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 健康的生命

你有沒有發現你所認為的自己,跟神所說到我們的樣子是有極大的落差?若是我們不努力提醒自己我們的受造是何其的可畏、何等的特別,是按照上帝的心意所造的,很容易就會陷入到錯誤的自我認知與扭曲的價值觀。

2,21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健康其實是這幾年世界非常重視的一個主題,舉凡慢跑、騎腳踏車、健身、怎麼吃才會營養等資訊,常常出現在各大報章雜誌媒體。要擁有一個健康的生命絕對不單只是身體上面的健康而已,同時還應該包括了情感、理智、意志,甚至是靈裡的健康──如何回到神起初創造我們的樣式。

你有沒有發現你所認為的自己,跟神所說到我們的樣子是有極大的落差?若是我們不努力提醒自己我們的受造是何其的可畏、何等的特別,是按照上帝的心意所造的,很容易就會陷入到錯誤的自我認知與扭曲的價值觀。

還記得曾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我的大舌頭非常的嚴重,無論是在台上報告或是講道,台下笑得最嚴重的永遠都是我兩個最好的朋友,巽光牧師跟巽正牧師。當時我真的非常地難過、自責。常常會整晚無法睡覺,因為我覺得真的很丟臉,甚至害怕到有一天夢到我上台敬拜接報告在最關鍵的時候,說出:「讓我們一起來尊榮萬王(ㄨㄢˊ)之王(ㄨㄢˊ) 萬主之主!」那會是一個多麽好笑的畫面,並且是在最嚴肅的時刻出糗!

有一次在台上我又大舌頭了,回家後我非常難過地跟我太太傾訴,她竟告訴我:「你根本不需要這麼在意啊!大家是覺得你講得很可愛而笑,不是針對你這個人來笑你。」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提醒,過去沒有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可以帶給弟兄姊妹歡笑的時刻。下次當我唸錯的時候,我還可以再開自己一個玩笑,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選擇給自己一點掌聲,給自己一點鼓勵,選擇正面去面對。

生命總是能夠繼續往前走,上帝肯定我們,因此我們要學習肯定我們自己。

 

第一元素:學習為自己喝彩

約爾牧師在《活出美好》這本書裡提到,一位父親去看兒子的美式足球比賽,從頭到尾兒子幾乎沒有碰到球。比賽結束前一刻,他終於搶到球,他向左跨了一步,又向右跨了一步,企圖要抱著球往前跑,(規則必須要朝對手防守區前跑超過十碼才能達陣)但是他卻完全沒有向前一碼,就被十個彪形大漢撲倒在地上。當大家發出嘆息時,他的爸爸卻微笑的說:「你們有沒有看見那兩個完美的動作?」

神看見我們的兩個完美動作,就好像那位爸爸看見他的孩子向左跨了一步、又向右跨了一步。即使看起來是無謂的,但在父親的眼裡卻是兩個完美的動作!神專注在我們所做的事上,祂看到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部份,甚至為我們喝采!所以,你可以學習為自己喝采嗎?

當我們自己也開始懂得欣賞自己的時候,應該更加的振奮與努力,下次我們可以有三個、甚至四個完美的動作,或是可以向前奔跑一步、二步。當我們懂得為自己喝采的時候,別人也就開始為你喝采。

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往往就會影響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如果我們不斷看輕我們自己,自然會吸引別人也開始看輕我們;當我們選擇用神的眼光來看自己、尊榮自己的時候,別人也會開始認出我們身上的尊貴。

可能我完全不認識你,但是我清楚知道你是按照神的形像所造的,在你的裡面絕對有所有的潛能,可以看見神一切美善的恩賜、完備的恩典。

所以我要對你說:你的創造是何其的美好!你一定要看見,你的鼻子長得很好看、你的臉長得很好看、你的身高剛剛好、你的比例剛剛好!你就是完美的被造,當你把生命裡面所有的潛能都發揮出來的時候,會讓這個世界看見神在你身上所擺下的一切恩典!

 

第二種元素:活出自信

神對我們是有信心的,這位掌管宇宙的全能神對我們的相信,勝過我們相信自己。若我們真的擁抱這樣的想法,就能夠建立出得勝的心態。

當摩西派12個探子出去窺探迦南美地,發現裡面住的都是巨人時,他們心裡產生了恐懼,我相信就連約書亞或者是迦勒的心中也都害怕。以天然人的想法,知道自己很難能夠打贏。但他們不一樣在於,其他的探子都在說,跟那些巨人比起來,自己如同蚱蜢一樣渺小,約書亞和迦勒卻說:「我們有足夠的力量來征服他們!讓我們現在就去佔領那地吧!」事實證明,那個世代就只剩下他們二個人進到迦南美地。

他們不是沒有恐懼,他們是排除恐懼,對神的信心大過恐懼,以至於可以進到命定裡。我們的神是大神,因此祂絕對不會要你去做你本來就可以達到、不需要信心去做的事情,祂要你學習用信心來倚靠祂。戰勝恐懼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秘訣就是:持續保守你自己的眼睛注視在耶穌身上。

恐懼通常都會像是浪潮,一波一波的衝擊過來,並不是一次勝過之後就可以永遠勝過。所以要堅持下去,恐懼通常還有癱瘓人的力量,所以一定要立定心志去抵擋它。

 

聖靈的舞台  被揀選的器皿

當我剛從瑞典聖經學院畢業回到台灣,我非常興奮地參加了泰北短宣隊,當時青年牧區中就有四個傳道人參與,其他的成員也都是第一線優秀的小組長跟區長,所以我非常有安全感。

萬萬沒有想到,我竟然被分配到要講每一堂的信息,但是當時除了在瑞典短宣的時候講過一篇道以外,我從來就沒有講過道。我本來就非常害怕在眾人面前講話,也沒有修過講道學的課,完全沒有被訓練過,卻成為了隊裡最主要的講員。我清楚的記得上飛機前一晚的青年崇拜,我緊張到差點昏倒,巽光牧師跟我說,如果身體真的不行的話就把機票取消,沒有關係。

我知道,我絕對不能被打倒,因為宣教是我的呼召也是我的熱情,所以還是去了。即使焦慮跟緊張一直在我的裡面,甚至會有一種想要放棄的感覺。還記得有一天講道,我是全程在高燒當中度過的,之後每一次上台前,我都決定要來到神的面前禱告,平靜我的心。

我選擇相信神對我的揀選勝過我裡面的恐懼,只要一上到講台,霎那間所有的恐懼就離開我。即使到了今天,每一次上台前我還是會習慣性地來到神的面前禱告:「聖靈這是祢的舞台,而我是被祢揀選的器皿,請祢恩膏我使我能夠傳講出祢的信息,帶出人生命的翻轉。」今天的我早已經不像是16年前那樣緊張了,心中的自信經過不斷的得勝已經增長也擴張。

信心的增長是一個過程,永遠記得要定睛在神所要成就的事情,而不是你個人現實的能力。擁有恐懼是正常的,不需要責怪自己,但神要你努力跨過恐懼。

 

恢復榮耀

蕾切爾·史密斯(Rachel Smith)在二〇〇七年贏得美國小姐的后冠, 在同一週,她被派到了墨西哥去參加環球小姐比賽,不容易的是,墨西哥人並不喜歡美國人。在比賽的那個晚上,她優雅的出席了晚禮服項目,卻突然在打過蠟的舞台上滑了一下,當著現場觀眾及全世界電視機前的觀眾面前往後摔了一跤。她馬上站起來,繼續露出她的笑容走完台步。當比賽最後到了機智問答的時候,評審問:「如果妳可以還原生命中的任何一個時刻,妳會想還原哪一個時刻呢?

大家都預期蕾切爾會說回到十分鐘前的那一刻,但是她展現出燦爛、自信的笑容回答:「想要回到在南非跟孤兒相處的時刻」,她把人帶進她最榮耀的事件中。即使當天蕾切爾並沒有贏得冠軍,卻贏得了她個人的勝利。

過去的成功能夠成為我們的動力,使我們繼續往前走。「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我們最常聽見的名言,但這句名言卻讓我們習慣性的常在失敗裡,但是神要我們鑽研成功,唯有這樣,你才會看見自己裡面所擁有的偉大。

 

使你偉大的神

當大衛用一顆石頭打敗了巨人歌利亞,所有人都佩服他的勇氣跟能力,但這絕對不是突然就有的,大衛所倚靠的是神以及過去所累積的成功經驗。在他還是牧童的時候,就擊殺了熊和獅子。當歌利亞挑釁以色列軍隊和大衛所信靠的神時,他決定要跳出來迎戰。即使人並不看好他,他仍相信自己是被揀選、被恩膏的,歌利亞不過就是比熊再大一隻的熊而已!他知道這次神一定會幫助他!

現今在你面前的熊跟獅子是什麼呢?你要起來戰勝它,不管恐懼有多大!你要學習去面對它,有一天這些會成為你成功的經驗值,勇敢的勝過那個恐懼的感受,知道神使你能夠──偉大!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P20-23)

2,21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 One Family Many Homes

復興若是沒有傳承到下一個世代,那似乎就不是真正的復興,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火花。讓我們都興起做下個世代的榜樣,成為哥哥姊姊,甚至成為父親的角色!

