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專欄訪談

姐妹專欄|困境轉為快意的女力斜槓 – 黃述忱、吳億盼

採訪|何恕瑜  撰稿|何恕瑜、林鈰崡  圖片提供|黃述忱、吳億盼

身為基督徒,不只是煩惱該如何找到工作,而是如何創造工作/找到屬於你的禾場?人生路途上雖有峰迴路轉,不變的是上帝一直都在,祂特別的心意使我們得的更豐盛。這次採訪到的兩位女性,黃述忱、吳億盼,都有著多角化的身份與職業,同時也散發著生命的快樂與魅力。

 

溫柔而剛強的福音歌手-黃述忱

她是台大畢業的社工師,23歲時,嫁給了同校的精神科醫生許超彥,兩人甜蜜生活,直到十年前的一場滑雪意外,先生下半身癱瘓,被醫生宣判再也站不起來;30歲的她,便成為了照顧者至今。

現在,她蛻變為福音創作歌手,同時也是作家、演講者:「上帝總是知道我們可以承受多少,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黃述忱說。

Q 同時擁有這麼多重的角色,時間夠用嗎?

我想,每個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吧?但現在我常提醒自己「夠了」。過去我凡事力求完美,有時過分投入到忘記吃睡。感謝主,賜給我一個很規律的先生,就像我的時鐘,提醒我要記得「生活」。女人隨著年齡增長,總會擁有越來越多重的角色──妻子、母親、家庭照顧者,或有專長要去發揮、創業。在多重角色裡,我們不要陷入完美主義、鑽牛角尖,而是要回想這個角色的初衷,告訴自己:「夠了」就好,以平安的心去接受。如同神創造世界六天,最後說:「這一切甚好。」

 

Q 可以跟我們分享在除了工作、家庭之餘,「愛自己」的方法?

第一是運動。每週會有兩天做有氧運動。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才能堅持,例如我喜歡跳舞!平常也會在家裡做肌力訓練。運動時會分泌腦內啡,腦袋放空後,許多靈感也跟著跑出來。第二是學習。我非常喜歡學習。去年在網路上學吉他,生日當天,剛好是教會主日,平常我都是司琴,那一次就用吉他服事!感謝神,讓我能用不同的樂器敬拜祂。前年我上了冠冕理財課,學習用聖經的信念看待財務,做忠心的管家。去年我更進一步學會做會計帳,管理公司的帳務。這樣會不會聽起來很像工作狂啊?(笑)但學習真的讓我很放鬆,更開心學會之後能夠用來服事。第三是整理東西。捨棄工作、生活空間中不需要的東西。當心情不好、壓力大時,整理東西幫助我減輕壓力。我很喜歡看斷捨離的書,也因此意識到,如果東西放著沒有用也不去整理,有一天會變成它的奴隸,所以我學會跟它說「謝謝」,然後把它清理掉或者送人。特別推薦約書亞‧貝克的《擁有越少,越幸福:擺脫物質束縛,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極簡之道》,分享跟聖經結合的斷捨離。

 

Q 您曾說過:「之所以能面對苦難,是因為我們有神,而且還有一群啦啦隊!」可以舉例嗎?

經歷先生癱瘓、失業,而我成為長期照顧者,心情和生活上都受到很大的打擊。當人面對失落,一定有很多眼淚,但聖經給我們極大的盼望,告訴我們上帝有賜平安的計畫。「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二十九11)。當然,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沒有憑空消失,像是超彥的病還未康復,但即使在這個時候,也讓我學習在祂的面前流淚禱告,並學習打開我的眼睛,去觀看和數算神如何介入在我們的生活。大學時期,我莫名其妙讀了社工系,讓我清楚知道身障家庭擁有的福利資源;超彥受傷前就是精神科醫師,而非必須長時間站著幫病人開刀的外科醫生,這讓他坐上輪椅後,能夠順利返回職場。我還笑說他的醫術變好了,因為許多人光是看到他坐輪椅看診,就會覺得「我的問題算甚麼?」長期住院的經歷,也使我們感情更濃厚,更能夠了解人們在生命患難時的感受;當我開始想要做音樂的時候,成為真實的靈感。

