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成全文化先修課:跳脫內心的不安全感

外人和客旅的思維存在於每個人生命中。我們只能在周圍創造出內在已經有的系統,因此當我們想要成全,往往卻創造出控制人的系統,因為外人和客旅的思維正是我們內心真實的光景。

1,59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 | 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周巽正牧師

常看見各領域傑出、偉大的人信主後在教會聚會。不過我也在思考:為什麼教會無法孕育改變世界的人。

每週我們有兩小時的聚會,加上小組聚集,難道這樣就能塑造偉大的領袖嗎?在聖經中,談到五重執事最終的目的,就是裝備聖徒,各盡其職。那麼,要如營造成全的文化?如何實際裝備每個人走在自己的呼召?

外人和客旅的思維存在於每個人生命中。我們只能在周圍創造出內在已經有的系統,因此當我們想要成全,往往卻創造出控制人的系統,因為外人和客旅的思維正是我們內心真實的光景。

成全的文化從心開始

成全的文化是從心裡塑造。如果你沒辦法相信自己是偉大的,就沒辦法相信別人是偉大的,以至周遭人的偉大會威脅到你的不安全感。以弗所書第二章18-19節:「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做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在我們還沒來到父面前時,都是外人和客旅,充滿孤兒的靈。大多時候,若是沒有處理孤兒的心,在成全的過程中,你會漸漸開始掌控、打壓要成全的對象,因為對方逐漸威脅到你。

這種外人和客旅的思維存在於每個人生命中。華人甚至有「留一手」文化,深怕傾囊相授後,對方就會把自己撇在一邊,形成不安全感。然而,使徒性教會要帶出來的,就是讓我們因著主耶穌基督被聖靈所感,一同來到父面前,因為只有父才能幫助我們脫離客旅和外人的思維。

在神的家中,我們想要也希望能成全人。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是,你只能在周圍創造出內在已經有的控制人的系統,因為外人和客旅的思維正是我們內心真實的光景。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不正確的成全就會淪為掌控和壓制

我們需要了解這種外人和客旅的心態。當你沒有成全他人時,他們就是外人和客旅,不過,當你邀請人們進入你的圈子,代表:我們想要在這家中賦予你權力。你猜怎麼樣?身為一個領袖,你開始感覺到威脅和不安全感,這種感覺反而讓你覺得自己是個圈外人。如果我們的成全是客旅和外人心態的成全,到頭來就是掌控、壓制,就是不成全;破壞我們口裡想要營造的文化,因為這個文化從來沒有發生過。

經歷天父的愛,無法立刻就能跳脫客旅和外人的思維。我有三個孩子:Abby、Zack和Riley,這三個孩子都能來到我的面前。但是他們之間還是有比較和競爭,也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力,我最小的孩子Riley總是想盡辦法藉著打哥哥姊姊的小報告來獲得注意力。他讓我想起幼年的自己,從小在團體當中,身為年紀最小的我也總是做一些讓自己獲得關注的事情,因為我不只希望能成為大家的一份子,我更希望成為團體最核心的人、最高層的人物,這就是真實的情況。

選擇成為你願意成為的人,就是一次次訓練品格的機會

很多人知道我的使命宣言,不論是夢想管理者,很渴望成全他人(empower others to be powerful),可是當我成全他人時,我最先遇見的挑戰就是自己的心。如果要建立成全的文化,我們首先就要面對外人和客旅思維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因為當你感受到威脅時,你會變成連自己也不認識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透過一些言語,小動作表達出來。因為在成全的過程,你也很在意自己,在意這份尊榮該歸給誰。

神真的教導我,人們或許不會記得某些你說過的話,但他們永遠會記得你讓他們有什麼感覺,而這一切都關乎我們的心。

在面對心裡的掙扎時,我們需要選擇不跟著自己的感覺——就是那些嫉妒、論斷的聲音。這就是天國文化的核心信念,我們的人生應該要是原則導向,如果我們的人生是情感導向,就會活在軟弱的光景中。因此當我們選擇面對這個問題,就是訓練品格的機會。在自己心裡不想要,卻做正確的選擇,就是塑造品格的肌肉。其實掙扎的感覺不會馬上離開,但就像重量訓練一樣,在多次的拉扯下,你學會「選擇」成為你願意成為的人。

我開始了解到,神真的教導我,人們或許不會記得某些你說過的話,但他們永遠會記得你讓他們有什麼感覺。你可以說一些恰當的話,例如「我愛你」、「這真是太棒了」、「去吧」等等。但還有更深層的,一切都關乎於我們的心。我們可以聲稱人們配得,但當你真的走過,你會發現這真的會考驗你的心,唯有通過這個考驗才能鍛鍊我們的品格。

如果我們的心態不調整,成全只不過是一個口號,使徒性教會也淪為隨口說說。

使徒行傳繼續進行,我們卻再也沒聽到關於巴拿巴的故事。然而我希望教會能成為巴拿巴的家。當人們來到這裡,我們會為他的身份而慶賀。

Photo by Adria Crehuet on unsplash.
保羅寫新約,巴拿巴興起大能領袖

在使徒行傳中有個名叫巴拿巴的使徒,他的真名應該是約瑟,但是大家稱他為巴拿巴,意思是勸慰子。他是個能鼓勵人進入命定的人。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見保羅有突破性的翻轉,他了解自己先知性的命定,並嘗試藉著與其他使徒連結讓自己的命定成真,然而卻都被拒絕。

聖經記載,只有巴拿巴相信保羅。他為保羅擔保,讓保羅能與使徒連結。從使徒行傳第九章到第十三章,聖經多次提到巴拿巴和掃羅,就好像巴拿巴帶領、投資掃羅。之後,神開始在保羅身上工作,保羅開始長大成熟,變得更有恩膏,恩寵甚至也比巴拿巴更多。這時,聖經開始改變提及兩人的順序,從「巴拿巴和保羅」轉變為「保羅和巴拿巴」。對很多人來說,誰的名字在前面很重要,不過巴拿巴完全可以接受,甚至開心地慶賀保羅的成功。

當兩人要回去造訪他們首次建造的教會時。巴拿巴提議邀請自己的親戚——馬可同行,然而在先前的旅程,馬可中途悖逆,保羅並不想再給馬可機會,而這見事件對兩人來說是很大的衝突。巴拿巴想再給馬可一次機會,帶著馬可同行,然而保羅卻不願意。

使徒行傳繼續進行,因為作者路加跟著保羅走,我們也就再也沒聽到關於巴拿巴的故事。但我們能看到的是,巴拿巴相信馬可所帶來的影響。即便在馬可重大失敗後,他持續支持馬可。在保羅生命的最後這樣說:「把馬可帶到我這裡來,他對事工有益。」保羅寫了三分之一的新約,馬可則寫了馬可福音,巴拿巴沒有在新約寫下任何一個章節,但是他興起大能的領袖。

Photo by Kal Visuals on usplash.

我希望教會能夠成為巴拿巴的家。當人們來到這裡,我們會為他的身份而慶賀。當我們開始相信他們,投資他們,我們已經對付自己的心;當神的手和恩寵臨到他們的生命,我們不會介意誰的名字在前面。

我邀請你把心向神敞開,求神幫助我們面對內心的問題,幫助我們解決孤兒的心所帶來的不安全感,解決外人和客旅的思維,那種感覺讓我們對抗我們口裡所宣告、相信和投資的一切。我們承認自己仍舊在意誰得到最多的關注,仍舊在意誰的名字在前面。「主,但是我們選擇不要貶低人,我們選擇仍然相信人,選擇投資,成全人。主幫助我們鍛鍊自己的品格,幫助我們面對嫉妒和不安全感。主,感謝你的恩典和憐憫,奉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26-29,2017.8;再次編輯於2023.4】

 

1,59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名人專訪 | 當藝術結合時尚成為行動福音的見證者─腓力‧曼都法xYEZZO

不像多數人盤算著如何在事業上再創高峰、或是規劃下半生的退休生活,過了不惑之年的腓力‧曼都法牧師,又多出新身份——藝術家。去年以「屬天視界」為名舉辦首個畫展,除了分享14幅描繪夢中異象的藝術品,更道盡了他與神的親密故事。

1,58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主是我牧者(THE LORD IS MY SHEPHERD)》

採訪/陳珮瑜、撰稿整理/黃詩絜

像多數人盤算著如何在事業上再創高峰、或是規劃下半生的退休生活,過了不惑之年的腓力‧曼都法牧師,又多出新身份——藝術家。去年以「屬天視界」為名舉辦首個畫展,除了分享14幅描繪夢中異象的藝術品,更道盡了他與神的親密故事。時隔一年,他不但狹著更多創作與大家分享,更與時尚潮牌YEZZO合作,希望這些深具啟示性的畫作能烙印在街頭男女的心中。

與神一起畫畫來場與神創作的冒險

「不論是作品中的信息或是出現在畫面上的巧合,這些都不出於我,對我來說這是在創作中,一場與神的冒險。」腓力牧師在每週安息日,連續作畫12小時,這個過程,他禱告、與神對話,而上帝也藉著許多巧合參與其中,打造出一幅幅兩人攜手的結晶。以最新畫作《寂而不孤─死蔭幽谷》(LONELY BUT NOT ALONE~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為例,當腓力牧師以潑畫手法創作,將畫布浸入水中後,取出的那一剎那,畫布竟出現了十字架的形狀。這個未經設計的巧合,正是腓力牧師與神一同創作的確據。

《寂而不孤─死蔭幽谷》作品取自詩篇23篇3節: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如果你曾迷失,無法明白主對你的計畫,唯一能做的就是跟隨那使你靈魂甦醒的神,只有祂能向你顯明計畫。在這幅畫中,主角在森林中迷失,但就像歷史總說著,只要延著溪水走,很快就會發現小鎮,跟著生命泉源走也是如此。腓力牧師也強調,迷失時,會特別需要屬神的屬靈家人的陪伴,讓地方教會帶領我們走上屬神心意的道路。家人在旁扶持,因為神不希望你成為孤兒,而這也是地方教會存在的原因。如果想走在神的計畫,就不要獨行,我們都需要屬靈家人的陪伴,讓地方教會帶領我們走上屬神心意的道路。