1,05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復興若是沒有傳承到下一個世代,那似乎就不是真正的復興,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火花。讓我們都興起做下個世代的榜樣,成為哥哥姊姊,甚至成為父親的角色!
唯有擁有父親意識的兒子才能平靜風浪

父親的角色究竟有多重要?根據犯罪的統計,百分之九十被關進監牢的人,出乎意外他們的父親都是缺席的。而早在2000~3000多年前舊約最後的時代,神說:「若父不轉向子,子不轉向父,我的咒詛就會臨到這地。」因此在我們的周遭看見,無論是國家的敗壞、社會的震動,都是因為沒有人願意用為父的心來承擔起這個角色。

唯一值得感恩的是,我們擁有一位天父,祂是我們真正的爸爸。或許地上的父親不夠好,但天父卻是完全良善的,當我們在他完全的愛中蛻變,擁有了這位完全天父的意識,我們就能帶來改變在周圍的環境當中。

 

神的揀選往往是從一個「家」開始

在創世紀時,神創造了一切並都看為好,唯獨認為祂所創造的男人-亞當,獨居不好,所以創造了一位女人來幫助他,這二人都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所創造的,二人成為一體,組成一個家。神祝福他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並且治理這地」,從起初,神的創造,就是以「家庭」為單位。

接著,因為人類的敗壞,神再次揀選了另一個家庭──挪亞一家,神指示洪水將來臨,挪亞全家要進入方舟,因此在洪水的毀滅後,神存留了這個家,再重新生養眾多。並以彩虹為約,顯明祂的慈愛。

然而,人類卻沒有因此而學乖,在罪性裡面持續犯罪,讓世界再次充滿了敗壞。因此,神必須再揀選一個家──亞伯拉罕的家族。當神對亞伯拉罕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的時候,他帶著他的家族如同一支軍隊出發向前行。但是亞伯拉罕的挑戰是沒辦法生育,那麼這個家族要如何延續呢?

因此神應許亞伯拉罕會有一個兒子──以撒,後來以撒生了雅各,雅各再生了12個兒子,並且藉著約瑟祝福了他的父家,最後形成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神對家庭的看重,也可以從耶穌的家譜看出來。馬太福音第一章紀錄了耶穌的家譜,他是大衛的子孫一路傳承下來,在一脈相承的家譜中也包括了那些猶大國歷史上敗壞的王,但神仍然把他的兒子放在這個家族之中,因為神看重血緣,不論好的、壞的,祂紀念每一個世代,祂紀念我們是從哪裡來的,以至於我們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

 

耶穌基督透過祂的寶血,洗淨了我們的血源,使我們能夠成為祂的家人

不僅如此,在耶穌救贖的計畫中,仍然也是以「家」為概念。

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有人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他卻回答那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著門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太十二46~50)

可以看見耶穌在講的家人不只是祂血統中的家人,而是全人類,因為我們都是按著天父的形象被創造的家人,而家人的定義就是血統,因此耶穌基督選擇走上十字架,透過祂自己的血,重新將人類的血統歸正,解決了我們自己解決不了的罪性問題。

耶穌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約六55)將祂自己的身體剝開、用寶血與我們立下新約,我們因此得到救贖。

神揀選了一個個的家,因為祂在乎,從起初還沒有這地上一切的時候,神已經先想到祂要在這地成立一個家。所以祂稱亞當為祂的兒子,我們也才會稱他為天父。一直到耶穌來的時候,也是透過祂自己的肉和血,挽回這個家。每當我們在領聖餐的時候,吃下代表耶穌的肉和血,也就是餅和杯時,我們也就吃下了祂的生命和聖潔。

 

基督是教會的頭,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身體的每一個肢體都需要連結回頭,他才會是健康的。所以當我們講的「家」,是一個以耶穌為頭,以天父為我們的父所組成的單位。

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弗五23、29-30)

基督是教會的頭,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除非把頭擺對位置,教會才能夠被正確的帶領、恢復健康。也就是指,任何一間教會的聚集,若不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時候,沒有頭的身體就無法存在;而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往前走的教會,每一個人都是身體裡面的一個部分,我們會成為成全彼此非常關鍵的角色。

透過小組關係的連結,教會才會像個家

全球有25億人是基督徒,我們都是屬於一個家,而當中再分成了各個支派。舉例來說,靈糧堂大家庭有500多間分堂──1 Family, 500 Homes。而台北靈糧堂11000人,也分成了各個牧區和33間福音中心,青年牧區是這個Family當中的一個Home。再到1100人的青年牧區,分成了社青區、學生區、兒童和幼兒,每一個崇拜都是一個home,當中有超過100個小組。當教會持續在擴張,在這麼大的教會當中,要建立關係,感到連結和家庭的感覺,我們就需要小組。

出埃及記十八13~26中,摩西帶著三百萬人出埃及,當時只有他一個人可以面對神,但是已經80歲的他,從早到晚都在審判百姓,於是他的岳父就提出了設立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來管理百姓的架構。教會也是一樣,隨著教會的增長,也需要開始管理,十夫長就像是現在的小組長,五十夫長是區長,百夫長是區牧,千夫長是區牧長。有了好的架構,並且有人起來協助管理,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上努力,教會才會越來越像個家。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徒二46)除了在殿中大型的崇拜之外,他們也有家庭細胞小組,來連結彼此的關係。

 

這邊有我最重要的家人,家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我們委身在one family裡,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小組也都很不同,但是當我們相愛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會更加凝聚,無話不談,這才是小組的目的。

在這個Family當中,不只有小組的單位,還有服事團隊的單位。許多幕後團隊的服事同工在小組裡面很安靜,但當他們聚集在一起服事的時候變的很活躍,原來他們愛的語言是服務的行動,他們是透過服事來表達愛。所以,在這麼多的單位中,我們一定可以找到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聊天、一起出去玩、在一起會很開心的一群人。

當我們喜歡和這群人在一起、看重他們在我們生命中的位置,這群人就會成為我們的家人。就像巽光牧師和巽正牧師在我生命中就是家人,因此我渴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Home。

 

彼此連結,並連回耶穌基督,才會帶出生命的意義

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提後二19~23)

耶穌教導我們要吃祂的肉跟喝祂的血,因為唯有吃進祂,我們才屬於祂,祂也會在我們的裡面成為力量。此外,每一個人拿到的餅都是破碎的,每個人分到的杯也只有一點點葡萄汁,唯有我們每一個人拼湊起來,才會是耶穌完整的身體,代表著我們需要彼此連結,才能回歸到一個身體。

One family, many homes

我們每一個基督的肢體都要學習更加的連結,彼此的欣賞成全和尊榮,才能看見彼此生命存在的意義,進入命定。我們是彼此相屬的,唯有連結,才能顯出神的榮耀來。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 P.20-21)

1,05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 | 扎根在服事

每當我進入一個新的服事領域和位份,都是神在擴張我的境界。在過程中我一直發掘自己的強項和優勢,當我好好運用出來,反而更如魚得水,確信神賦予我這一生的目的和命定。

1,97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神是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神,所以當神說:
你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結果子,葉子總不枯乾;你所作的一切,盡都順利。(詩一3) 這件事就要發生!

有些人雖然有去聚會,卻沒有參與團隊服事,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還是沒有扎根。顧客和繼承產業的兒子的差別,就是你有沒有認為這是你的家,是你要管理、經營和發展的產業。

你們要作神各樣恩賜的好管家,各人照著所領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前四10)

每當我進入一個新的服事領域和位份,都是神在擴張我的境界。在過程中我一直發掘自己的強項和優勢,當我好好運用出來,反而更如魚得水,確信神賦予我這一生的目的和命定。

★在團隊外,要批評論斷你沒有投資心力和資源的人事物是很容易的,然而唯有當你親身參與進到內部核心,問題才有可能會被解決。

舉例來說,兩年多前約書亞樂團的立衡跟我分享,他對轉播音控的負擔,當我看到他願意跟音控團隊走在一起,願意栽培訓練同工,他的委身讓我也開始敞開心聽他的建議,教會也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

我認為轉化是從我們的生命和這個家開始,而唯有透過團隊服事的磨塑,生命才得以經歷轉化;唯有活出像耶穌的生命,才有可能帶著神的國而出去職場轉化!

保羅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1-12、16)

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這樣,不會改變的。而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說:「任何你覺得沒盼望的領域,只不過是你相信了一個謊言。」我相信教會要成為世界的盼望,是絕望的人找到答案的地方;我相信神要在教會中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

扎根在服事團隊中的三種心態,使我們的生命得以長大成熟:

1. 僕人的心態

耶穌是我們生命的主,我們就是祂的僕人。但天國的僕人不是奴隸,不是被強迫或出於恐懼而服事,而是在完全的自由中去選擇服事他的主。你會發現每個被神大大使用的人,都將自己定位成主所愛的僕人。

神向僕人要的是什麼?

