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_下一代領袖銜接計畫封面故事

專題|預備下一代興起(上)

個時代,無論在教會中、或是在職場,神都會興起不同樣的人,成為大有能力與影響力的人。那麼,面對這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該怎麼預備新一代的領袖興起,幫助他們生命成熟,能夠發揮神擺在他們裡面特質,影響我們的社會與國家呢?有什麼樣核心價值,是無論環境如何變遷我們都應該持有,並且可以幫助我們興起下一代的呢?

「我必須修習政治學與戰爭學,我們的後代才能在民主之上修習數學、哲學;我們的後代必須修習數學、哲學、地理學、博物學、造船學、航海學、商學及農學,以讓他們的後代得以在科學之上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刻、繡織和瓷藝。(I must study politics and war, that our sons may have liberty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Our sons ought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geography, natural history and naval architecture, navigation,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their children a right to study painting, poetry, music, architecture, statuary, tapestry and porcelain.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別讓資源問題成為發揮熱情的攔阻

周巽光牧師

巽光牧師曾數度在講道中引用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這段名言,他認為,因著上一代牧者而領受到豐盛的產業,他會希望下一代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發展。就如同這段引言所描述,第一代也許是打下基礎,第二代就可以多一點,但可能還是很基礎的建造,但是這樣到了再下一代,就可以有許多充滿創造力、非常多元化的發展機會;因此不論我們身處在哪一個階段,能夠為下一代所做的,就是看見他們的潛力,並且將舞台預備給他們,「你要做的就是去成全,預備這個舞台給他們,要知道說我今天能夠有慷慨的基礎,是因為不但有我這一代的資源,我還有上一代的資源和產業,我之所以豐盛是因為有上一代,然後不斷累積這個產業。」

抱持著為下一代預備舞台的信念,巽光牧師明白更需要花時間與所帶的領袖在一起,了解他們的夢想與負擔,幫助他們挖掘熱情所在,再慢慢將責任放給他們。但是同時間,他也看重這些領袖是否足夠有肩膀,承擔他們所說的夢想或是目標。而這就是門訓的過程,目的是幫助年輕人的生命能更加成熟,並且有覺悟去付上代價讓事情成就。

然而每一個同工、團員的特質都不同,都需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式牧養;不只幫助他們找到神放在生命中的感動,更要幫助他們可以將這份感動具體地付諸實行,巽光牧師強調:「我想法是,你不單只是把異象落實在單一教會中,更要可以持續祝福眾教會;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甚至有願意承擔責任的心,我會盡可能地去成全你。」當同工懷抱著夢想與決心來時,他盼望自己能成為他們的資源和支柱,幫助同工們去嘗試、並在過程中一步步修正方向,以至於將來能站到對的位置上,成為地方教會、甚至眾教會的祝福,發揮更多的影響力。

放眼少年人使他們還年幼時就能被栽培

柳子駿牧師

談到預備年輕一代,子駿牧師特別想起大衛受膏的故事,並且分享到,應當放眼於現在10多歲的青少年,從他們還年少時開始栽培,預備其生命,使他們能真實經歷神,並且成長成熟,就好像當年大衛在年少時期就蒙神揀選一樣。

也許看著現在的國、高中生,很難想像他們日後成為領袖的模樣,甚至可能他們自己都無法想像,然而子駿牧師深知,當初連他都不認為自己可以承接責任時,他的父親或教會中的長者,也是憑著信心願意將責任交在他們身上,因此他告訴自己也要改變看青年人的眼光,去看見埋藏在他們身上的寶藏,因為每個時代,神一定都會興起合適的領袖。「我心裡覺得,我們一定要為他們這一代來禱告,一直觀看神的作為,等候上帝的手,因為每個年代神都在尋找領袖⋯我覺得神也在找每個世代的那個人,我的想法就是,要觀看神的作為,盡我所能為他們預備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可以承接。」

裝備青年人的競爭力使他們在社會上握有話語權

張光偉牧師

光偉牧師從開始事奉以來,一直都是牧養年輕人,升任主任牧師之後,他將整個青年事工交給太太負責,但是讓底下的一群同工自行討論要做什麼規劃、如何執行,同時他也安排其中幾位同工,每個月和他一起輪流講道。他認為越早讓同工操練講台分享越好,因為技巧是磨練出來的,把該犯的錯都犯過,將來一定會越講越好。同時他也承襲父親的作風,在事前他會先看過同工的講章大綱,但是輪到當天同工講道時,他反而不會留在現場,讓同工感覺到被信任,能夠自由發揮、放膽地去做。「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我是幫他們搭台的,我是給他們一個舞台,我的目標是讓他們成功,而不是成就我的事工。」光偉牧師這麼形容。