積極以藝術表達聖經讓世界看見真理

「我不會因為畫作都圍繞在聖經上而感到抱歉,因為聖經就是我生命中唯一的那本書,也因為世上人需要神的話,我也會以藝術來表達這樣的想法。」身為傳道人時對聖經的堅持,同樣出現在身為藝術家的腓力曼都法身上。當世界認為聖經艱澀、難以明白時,他的創作靈感卻完全出自自己唯一相信的話語。「當聖經故事落入不對的人手中,真理也有可能會被扭曲。」腓力牧師深深明白真理的重要,這也是他如此積極以藝術表達聖經真理的原因之一。因為即使不通曉聖經的人也熟知其中的主題,不論是愛、饒恕、忠心、平安、喜樂、耐心等,這些都是世界所需要的,而當他透過藝術表達這些真理,觀眾便會在一幅幅的創作中按圖索驥,找尋答案。

讓藝術成為影響世界的媒介

你可能懷疑,基督徒的藝術可以成為世上有力的影響嗎?「如果擁有卓越的藝術,其實是可以透過這個管道影響世界。」很多人將先知性藝術和卓越的藝術分開,因此出現了不動聽的屬靈歌曲、充滿情色暴烈的高價藝術,但是對腓力牧師來說,連結先知性和出眾的藝術,就好比他的最新任務。傳達正面、使人愉悅,以及如同無價之寶的高貴,都是藝術應有的模樣——兼具聖潔與美麗。

確實,也正如腓力牧師所說的,欣賞畫作的大眾,陸續出現心得平安、與心相呼應的回饋,甚至有人考慮將掛在牆上的情色藝術換成屬神、有創意的作品,因為這些人都發現了在作品裡所蘊含的祝福。

《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O LORD, HOW MAJESTIC IS YOUR NAME IN ALL THE EARTH!)》

與潮牌YEZZO合作藝術結合街頭時尚傳遞福音

除了腓力牧師的最新創作,這次在台展覽也出現另一亮點,就是他與馬來西亞時尚潮牌YEZZO合作,精選出去年展出的《屬天視界Visions from Above》以及今年《崇心而藝Thehe ART of Worship》展覽中的畫作,和衣著結合的系列,期待眾人將藝術穿在身上,成為影響世界的契機。「屬神的樣式並不等於落伍,聖潔是美麗的,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因為穿上我們的衣服而覺得美麗,而且我也希望人們因這些轉印在服飾上的藝術而啟發。」背後隱藏聖經意義的藝術印在衣著上,又會成為一個分享福音的契機。

除了是傳道人、父親、藝術家,又結合作品到服飾進入時尚領域,兼具多種身份的腓力牧師下一步想要嘗試什麼呢?「其實我還有更多身份呢,對於能跨越多種領域,自己真的很開心,因為我的神很大!」令人驚訝的是,腓力牧師仍然持續寫作,除此之外在音樂領域,他也是作詞人,也參與專輯製作。不只如此,現在的他開始跟朋友一起創作劇本,準備在印尼拍攝電影。「我們根據路得、拿俄米的故事撰寫腳本,將這些聖經故事從幾千年前的時空轉換至現代。」對腓力牧師來說,即使在忙碌的行程中,無論如何,他都渴望用他所有的一切,積極榮耀神的名。「我想要為著神的榮耀,讓我手中所擁有的更加出色!」

崇心而藝 The heART of Worship 腓力‧曼都法2017台北春季個展

雙方合作的契機

透過藝術與服飾把福音帶出去

腓力牧師在台灣的畫展已在今年2月底結束,為了讓更多人能看見這些帶有先知性的藝術,他也和馬來西亞設計潮牌YEZZO合作,推出聯名款系列,以《不要憂慮——祂餵養天上的飛鳥!》、《獅—勇氣》、《熊—保護》、《鷹—敏捷》、《豹—警慎》和《痕》為主題,分別設計各類街頭服飾,藉由傳達圖像意義,成為另類的行動福音。

說起這次的合作契機,就不得不提起YEZZO創辦人Jaymes、Christine和Josh,某一次在印尼泗水,他們向與腓力牧師的妻子Irene隨口提到:「為什麼不把腓力牧師的藝術放在衣服上?」沒想到這個提議,居然引起腓力牧師夫婦的共鳴。隔了一年,就請藝術經紀公司將原畫掃描,傳至YEZZO的設計部,開啟了這場合作序幕。

 

這次合作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Jaymes:最大的挑戰就是腓力牧師的作品中,每個顏色、筆觸都帶有聖靈的恩膏,當我要去做的時候有種「正面的」壓力。也因為這樣,我們以戰戰兢兢的態度面對。

聯名款系列所呈現的重點,就是希望大家清楚看見畫作,在設計上,我也以基本的方塊呈現,沒有做太大的改變。

其實「設計」不是只是把圖像放在衣服上就好,我們做了許多嘗試,直到自己滿意後才呈現給腓力牧師看。我們也解釋為什麼會把他的藝術品放在長袖、T-Shirt上,而他也很喜歡這樣的設計方式。

 

有沒有什麼穿搭的建議呢?

Josh:為了讓大眾的接受度更高,我將這個聯名系列定調為基本款,都很好搭配。

 

YEZZO已成立三年左右,你們的服飾與其他潮牌相比有什麼樣的特色?

Jaymes:以閩南語來發音的YEZZO是「耶穌」的意思,而我們也將這個品牌設定為基督信仰的時尚潮牌。在推出每款設計前,我們透過禱告、經文傳達聖經中的信息,像是有個系列是BirthofMessiah,就是透過服飾傳達基督的身份。

 

聽說YEZZO的異象是: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在落實異象時曾經碰到什麼困難嗎?

Jaymes:由於我們成立於伊斯蘭教國家馬來西亞,基督徒的比例偏少,我們就曾碰到伊斯蘭教徒反問我們為什麼要販售基督信仰的東西。除此之外,我們在打造品牌的過程發現,對非基督徒而言,有時福音並不是一下就能明白,它需要透過分享,使人更多認識這份寶貴的價值,因此我們也盡量以簡約的設計和圖像呈現。

 

有沒有消費者想更進一步認識信仰的例子呢?

Christine:由於YEZZO的設計比較直接,所以通常以簡單文字及圖像傳達。不過在實體店或是網路上,都有被客人詢問設計意義的經驗。我們曾出了一件Psalm77(詩篇第七十七篇)的服飾,也有消費者主動問Psalm77所代表的意義,另外像是之前出了「最後的晚餐」服飾,店員也會主動介紹背後的故事給消費者。

 

你們如何分配工作?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嗎?

Christine:在工作上Jaymes比較負責業務端,Josh則是設計總監,而我之前讀時尚設計就在生產端,負責所有剪裁等實際面的執行。有的時候Josh可能會想把一款設計推到市場,但身為業務的Jaymes可能覺得市場還未成熟,需要暫緩。這時我們就會一起討論,試著找出平衡點,可能結果是,現在還是能推出,但是可能推出限量版來試水溫。每次摩擦後並不會有裂痕,反而是讓我們的關係更上一層,藉著溝通我們更瞭解彼此考慮的點。

 

你們對這次合作有什麼心得嗎?

我覺得上帝很奇妙的安排這個過程,穿在身上的衣服,其實是個行動性的傳福音利器,同樣的,腓力牧師作畫也是想把藝術作為傳福音的管道,我們兩方都有相同的看見:就是從藝術、服飾上,把福音帶出去。Irene師母就曾提到,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腓力牧師的畫作,可是當他的畫作與服飾結合後,人們就除了更有機會擁有,而且也能更輕鬆地傳遞畫中信息。

採訪後記

本期雜誌發刊時,腓力牧師的畫展正於上海展出,預計至5/20結束。

欣賞腓力書的畫作,往往像是在「看」一篇篇信息,而與他交談的過程中,則更像是在學如何「活著」的生命課題。他不只是牧師,也是藝術家、作者、更踏足電視節目製作的領域⋯,但如果你問他,會驚訝地發現他還有一連串的計畫清單等待付諸實行;他從來沒有打算停止學習,也不會踟躕於嘗試新的挑戰。當一邊欣賞他的作品,並驚嘆於其中的構圖、材質、色彩,以及故事性的同時,希望你也能對未來萌生出新的期望─期望自己更多勇於將夢想付諸行動,並且活出不設限的精采人生!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52-55】

1,58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書摘 | 《命定時刻》(上冊) 第八章統管:約翰‧雷克

所以,我們要尋求神的恩賜,然後當你看見神的手,在稍微抬頭往上看──你會發現祂的臉其實離我們不遠。

1,37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到了那年年底,我相信我是有史以來最渴慕神的人⋯⋯那是我魂裡的飢渴和愛慕,祈求要比以前更多認識神⋯⋯我的魂渴望更多進入神裡面,進入祂的愛、祂的同在和能力。」──約翰‧雷克

就某方面而言,約翰‧雷克對我的生命產生的影響比歷史上任何其他人物更大。他對神的國度和勝過黑暗權勢的權柄人生的理解,無人可及。我總覺得他比同時代的人超前了一百年。

使徒呼召

約翰‧雷克(1870-1935)是一位大有能力的使徒,為神大大使用,尤其是在醫治領域。他的好幾位家人在約翰杜威(John Alexander Dowie)的事奉中得到醫治,自此之後他才開始認識神的醫治。雷克在為隨時可能撒手人寰的妻子禱告後,妻子完全得醫治,消息一傳出,他的醫治事工於焉開始。雖然看見很多人得醫治,甚至有死人復活,但他在1907年經歷到一股「電流」,領受聖靈的洗之後,將他帶進更大的能力和恩膏中。這事之後,他蒙召前往非洲,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極大的成功。他也開始為他的使徒呼召建立非常重要的根基和結構,同時也施行更大、更奇特的神蹟和奇事。後來他回到北美建立了醫治祈禱院(Healing Room),這服事一直延續到今天。他不斷強調要完全被聖靈掌管,以權柄勝過疾病。