所以你們要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彼前五6)

a謙卑
…神抵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四6)世上第一個罪不是謀殺或姦淫,而是驕傲。路西弗因著驕傲被摔到地上,因為驕傲是所有罪孳生的土壤。
謙卑這麼重要,但為何不是聖靈的其中一個果子?因為

★謙卑不是聖靈的果子,而是所有聖靈果子得以生長的土壤,是你這棵果樹的根基。

b順服

不是每一個對我說:‘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唯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

摩西會幕的第一站是銅祭壇,所代表的就是順服,這是進入神同在的首要條件。當你將頭生的和初熟的十一分別為聖給神;當你守安息日,將你每週的第一天分別為聖來朝見神…當你按著神的意思,而不是照你自己的解讀或想法,你順服才會蒙福。

馬利亞對於身為童女,卻要懷孕生下耶穌時她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著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耶穌雖害怕面對十字架的道路但卻禱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很多人都想要權柄,卻不願順服在權柄底下。

★生命的原則是:沒有順服權柄,就不能行使權柄。

2. 管家的心態

沒有什麼是你的,都是神的。而神是全宇宙最有智慧的投資者,也是最公義的分配者,當祂說:「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都要奪去…」祂是在對一個管家,也就是管理者說話。

a忠誠

人多述說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誰能遇著呢。(箴廿6)

但以理15歲時,巴比倫大軍殺了他的父母和家人、滅了他的國家,把他擄回去被迫在一個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個國家,服事舊約中最邪惡變態的尼布甲尼撒王。然而他卻對於他所服事的王完全忠誠。

有天尼布甲尼撒王做了個讓他很困擾的夢,沒人能解得出來,但以理了解這個夢的意思-因著尼布甲尼撒王他的傲慢和邪惡,神要審判他。大概99.9%的基督徒會對領袖或老闆說:「早告訴你了,你這壞蛋,活該,想不到吧!」然而但以理卻說:「我主啊!我願這是對著你的敵人所說的,不是針對你。」

當神知道有人願意以憐憫和忠誠為那被管教的人站立,便會帶下管教。但以理選擇站在王的身邊,結果是…

日子滿足、我-尼布甲尼撒舉目望天、我的聰明復歸於我、我便稱頌至高者、讚美尊敬活到永遠的神、他的權柄是永有的、他的國存到萬代。(但四34)

尼布甲尼撒的生命完全翻轉改變了!

★忠誠:因著委身而帶出尊榮與愛的行動。

每個人對於能夠認同、想法一致的人都能給予尊榮,然而天國尊榮文化卻使但以理為著神將要審判的王站立。透過但以理的忠誠,尼布甲尼撒王親自遇見神、認識神,最終帶出奇妙的改變!忠誠在哪裡學?在團隊服事中學忠誠!在職場上才有可能像但以理一樣帶出轉化。

b忠心

在最小的事上忠心的,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的,在大事上也不義。如果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真實的錢財託付給你們呢?如果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交給你們呢?(路十六10-12)

別一直去抱怨懷疑,卻不忠心管理你現在擁有的。帶敬拜,就為神帶到最好──在我服事的前十年,根本沒想過成立樂團或出專輯;預備講道、教課,從做一對一開始,而且為神做到最好──在服事的前十五年,我也沒想過寫天國文化裝備課程。你只要在小事上忠心,神會把更大、更有影響力的事託付給你。

很多人的忠心是靜態的:乖乖地守成,把分內事做好就好、抱著鐵飯碗,只等著退休。你很忠心服事,但從不求新、求變!你說:「我死也要死在我的崗位上。」但神是做新事的神,天國的屬性是不斷加增和榮上加榮。那把一千兩埋起來,等著耶穌來再還給祂的人,主說他是邪惡懶惰。而有投資、賺取雙倍的,耶穌說他是忠心又良善。只要忠心委身,讓我們每個團隊都發揮創意,突破框架的來幫助我們的聚會不斷的提升!

★忠誠和忠心是必要的,它們使我們學習敬畏神,永遠不失去我們的分寸。

3. 兒子的心態

約13:3~5耶穌知道父已經把萬有交在他手中,並且知道自己從神而來,又要回到神那裡去,就起身離席,脫去外衣,拿一條手巾束腰。然後他倒了一盆水,洗門徒的腳,並且用束腰的手巾擦乾。

這不只是僕人服事,而是兒子的服事。

a.對無限資源的察覺
V3耶穌知道父已經把萬有交在他手中…
王子是沒有任何缺乏的,這就是比爾牧師說:「以君王的心服事,絕對比僕人和管家都慷慨。」舉例來說:若你有一千億美金的資產,你會不幫助一個有一百塊需要的人嗎?你知道為什麼來這裡,不是等著被服事,而是來服事嗎?因為你察覺到耶穌所察覺到的:你真的擁有太多了!

b.認清你的身分
V3…並且知道自己從神而來…
耶穌知道祂是誰。我們的身分是來自於三一神:天父、耶穌和聖靈。身分不是努力賺來、不是透過服事證明自己、跟你有什麼恩賜才幹或加入哪個團隊無關,而是神說我是誰,我就是誰!若全心擁抱自己的身分,內心自然會散發出一股自信和尊榮。就算像耶穌一樣卑微地為門徒洗腳也沒關係,因為我對自己的身分有完全的安全感!

c.永恆的眼光
V3…又要回到神那裡去。
我們現在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永恆。耶穌說要積財寶在天上,但在天上銀行的存款與現在你的戶頭有多少存款、有多少房子財產、或去了哪裡度假,這些一點都不相干,而是你投資了多少?就算今生沒有得著回饋和獎賞,也不會膚淺地只看現在,而是定睛於永恆!

★只要離開了永恆的眼光和想法,就會變的自私和短視,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彼得對他說:“你看,我們已經捨棄了一切,而且來跟從你了。”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著我和福音捨棄了房屋、弟兄、姊妹、母親、父親、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生得百倍──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同時要受迫害──在來世還要得永生。(可十28-30)

別為錢工作、別為今生的利益和享受而活,而是為了永恆而服事,為了有天當我們與神面對面時能喜樂的交帳。因為我知道自己是順服謙卑的僕人、忠心忠誠的管家,我也有兒子的心,我以我父家的事為念。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5期P20-23)

 

 

1,97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嘲笑謊言

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充滿盼望,而你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盼望的!

1,71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廖文華牧師
整理編輯|Asia for JESUS編輯部

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充滿盼望,而你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盼望的!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說過:「我們必須要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永不失去無限的盼望。」海倫‧凱勒也曾這麼說:「樂觀是能獲致成就的信念,沒有盼望和信心,甚麼事都做不了。」金恩博士所說的,是要提醒我們,有時候環境不如人意,但總是要保持著極大的盼望。而海倫‧凱勒告訴我們,在生命當中要有成就,就是要樂觀。不要做一個悲觀、哭喪著臉、常說負面話語的人,你要做一個有盼望而且有信心的人!聖經上也是這樣說的:如今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個很重要,盼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很喜歡羅馬書這段經文: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十五13)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1. 神的本質是「使人有盼望的神」
我們每星期到教會敬拜神、每一天追求神,是因為神是使我們有盼望的神。祂讓我們對工作、財務、健康、家庭都大有盼望。

2. 神要我們心裡充滿盼望、信心、喜樂、平安,以及聖靈的能力
這段經文中,神要你心裡充滿的不是消極、負面、不可能、抱怨、苦毒、憤怒,神要你心裡充滿的是盼望、信心、喜樂、平安、聖靈的大能。

 

神的心意要我們充滿盼望

從上面那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自己心中的盼望指數,知道自己有沒有在神的裡面。如果你現在心裡很有盼望,你就是很在神的裡面。但你現在若是沒有什麼盼望,縱然你有神學的學位、會背很多的經文、有很多的服事,可是你現在的狀態,是沒有那麼多在神的裡面。而從你心裡面的盼望指數可以看出,你相信的是真理還是謊言。很多基督徒知道真理,卻相信謊言。

讓我來舉例子。有人在教會裡很有信心的宣告:「主你是耶和華拉法,你是醫治的神,你是最大的醫生,你受的鞭傷使我們得醫治!」然後他出了教會以後卻對別人說:「唉,你看,我的身體都是病,我看我已經老了、不行了,身體退化了。」這個人的頭腦知道神是醫治的神,嘴上卻說著負面的話語。

又有人常常說:「神你是供應的神!耶和華以勒祂是供應者,祂所賜的使人富足不加上憂慮!」但宣告完這些話語後,他遇到人就說:「我窮到要被鬼抓走了。」這就是「頭腦知道真理,心裡相信謊言。」

我要告訴你:「比問題更大的問題,是絕望!」最大的問題是你的絕望!

例如,比負債更大的問題是,是你對你的財務絕望。不管你的負債多大,如果你沒有絕望,就會反敗為勝;但是如果你絕望了,那就不可能了。比孩子成績不好更大的問題是,你對孩子絕望。孩子成績不好,可能不是最大的問題,是你對孩子絕望才是最大的問題。比夫妻感情不好更大的問題是,你對婚姻絕望。比小組沒有成長、沒有同工更大的問題是甚麼?是你對你的小組絕望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沒有讓人絕望的情況,只有絕望的人! 只要你對神有盼望,環境一定會改變。」

 

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充滿歡笑

歡笑很重要!醫學研究指出,就算是假笑或乾笑,對健康都是有幫助的。「笑」有以下幾個功效:

1.提升免疫力
長期處於精神壓力的狀態,人體內的可體松會一直上升,這是壓力的賀爾蒙;當可體松上升時,會抑制免疫細胞的增生,免疫力就會下降。所以你可能會發現,當壓力大的時候很容易感冒,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差了。你有沒有笑到肚子痛的經驗?笑到肚子痛的時候,你的腹腔壓力會急遽增加,它會促使淋巴的循環增速十到十五倍,所以當你在笑的時候,淋巴就會開始循環,一方面排毒,二方面會把免疫細胞送到身體的各部分,所以笑是增加免疫力最輕鬆的方式。

2. 促進血液循環
馬里蘭州大學的醫學中心,在2002年做了一個人體實驗,給兩組人分別看搞笑片和恐怖片。一個小時後,看搞笑片的受試者,他們的血管會擴張,血壓會下降,血液循環變好;而恐怖片這一組,他們的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則變差。帶領這個研究的醫生Michael Miller這麼說:「『笑』對於心血管的益處,跟有氧運動相當。」