當談到如何預備更年輕一代的學生時,光偉牧師十分有想法,他並不特別多著墨於屬靈層面的預備,因為在他的觀念中,無論是讀經、禱告或是與聖靈親近,都該是每位基督徒的基本功;在他的觀念中,反而認為教會應該要起來,裝備年輕人的實力,使他們能在學校、或在社會中有實質影響力。因此他在教會中推動英語遊學團,由傳道人帶學生去到菲律賓宿霧,在全英文環境之下學英文,而因為由傳道人領軍,因此屬靈生命仍能夠被餵養;同時他也推動讓教會中已經是CEO或是商業人士,親自傳授經驗,教導年經人學習去面對以及解決問題,「我們要做的是讓下一代的年輕人,10歲也好,20歲也好,是他們的專業能力被提升。所以除了屬靈上面,我們也要教導他們怎麼在教會外面成為成功的人。」

光偉牧師相信,現在年輕人雖然在複雜的環境中成長,但是他們卻會更加聰明,因此教會更可以主動從他們年幼時,就裝備他們,使他們內在有神的話語作為生命基礎,外在更有與社會競爭的能力,將來在社會上才夠有話語權,真正為神發光發熱,「既然他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如就由教會帶領他們走入這個時代。」

Sidney牧師經常會挑戰他的團隊要跳出框架,不要再想著過去寫得哪些歌最受歡迎,或哪張專輯是做過最好的一張專輯,因神使萬事都更新,因此不要再想著過去的成功,而是要放眼現在的季節,然後學習冒險。

承接與傳承 其實就是經營一個家庭的關係

廖文華牧師

「我覺得我的年紀很像是一個橋樑的世代,就是有比我年長的上一代,也有比我年輕的下一代。」2017年正式成為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的廖文華,以「橋樑」來比喻他自己所處的階段;教會已經有40年的歷史,重視聖靈的工作、敬拜讚美、宣教等等,該如何在這些美好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建造,並且持續地突破、更新,將來將這些產業再傳承下一代,他認為是現階段所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

在傳承的課題上,文華牧師特別以父母親做為比喻,他分享到,在服事的不同階段,他與同工們可能領受了特定的使命,並且致力於完成它,因此他們可能在各地甚至國外辦佈道會,或辦各式各樣的特會,或做許多的牧養工作。然而就像父母親不能夠永遠只忙於事業,更需要看重孩子的課業、品格,需要經營家庭生活,身為牧者,他永遠必須記得回過頭來,關心他的屬靈孩子,與他們有真正團契、交心的時間。

「我們營造的氛圍,首先,我是open office。」為了讓屬靈的孩子們明白,當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教會中的屬靈父母都在,文華牧師將辦公室大門敞開,任何人有需要的時候,都能夠敲敲門找他談一談。另外每個月他也邀請不同部門的同工一起吃飯,剛開始這些同工們都很緊張,以為吃飯同時也需要開會或是討論事工,但是在文華哥的心中,將這段吃飯時間定義為建立關係的時間,不談工作、不討論事工,一邊吃飯一邊聊家庭、婚姻等生活中的大小事,結束後再為同工們做祝福禱告。「他們就很訝異,因為真的什麼正經事都沒有談。」但是文華牧師認為,這就是團契的生活,他希望同工們都能夠享受在關係中。

除了全職同工以外,文華牧師說他也禱告,並且找到了一些他感覺到神有特別的心意在他們身上的年輕人,定期地與他們,關心他們的生命。就在2017年年初,他找到了10位願意在接下來這一年當中辦佈道會的年輕人,有些人想去街頭佈道、有些人想要做校園佈道、有的則希望做音樂佈道,當他們一一分享完這些夢想,他就為他們禱告,事後更成立群組,聽這群孩子談關於佈道這個夢想的後續發展,是否已經完成神給他們的呼召和託付。

面對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文華牧師相信神會用很多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呼召年輕人興起,然而很重要的是,上一代是否願意經營與年輕人之間的關係,是否願意偶爾暫停手中的事業和事工,與經營「家人」之間關係。「給他們精心的時刻,給他們肯定的言語,然後送給他們禮物,對這些孩子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有些時候有服務的行動,有時候是肢體的接觸,去拍拍他們去擁抱他們,告訴他們說我真的非常以你為榮,我覺得經營這個家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14-17】

1,08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