富者更富

如前所述,雷克在領受聖靈的洗之前,他已經有兩次使死人復活的經歷。他在神蹟的領域看見極大突破。他在屬神的事上非常富有,而且還領受了周遭所有人所說的聖靈的洗。很多人無法經歷屬天的相遇是因為他們自滿於好的神學。雷克卻非如此,他知道在主裡還有更多。而他一生中聖靈的能力在他生命中運行可能比周遭百分之九十九認基督為主的人更多。但他卻還是渴慕更多,渴慕在聖靈的事上變得更加富足,帶領他走進超乎尋常的突破。

雷克領受聖靈的洗的方式是像電流一樣射穿他的身體,這樣的相遇方式很難忘記!當一個人有這樣的經歷,無論一生中是發生一次或一千次,他都有責任要成為好管家──負責將神所分賜給他的一切釋放到地上。這樣的經歷要付上代價,因它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尋求的人「覺得興奮」,而是要帶領我們進入神的深處,永不再退後。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愛戀行做奇妙萬事的那一位。

神要將這種非比尋常、與神相遇的經歷賜給每一個人,但並非每一個人都已預備好將在與神相遇中所賜給我們的好好行出來。若是與神相遇的經歷無法賦予我們能力,我們會變得剛硬,不在乎要在地上發揮轉化的影響力。神蹟的領域是神的賞賜,當我們回應祂,我們在地上就會成為無法阻擋的一股力量;當我們不回應祂,我們就變成像曠野中的以色列人一樣,對每天降下嗎哪的神蹟不再感到稀奇。他們因為抱怨環境,想回去埃及做奴隸,他們的讚美衣變成了沉重之靈。神賜給他們、要讓他們珍惜行作奇妙事的那位神的東西起了反作用,他們反而輕視神蹟。神的榮耀和神蹟的領域是信徒所能擁有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但它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所以,我們要尋求神的恩賜,然後當你看見神的手,在稍微抬頭往上看──你會發現祂的臉其實離我們不遠。

就某方面而言,雷克的故事說明了敬虔管家之職分。他擁有恩膏──聖靈的同在在他身上──他擁有獨特的恩賜,神透過他行出超自然的事,帶領許多人進入神國。但雷克在主裡的突破開始讓他更多渴慕神,然後他對「更多」的渴慕變成更多尋求神的面,而不是領受神的恩賜。它成為尋求神自己。雷克的屬靈飢渴事實上對他的身體有害:嚴重損害他的正常生活功能,直到他的渴慕完全被神所滿足。當神在史波肯遇見雷克,雷克生命中聖靈的能力已經很強烈了,神賜給他的能力是用來形塑周遭的文化,使史波肯成為世界上最健康的城市。靈性富有的人變得屬靈上更加富足!

我聽過人家說我們不是要尋求神的手,我們是要尋求神的面。我喜歡這種說法,但它不完全正確。耶穌從不責備或糾正任何尋求恩賜的人,包括醫治或神蹟。同樣的原則適用在我們身上。保羅也吩咐我們要切慕恩賜!所以,我們要尋求神的恩賜,然後當你看見神的手,在稍微抬頭往上看──你會發現祂的臉其實離我們不遠。

宣教角色

我喜歡看見人投入世界宣教。內人和我自婚前就支持宣教,一直喜樂的持續到現在。我們也在全世界各地參與過無數次短宣。離開熟悉環境去尋找神要賜給你的,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

慕迪和約翰‧雷克的事奉是在他們到其他國家服事時爆發。對雷克而言,那是非洲。離開舒適圈有時會幫助我們找到自己在主裡所攜帶的恩賜。

原始的信心

門徒丟下一切跟隨耶穌。(例如馬可福音十章28-30節。)但他們學到只要跟著耶穌,所有的事情都被照顧好了。他們從魚嘴巴中拿出他們所需要的銀錢(參考馬太福音十七章24-27節),他們看見食物倍增(例如馬可福音六章33-44節)。他們學會如何一無所有,卻樣樣都有。路加是個富人,他丟下一切跟隨耶穌。有時在不可能的環境中學習信靠神會讓我們擁有屬靈「房地產」,活出我們人生的呼召。

將所有的一切給出去不一定是跟隨耶穌的先決條件,但一個完全信靠祂的人生對每一位認基督為主的人都很重要。神造我們的方式讓我們不能單單只是安靜等候耶穌再來。耶穌不是完成所有的事,讓我們無事可做。相信神對我們應該是常態,對神有信心是我們在基督裡性情的一部分。這個性情必須表現出來,因它是我們真實的所是──我們是信徒(一群相信的人)。

完全充滿

約翰‧雷克是一個充滿神能力的人,他看見非比尋常的神蹟,生活在聖靈領域,其生命的超自然工作影響了文化的形成。他說出以下的這段話,會讓你感到稀奇。

這個世界所見過、領受聖靈的洗之生命最大的表彰,不在於使徒的講道;不在於他們手中所行出來神奇妙的彰顯;而在於教會所表現出來的無私。請好好想一想!從五旬節那天開始在耶路撒冷有三千名領受了聖靈的洗的基督徒,他們愛鄰舍的兒女如同自己的兒女⋯⋯這樣的彰顯比醫治更大,比歸信基督更大,比領受聖靈的洗更大,比說方言更大。這是很多人傳講過、卻未曾擁有過的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愛的彰顯。(367)

「其中最大的是愛」,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結尾所說的這句話意義深遠。這是聖經的宣告,因此我們知道它是真理。但當這句話是由一個展現出非凡的屬靈能力,經常看見聖經的神蹟奇事發生,經歷過我們大多數人所渴慕的每一種彰顯和祝福的人所說出,它就一定是真理。我們再說一次:神一切的彰顯,其中最大的是愛!

閱讀心得

約翰‧雷克的見證對我的激勵和挑戰超過所有其他人。我渴望跳進他的領會和見證的深淵,直到我的所思和所見不再一樣。我保證這樣會用掉我很多時間,但我們必須切記,雷克的屬靈突破、事奉和彰顯是在他極度渴慕神的時候出現。如他所說:「我相信我是有史以來最渴慕神的人。」他要追求的是「更多」,而不是聚會結束時的一個有趣經歷。他渴望活出第一世紀使徒們的生活樣式,渴望到都會心痛。沒有任何其他事物可以滿足他。他知道他們的經歷是召喚他經歷自己的突破的見證,他的經歷現在對我們說話──呼召我們、邀請我們在主裡進入一個極少人知道的地方。雷克讓我們看見它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進去的地方。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49-51】

1,37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書摘 | 《先知學校》 第四章 先知的眼光

我們用來看未來的鏡片必須乾淨、沒有瑕疵和扭曲,這一點十分重要。先見的鏡片若有瑕疵就會影響他看未來事件的眼光,造成偏見,這一點不難了解。

79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中人瘦骨嶙峋,雙肩下垂,發黃稀疏的髮絲垂落,滿臉皺紋。她空洞的眼神看著鏡中的自己,衣服掛在她瘦弱的身軀上,手腳瘦得像竹竿一樣。她在鏡前蜷曲發抖,心中不斷出現自我挫敗的念頭。她渴望從俘虜她的捆綁中得自由,但她對人生的眼光蒙蔽了她的雙眼,她老覺得自己太胖。她得了厭食症,她所相信的謊言影響了她對自己的看法。

我們用來看未來的鏡片必須乾淨、沒有瑕疵和扭曲,這一點十分重要。先見的鏡片若有瑕疵就會影響他看未來事件的眼光,造成偏見,這一點不難了解。

我們看事情的方式非常重要。在舊約中先知有時被稱為「先見」,因為他們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情(參考撒母耳記上九章9節)。他們的先知性事奉是憑著他們可以看見那看不見的事情,然後將他們所看見將來要發生的事情說出來。雖然我們不常稱呼新約先知為「先見」,但這個名詞還是跟他們有關。「先見」確實描述我們恩賜的運作方式,和我們如何知道未來的事情。在事情發生前,我們就能真正「看見」它發生。

當然,我們用來看未來的鏡片必須乾淨、沒有瑕疵和扭曲,這一點十分重要。先見的鏡片若有瑕疵就會影響他看未來事件的眼光,造成偏見,這一點不難了解。換言之,看事情的眼光若有一點扭曲,對先知的預言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來看剛剛我提到那個有厭食症的女人,這位年輕女子用「謊言的鏡片」看她自己,欺騙嚴重扭曲了她的眼光,讓她過一個謊言人生。

對先見而言(或任何其他人),核心價值是決定我們對人生看法的鏡片。有時我們的核心價值像破碎的鏡片,看待人生的眼光扭曲,根本就不可能看清楚前面的事情。有時我們的核心價值就像是說話帶著口音一樣,每個人說話都有口音,雖然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直到我們遇見口音與我們不同的人。(當然,我們都會認為是別人有口音。)我們大部分人不了解的是,我們看事情也有口音。這個視覺的口音是一個處理事情的鏡片,形塑我們對世界、對神和對我們自己的看法。我們通常喜歡看見我們預備看見、想要看見和期待看見的事情。

我以前相信預言應該完全是從神來的,但現在我不再相信這種說法。請不要把這本書丟進垃圾桶,容我先解釋一下。我當然不認為我們應該捏造預言或在神賜給我們的預言上加油添醋,但事實上我們的先知預言不可能完全沒有「口音」。我們的經驗、種族、信仰體系等,製造了我們的口音。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有口音,因為它們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的一部分。神大有智慧,事實上是祂在透過我們說話時,製造了我們的口音,讓我們成為先知話語的一部分。神特別選擇透過特定有色的鏡片來看這個世界的人來對某些特定的人說話,因為他們需要從有那樣生命經歷和味道的人那裡聽到預言。