3. 降低血糖
日本筑波大學的Keiko Hayashi 博士,他選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當受試者,研究「笑」對於飯後血糖濃度上升的影響。他在午餐後的四十分鐘內,讓一組人聽枯燥的演講,另一組看搞笑的脫口秀。結果顯示,看完脫口秀的人,血糖上升的速度比較和緩,而聽枯燥演講的人,血糖很快速地就上升。

4. 更耐疼痛
英國牛津大學的Robin Dunbar博士,進行了一項人體試驗,發現看完搞笑卡通的人,他們耐痛的程度增加了。「笑」不會讓疼痛消失,但是會讓疼痛減輕,而且讓人更有信心來面對身體的不適。

5. 笑聲的感染力
倫敦大學神經認知研究所的Sophie Scott教授研究顯示,當人們聽到笑聲的時候,腦袋負責「笑」的區域會變得比較活躍,而且準備用「笑」來回應。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大家都在笑的時候,雖然你不知道大家在笑甚麼,但你也跟著笑起來了。只要你聽到笑聲,腦部關於「笑」的區域也會開始動起來,教授表示這是人跟人連結很重要的一個工具;「笑」的主要功能就是讓人們可以互相連結。

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詩一二六2-3)

如果你仔細思想這段經文就會發現,這段經文就是在說:我們的歡笑會讓不認識神的人,看見神的作為。基督徒的問題之一是太嚴肅了,很多基督徒覺得一定要嚴肅才很屬靈,要板著一張臉孔人們才會看見神的同在,但通常這會帶給人們壓力。我要你進一步思想,我們要如何向身邊的人傳福音?就是更多的歡笑!當你在生活中常常笑,身邊的人也會被感染到這樣的喜笑,於是他們就會被吸引來認識神。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

你有沒有注意到,神的國在乎聖靈中的喜樂!也就是我們越喜樂,神的同在就越強烈、神的國就越彰顯。不要做個嚴肅又常板著臉的基督徒。有的基督徒很喜歡挑別人的缺點、挑出問題,彷彿看出問題是很屬靈的。但我想告訴你,捲起袖子去解決問題,才是屬靈的人。

我就走到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裡。神啊,我的神,我要彈琴稱讚你。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詩四十三4-5)

神一定是非常喜樂的,祂才能把喜樂給我們,祂擁有一切的喜樂,才能把喜樂分享給我們!第五節經文提到,為甚麼我要灰心呢?為甚麼我的心要難過?我需要把我的盼望放在神的上面!神會給我們盼望使我們喜樂。就像馬丁路德說過的:「你的信心有多少,你的歡笑就有多少。」

 

真理跟謊言的爭戰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想法讓我們變得很不自由,那就絕對不是真理。因為謊言會讓我們失去盼望跟喜樂,我們需要檢測有毒的思想。像是有時在新聞中會出現有毒食品被吃下肚的事件一樣,我們要留意,不要把屬靈致癌物吃到自己的心靈裡面。

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甚麼是 神的旨意,就是察驗出甚麼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事。(羅十二2,新譯本)

這個世代很多消極負面、批評論斷的想法,經文提醒我們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讓我們可以察驗出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是美好的、蒙祂悅納和完全的事。信念比行動重要,信念會帶來行動,當我們跟神的想法對齊,擁有正確的信念,就會產生正確的行動;若是在你裡面的謊言沒有改變,將會帶出錯誤的行動。我們需要問神的是:關於我這個人、我的生活,我應該相信什麼?

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詩二1-4)

主在嗤笑誰?這裡提到仇敵在討論要如何敵擋神,但對神來說,仇敵所做的事情都是雕蟲小技,所以神嘲笑牠們。每一次當我們選擇嘲笑謊言的時候,我們就是選擇接受真理!英國知名的學者C‧S‧路易斯,也是《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地獄來鴻》(The Screwtape Letters),引用了神學家馬丁路德的話:「如果魔鬼不屈服於聖經裡的經文,那麼驅離牠最好的方式,就是嘲笑和蔑視牠,因為魔鬼無法忍受被人看不起。」每次撒旦想秀給你看,牠可以有多大的攻擊、多大的患難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嘲笑牠!告訴牠你相信的是真理!

1,71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超自然創意選修課{先知性舞蹈}與神親密 跳出釋放神心意的先知性舞蹈

從街舞進入到先知性舞蹈,一開始並不容易,尤其會擔心有些早已習慣的舞步,也許不適合用於敬拜舞蹈中,這也促使小慧主動去研究一些舞蹈風格的背景;另一方面,她也擔心當自己站在台上跳舞,是否會使台下的會眾分心。

2,34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受訪者/謝馨慧(小慧)

原本就在TBC舞蹈休閒館擔任老師的謝馨慧(以下簡稱「小慧」),是位有著豐富表演及比賽經驗的專業舞者,接觸「先知性舞蹈」大約四年,目前主要在台北靈糧堂的青年崇拜中配搭服事。從街舞進入到先知性舞蹈,一開始並不容易,尤其會擔心有些早已習慣的舞步,也許不適合用於敬拜舞蹈中,這也促使小慧主動去研究一些舞蹈風格的背景;另一方面,她也擔心當自己站在台上跳舞,是否會使台下的會眾分心。

「我自己是很享受在敬拜跳舞中的,我很專注在神身上,這是我跟神很親密的時刻。」但即使如此,種種擔心仍使小慧一度很不自由,直到與牧者、朋友分享後,他們鼓勵她:「這就是神給妳的天賦,其他人也許是因為妳的舞蹈,而抓到神要透過妳傳達的某種訊息。」這段話幫助她找回重心與自由,知道服事的焦點永遠是神。

先知性舞蹈:本身就是一種禱告
「當我跟神的關係更親密時,會反映在我的舞蹈上。」為了更多認識神,小慧因此唸了生命培訓學院;同時她也開始向神尋求,每次的服事可以帶出什麼信息?「某種程度,先知性舞蹈更像代禱者,只是我們是用肢體呈現當下從神所領受到的。」無論神對她說什麼,小慧都會將領受到的信息融入在舞蹈中,「可能有人需要信心,當我跳的時候我會很清楚知道,我也在為他們禱告,只是是用肢體舞蹈。」

有次小慧特別領受到「醫治」,當她跳完舞後,就有會友來找她:「剛才看妳的舞蹈,我覺得神正在醫治我的腰;看妳跳舞時,我很清楚知道是醫治。請妳為我禱告。」當下她就為對方禱告,對方也真的得到醫治。

讓「先知性」成為生活方式 帶出有力影響
更多服事,小慧也才體會到,先知性舞蹈就是舞蹈,是充滿自由、而不是刻意追求變成另一種風格。「不要去改變跳舞的方式。一開始我們會想要刻意呈現某種氛圍,也會有人說應該用什麼方式的跳,但神創造每個人真的不一樣。」現在小慧帶團隊的方式也不同了,他們會先一起禱告,邀請神釋放自由和創造性,然後詩歌一放就開始跳舞。「有些人跳得舞步真的會讓你很有感覺,你會知道這是從神而來的。」

「先知性」成為小慧現在的生活方式,平常練舞她會放詩歌;在教課前,她也會與神對話,問神:「那我今天要教什麼?」往往會有學生下課後告訴她:「我覺得今天好特別。」學生並不明白背後的差異,但小慧卻知道,是神在過程中對他們說話。小慧也會和團隊尋找不同曲風的詩歌,比方說印度或阿拉伯語系國家的詩歌,「每一種音樂都會讓我們有不同感受。」他們開始欣賞不同國家敬拜的方式,而一邊跳舞的時候,往往也會有強烈的感受。

「神放在每個人身上的恩賜才幹不同,假如你有舞蹈的恩賜,那就是神放在你身上的。」對小慧而言,先知性舞蹈的重點不在舞蹈,關鍵在於追求與神的親密,舞蹈自然會充滿「先知性」,能釋放神的心意與話語。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5期P.20】

2,34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兒子的服事

─神說我們是祂眼中的瞳仁,是天父所愛、所揀選的,是能夠繼承產業君尊的皇族,從我們內心裡自然會發出一股自信和尊榮,會開始為神做偉大的夢想,願意在信心中冒險……

1,02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Asia for JESUS執行長 周巽光牧師
整理編輯|Asia for JESUS編輯部

弟兄是兒子,姊妹也是;姊妹是新婦,弟兄也是;兒女(Children=相信耶穌,就成為神的兒)和兒子(Son=長大成熟、可以繼承產業的兒子)則是不一樣的!