上帝在苦難中的預備,也包含支持我們的啦啦隊。我們最大的啦啦隊是家人,苦難使我學會感激與珍惜他們付出的一切,不再幼稚地挑剔。此外,還有教會的弟兄姊妹,患難時幫助我們許多需要。有時,啦啦隊是身旁不認識的陌生人。例如超彥每週開車到台科大諮商中心服務,下車時,常常有學生主動衝過來幫忙。當我們學習辨認出生命中的啦啦隊,就會看見上帝慈愛的預備與計畫。

Q 可曾在婚姻中感到疲乏?愛情有保存期限嗎?

我們已經結婚十七年了!現在和婆婆三人住在一起,我每天晚上都會煮晚餐喔。我覺得自己感到疲乏的時候,通常是計較自己的付出比較多;以及當所負荷的超過自己能夠負擔的時候。

感到疲乏時,就要正視它。我們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不是像打地鼠,試圖壓抑和忍耐。疲乏時,需要有健康的溝通,也設立「健康的心理界線」。像是過年期間,夫妻容易為了配合雙方的家人,在許多事上變得沒有自己。我會和他坦誠我的感受,建設性地討論,下次有類似的情況時,我們可以如何反應?感謝超彥因為愛我,很願意一起想辦法來調整。

在婚姻中,看見彼此的成長與付出,也幫助我不會疲乏。十年前超彥剛癱瘓,我要負擔所有的家事。但這些年來,我看見他不斷成長,從一開始沒有辦法做家事,到會擦桌子、趴在水槽邊洗碗、甚至是負責家裡的地板清潔,現在還會煮餃子、做優格給我吃。(真的是用菌粉、燒杯做出市面上沒有的完美優格!)感謝神,給我一個因為愛而不斷成長的先生!

 

Q 接下來有什麼新的計畫、想給自己的挑戰?

我跟超彥計畫合寫一本書,結合基督信仰、精神醫療和社工的觀點,幫助人面對苦難。面對苦難,不是「危機,就是轉機」講得這麼輕鬆。聖經上說「我們不要為惡所勝,而要以善勝惡。」苦難雖苦,上帝卻能在我們身上顯出祂的大能,勝過這世界。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基督徒勇敢的發聲。

Q 送給姐妹一句鼓勵的話。

如果很累,就讓自己休息,睡一睡;如果發現自己太執著,學習告訴自己:「夠了,上帝已經覺得妳很好了。」

 

勇於學習、活出精采自我的高階經理人─吳億盼

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理人,又是教會的執事,每年還利用休假時間參與短宣,就像是半個宣教士的吳億盼,就是一位活出自己美麗風采的女性,讓我們一起來看她精彩的職場生活、與神同行的故事。

Q 身為女性主管,在帶領屬下的時候,曾遭遇過什麼挫折?又是如何面對的?

當我從產品經理變成事業處的負責人時,正處在要學習新事物的階段,國外分公司的大主管無預警的離職,使我必須要立刻處理內部的問題,但這對我來說其實很困難,因為我人在台灣,只能趕快前往補救、瞭解狀況,還要確保自己能夠掌握。這個過程中其他的主管開始有衝突我得去解決,面對兩位190公分高的男性主管,要如何溝通和解決問題其實讓我很恐懼,那次的挫折就是有主管還是離職了,我被迫去學習面對這些事。

在職場中,我覺得女性比較容易放下自己,並去學習其他人如何帶領團隊,但因為女性主管本來就偏少,能夠參考的典範不太夠,而早期的女性主管又以外商為多,與本土企業的文化不同。加上社會的觀感大多是女性主管很強勢、很情緒化,但要是太被動,又會被認為妳沒什麼能力,所以要如何平衡是很需要學習的。

我認為在每個階段,都要勇敢去學習,去作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若是沒有好的效仿對象,就要自己即興發揮。因為不管現在或未來,合作的方式都是越來越多,要經營的是整個團隊的氛圍和士氣。很多非強勢或官方做法,無論男性或女性主管都能做,但有些時候女性做起來會比男性容易,因為女性是比較有同理心和細緻的心思。

Q 在職場中有經歷過神的祝福嗎?帶來什麼影響?