想一想先知耶利米、但以理和以利亞三個人多麼不同,一個是哭泣的先知,一個是智者謀士,一個是有著戰士的性格。他們並不一定破碎,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使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領域事奉特別有成效。

破損的鏡片

我們經常質疑我們所聽見的,但很少質疑我們如何聽見。在看見上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質疑我們所看見的,但很少質疑我們如何看見。

打個比方,鏡片有不同的顏色,生活有不同的味道,是件正常的事,但當先知的鏡片破碎、弄髒了或壓壞了,就會有問題。耶穌說:「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路加福音八章18節)。我們經常質疑我們所聽見的,但很少質疑我們如何聽見。在看見上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質疑我們所看見的,但很少質疑我們如何看見。本章一開始我提到那個有厭食症的可憐女孩照鏡子時看到的是一個胖女孩,因為她沒有質問她是如何去看自己的身體。但既然先知是蒙召的先見,他們必須質問他們是如何去看事情,否則扭曲的觀點一定會影響和污染他們所發的預言。耶穌這樣解釋: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馬太福音六章22∼23節)

上面的經文中「昏花」的希臘文是poneros,意思可以是「犯罪」和「惡者」,或者是「勞苦、忌妒、有害、惡毒、邪惡、無用」。核心價值就像生命的教練一樣,它們可以為我們解釋或重新解釋我們世界所發生的事件。你能想像有一個生命教練的名字叫無用、邪惡或嫉妒,日日夜夜影響著你,主導你看人、事和神的方式?得到厭食症的人是一個用「不好的鏡片」或有一個無用的生命教練(仇敵)的最好例子,他扭曲事實,使無辜人成為受害者。

不好的翻譯

核心價值為我們的生命塗上色彩,加上味道,給我們一個美麗、有價值和獨特的口音。但我們用我們美麗的口音要說什麼,卻取決於我們不同的核心價值。我們基本的核心價值成為我們決定何為實際、真實和正確,何為虛假、錯誤和邪惡的原則。

我想用一個很多年前我在墨西哥的經歷來稍作解釋。我和比爾.強生一起主領一場好幾千人的佈道會,第一和第二個晚上是比爾講道,最後一個晚上是我講道,我們看見很多的果實和無數的神蹟。我很高興在最後一場聚會講道,這樣我可以讓整場佈道會結束在高潮。但是我的墨西哥翻譯同工卻有不同的想法。當天晚上我的主題是基督要改變你,使你從罪人變成聖徒。問題是我的翻譯同工成長在一個相信只有基督徒死後才能被稱為聖徒的教會,他無法理解還活著的信徒怎能被叫做聖徒,所以他根據他的核心價值來重新翻譯我的信息。

我聽不懂西班牙文,所以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情況。但我有注意到比爾講道時,大家的反應非常熱烈,但現在聽到我的信息卻似乎很冷淡、死氣沉沉,所以離開講台時我心裡非常困惑。

基本核心價值就像一位翻譯同工,如果他們是乾淨、清潔、正確的,你聽到的是真實的生命信息,你看見的是真實。

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心裡覺得奇怪,無法理解是怎麼回事,也覺得沮喪。我坐在前排聽幾位會講英文和西班牙文的墨西哥牧師分享,其中有一位跑到我旁邊解釋整個情況。我的墨西哥翻譯曲解了我的信息,讓大家以為他們是被罪捆綁,毫無盼望。

基本核心價值就像一位翻譯同工,如果他們是乾淨、清潔、正確的,你聽到的是真實的生命信息,你看見的是真實。但如果你的翻譯同工有偏見,你所會看見和相信的真實其實是被扭曲的真理。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章32節)。這裡「真理」的意思是「真實」。很多先知生活在「虛擬真實」中,感覺是真的,看起來是真的,但卻不是真的,只是一個幻覺。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46-48】

79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特會回顧 | 天國文化裝備系統─從台灣跨足海外超過5000人受裝備 多角度切入落實天國文化在每個人生命中

除了在台灣的教會與基督徒,甚至海外的華人社群,包含中國、紐澳以及美國東西岸,也有教會開始針對弟兄姊妹生命的需求陸續引進、開課。就在今年3月份,巽光牧師受到邀請,帶領團隊前往馬來西亞新山與沙巴,開設「啟動天國人生」與「君尊的敬拜」密集課程。

685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啟動天國人生&君尊的敬拜-馬來新亞新山、沙巴場

文/林仕崡、陳珮瑜

天國文化教會裝備系列」的課程,從「啟動天國人生」開始一直到「蒙福人生」,至2016年底,已在海內外不同國家開課超過20場次,超過5000人受過裝備訓練成為師資。

促使這系列課程誕生的周巽光牧師強調,在這系列中的每套課程都為獨立的主題,既能配搭教會已有的裝備系統使用,而課程內容無程度深淺之分的特性,也讓弟兄姊妹能夠按著需求或負擔,選擇合適的主題上課,不僅許多弟兄姊妹得著造就,也有教會牧者開始於教會內推行,期望透過多元面向的主題課程,幫助弟兄姊妹得著全方位的裝備。

跨足海外 與更多華人一起經歷神的國

除了在台灣的教會與基督徒,甚至海外的華人社群,包含中國、紐澳以及美國東西岸,也有教會開始針對弟兄姊妹生命的需求陸續引進、開課。就在今年3月份,巽光牧師受到邀請,帶領團隊前往馬來西亞新山與沙巴,開設「啟動天國人生」與「君尊的敬拜」密集課程。透過當地教會的聯絡網,無論是在新山或是沙巴,都有超過10間教會、200多人出席課程,他們大多是教會中的牧者、小組長與領袖,因著渴望接受裝備而來到其中。

不只是聽課 學員更在課堂中真實經歷神

當團隊在新山講授「啟動天國人生」時,有一堂課特別從聖經的角度教導有關聖靈充滿以及方言,來自長老教會的黃姊妹,在課堂尾聲的敬拜中領受了方言,「剛才我就覺得,我們禱告要以方言來禱告,我就想要領受這個恩賜。」過去她也曾在其他聚會中聽過方言的教導,卻是她第一次決定打開心尋求,「透過課程我才明白,原來方言也是與神相交的一個管道。」除此之外,在該系列課程的最後一堂課,講員往往會邀請學員實際操練為彼此疾病得醫治禱告,有許多學員紛紛做見證,他們當場就經歷了神超自然的醫治。

在東馬的沙巴,來自SIBKK Harvest教會的敬拜團主領Sherley特別提到,其實教會早在2016年就已經透過精裝版教材DVD開過課,第一次聽課時,她對於其中「翻桌」的教導特別有共鳴─在課程中提到,Gateway教會的牧師曾經為了引導弟兄姊妹全心、專注敬拜神,將許多使人分心的事、物擺在桌上,最後將桌子翻倒,象徵拋下所有可能使我們分心的事物─某一次當她在教會中帶領琴與爐的敬拜時,就有感動示範「翻桌」,教導弟兄姊妹要將心的焦點對準神,「那天早上午我們整個教會的敬拜,好像每個人的心都開了,好像都覺得說,原來我們的心還可以更真實,完全的擺上,讓耶穌來掌權。」

君尊的敬拜-台南場

除了「啟動」與「君尊」這兩堂最早完成的課程,2016年甫開課的「蒙福人生」,在洛杉磯也有美好的見證產生,「蒙福人生的課程,使我更清楚明白,不是只照神的要求做就好,而是要做得對,更能合神心意,討神的喜悅。」Frank上完課後,在想法上有很大的改變,他說:「以往都是照做十一的奉獻,但上了課後,更明白要『奉獻頭生的』,因此我和妻子Wendy決定,每次拿到薪資,馬上先做十一奉獻,再付其他的款項。因為,我們決定做合神心意的事而蒙福!」就在課程結束後的隔天,Frank到公司後,卡了一年半苦無對策的費用,一早就簽下來了!

更多元的主題課程 幫助信徒全方位建造健康的生命

目前最新的裝備課程─「先知學校」,盼望能開啟弟兄姊妹重新瞭解先知的職份與恩賜的重要性,並知道如何更有果效地投入先知性的事奉中。「美滿婚姻革新」則結合了Gateway教會的婚姻事工,透過實用的教導與互動練習,希望能夠幫助每對夫妻在關係中一起健康成長,成就美滿婚姻。雖然目前團隊暫時沒有針對這幾套新課程開班授課的規劃,但是透過教材中的影像教學,希望仍然可以祝福願意在這些領域受裝備的弟兄姊妹。

今年開始正式開班授課的「ID走入命定」,則是一套幫助會友發掘恩賜才幹、熱情負擔,並找到人生使命與命定的一門課程,使每個人更深地連結於神所賦予的身份,並幫助每個人能在職場、教會事工或志工團隊中,找到最能被發揮和成全的位置。另外團隊也即將推出全新的「天國元素」課程,在課程中將進一步勾勒出健康教會的藍圖,其中包含使徒性與先知性教會的文化、尊榮文化、超自然,以及兩代合一等缺一不可的元素;巽光牧師深信,唯有當我們將心思意念與天堂同步,不斷更新變化而成為新皮袋,才能夠承接神國的新酒,看見神的國降臨在這地。

Asia for JESUS團隊在今年度已經規劃在台灣台北、台南與馬來西亞等城市開設「天國文化教會裝備系列」課程,另外也將前往美國、加拿大及中國授課,各場次詳細內容歡迎上網查詢。期待透過這一系列的課程,能在「建造榮耀的教會」的異象中,一同發揮最大的綜效,以天國文化影響台灣、亞洲甚至全世界!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44-45】