因為蒙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接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使你們仍舊懼怕;你們接受的,是使人成為嗣子的靈,使我們呼叫“阿爸、父”…被造的萬物都熱切渴望神的眾子顯現出來。(羅八14,15,19)受造萬物迫切渴望我們長大成熟、成為可以繼承產業的兒子。

耶穌知道父已經把萬有交在他手中,並且知道自己從神而來,又要回到神那裡去,就起身離席,脫去外衣,拿一條手巾束腰。然後他倒了一盆水,洗門徒的腳,並且用束腰的手巾擦乾。(約十三3~5)

耶穌在這個關鍵時刻察覺到三件重要的事:萬有交在祂手中,祂從神而來,要回到神那裡去。然而接著祂做了什麼?祂脫去外衣,用毛巾束腰,洗門徒的腳。這位榮耀的萬王之王,應該是要受眾人服事的主,祂在這裡彰顯了天國的模式,顛覆這個世界的價值觀。

在神的國中,最高的降為卑,最大的卻做最小的,願意成全他人的,反而是最有影響力的…過去門徒們都見證耶穌行神蹟其事,說話滿有屬天的權柄,去到哪裡都帶下天國的氛圍,他們以為這人不做王,誰有資格做王。

在此時此刻,耶穌卻透過這個行動,真正委任門徒們走進他們的命定。就是讓這位連要跟祂一同坐席都不配的榮耀君王,屈膝來洗他們的腳。這個行動重新校準了門徒們的心態和動機,從這個時刻開始,他們不再彼此忌妒,爭大小、或爭誰要坐耶穌的左邊和右邊,因為他們突然從耶穌的行動上領悟到神國的價值觀。

很多人講到耶穌為門徒洗腳,認為這是僕人服事的榜樣。若是沒有第三節所說的,或許真是如此。但既然約翰紀載了第三節,我知道神要我們看到,這不只是僕人的服事,而是兒子的服事。當耶穌察覺祂真實的身分,祂的源頭和永恆的歸屬,並且祂被賦予了什麼,祂活出了兒子的服事──天國文化其中一個核心價值:當你知道你是重要的,你就能好好服事;不是出於一個奴僕或是孤兒的心,乃是出於兒子的心。而我們若能不斷地察覺以下這三件事,就可以像神兒子一樣服事:
 

1.對無限資源的察覺。
圖片來源:Photo by Steve Shreve on Unsplash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中,祂沒有任何缺乏,因為祂是神國的君王,有天使天軍供祂差遣,有一切的權柄為祂背書,有天國所有的資源供祂支配…。

耶穌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十二32)把國賜給你意思就是將萬有交在你手中。他回答:“天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卻不給他們知道。(太十三11)意思是說所有的奧秘、世上所有問題的解答都蘊藏在神的國中!透過支取這些奧秘,神賦予你創意和創造力來解決你所看到的問題,過程中神將得貨財的力量賜給你,這是為什麼你無法想像你屬天銀行的帳戶有多豐富。這正是耶穌所察覺到祂可以支取的,這也是為什麼祂可以如此慷慨。比爾強生說:以君王的心服事…就是這樣。君王比任何人都還要慷慨,因為他一無所缺。

而與世上的君王不一樣之處在於,神國中的君尊皇族所擁有的資源和祝福,不是要來打造自己的王國,而是能夠好好服事。親愛的兄弟阿、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約叁2)想像一下,若你的靈魂體興盛富足的狀態,跟比爾‧蓋茲(Bill Gates)財務豐盛的狀態一樣,你會怎麼服事和給予?這可憐的傢伙錢多到需要放下工作,每天只想怎麼把錢給出去,這就是耶穌所察覺的。你知道你為什麼可以來到這裡,不是等著被服事,而是來服事嗎?因為你真的擁有太多了!
 

2.認清你的身分。
圖片來源:Photo by Derek Thomson on Unsplash

耶穌知道祂是從神而來,天父是祂的源頭,祂的身分是神的兒子。自從接觸天國文化,透過君尊皇族的覺醒、兒子的超自然覺醒和天父的愛,我們要把在我們裡面的不配感、看自己有罪、不夠好、不重要的感覺,以神看我們尊榮的眼光來取代。

若是我們知道自己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所造,並且因著耶穌的救恩,在基督裡我們是全新的受造物──神說我們是祂眼中的瞳仁,是天父所愛、所揀選的,是能夠繼承產業君尊的皇族,從我們內心裡自然會發出一股自信和尊榮,會開始為神做偉大的夢想,願意在信心中冒險──這是我們一直努力要在神百姓中孕育的氛圍。

但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不太正面的事。有些人會有「應得權利」的靈,心態就好像是富二代,感恩與謙卑不見了,王子或公主病的症狀越來越明顯,覺得神的祝福、所有好處不用付上代價的,被人尊榮、受人服事都是理所當然的;也有些人會像門徒一樣,覺得他們有多了不起,迫不及待要開始自己太陽系或銀河系為耶穌的事工,不但在社群媒體上宣傳自己,拿到他們的名片,上面還印了十八個頭銜,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誰。

當我看到這種人,我就知道他們還是不明白他們是誰。因為當你真實遇見神,與耶穌面對面、凝視過祂火熱眼神、並且聽見祂說你是誰,雖然你的自信心會提升,但奇妙的是你卻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這種組合真的很特別:你對於身分和價值有著難以動搖的信心,但同時也覺得這真的沒什麼。因為重點不是別人怎麼看你,而是神怎麼看你!
 

3.永恆的眼光。
圖片來源:Photo by Lauren Lulu Taylor on Unsplash

耶穌知道自己要回到神那裡去。神在哪裡?永恆裡。我喜歡ID課程,因為它幫助我們找到我們人生的使命,幫助我們善用我們的恩賜、才幹、優勢和熱情,走進神在此生所賦予我們的命定。但保羅也說:如果我們在基督裡只在今生有盼望,就比所有人更可憐了。(林前十五19)這句話非常冒犯我,因為我們不斷地強調神的國就是現在,不是等到耶穌再來或千禧年,我們的責任是現在,然而同時神也教導我們,不要只從今生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必須有永恆的眼光。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詩十四1)

這對我們來說其實蠻挑戰的,因為我們強調的是現在:轉化是現在,門訓列國是現在,神蹟奇事是現在,蒙福是現在。我喜歡聽見病人現在就得醫治,有人現在就經歷神超自然的清除債務或財務興盛的見證。若是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或行動,都會帶出馬上的獎賞和回饋,那這一生就一點都不可憐,甚至對那些拒絕耶穌,只要天國祝福的非基督徒來說也是很合理的。但事實是,人生中不見得每件事都是現在得到回饋或獎賞的。比方說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老公獻上頭生的,反而之後卻遭遇財務的危機?」我回答:「又還沒結束啊。」永恆的眼光是看見現在或今生有突破和獎賞是好的,但就算沒有,之後或在永恆裡,一定會有的!

這正是作主門徒生命的寫照。世人為人子的緣故憎恨你們、排斥你們、辱罵你們,棄絕你們的名好像棄絕惡物,你們就有福了。那時你們應該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路六22~23)

我們歡喜跳躍不是因為神現在就為我們伸張正義,而是就算現在沒有,在永恆我們也會得獎賞。我為著神現在所做的,看見應許成就、夢想實現,弟兄姊妹所經歷的突破、祝福、神蹟奇事…我非常感恩,同時我也不會停止相信和追求。但我卻常被但以理三個朋友所說的提醒:當他們要被尼布甲尼撒王丟進火窯裡時說:「我相信神必拯救我們,即或不然(就算神沒救我們,我們被活活燒死),我們也不向偶像下拜。」他們為什麼可以這麼勇敢?因為永恆的眼光。他們知道神是良善的神,這個真理和核心價值不是只關乎此生,也關乎永恆。若缺乏這樣的眼光,人們就不會想付上代價,只會想做那些馬上得到回饋或獎賞的事。然而這樣的生命太膚淺。兒子的服事是什麼?就是我必須要知道有些我們所付上的代價,就算今生沒有得到回饋,在永恆裡,神必定會獎賞。

僕人和兒子的服事很不一樣。兒子是在盼望中服事,因為他知道他父親在建造什麼,他知道父親的目的和計畫,同時他也知道這是他家中的事,是他身為兒子的責任。然而我看到有些人服事像孤兒或奴僕,為著被認同、被尊榮而服事,你也可以很屬靈或公義的說:工人得工價才是公平、理所當然的。別誤會,我們都希望能照顧好服事主的人,但你若是為了工價而服事,為了人的認同或尊榮,為了名聲或地位而服事,那你就不知道你的身分是兒子。

有一天我們都會站在神面前誠實的說:我做這個是為了錢,我做這個是為了在今生得回饋,我做這個是為了我自己,但我相信會有人說:「我做這個是為了你,主,是為了永恆。」當我們在天父的愛中覺醒,了解我們真實的身分,領受永恆的眼光,察覺我們能支取天國源源不絕的資源,我們必能夠以君王的心服事,以僕人的心治理,像耶穌一樣。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3期P.20-23】

1,02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蒙福的文化:成為祝福,帶出轉化

進入蒙福人生,在路線圖上有四個重要的指標: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一步步的操練,我們必定會進入神豐盛的祝福。

1,21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Asia for JESUS執行長 周巽光牧師

進入蒙福人生,在路線圖上有四個重要的指標: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一步步的操練,我們必定會進入神豐盛的祝福。
 

第一站:什一

這是一個入門考試,若沒有操練聖經中所說的什一,我們無法經歷神在其他步驟中所會帶給我們的祝福。許多人憑感動這裡奉獻一點、那裡奉獻一點,但卻沒有經歷到財務的倍增,原因是他們並沒有被耶穌祝福。聖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我們把收入最初的十分之一帶到神的教會時,神才會祝福我們的財務,因為分別為聖獻上的十分之一,會使其餘的90%也成為聖潔,神會親自保護和祝福我們所分別為聖的;當我們將頭生的和初熟的果子帶到神的家中,其他的都會被祝福,也才會有倍增的潛力。

很多人可能會說,什一是舊約的律法,我們在新約,不在律法而是在恩典之下,所以什一對我們來說不適用。然而耶穌卻說:「他們說:『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耶穌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約八39)而且早在摩西頒布律法500年前,亞伯拉罕就獻什一了。「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來七1~2)因此我們可以用兩種角度來看待什一:
 

  1. 負面的角度:別竊取屬於神的

什一不僅是神的律例,也是一個忠心管家的考試。「如果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交給你們呢?」(路十六12)什麼是別人的東西?就是什一。

什一和其他奉獻的不同在於,其他奉獻是憑著個人的感動和負擔,但什一是神早已訂好要放在神家中的(你所在的教會),不只是為了使地方教會健康、有糧,更重要的是在於我們能否單純回應神所看重的,而不是加上我們自己的意志來詮釋神到底看重什麼。

很多人會把什一給到他們想要奉獻的地方,但這不是聖經的方式,就好像你不可能去肯德基吃飯,但去麥當勞付錢,只因為你覺得麥當勞比較有需要或對它比較有負擔;但是這種事在基督徒當中卻時常發生。另外,許多人就算什一奉獻,也想分配或掌控奉獻要去哪裡或做什麼。放手吧!什一不是你的,是神的。

什一不只是神對地方教會的看重,神要我們抓住的觀念是:什一是神早就預定好了,而我願不願意承認神在我生命的主權,照著祂所吩咐的去做?如果沒有降服於耶穌的主權,再多的聚會、聽道、奉獻再多也沒用,因為先降服,才有可能蒙福!


