂……,最寶貴的就是-「神的呼召」!如果你走在神的呼召裡,那會使你滿足。所以如果神呼召我們,應該要勇敢走下去!其實有很多人比我更犧牲,我算是比較調皮、掙扎比較久的!(笑)。譬如東石靈糧福音中心牧會的林碧亮牧師,他曾經是一個土木系教授,當時他去到東石研究地層下陷的問題,卻發現真正要幫助的不是地層下陷,而是他們靈魂裡的需要,所以他放下了大學裡土木系系教授的身分在那裏服事,但其實他們家跟嘉義一點淵源也沒有。

 

Q面對同工的失敗您會如何處理?

這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事情,我也會有軟弱、犯錯的時刻,不會永遠是剛強的。而我們想要被如何對待?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別人?我覺得要創造一個誠實、敞開的文化,可以讓每個人真實地來尋求幫助。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希四16)

關鍵不在於是否要停止他的服事,這不應該是一個懲罰,況且停服事到底是在懲罰誰呢?我會想,如果這個服事對他來說是一個躲避問題的地方(那地方也可能是工作、賺錢或速食愛情),我會建議他暫停一段時間,不要躲進任何地方。而在必須讓這個人暫時放下服事的期間,我反而會開始約這個人吃飯,或是約他一起禱告,告訴他:「嘿,我這麼做是因為關心你的靈命、在意我們的關係」。

你怎麼知道神在呼召你?

1、 你現在在做的事情是你喜歡、很有滿足感、是你一直都想做的事,卻有一個更強的渴望吸引著你

你要留意這個訊號。當時文華牧師仍專攻法律,生活非常繁忙,卻一直都很想要服事神,對校園、下一代有很強烈的負擔。

 

2、 呼召來到時,會有很多印證-

有很多神的僕人對文華牧師發預言,神很多次在文華牧師讀經的時候對他說話,還有很多長輩不約而同來對他說這樣的事,這些是他無法否定的。

 

3、 你從來沒有想過的事,但突然有這個意念-

文華牧師從大學到研究所都一直想做法律人,從來沒有想過要當牧師,可是神有時候就在你人生中放一個不一樣的轉折,會讓你覺得自己沒想過,卻又感覺平安。

這就有可能是呼召。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P10-11)

👓看更多牧者的故事:

頭份家庭教會主任牧師-麥素嫻

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

高雄武昌教會學青牧區牧師-周子甯

 

1,67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