685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特會回顧 | 2017「相信的力量」巡迴分享會-「相信的力量」席捲北中南 神的愛使眾人連結在一起

身形魁武的Jon,在每次分享會的開場總是以精采、紮實的表演,展現自信及力量,讓台下觀眾驚呼連連;然而這樣的舞台魅力卻非天生,因為事實上從孩童到青少年時期,他在校園中都經歷了被排擠、沒由來的欺侮,也就是我們所孰知的「霸凌」。

71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陳珮瑜、林仕崡

2016年才藝品格營,以「30秒捲起平底鍋」的金氏世界紀錄席捲全場、造成轟動的「大力士(Jon)」,今年再度造訪北中南共七個城市,舉辦「相信的力量」巡迴分享會,在青少年族群之間引起相當大迴響。

在同儕中被排擠卻在耶穌的愛中找回自己的獨特

身形魁武的Jon,在每次分享會的開場總是以精采、紮實的表演,展現自信及力量,讓台下觀眾驚呼連連;然而這樣的舞台魅力卻非天生,因為事實上從孩童到青少年時期,他在校園中都經歷了被排擠、沒由來的欺侮,也就是我們所孰知的「霸凌」。

「霸凌」儼然與他不愉快的青少年時期畫上了等號,但是在母親的鼓勵下,Jon非但沒有放棄自己,還突破了語言與心理障礙考上了大學;他努力矯正發聲的方式,甚至動手術,讓說話能夠更自然;更重要的是,他遇見了耶穌,從此生命經歷很大的翻轉,逐漸明白自己的存在是特別的,也明白即使自己會犯大大小小的錯,但他的存在絕對不會是一個錯誤。正因著透過神的眼光,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他開始渴望能夠以自身的生命見證,幫助那些也許有著同樣遭遇的人們。

每場分享會,Jon總會不斷告訴台下的觀眾:「你是特別的」、「你不是一個錯誤,你很特別。」在聚會尾聲,他會回到台上仔細觀察台下,然後走下台將自己的球棒或是護腕送給某一位觀眾,並擁抱、鼓勵對方。許多觀眾在Jon的擁抱中落淚,獲得了勇氣與信心,甚至一些有著類似過往經歷的人,也因為他的分享而得著安慰和恢復。八場巡迴佈道會累計下來,總計有7,394人次出席,285人決志將生命交給耶穌。

以生命鼓舞生命讓每個人明白自己的獨一無二

在台中場的分享會,當Jon講到過去經歷時默默落下男兒淚,全場一片寂靜時,卻有一位觀眾拿出衛生紙走到台前給他。這位觀眾在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當遞出衛生紙後,他突然體會到,有時候人們以為稀鬆平常、甚至可能因為覺得太簡單而沒有付諸實行的舉動,對他人來說卻可能意義重大;而他也決定日後要更多留意周遭人的需要,哪怕只是給予簡單的問候,都希望能夠成為他人生命中的溫暖。

在高雄武昌教會的分享會,有一位罕見疾病的新朋友,他從小都要戴著口罩才敢去學校,因為頭髮很稀少,門牙只有兩顆尖牙,從國小到國中都被霸凌。這次去到分享會,他仍是戴著帽子和口罩參加,當他聽了大力士的分享後,很被激勵也得到了勇氣,最後在聚會中決志信主,並期許自己將來有一天,也能夠拿下口罩自信過生活。

「當朋友傳給我大力士的講座訊息時,一看到就覺得好心動,想去聽他的分享。結果臺北下起大雨,但我努力說服自己下雨並不是藉口,然後突然間就燃起一股能量,很熱血地從臺北的昆陽轉捷運,再搭火車前往基隆的仁愛國小去聽分享。雖然很遠、很花錢、花很多時間,但是卻覺得很值得!」這位女生從出生就沒有雙臂,她曾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瑕疵品,也期待禱告後,神就能將她的手臂變出來。雖然在分享會中,她的手臂仍沒有長出來,但是她感動地表示:「大力士告訴我,雖然我會犯錯,但我絕對不是一個錯誤,我會經歷失敗,但我絕對不是一個失敗的人!他讓我明白,沒有誰的存在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團隊透過社群網站所做的宣傳,也獲得一些令人驚訝的成果,基隆長老教會的青年牧者簡安得長老分享到,當聚會結束後,教會在聯繫決志者時,發現有一位學生,從未去過教會卻是從網路得知聚會的訊息,大老遠地從瑞芳去到了會場,並且做了第一次的決志禱告,目前已經轉由瑞芳當地的教會繼續跟進。

北中南牧者串聯兩代同心服事促成分享會

這幾場巡迴分享會,也是各縣市許多教會彼此連結所促成的結果,無論在基隆、宜蘭或桃園等地,都是由數間地方教會串聯起來,投入人力宣傳、邀請、並且一同在佈道會中服事。在台北場的分享會中,來自台北真道教會的學生,更預備了精彩節目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為分享會帶來熱血無比的開場。

在籌備前期擔任負責聯繫與溝通角色的,是Asia for JESUS的公關主任周曉薇,她特別提到基隆場的動員力讓她印象十分深刻。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基隆看似不容易留住青年人口,青年事工的資源也相對較少,但在籌辦過程中,因著渴望看見福音能在當地大大開展,基隆的眾教會展現出強烈的動員力,從年輕同工到父老輩的牧者都很願意參與,甚至在活動當天,當地教會的牧長還自行招聚、組成了代禱團,在會場後方為聚會守望,這一幕帶給同工們很大的感動。

平鎮浸信會的黃祈翰傳道很興奮的提到,經過許多年的耕耘,終於看到桃園地方教會之間能有這樣的連結、動員。一直以來,他們都十分希望在桃園的青年牧者之間,能夠有一個平台建立關係、在事工上互相連結,因此在籌備期,他也特別到桃園基督教聯盟的核心牧者群中報告,傳達他們渴望能夠在父老的遮蓋下,將平台建立起來的心願。「很感恩這次透過Asia for JESUS大力士巡迴的聚會,把我們串聯起來。」這群青年牧者在分享會結束後,仍持續相約、分享彼此的計畫與感動。

負責牧養台南靈糧堂的學生牧區梁天顧傳道,在巡迴分享會之前,特別先與同工辦了一個「力量遊戲」的活動,讓孩子們體驗比腕力,為分享會的主題「相信的力量」做鋪陳。在分享會當天,幾乎全教會都動員一起一起投入服事,無論是行政、招待、陪談等,都看見學生與長者通力合作、熱情擺上。大力士的生命故事也特別讓她想到周圍的許多年輕人,也許外表看似光鮮亮麗,心中卻可能有著不為人知的經歷,這時就更需要有人告訴他們,耶穌在乎他們的人生,讓他們在年輕時就找到永恆的盼望,「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可以堅持下去,找到神給他們的那一份豐富的禮物」。

在高雄的武昌教會與FIGHT.K教會,則看見大批的年輕人投入聚會中服事,在細微處堅守崗位,使整場聚會能夠順利進行。武昌教會的周子甯牧師分享,教會中現在服事的年輕人幾乎是全新的一批同工,過去他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陪伴、訓練他們,而這次配搭在巡迴分享會中,他們也特地調整聚會時間,讓所有的團隊可以共同投入在其中,一邊練兵、一邊累積實作經驗,並且期待同工們可以在其中培養出成熟的生命來服事神。

約書亞樂團

這次與大力士Jon一起巡迴,在基隆、宜蘭、桃園、台中以及台南、高雄武昌教會場都有帶敬拜服事。

幕後推手:保持彈性,讓聖靈帶領我們合一

分享會巡迴開始後,Asia for JESUS團隊每一天都面臨許多挑戰,包括不同場地有不同的條件,同工們必須隨時準備應變,曉薇分享到:「很多東西幾乎都需要客製化。」在現場保持彈性成為很重要的守則;而配搭在其中的約書亞樂團,也需要因應場地因素、廠商搭台的時間、以及與當地教會牧者配合等等,在流程上不斷討論、調整。「但是神也把合一放在我們當中,聖靈親自帶領我們走在同樣的頻率中,讓神可以很順暢地觸摸和工作,我覺得很感謝神。」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38-40】

71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特會回顧|2017天國文化領袖高峰會─從上到下的轉化 帶來更有影響力的教會

連續舉辦數年的天國文化特會,今年以領袖高峰會的模式於台北靈糧山莊舉行,搭配一系列深度信息,讓對於天國文化的轉化有負擔的教會領袖、弟兄姊妹,在其中都能夠更深入的思考,期望最終能帶下天國文化的轉化在教會中。

79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陳珮瑜

感受那肋旁的釘痕

「當耶穌向門徒他們顯現,我覺得耶穌會一個一個 跟他們握手,門徒會說:『你為我釘在十字架上, 為我流血,我相信耶穌。』耶穌會一個一個跟他們 擁抱,在擁抱的時候,門徒感受那肋旁的釘痕,挑動到門徒的心。」

續舉辦數年的天國文化特會,今年以領袖高峰會的模式於台北靈糧山莊舉行,搭配一系列深度信息,讓對於天國文化的轉化有負擔的教會領袖、弟兄姊妹,在其中都能夠更深入的思考,期望最終能帶下天國文化的轉化在教會中。

認識神國度的法則是地與人都歸榮耀給神

「認識天堂的運作是很重要的。」在25日上午的信息中,現為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使徒性治理團隊資深領袖的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與會眾分享天國文化是如何實質地影響地上文化。

神所給我們的使命之一,是要捆綁在天上已經被綑綁的,釋放在天上已經被釋放的。前者對我們而言並不難理解,因為我們已經明白如失落、毀滅、死亡等在天堂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地上能夠奉主的名綑綁黑暗權勢;然而若要能夠釋放在天上已經被釋放的,比爾牧師強調,我們每個人需要先有遇見神的經歷,才能有足夠見識,完成神所託付給我們的使命。