 

  2. 正面的角度:讓神居首位

神對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牧師說了一句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話:「你必須要讓你的財務在一個對的次序上,我才能夠祝福它!」若神在你生命中居首位,其他部分的秩序才會對。每個人都會說: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然而如何實際的讓神在我們的財務上居首位?就是透過什一。

聖經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亞伯獻上頭生的,該隱卻只是隨己意奉獻,以至於神悅納亞伯的祭,卻不悅納該隱的祭。先知以利亞在大饑荒時,也對那位寡婦說:「先給我做一個餅…。」當寡婦照做時,神就讓她經歷缸裡的麵粉不會用完、瓶裡的油也不短缺的神蹟。因此當你在任何開銷以前,先將十分之一給神,瑪拉基書第三章神怎麼說?神說:「我會為你打開天上的窗戶,傾倒我的祝福直到無處可容,並且我要為你斥責吞吃者。」這就是祂所應許豐盛的供應、和祂無敵的保護。
 

第二站:慷慨的奉獻和給予

有些人什一奉獻給教會,卻從不超過什一。耶穌祝福是有倍增的潛能,但如果我們不願意更多給出去,還是不會經歷倍增。就像五餅二魚的神蹟,耶穌禱告祝福了之後,若是門徒自己吃掉而不給出去,倍增的神蹟還是不會發生。

在哥林多後書九6-11,神說慷慨的撒種會結出公義的果子;而耶穌也說: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因為這樣給予會使我們得著永恆的獎賞。有天在永恆裡,唯一重要的是,你的一生到底投資多少在永恆,付上了什麼代價來創造歷史、改變世界?

保羅就是用這個來教導慷慨給予的生活方式。什一跟慷慨無關,因為是屬神的,但其他的奉獻和給予就跟慷慨有關。你可以幫助小組中有需要的人、捐款給社會福利團體、為宣教植堂奉獻,也可以透過支持任何福音機構帶出你想看到的改變。想要給多少、想撒在哪裡,都是由你來決定,因為那是出於你內心最真實的敬拜。
 

第三站:奢侈的奉獻,又叫令人心痛的奉獻

聖經中充滿了奢侈的奉獻。馬利亞為耶穌打破她存了一輩子的香膏─價值一年的薪水,如果一次奉獻你一年的薪水,奢不奢侈?當然奢侈;若把一年的薪水倒在一個人腳上,那太奢侈了!但這就是馬利亞做的。大衛為了建殿,奉獻了折合現在約210億美金。還有耶穌說那獻上兩個小錢的寡婦,獻上比所有的人都多,因為她是把一切養生的都獻上。

獻上多少不是重點,獻上再多,神都不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全宇宙的一切都是祂的,重點是我們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奢侈的奉獻又叫令人心痛的奉獻,因為神會對這樣的心印象深刻。

我還記得當神要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牧師把他所有一切都給出去之後,神透過所羅門獻一千頭牛給神的事告訴他:我只會對那些奢侈慷慨的給予者說:「向我求任何事!」神說:「我永遠不會對自私的人這樣說,因為我不信任自私的人,我只信任一個慷慨給予、不求回報的人」。
 

第四站:與以色列同站立的心

我相信這很可能是最重要、也是神最在乎的。一旦神打開你的眼睛,讓你看見神對以色列極深的愛,你就會明白並願意參與神普世的救贖計畫,這也是為什麼神一定要祝福你。

當你讀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以賽亞書、羅馬書和以弗所書,會看到神揀選一塊土地和一群人叫以色列,來成為祂的百姓。這群人並非多特別、多偉大,而是透過他們的軟弱微小,要讓世上其他的國家知道,如果最小的國家可以成為最強盛的,那以色列的神就是真神。

以色列是神救贖全人類計畫的一部分,這是為什麼撒旦幾百年來不斷攻擊以色列,甚至不斷說服教會去討厭猶太人,因為牠清楚的知道神的次序:當猶太人接受耶穌成為他們的彌賽亞,就會帶出一個普世性的復興。



神是有次序的神,惟有當我們按著神的次序行,才能得著祝福,而神對於該怎麼傳福音也有一個先後順序。我們都對穆斯林世界有負擔,但人的理性邏輯是,若要傳福音給穆斯林,那我們就得要跟他們一起討厭猶太人。然而神的想法卻完全相反,神說:如果想要傳福音給穆斯林,你必須先去愛猶太人、並把福音傳給他們。就如同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所有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羅馬書一16)耶穌在地上服事也曾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祂也這樣教導祂的門徒把福音先傳給猶太人,這是神的先後次序,就跟什一一樣,將你收入的第一份先給神,那麼其他的部分就會蒙受祝福。

在以西結書三十六章23節神說:我在你們(也就是以色列身上)顯為聖的時候,他們(周圍的外邦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知道周圍的外邦人指的是誰嗎?以色列四圍的國家清一色都是穆斯林國家,神在說:當猶太人接受耶穌為彌賽亞時,就會開啟這場末世的大復興,而這些以色列四圍的國家也會回轉歸向祂。這也是為什麼當你愛以色列、為猶太人站立,並且支持傳福音給猶太人的事工,神就不得不祝福你。因為神不願一人沉淪,願人人都悔改!

神渴望你活出蒙福的人生,這絕對是神對你的心意。若你明白神的優先次序,願意操練這些蒙福的原則,神是獎賞者,這是祂的屬性(來十一6),祂必會獎賞那些憑信心按祂的方式、忠心管理的好管家。當我們做我們的父亞伯拉罕所做的,就像神對亞伯拉罕所說的:「我就是你的大獎賞!」神也會對我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大獎賞!」當世界在經歷不景氣時,你是神的兒女,是天國的大使,你活在一個更高、更強大的經濟法則中,這個法則就是天國的蒙福文化!神不只要你蒙福,更要你成為眾人的祝福。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1期P.20-P.23】

1,21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先知性文化的教會:群體篇

p10c

先知性事奉不可能單打獨鬥。正如同在前段所提及,我們會需要裁判與教練,告訴我們何時出手、或者何時該交出手中那顆球,同時我們也需要同伴在一旁,適時提醒、互相查驗、彼此扶持,從個人到群體,進而創造出先知性的文化氛圍。

創造允許犯錯的冒險氛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教會間的先知性事奉,因著不成熟的架構及運作方式,致使許多教會開始持保留的態度,甚至對其關起大門。然而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卻重新鼓勵教會,要創造出健康的先知性文化氛圍,栽植「冒險」的元素在弟兄姊妹中間是相當重要的,他在書中這樣寫道:「風險其實是神性情的一部分。」

1. 你必須面對你的恐懼,你的信心才會出來。
2. 當你領受錯了,上帝不會懲罰你,我們也不會懲罰你。
3. 你能夠熟悉聖靈聲音的唯一方法就是操練,然後請別人給你回饋。
第7章‧建造一個先知性群體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也在「先知學校」特會中特別分享到,在伯特利超自然事奉學校(BSSM)中,他們鼓勵弟兄姊妹藉由不斷操練以熟悉神的聲音,甚至鼓勵他們犯錯,從錯誤經驗中學習成長。他們在新生入學時,會邀請學生們倆倆分成一組,然後各自詢問聖靈對方母親的名字,通常除了極少數人,大部分人的答案幾乎都錯了,但牧師會請他們為彼此勇敢冒險的精神鼓掌。試想看看,如果你剛來到一個新的團隊中,預備接受一項未知的挑戰,但你發現這裡是很安全的環境,而且原來出錯是可以被接納的!你裡面是否會湧出更多的安全感、勇敢、和信心呢?相信答案會是肯定的。

研發部文化v.s.生產線文化

上一期亞洲復興誌的封面故事中,我們曾經提到天國文化的其中一項元素是「研發部文化」,這在先知性文化中也是同等重要。在一間公司中,若你是在生產線上工作的人,為了確保送出去的產品完美無瑕,「零失誤」就是工作的最高準則;但是我們卻不能夠以同樣標準去要求研發部門的員工,相反的,研發部的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往往可能經歷數十次、甚至數百次的失誤,不斷從錯誤中累積經驗並做出調整,才可能研發出新的商品。