有一年公司想拿到一個大專案,我找了大家一起禱告,也表明如果沒有拿到這專案,也不能因此跌倒,對神沒有信心。結果這件事真的沒有成,卻在幾個月後,同一個客戶提出一個全新的企劃,出的價格是前一個專案的五倍,我們就拿到了。神奇的事情就在這裡,在第一件專案和第二個企劃的過渡時期,公司的另一個部門併入我的部門,而那個部門的技能專長,剛好是第二個企劃所需要的,也是我的部門原先沒有的技術。在這個好像失去的過程中,反而是在預備我們,然後再給我們更大的獲益。若不是有團隊進來參與,我們根本沒能力完成這個案子。

公司曾經轉型,在轉型後我感覺到大家的生命力跟創造力都出現了,而轉變是需要過程的,時間也比我想像得還要漫長。其實有時候神不是不願意給祝福,而是你可能還沒預備好。神給祝福是很容易的,但我們承接得了嗎?所以我相信職場的禱告祭壇代表神的國設立在這裡,只要我們的文化、氛圍和人先對了,神的祝福只要在對的時間就會來了。而在等待過程中,還是能夠積極的去嘗試很多事情、訓練自己,也在團隊合作中越來越熟練,預備好承接神給的祝福。

Q 在面對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和基督信仰的價值觀衝突的時候,最大的挑戰是甚麼?如何處理的?

我認為這與行業跟公司的文化有關、也看你身在什麼位置。而剛好我們公司的原則和文化對我來說,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壓力。但有一個更本質的條件是,身為領導者,自己的廣度要夠、看得要遠,把自己的團隊定在一個比較優勢的地位時,也就較不容易被外界影響。如果市場的競爭很大,但我有相對優勢的條件時,壓力就會變小了。當你越卓越,你越不被影響的籌碼就越高。而在與客戶溝通時若是出現價值觀的衝突,那就是作為領導者的我,需要去解決的。市場大家都想搶,我覺得遇到問題時,需要很靈巧,因為我們要合作而不是妥協,就像但以理不吃王提供的膳食,但他仍能夠為王做事。

其實台灣只是世界科技市場上的一小部分,會有衝突是因為我們處在零和的環境(註),除非跳出框架來思考:不只是「你的收益是我的損失」,而是「彼此加在一起有甚麼可能性」?

Q 工作、日常生活的種種已經很忙碌,是如何保持對生活的熱忱?

我喜歡打拳擊和做重量訓練。拳擊一局大約是兩分鐘,在那兩分鐘內需要非常專注,稍微一閃神就會被打倒,這樣的專注會讓我忘掉其他事情。

曾有高階主管來問我,壓力很大的時候怎麼辦?我告訴他們:「有時候領袖能夠為團隊做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好好休息或是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主管能不能為團隊加分很難說,但要搞垮一個團隊是很容易的,因為你只要帶下一個糟糕的氛圍、很多的負面情緒就行了。多數時候是不小心的造成的,但如果能把自己的身心照顧好,才有餘力將正面的、有活力的氣氛帶進團隊。

我也很喜歡閱讀,2014年開始我給了自己的目標是一年讀一百本書。會這樣做是因為當我開始思考,要用什麼方式可以吸到最多不同面向的文化、企業看事情的角度,發現閱讀是一個我可以很快就進入的方式。當我讀完後就在個人的社群媒體上分享心得、推薦書;去年我開始經營網站「讀書e誌」,希望能夠分享更多的資訊和心得給大家。這也是我傳福音的一種方式,透過我的選書,表達我的價值觀,帶出正面的影響力和盼望的力量。

 

 

註:零和思維(Zero-sum thinking)又稱為零和偏見(Zero-sum bias),是個人認為情況就像一個零和博弈,一個人的收益將是另一個人的損失。該術語源於賽局理論。然而,與賽局理論概念不同之處是零和思維指的是心理結構。指個人對某種情況的主觀解釋。零和思維常用於 「你的收益是我的損失」(或者相反地,「我的損失是你的收益」)。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7期 P.28-31)

 

4,63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