在最後一晚,比爾牧師特別有感動,以詩篇六十七篇為主軸,講到神樂意賜福給祂的百姓,並且透過祂百姓的興盛,將使列國得蒙祝福。我們受造原本就是要領受從神而來的恩寵和祝福;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身為基督徒應該要活在無私裡面,但領受祝福卻不代表活在自私的心態中,比爾牧師明確指出,若是保留所領受到的祝福不與人分享,才是自私。

我們虧欠這世界一個顯明如何「真正活著」的蒙福人生;當我們活在神的祝福與恩寵中,會讓世界得以看見並認識神良善慈愛的本質,並願意就近祂。更進一步說,當我們靈魂興盛,將會帶出地的興盛;當屬神國度的公義真實行在地面時,地也可能生產出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物產。詩篇六十七篇一開始是一個向神求賜福予我們的禱告,然而最後帶出的結果,則是「願萬民都稱讚你!」(v5)並且「地的四極都要敬畏他!」(v7),宣告地與人都要將榮耀歸給神。

呼召以慈惠的方式傳福音

廖文華牧師在分享完「擁抱天國文化抓住關鍵的三塊拼圖」的信息後,特別呼召願意憐憫貧窮人、以行善捐輸的方式來服事神的會眾;現場有許多牧者與學員在淚眼中來到台前;神的愛極大運行在會場中,觸摸每個人的心。

從門徒到使徒的七個階段

「天國文化是不是已經在我們的裡面?我們的家裡面是天國文化嗎?我們的教會是在天國文化裡,還是在一般的文化裡?」信息一開頭,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就向台下的會眾拋出連串問題。

周神助牧師從耶穌在世的三年,到被釘十字架、復活、升天,歸納分成七段落的進程,與會眾分享從四福音書到使徒行傳,門徒究竟是怎麼轉變成為使徒,以及又是如何從過去失敗的文化,轉變為得勝的天國文化?

在這七個階段中,我們可以看見耶穌不只與門徒們「談」何謂天國文化,更多時候祂是真實的活出來。然而直到耶穌釘十字架,從死裡復活並且升天,門徒才深切體會到他們已經與耶穌一同釘死,然後一同復活,這樣的生命才能夠活出天國文化。而到了五旬節聖靈降臨那一天,聖靈降臨就彷彿是使徒的就職典禮,從門徒到使徒,彼此的生命、關係不再一樣,在聖靈裡面,能力也再不一樣。

「天國文化不只是一些真理,更是從生命來的,是從耶穌基督為我們釘、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所帶來天國的文化。」周神助牧師最後更強調,天國文化不只是教會文化,更是國度性的文化,盼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如同使徒,讓復活的主在我們生命中,並轉化這一個世代。

憐憫貧窮不可忘行善和捐輸

「憐憫窮人一直都是福音的本質跟特色。」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同時也是夢想之家創辦人的廖文華牧師,提到路加福音第四章18節,描述當主的靈臨到我們身上時,我們可以做各樣大事,「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則排在第一項。另外在希伯來書第十三章,不只提醒我們敬拜讚美的重要,下一句也緊接著「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v16),神在這邊把敬拜讚美和幫助窮人放在一起,對基督徒而言,因此這兩件事情都十分重要。

文華牧師特別分享了自己多年前在聚會中領受的異象:有一輛裝滿了熱騰騰麵包的車子,教會的人們都坐在車子裡,一邊嫌著麵包不夠可口,但車子外卻聚集了沒有任何食物吃的窮人。「我感覺這很像教會的光景:我們常像一群消費者、想說這個講道我聽過了,可是外面的人什麼都沒有。」最後文華牧師勉勵所有人,不要成為消費者,而是無論在屬靈或是實質的層面上,都能夠使貧困的人得飽足。

尊榮帶出了天國的恩典文化

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執行長周巽光牧師特別分享到,在教會中若是我們以嚴格的要求和掌控來防範錯誤發生,生命的問題並不會真正被解決。他提及過去在感情裡最痛苦的那一年,他成了自己最鄙視的那種人,因為感到羞愧和懊悔,而害怕父母對自己很失望。神此時卻對他說:「我永遠不會放棄你,我的恩典和愛大過你的羞恥。」

Fire Tunnel釋放恩膏與祝福

特會最後一天(1/25)下午,由天國文化特會的講員群:比爾‧強生牧師、周神助牧師、周巽光牧師、以及廖文華牧師,以及Asia for JESUS連結的眾教會牧者,共同組成Fire Tunnel,一一為在場所有牧長、會眾祝福禱告。

在聖經中耶穌營造一種尊榮、恩典的氛圍,驅散了人的審判和論斷。而世人(非基督徒)是透過我們來認識神,因此我們需要透過尊榮和恩典的文化,重新呈現天父的愛,讓這個世界真實的認識這位以尊榮眼光看待我們良善父親。

見證一

在兩代合一中看見天國文化落實的可能性─南台中基督喜信會蕭景模牧師

南台中基督喜信會的蕭景模牧師分享到,這幾年來他們一直不斷在思考,教會該如何從文化層面開始轉化。從2009年開始,他帶領弟兄姊妹參加天國文化特會、閱讀伯特利教會牧者們所撰寫的書籍,一開始很為其中的信息所感動,但仍在觀察天國文化究竟如何實際植入在教會中。

直到2016在高雄所舉辦的天國文化特會,當看著一整群年輕同工穿梭在其中,以成熟、謙卑的態度服事眾教會的牧者們,特別同工彼此間的同心合一,與對真理渴慕的心,以及當他看見不斷被強調的「兩代合一」,他開始體認到天國文化落實在教會中的可能性,「在三代之中,有哪一種信息可以,就是聖經裡面的核心真理,叫做天國的真理、天國的能力,而且它需要文化去營造。」他也向總會推薦,邀請喜信會的眾牧者們動員起來,一起來了解天國文化。

受到蕭牧師邀請,三年前才開始接觸天國文化系列信息的張蕙淑牧師,則在這次周神助牧師的信息中特別被感動,並且從心中湧出很深刻的呼求:「要帶下天國文化,不是別人、不是弟兄姊妹先,而是從每間教會的牧者傳道開始。」當領袖生命被更新,相信翻轉就會在教會中發生。

見證二

實踐天國文化的關鍵是先經歷到復活─奧克蘭靈糧堂主任牧師夫婦Daniel Poon&林育吟

對每一位全職服事的牧者而言,路程總有高山低谷,相較於喜信會蕭牧師在天國文化的信息中,找到教會轉化的關鍵,來自奧克蘭靈糧堂的Daniel Poon牧師與林育吟師母,則是在這一股的水流中,找回那份對人起初的愛。

在建立教會時,神感動他們服事貧困的人,因此選擇在奧克蘭比較貧困的區域開始跨文化的福音事工。2014年左右,夫婦兩人開始接觸天國文化系列的信息及裝備課程,也發現這是教會所需要的信息,然而在嘗試落實的過程中,卻發現實踐並不容易。直到今年的聚會中,透過牧者的分享,他們再一次的經歷生命被灌溉,「我發現我們之前好像只是聽道,但是就好像那些門徒一樣,沒有真正經歷到『復活』。」

更特別的是,這次聚會中他們的孩子也全程參與,更在廖文華牧師信息最後呼召時,上前一起回應牧師的呼召,讓夫妻兩人大受感動;而夫妻兩人也在一堂接一堂的聚會中不斷經歷恢復,並深刻體會到,文化的轉變是一個過程,最重要的是要將核心價值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中活出來。

見證三

讓「追求神同在」成為教會最重要精神─頭份家庭教會麥素嫻(Eva)傳教士

「我很喜歡參加天國文化特會,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體會。」來自丹麥的麥素嫻傳教士,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現於頭份家庭教會服事,幾乎每一屆的天國文化特會她都會參加,她特別分享到在第一個晚上,比爾牧師分享到基督徒需要為著國家的領袖祝福、禱告,透過感謝帶出真正的尊榮,對她而言是十分具突破性的提醒。

「要走進天國文化的思想不是聽一次就夠了,而是我們要不斷浸透在這些想法中。」麥素嫻傳教士也提到,天國文化特會是頭份家庭教會每一年的重點特會,這次他們也來了20多位牧者領袖,當每一次的特會信息,都為他們的生命和教會帶來新的改變,「每一次都調整一些,好像如果這是有一點宗教的靈在其中,就要調整一下,才是真正活在沒有羞恥、沒有定罪,完全活出尊榮在教會裡面。」

跟隨天國文化系列的信息多年,「神同在」已經成為教會裡面最重要的精神。因著將焦點調整對準神,教會開始一次次經歷了翻轉,麥素嫻傳教士的先生就曾領受到神對他說:「你帶領教會走錯誤的方向,你帶領教會有很多好的節目和活動,但你要開始以我為中心。」因此他們調整了主日的聚會的方式,包含將教會前面的椅子撤掉、改換成地墊,讓會眾能夠在主日全心、全人地投入敬拜神,而如果聖靈很強烈的工作,他們就花更多時間敬拜;同工們也從知道聖靈,到開始經歷聖靈,看見聖靈不斷運行在每位弟兄姊妹身上,而神蹟奇事和超自然的醫治,也開始不斷地在教會中發生。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34-37】

79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特會回顧|2017超自然創意敬拜晚會&超自然繪畫研習營─喚醒你的原生創意 帶動全新文藝復興

我們的創意不應該被忙碌的行程表和時間掩埋,甚至當越是忙碌,反而更要將發揮創意的時間分別出來,因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與神相連結的時刻。Dan McCollam牧師說,當他試著在忙碌的步調中,將創作的時間分別出來,神就擴張了他的時間。

87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陳珮瑜、鄭亦如

2017超自然創意敬拜晚會

我們的創意不應該被忙碌的行程表和時間掩埋,甚至當越是忙碌,反而更要將發揮創意的時間分別出來,因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與神相連結的時刻。Dan McCollam牧師說當他試著在忙碌的步調中,將創作的時間分別出來,神就擴張了他的時間。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帶出事半功倍的恩膏