我們熟悉常見的辦公室用品「便利貼」,在被發明出來之前,據悉原本其實是3M公司開發新的黏著劑時的失敗品,直到一位研發部人員和朋友靈機一動,將這種「一點也不好用」的黏著劑與紙條結合,才有便利貼誕生。如果當時3M研發部的文化是要求員工不能有任何閃失,也許這種黏著劑根本不會問世,更進一步說,如果研發部的員工也被要求不能夠有超乎準則的冒險精神,也許甚至不會有把黏著劑與紙條結合在一起的想法產生了。

神不控制人,祂提供他們選擇,然後讓他們有能力做出好的選擇。宗教的本質是消除人們的選擇,創造一個完全消毒的文化環境。比方說,我們砍掉伊甸園的第二棵樹,或把婚宴中的酒拿掉,然後重新定義這種行為是成聖。但這不是成聖,而是掌控。
第7章‧建造一個先知性群體
有時候我們難免會擔心,在先知性文化中事情很有可能會脫離掌控,但是神的心意從來就不是要掌控人;祂給人們選擇的機會,正如同當初在伊甸園,祂也給亞當和夏娃自由意志做出選擇,而不是把他們關在一個安全範圍內,要他們完全不能犯錯,但相對的,祂也引導我們學習為選擇負起責任。

不去定罪 而是幫助人為失誤負起責任

鼓勵冒險犯難卻不等於放掉所有的準則。還記得我們前面花了許多篇幅,談到內在生命的調整預備,也提到在先知性文化的氛圍中,我們需要教練和裁判幫助我們認識界線與準則。這代表我們都需要從中學習找到平衡點。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在他的書中也強調,在個人的品格上,我們應該竭力追尋零缺點,然而當我們要幫助神的百姓更加認識自己、了解神對祂百姓的心意時,我們則應帶出研發部門的文化,讓人們有機會在嘗試中探索,並且避免在人們犯錯時還去定他們的罪。

我們必須主動積極培養可以裝備百姓面對他們真實的所是、和讓他們有能力為自己所製造的錯誤負責任的文化。我們要成就這一切事情,但不要控制他們。
第7章‧建造一個先知性群體
「再做一次」 透過見證營造信心文化

巽光牧師在其裝備課程曾經分享過,「見證」的意思是「再做一次」,鼓勵弟兄姊妹勇於分享經歷神的見證;無獨有偶,克里斯‧韋羅頓牧師也同樣在書中提到,透過見證在群體中孕育出信心文化,也是創造健康的先知性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關鍵之一。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問題上,它會搶奪我們的信心,偷竊我們的感謝,帶來高度焦慮。此種心態所帶來的副作用是先知性百姓變得對魔鬼過度敏感,很快形成一種「魔鬼大、上帝小」的心態,這樣只會加深他們的恐懼,榨乾他們的事奉恩膏。
第7章‧建造一個先知性群體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形容「見證」彷彿是對抗恐懼病毒的超自然疫苗,當我們一再聽見神透過祂百姓所行超自然的奇事,我們自然會湧出對神的讚美與感恩,使我們能夠更多定睛於神已經成就的事上,在我們的生命中,自然就會漸漸形成一種抗體,以對抗恐懼的文化。

在更多了解如何為先知性群體的運作,創造一個安全合適的環境後,接下來透過一個團隊實際運作的例子,我們將會進一步將概念與實作結合在一起。

先知性事奉團隊 有跡可循

談到團隊建立,靈糧國度領袖學院的謝宏忠院長,本身從創立到引導台北靈糧堂的先知性事奉團隊超過5年,並且有著極清楚的架構規劃與異象。

在2011年的屬靈洞察力特會中,謝宏忠院長即分享過他心中完整的先知性事奉團隊架構,這個架構深植在他心中許久,但直到隔年(2012)才正式在教會成立團隊。

謝宏忠院長認為,先知性事奉團隊的建立,尋求主任牧師的遮蓋及授權是首要的條件,是絕不能夠被忽略的。其次是需要一位具有先知性恩賜的成熟領袖,設定管理的架構,接著才是在教會中去尋找那些具有先知性恩賜的人,成為一個團隊。

成立團隊的目的,則是為了提供安全的平台,讓弟兄姊妹在其中彼此操練、查驗,然後漸漸開始以團隊為單位去到外面為人服事。

將失落的族群

過去在教會中,具備先知性恩賜的弟兄姊妹,往往因著沒有合適、安全操練的環境,加上生命不夠成熟所帶出來的服事,往往會為教會帶來料想不到的問題。然而在謝院長心中,這些人卻不見得真的是問題人物,他們往往只是找不到同伴和定位的人,「他沒有被放在對的位置上被訓練,他就好像沒有家一樣。」

事奉團隊的建立,也讓這些具備恩賜的人不再漂泊,而是開始能向下扎根,在群體中磨練使生命越來越成熟,相信當他們被擺放在對的位置上,更能為教會帶來美好的祝福。

更寬廣的藍圖

在謝院長心中的藍圖不僅如此,他也極力促成分堂之間的先知性網絡連結,在北部、中部與南部都設立據點,在地方連結地區的小型教會,提供小型教會訓練的資源,再連結讓北中南的三個大據點,使團隊彼此之間能夠有所交流,並且更加系統化。

從團隊、城市到國家、再到列國,則是更長遠的目標。謝院長盼望能夠透過健康的先知性事奉,能夠使先知性文化逐漸的普及化,透過先知性的眼光與使徒性的文化結合,幫助教會成為大有影響能力的教會。

台北靈糧堂先知性事奉團隊經驗

主任牧師的遮蓋
以數位匯流的模式運作
每個人彼此分享領受的啟示,大家一起查驗(林前14:29),就是數位匯流的模式;如同許多訊號傳到電腦,電腦端接收了所有的訊號,最後顯示出一張完整的圖片。
設立先知預言的處理原則
運作時一定要有成熟的長輩遮蓋。
提供操練先知性恩賜的平台
例如小組聚會、主日崇拜、醫治禱告會、教會禱告會…等等,但平台需有教練督導。
牧養有先知性恩賜的人,循序漸進給予訓練,再形成先知性事奉團隊
先知的角色是建造者

最後我們要來談談,先知在群體中究竟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裡我們談的就不單只是在前面的篇幅中討論的「先知性人物」,而是講到清楚的職分與定位。在《先知學校》的六章中,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很詳實的說明先知在教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

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
哥林多前書十四章4節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提到這段經文中,「造就」一詞的希臘原文是「oikodomeo」,意思是「建造房屋」。這段經文所解釋的意思,不只是透過說方言建造我們的生命,先知的預言更是建造教會的重要元素。換句話說,若是我們將先知性文化拒之於門外,也許所建造出來的根基就不完整,反之,當能夠擁抱先知性文化的時候,我們將看見教會能更多行走在神的心意中。

我們以光來建造,在裡面澆灌愛。我們啟發人,將城市建造在山上,不能隱藏。這就是我們身為神的先知的真實身分。我們在地上是要在最黑暗的角落建立燈塔,帶領人們歸向我們的大君王。
第6章‧先知的角色
先知的角色也是裝備者

前面我們提到,巽光牧師在訪問中分享到當先知性文化(代表藍圖) 與使徒性文化(代表工頭) 在教會中被建立起來,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相對的也能夠成全並興起另外三種職分,在互相尊榮的氛圍中,將建造出剛強、興盛、健康的教會。

神賜給先知的任務的另一部分是加入五重職事的行列(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裝備聖徒,提供他們必要的工具,將天國擴展到世界最遙遠的角落。

第6章‧先知的角色

 

在五重職事中,先知的職責是幫助他人成長,學習分辨,並且在愛中說誠實話,最重要的是,使神的百姓在祂的家中和平相處;先知的事奉是充滿洞見的,但同時他也是在愛中服事,透過使神的兒女更明白他們被造的心意,找到他們在基督身體中的定位。

先知職分需要有特別的選召,擁有生命的成熟以及與神的親密關係;當教會中的先知職分被成全,相信將能夠帶領所有弟兄姊妹一起走入神的心意中。然而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得,是擁抱並且在群體中培育先知性的文化;當我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操練透過神的眼光看彼此,並且成為彼此的支持,相信將會帶出大有能力,並且充滿健康影響力氛圍的教會。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8期P.20-23】

2,075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祕訣8 因著敬畏神,甘心給予祝福

p12_8 (1)

當我們無法在別人得祝福或倍增時與他們一同歡慶,也就失去了神原先渴望澆灌在我們生命中的那一份。我們如何看待他人的產業(或是「經歷突破的時刻」),將決定我們「如何」與「何時」得到自己的產業。

路加福音16:12

我們都喜愛看見人們先求神的國,但等到真的一切都加給了他們的時候(馬太福音六33),我們就不見得笑得出來了。我們期待看見人們謙卑自己降服在神大能之下,但對於他們在時候到了被神提升到高位時(見彼得前書五6),心裡卻又過意不去。我們喜歡聽到有些人總是在暗中施捨,但當神公開地報答他們時,卻又忍不住去質疑他們的誠信。(見馬太福音六4)。

當神賜福給祂的百姓時,我們若無法欣然接受,就無法去到神所要帶領我們進入的地方。所有的賞賜或倍增在神的國度裡都有其意義,但若是我們學不會去看重神所給人的祝福或是與祂所尊榮的人同歡慶,那麼所需付上的代價將會令我們難以消受。而我們之所以無法對於神所祝福的人歡慶,是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在神眼中的重要性,是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也最令人心滿意足的啟示。但這個議題對那些已經習慣於透過「批評自己」和「感到羞愧」來保持「謙卑」的人而言,可能會令他們戒慎恐懼。某些宗教領袖甚至藉著要求人謙卑,以確保所帶領的人不會出什麼亂子,認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比較容易順服。要知道,我們的重要性是直接與呼召我們的那一位相關,不是因著我們的表現是否良好,而是因著祂的良善,這完全是因著恩典而成就。每個人都期待自己是重要的,而唯有耶穌才能夠給予我 們所有人都渴望的重要性—而且是豐豐富富地賜給我們。這是祂所付上的極大代價,其價值無法衡量,且白白地賞賜給我們。

