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核心,其實是一種深層的自戀-周巽正牧師
「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當以色列婦女們歡欣鼓舞地讚頌年輕的大衛時,這句頌讚如同利刃,深深刺進了掃羅王的心。這份心頭的「酸」,正是嫉妒的起點,它悄無聲息地扭曲了掃羅的眼光,最終將這位一國之君推向自我毀滅的深淵。
這份看似微不足道的情緒,在聖經中被反覆提及,它不僅是人性的弱點,更是通往墮落的開端。
從「心裡酸」到「心淌血」:嫉妒的真面目
嫉妒常常以一種無害的「心裡酸酸」的感覺示人,讓我們在看到別人成功時,內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滋味。然而,聖經《雅各書》3章14-16節給出了更嚴厲的警告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3章14-16節
這段經文揭示了嫉妒的本質:它不是來自於神,而是源於屬地、屬情慾的鬼魔智慧。嫉妒會扭曲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無法看清真相,甚至破壞人際關係。正如《哥林多前書》13章所定義的「愛」,它的其中一個特質就是「不嫉妒」。換句話說,嫉妒與愛是完全相反的,它會瓦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我們無法為他人的喜樂而喜樂,或為他人的哀哭而哀哭。
嫉妒的核心,其實是一種深層的自戀。它使我們認為「我值得擁有更多、更好」,並在比較中感到憤憤不平。當別人成功時,我們內心有個聲音會說:「為什麼是他?我才配得上。」這種特權主義的心態,正是嫉妒滋長的溫床。
掃羅王的心路歷程:一個被嫉妒奴役的悲劇
掃羅王的故事,為我們生動地演示了嫉妒如何一步步腐蝕人心:
1.從隱藏的嫉妒到公開的敵意
起初,掃羅只是因為婦女們對大衛的讚美而「怒視」他,心裡盤算著「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他害怕直接傷害大衛會失去民心,因此試圖透過設計陷阱來除掉大衛,例如要求大衛用一百個非利士人的陽皮作為聘禮,目的就是要大衛戰死沙場。
2.被偶像化的慾望所奴役
隨著嫉妒的加深,掃羅對王位的渴望超越了一切,成為他生命中的偶像。他不再將神放在首位,而是將權力擺在神之上。任何可能威脅到他王位的人事物,即使是神所揀選的大衛,他都誓要剷除。這種對王位的痴迷最終奴役了他,使他從一位英明的君王變成一個瘋狂失控的暴君。
3.心剛硬,拒絕神的旨意
故事的最後,掃羅的心已剛硬到無可救藥的地步。當他追捕大衛時,甚至來到先知們聚會的地方。神的靈降臨在他身上,他也開始發預言,甚至脫去衣服躺臥在地上,但他仍然沒有悔改。這顯示出一個可怕的事實:即使經歷了強大的屬靈體驗,甚至能說出神的旨意,但若內心不願順服,人仍能選擇抵擋神的道。掃羅的心已完全被「我行我素」的慾望所佔據,拒絕讓神的旨意來挑戰他自私的決定。
如何勝過嫉妒:用福音對付孤兒心態
掃羅的悲劇提醒我們,絕不能低估嫉妒的力量。它不僅僅是一種負面情緒,它能像毒素一樣蔓延,最終導致靈魂的自我毀滅。那麼,我們該如何戰勝它?
答案是:用福音的大能來對付內心的孤兒心態。
耶穌基督是嫉妒的反面。
《約翰福音》17章,耶穌為門徒禱告:「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耶穌毫無保留地將祂所擁有的榮耀、公義和兒女的身份,分賜給本不配得的人。祂的愛完全超越了嫉妒,甘願為我們的喜樂而喜樂,即使那份喜樂是我們原本不配得的。
這就是恩典。福音告訴我們,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美好,都來自於耶穌基督白白的恩典,而不是我們靠自己的努力「配得」的。當我們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完全建立在基督的愛中,而不是與他人的比較之上時,我們就能放下內心深處的特權主義。
當我們學會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與哀哭的人同哀哭,這份同理心將成為愛的根基。用福音來對付你心中的嫉妒,不再問「那個人有,那我呢?」而是慶賀「因為耶穌,我們都擁有那份不配得的恩典」。
這份由耶穌帶來的真實身份與價值,將徹底將我們從嫉妒、自戀與比較中釋放出來。
你是神獨一無二的創造,你的價值由祂決定。
19 total views, 18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