「一位非常有名的奮興家曾說過:『我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沒有辦法完成一切,除非我早上先花4小時禱告。』」Dan McCollam牧師提到,正因為有太多事情必須完成,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與神在一起,與神相交,將帶出倍增和事半功倍的恩膏。

每一次創作,都是我們與神相交的時刻,因為創造力是從神而來,當我們創作時,便是與聖靈相交,因此我們必須要把發揮創意這件事,看為生命中重要的優先次序。而當我們預留時間發揮創意力的時候,神會擴張我們的時間,就好像牧師在緊湊繁忙的生活中,仍然能夠持續地創作。Dan McCollam牧師鼓勵會眾,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並且不只是為神創作,更要與神一同創作。

與三個領域連結帶出更大的影響力

在最後一天晚會,Dan McCollam牧師透過詩篇67篇5-7節,分享在這段經文中有三個對敬拜者而言十分重要領域,分別是:天、地土,以及人的領域。

管理地土是神所賦予人的權柄,我們受造時就被呼召要管理全地,當我們更多明白敬拜與土地之間的關聯,敬拜將能帶出更大的影響力。而關於天的領域,我們更需要敏銳於神的聲音,連結於天堂所發生的事。多年前Dan McCollam牧師曾經在阿拉斯加帶領一場敬拜聚會,在他們敬拜的過程中,天堂開始回應他們,許多人都聽見天使與他們一齊歌唱,牧師形容那是非常美的時刻,然而一位同工沒有察覺此刻正在發生的事,突然跳上台開始報告事情,在那一瞬間所有天上的聲音就停止了。牧師以這個故事鼓勵會眾,要學習聆聽當下神在說什麼,並在敬拜中以同樣的頻率或信息回應,才能夠真正帶出超自然的氛圍。

最後牧師提到,敬拜者也需要留意人們在敬拜中是否能夠有所回應;這並不代表敬拜者需要刻意討人的喜悅,而是要帶領會眾一起連結於天堂,回應神此刻說話的聲音。「主藉這首詩歌要對百姓說什麼?我怎麼讓樂器發出這樣的聲音?我怎麼讓會眾可以投入在當中?這些都是我們要顧慮到的領域。」

當我們在敬拜中,樂器能夠連結於地,旋律能夠與人連結,並且包含了從神而來的信息,這三個領域結合在一起,大有能力的事就會發生。

開始你的右腦思考練習

多才多藝的Lyn Lasneski,在課堂中不斷以各種實作練習,挑戰學員切換右腦思考。在進行「盲畫練習」過程中,因為等於強迫關閉已久的右腦開始運作,有些學員甚至感到些許不耐,但這在切換的過程中其實是十分正常的。

2017超自然繪畫研習營

Lyn Lasneski是Asia for JESUS首度邀請來台的講師。她不僅是一位藝術家,同時也是無人地帶的飛行員與培訓者,更擁有阿拉斯加大學航空科學的學位,是一位專業飛行員,並創辦了School of Creative Genius機構。她深信藝術不是少數人才擁有的天賦,而是人人在一出生時上帝就給予的能力。這次她來到台灣,不只在課堂中傳遞概念,更引導大家進入實作,一起找回內心的熱情與創意天賦。

「我是創意的天才」

真正的天才是什麼?天才指的是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就被賦予的。天才一詞的英文「Genius」,和創世紀的英文「Genesis」是同樣的字根,代表著神在創造我們每一個人的同時,也將屬於我們個人獨特的創意放在我們裡面。這份創意不會消失,卻有可能被越來越多的知識、理性思考給掩蓋,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喚醒這份原來就在我們裡面的創意。

關閉左腦工作才能讓創意不斷被釋放

我們的大腦結構,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部分。左腦擅長理性知識面的思維,就是文字、理性邏輯的思考模式,右腦則是創意的思維,也就是視覺化思考。大部分的人,透過從小接受的教育、訓練,讓我們花很長的時間鍛鍊左腦,然而要能夠開啟神放在我們當中的創意,就需要更多操練右腦思考。而畫畫,就是最容易訓練右腦思維的方式。

畫出漸層10階漸層的挑戰

Lyn Lasneski請學員們練習畫出從最淺到最深的10階漸層色,許多人紛紛表示,在想像中要調出這些顏色很容易,但等到真的開始畫時,調半天卻仍然卡關,但練習完後真的會發現,原來色彩的變化,比想像中還要細膩、豐富。

在課堂上,Lyn Lasneski邀請學員先進行「盲畫練習」:每位學員需要一邊仔細觀察自己的左手,右手一邊慢慢地描繪左手的輪廓,過程中雙眼只能專注於左手,不能看向畫紙,畫得速度則必須十分緩慢,藉以強迫主宰視覺化思考的右腦開始運作。

Lyn Lasneski提到,許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所看見的人事物,其實是大腦根據過往經驗篩選出的訊息,並非我們雙眼實際所看到的,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用眼睛去看,並且是「真實的去看」,不受腦中既定印象的影響。

而另外一種練習方式,則是「顛倒畫」,學員必須先找到夠清楚的人像或物像圖,將圖像顛倒過來,讓大腦放棄對人像畫既有的解讀,僅憑藉著色塊、線條、以及明暗等臨摹作畫。一位來自繪畫科班生的姊妹分享到,過去自認無法畫出人像畫,卻在這堂課中,藉由顛倒畫的練習完成了人像畫;而一位就讀小學的男生,則在顛倒畫練習中,臨摹出了Lyn Lasneski的畫作:一隻獅子,而且成果非常接近於原本的畫作。





以創意影響世界帶動的文藝復興
來吧,我們來畫顛倒畫

左邊的獅子是Lyn Lasneski原本的創作,右邊則是小男孩在「顛倒畫」的練習中臨摹的成品。

我們常用的思考區,只是整個大腦區域的3%,是屬於充滿知識的區塊;然而,神更喜愛運用那97%的淺意識區對我們說話,意即當我們更熟悉右腦思考的方式,就能夠更多與神對話。

神是滿有慈愛憐憫恩典的神,祂從不論斷人,Lyn Lasneski特別提到,我們的右腦不會貼標籤也不會論斷,是神喜愛跟我們對話的領域;當我們能夠運用右腦思考,心思意念將不會停留在羞愧感當中。

我們可以透過訓練重啟右腦的運作,一旦能夠開啟我們的視覺化的思考,將能夠釋放出更大的創意──我們受造原就是要以創意影響這個世界,當每個人踏上這個獨特的旅程時,將能夠帶來新的文藝復興時代。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30-32】

87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我們如何改變世界?靠著勇士箭袋中的箭

我自己有三個孩子,我相信每位母親在內心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吶喊:「讓我休息五分鐘就好了!真的只要五分鐘,拜託,五分鐘就可以!」有時候連去工作都像是出去放風,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享受上班和工作,即使是再辛苦都彷彿是置身天堂,然而每一天,你終究還是要面對「下班回家」這個殘酷的事實。

1,35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

詩篇一四五:4

文/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被一些人深深的影響一輩子?時間回到1979年,當時我剛升上國小一年級,我還記得兒童主日學和詩班的老師,他們總是穿著長裙、留著長髮;他們對我們充滿耐心、帶我們唱詩歌、常常擁抱我們,並教導我們要一生跟隨耶穌。每次主日學結束前我們會背一節經文,背完就有小禮物,直到今天我能夠隨口背出的經文,其實都是小時候背誦的。當年的主日學可以說奠定了我對神認識的基礎,而那時的老師們,則是影響我一生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真的要對這些願意為著下一代付出擺上的老師們,獻上真摯的感謝。

改變世界的契機就在下一代手中

我自己有三個孩子,我相信每位母親在內心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吶喊:「讓我休息五分鐘就好了!真的只要五分鐘,拜託,五分鐘就可以!」有時候連去工作都像是出去放風,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享受上班和工作,即使是再辛苦都彷彿是置身天堂,然而每一天,你終究還是要面對「下班回家」這個殘酷的事實。孩子天生似乎有種魔力,會擴張你走出你的舒適空間,看到自己裡面有無限的潛力,因此我能夠瞭解為什麼有些人不那麼喜歡兒童,但是我必須說,改變世界的契機,就在下一代的這些兒童身上!我們來看看聖經到底怎麼說: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太十八:1~5

當時的文化背景普遍是輕視孩子的,因此耶穌說的這段話,其實相當具爭議性;而門徒在問這段話時,他們想要在耶穌的面前爭寵、爭看誰可以為大?耶穌卻反而透過一個小孩來教導門徒,如果不願意回轉像小孩,是無法進天國的。耶穌在這裡教導我們,不是透過做多少服事、傳多少福音使我們可以進入天國,而是要拿掉我們大人內心世界的複雜、傷害,像小孩般學習完全的倚靠,單純的相信,才能夠進入天國。

我們想盡辦法提供孩子最安全的環境,然而從屬靈的層面來看,世界卻充斥著更多的危險。教會應該負起責任帶來社會的改變!