若沒有看見神的恩惠,比爾牧師認為不會有人能對祂有正確的敬畏;當我們因著神的恩惠而領受饒恕時,就是明白敬畏神之心的開端。
本篇整理自《顛覆世界的力量》第十二章

實例八

破風,是團隊單車競賽中,騎在前方幫忙突破空氣阻力,為「衝線手」保留體力的人。但是,最終衝線得到掌聲與歡呼、站上台領獎的,卻是「衝線手」。然而每個破風手之所以成為破風手,是因為他們認識自己該在甚麼位置,去成全隊友。籃球員Magic Johnson就曾說過:「得分可以讓一個人很快樂,但助攻卻可以讓兩個人很快樂。」而華裔球星林書豪更是以靠著上帝,倚靠著「隊友至上」的籃球哲學,樂於助攻、將功勞歸給團隊,於是這種寬厚包容的氣度、合作求勝的表現,也就更容易獲取團隊信任與愛戴。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6期P.20】

2,03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重返榮耀世代─敬拜篇

p20編輯: 陳珮瑜

談到敬拜,在你腦中會浮現什麼樣的畫面呢?是一本又一本的詩歌本、厲害的司琴或樂手、專業的敬拜團,或是歡欣拍手唱跳、甚至屈膝跪在神面前安靜呢?以上這些,通通都可以算是敬拜的一部份――事實上,敬拜的定義比你我想像更廣得多――然而這短短四、五十年間,台灣的敬拜文化卻經歷了極大突破與變化,才漸漸進入到現在你我所熟悉的模樣。
從早期厚厚的各家詩選開始,台灣教會敬拜的氛圍是莊嚴、單一的,沒有太多樂器,也沒有所謂敬拜團。然後從韓國的萬國敬拜讚美進入台灣,敬拜的方式開始出現轉變,更因著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澳洲的Hillsong和Planetshakers等敬拜團隊,帶來耳目一新的敬拜方式,敬拜團開始生成,並有更多樂器出現在台上,整體呈現變得更專業也更熱情。而後隨著美國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的IHOP敬拜影響,我們在敬拜中 放入更多禱告、安靜與等候。到了近期伯特利教會的Bethel Music與美國德州達拉斯Gateway教會所帶來的敬拜,開始融入先知性領受,並且將焦點定在追求神的同在,並在敬拜中真實的遇見神。敬拜文化在不同階段的轉變,對許多人生命產生影響。你,經歷了那些階段呢?
沒有敬拜團帶領的敬拜
試著發揮想像力,當你穿越時空回到三、四十年前,踏入教會正準備參加聚會,突然發現台上看不到「敬拜團」的蹤影,而是由司儀負責領詩歌;伴奏的樂器除了鋼琴之外,也看不到其他樂器,這與現在你所熟悉的「敬拜」,是不是不太相同呢?
隨著時間往後推進,吉他、爵士鼓、貝斯等其他樂器,開始可以出現在敬拜中上,才慢慢成為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敬拜團。而敬拜進行的模式,也不斷地改變提升,融入更多曲風,讓年輕人更加融入其中,並且開始經歷神。
影響 :
在音樂方面,過去青少年中間,因為沒有專屬的崇拜,當然也就沒有合適他們風格的敬拜;他們多半混在大人中間,一起唱著約在一、二百多年前所寫下古老的詩歌。直到受香港影響,開始出現青年詩選,雖然與現在的詩歌相比,曲風仍然很古老,但已經開始出現變化。而後隨著校園團契興起,校園詩歌又更加活潑;而天韻合唱團更讓台灣開始寫自己的詩歌,並且在風格上更加突破。
萬國敬拜讚美
在讚美之泉的歌曲風靡全台之前,台灣教會的敬拜走過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捩點──由韓國河用仁宣教士帶來的萬國敬拜與讚美,他們充滿力量的詩歌及舞蹈,在當時大大翻新了教會對敬拜的認識。
影響 :
整體而言,萬國敬拜與讚美的文化仍相對保守,然而其所帶來的改變,不只是敬拜的形式, 他們著重門徒訓練的教導, 並帶來「QT(Quiet Time)」個人的靈修訓練,幫助教會開始看重青少年的靈性培養; 許多教會的敬拜開始更豐富,卻也更有深度。
不同時期的敬拜 一步步更深經歷神
當Hillsong與城市豐收教會的音樂開始進入台灣,他們強烈、澎湃、充滿舞台性的歌曲,讓青少年的心得以在敬拜中更深被打開,進入到神榮耀的層次中。但這類型的曲風,往往需要完整的樂團與專業音控人員配搭才能呈現,因此這時期的敬拜文化相當講求卓越,焦點則多半著重於音樂本身,重視唱功、樂團的配搭呈現,甚至年輕人是否喜歡等。
來自美國堪薩斯IHOP(International House of Prayer),則以其安靜、深入的敬拜文化震動台灣教會。他們以禱告與先知性的話語融入在敬拜中,並釋放神的心意,讓教會再次看見敬拜能夠很細膩、深入,在聖靈水流中跟隨神的作為。而後,無論是伯特利教會或是Gateway教會所帶來敬拜,不只是在音樂呈現上的突破,他們在敬拜中竭力追求神的心,更讓教會、讓青年在敬拜中,更深刻地渴慕神同在;而這也是天國文化氛圍的關鍵所在。
影響 :
磅礡卓越的音樂呈現,確實能抓住許多青少年的心。信中牧師提到,在他剛回台灣時,正是Hillsong和城市豐收教會強烈影響台灣敬拜的時期; 在這些強而有力的音樂環繞下,能夠將人從魂到靈的層面都被打開,感受到神強烈的愛。而當他經歷IHOP的敬拜,他不再只是單純享受在與神的關係中,而是被提升,開始領受先知性的看見,轉為服事台下的年輕人,讓他們也能領受神的心意。他自己的生命,就是在這些敬拜文化的轉換中,不斷經歷、認識到神的榮美。
反璞歸真 重視神同在更勝一切
藉由IHOP、伯特利教會或Gateway教會的敬拜文化,巽光牧師說,他開始更深體會到,即便有再好的音樂、舞台或樂器,若是缺少神同在,就都算不得什麼。因此他非常看重在敬拜團的培育,在他所帶領的青年牧區中,相關的團隊就有超過100位同工。他相信,讓年輕人在敬拜中親自遇見神,遠勝過10篇信息分享。「沒有敬拜,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事工;沒有神的同在,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
唯有當神的同在彰顯,人的心才會真正轉變;當神不斷恢復、更新教會的敬拜,其實也在更新年輕人的生命。巽光牧師深信,任何人只要真實遇見神一次,許多生命難以解決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年輕人的心在當中,更會因著觸碰神的榮耀,對神產生更深的渴慕。
而在不同時期,透過不同的團隊帶來在敬拜方面的啟示,神不斷引導教會走得更深、更純粹。從追求音樂技巧的提升,講求卓越的呈現,到現在卓越仍是敬拜不可缺少的態度,但卻漸漸返璞歸真,變為對神更單純的追求,並以神同在為敬拜的中心。
在這些轉變過程中,相信神也渴望教會唱新歌,透過敬拜,對這個世代發出屬神的訊息、傳講祂的心意。神給台灣自己的聲音,也給每個國家自己的聲音,甚至將來是各方各族齊聚敬拜神;巽光牧師相信,將來台灣的教會,也會更多把屬於台灣、華人的聲音唱出來。
青年覺醒的重要關鍵:從敬拜進入神同在
神不斷放下關於敬拜的啟示,因此教會逐漸從單純的唱詩歌,到更多看重神同在。信中牧師認為,敬拜是青年復興非常重要的元素,隨網路世界的資訊爆炸,這一代的年輕人,不再是知識走向;他們不只在知識的層面認識神,更渴望以感官認識神,因此敬拜本身自然而然就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年輕人轉向神,所有知識性的話語、或與神真實的經歷,相信就能釋放到他們心中。敬拜就像是一座橋樑,連結知識與經歷,將帶來年輕族群極大的復興。
不同世代有屬於他們的敬拜文化,以不同的音樂風格或形式呈現,但相信都是在當下 神量給他們最合適的方式。台灣青年的敬拜,經歷來自不同文化的震動,音樂仍持續不斷地更新、模式也持續改變,但唯一不改變的,是在敬拜中專注尋求神的心;當神的同在介入,屬天的聲音與屬地的我們產生真實連結,將會帶下爆發性的轉變。相信這份真實遇見神的經歷,也是青年復興的重要關鍵;當他們經歷神同在的榮耀,即便只有一瞬間,相信將會扭轉他們的全心、全人,活出截然不同的榮美生命。
在這些轉變過程中,相信神也渴望教會唱新歌,透過敬拜,對這個世代發出屬神的訊 息、傳講祂的心意。神給台灣自己的聲音,也給每個國家自己的聲音,甚至將來是各方各族齊聚敬拜神;巽光牧師相信,將來台灣的教會,也會更多把屬於台灣、華人的聲音唱出來。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4期P.20-22】

2,350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