對照現今我們的社會,對於兒童是充滿保護的,你會在小學或幼稚園的放學時間,在外面看見一排排的車等著接小孩放學;在我小時候都是自己上下學,但是現在兒童福利法規定,不可以留12歲以下的孩童獨自在家中、或車上任何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現在孩子一出生,坐車必須要有安全座椅,但是以前我們搭車,可能媽媽就是我們的安全座椅;現在每個孩子學個直排輪,全身上下全部都是裝備,就是害怕他們摔著了,但是過去我們學腳踏車、滑板、溜冰這些運動時,幾乎沒有帶過任何護具。

我們想盡辦法給孩子一個最安全的環境,然而反過來看──特別是從屬靈的層面來看,世界卻充斥著更多的危險。有研究報告指出,現在兒童平均在網路上會接觸到色情資訊的年紀是九歲,而今天的社會對基督教更是充滿攻擊性。我們以為社會創造了一個更安全的環境給兒童,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教會應該負起責任帶來社會的改變。

不要禁止孩子到耶穌面前

當耶穌教導門徒要回轉像小孩時,當時的環境其實卻對孩童的成長十分不利,特別是女孩,有一些一生出來,因為沒有價值,就被丟棄在沙漠、森林中,或是12、3歲就被嫁出去,以兌換牛羊回來。他們看輕孩童,將孩童當成資產買賣,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耶穌卻破天荒叫一個孩童來到祂的面前,耶穌在這裡強調的是,在人眼中認為沒有價值的人,包括孤兒、寡婦、窮人、妓女、痲瘋病人等等,在神的眼中卻都是充滿價值的。

門徒雖然聽了耶穌的教導,仍然沒有回轉像孩子,因此才有第19章的故事發生。「那時,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按手,就離開那地方去了。」(太十九:13~15)

這群人也許聽過耶穌愛小孩、接受小孩,所以把孩子帶來見耶穌,但是門徒馬上責備這群人;門徒們好像馬上就回到他們成長背景的文化中,忘記了耶穌才教過他們的,所以在馬可福音描述到這一段時,形容耶穌是「生氣了」,祂對門徒說:「不要禁止他們」。

我們現在的行為,都正在門訓我們的下一代,所以不要禁止孩子來到耶穌的面前!

同樣在教會中,我們也不要成為禁止孩子來到耶穌面前的人,很多的時候我們沒有好好為孩子設想,他們到底需要什麼?如果只是一昧的把我們想要的給他們,其實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活在宗教裡,因為活在宗教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很乖、很好管,他們都會做大人認為對的事。但是耶穌大過宗教!

如果是已經身為父母的我們,我們更需要留意自己是否也曾在無意間,禁止了孩子來到神的面前?在一個主日的早上,有一對夫婦不太想去教會,卻要他們的孩子參加教會活動,當媽媽幫孩子穿好衣服、準備要出門時,孩子跑到還穿著睡衣,慵懶地坐在電視前的父親面前問說:「我要到幾歲才可以像你們一樣不用上教會?」這位父親一陣驚嚇,想了一下子說:「等一下,爸爸和你一起去教會。」

另外也有一些父母、師長在乎功課比孩子跟神的關係更多,以至於常常為了考試或是補習,而要孩子不用去教會。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現在的行為,都正在門訓我們的下一代,所以不要禁止孩子來到耶穌的面前!

拋下信心的錨在孩子心中

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當孩子來到教會,不是因為愛上教會的活動、或是愛上這個宗教,我希望他們單單愛上耶穌。當然我們無法強迫或控制孩子要愛耶穌,但是我們可以預備一個良好的環境,一群充滿信心的同工,引導孩子把自己獻上,讓神的火能夠點燃他們,更深的愛耶穌,以至於他們一生走在神的心意當中;就算有孩子不小心離開神,他們也不會離的太遠,因為我們已經把那個信心的錨深深地拋下在他們的心中。

其實這份渴望,正是我過去的寫照。即使過去是這麼的敗壞,卻是內心深處那份深刻對耶穌的愛,吸引我再次回到祂面前,是「愛」使我再次被挽回。當年我在兒童主日學所感受到的愛、所背誦的經文,都成為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當我腦中的信仰已經完全瓦解時,是在內心深處的信仰把我挽救回來。

我渴望孩子們真實愛上耶穌,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明白是耶穌付上代價拯救他們,是耶穌給了他們一個新的身分,他們的生命會有清楚的歸屬──只要他們學習深愛耶穌,相信無論未來如何,耶穌能夠拯救他們到底。讓我們持續為下個世代的孩童來禱告,相信他們就是我們改變世界的關鍵,所以我們也要投資更多的人力及資源還有禱告,讓他們能夠深深愛上耶穌。

教會是個讓一群軟弱、甚至會搞砸一切的人來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道神愛我們,接納、瞭解我們的軟弱。教會是我們的家。

讓教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犯錯的「家」

有些人會誤以為,教會是聖潔或完美的人才能來的地方,參加的人都是不會犯錯的,或是只要有人犯了錯,不久之後也會自動消失不見。但事實上,教會是個讓一群軟弱、甚至會搞砸一切的人來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道神愛我們,接納、瞭解我們的軟弱;教會不是為了假冒為善、或自以為剛強的人所設立的,而是為軟弱有需要的人。我相信總有一天,軟弱的人會因著被接納,而變成剛強倚靠主的人,這就是教會!

因此我渴望看見,我們的下個世代不需要帶著面具假裝自己很剛強,而是能有極大的安全感,知道教會接納他們的軟弱,當他們越認識自己,才能開始活出屬神的剛強生命。教會不是來完成宗教儀式的地方,教會是我們的家。

我愛我的教會,在這裡我找到一生的朋友,我在這裡受洗,在這裡被聖靈充滿、經歷醫治釋放,我在這裡找到我的老婆,結婚、按立在這邊,甚至三個孩子的奉獻禮也在這裡;喜怒哀樂在這裡,生死與共在這裡,這就是我的家。雖然過去我有許多次軟弱、離開教會,但教會總是用愛等待我回來。如今我仍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我認識了一個完美的耶穌,祂教導我只要緊緊跟隨祂,愛教會,就會有盼望。

下一代就是勇士手中的箭

教會是這個社會的盼望!教會已經經歷了2000多年卻從未消失,有一天你所熟悉的科技產品可能會消失、百年的老品牌可能會消失,但教會卻會一直存在,直到耶穌再來,教會會成為聖潔無瑕疵、無玷污的新婦,等待耶穌再來迎娶,我渴望我們的下一代就在其中。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詩一二七:3~5

兒女是我們的祝福,下一代是我們的希望,他們就好像勇士手中的箭。感謝神,我們能夠成為勇士,但是勇士若是少了箭,威力就減少了很多,惟有箭袋充滿的人就是有福之人!

曾經有人說過,摩西若是沒有經過40年在皇宮中的訓練,恐怕無法帶領幾百萬的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因此讓我們對待孩童,應該要把他們視為是君尊的皇族,是King’s Kids;他們是華人未來的希望,也將會是改變世界、勇闖迦南地的世代,而你,開始培養你的接班人了嗎?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22-25】

1,35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下一代領袖銜接計畫─結語

也許就如當年撒母耳看大衛是一個出乎意料的人選,當我們放眼現在10幾歲的青少年,有時候也難以想像他們如何能為神所使用。但在神眼中,無關乎年紀,每個人都能夠在這世界上作光與鹽。

96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這幾位處於「橋梁世代」的牧者分享中,可以看見他們幾乎都有一致的心志,就是要為下一代預備舞台。因著過去他們所領受到的信任及成全,他們也願意用同樣的心志看待現在的年輕人;因著他們從上一代手中所繼承的豐盛祝福,他們渴望將更豐盛的產業交在下一代手中。

不看年紀  而是看神放在人生命中的的寶藏

《15歲,改變世界的傳奇》的作者韓哲克(Zach Hunter),在12歲時發現世界上仍有許多兒童被當成奴隸販賣,因而在各大中小學校園發起「零錢,零捆鎖」的解救兒童奴隸募款運動,渴望解救兒童奴隸得到真正的自由。無獨有偶,來自加拿大的魁格‧柯柏格(Craig Kielburger),也是在12歲時,讀到一篇講述巴基斯坦男孩,從4歲起就被賣掉成為的童工,最後因為敢於爭取權益而喪命的故事,因而與志同道合的同伴們成立「解放兒童」(Freethe Children)組織,致力於改變童工的境遇。

也許就如當年撒母耳看大衛是一個出乎意料的人選,當我們放眼現在10幾歲的青少年,有時候也難以想像他們如何能為神所使用。但在神眼中,無關乎年紀,每個人都能夠在這世界上作光與鹽。我們的責任,就是餵養少年人使他們生命成熟,教導他們使他們有好的品格,裝備他們使他們能夠有影響力,並且幫助他們挖掘出神放在他們心中那份獨特的呼召,進而翻轉世界。

向來十分關注教育的生命培訓學院院長周巽正牧師,不只是在學院中與老師們一起幫助基督徒經歷生命的翻轉,同時他也深知,孩子生命的成熟度,應該從更小就開始培養,因此與幾位同樣渴望翻轉教育的基督徒教育家,聯手成立了「濯亞國際學院」,期待以愛陪伴孩子成長,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除了學習知識以外,能夠在天國文化的氛圍中培養出好品格,認識自己是神的兒女,並能成為下一個世代的領袖。

呼召青年覺醒起來服事下一代

下一代領袖興起,也是Asia for JESUS團隊所渴望看見的畫面,尤其每一年暑假,團隊更投入大量資源在青年事工中,舉辦如專門提供國高中生參與的才藝品格營、以及喚醒學生內心對神熱情的青年覺醒特會等,目的是不僅是收割靈魂,也期望在當中能夠裝備年輕人,使他們親自遇見神,並且回應放在他們心中各樣的感動。

Asia for JESUS執行總監陳麗吉特別分享到,過去舉辦好幾屆的青年覺醒特會,已經很久沒有特別呼召願意投身於青年事工、並全職服事的基督徒;今年的青年覺醒特會,將以「CALLING」為主題,期望鼓勵年輕人勇敢地走入命定,無論是全職服事、或在職場,都能起身回應這個世界的需要。這次也將開設兩種不同主題性質的「AWAKENING TALK」,共邀請六位不同領域的職場菁英、以及四位在不同地域宣教的宣教士,分享他們是如何回應神的呼召,從原本所處的舒適圈跨出,與神一起築夢。特會中,更將再次呼召一批願意投身青年事工、以及改變國家、世界的人,使復興可以一代延續一代,一代比一代更加火熱、興旺。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21】

96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