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7_把天國文化搬回家,讓教會更蒙福!信息封面故事

信息|兩代同心建造─傳承的奧秘

p30

文-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周巽正牧師

在生產線的文化中,講求紀律和規則,然而這只是一個起頭,如果要能夠做更大的事情,就需要轉換到研發部的文化中,信任對方、鼓勵對方發揮創意,即使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跌倒失敗,內在的生命光景會顯明出來,然而神的話語能夠修剪生命,並且使生命更加成熟─這些正是耶穌當年所做的。
耶穌在地上三年半的服事當中,從呼召門徒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了傳承;祂不只是做傳承的預備,更是在做傳承的工作。
耶穌傳承的方式,不只是讓門徒複製祂所做過的事情,而是渴望他們能做更大的事;我們對於傳承的定義,是否和耶穌所想的相同呢?

傳承的目的其實很簡單,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2節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耶穌不只是要門徒複製祂所做過的事,而是做更大的事。同樣的思維帶到教會中,在門徒訓練的關係中,我們該怎麼做、創造什麼樣的文化,以孕育塑造出能夠「做更大事」的下一代?

生產線與研發部 兩種不同氛圍的門訓文化

在談傳承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兩種截然不同的門訓文化:一是生產線模式的文化,另一則是研發部模式的文化。在生產線文化中,講求零失誤率,對犯錯難以容忍;在這樣的氛圍下,也不鼓勵個人有創意或是自己的想法。在生產線上的人們往往被要求照著一個模組作業;而管理生產線者則通常認為,假如不會我可以教你做,但別費心去想其他的方式。在這樣的文化中,完全的順服常被視為是最重要的品格。

研發部文化則與前者完全不同,新的科技研發,往往需要透過不斷的實驗,在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失敗;但在研發部文化的氛圍中,卻將失敗視之為重要的經驗。他們鼓勵將任何新的想法付諸嘗試,而在嘗試的過程中,就能進一步知道想法是否可行,再從研究中重新擬定新的方向;他們傾向從錯誤中尋找可行的方式與解答。

青年牧區其實走過很長一段的生產線文化。十多年前,當我剛從國外回到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開始操練講道服事時,我會觀察巽光牧師如何預備;巽光牧師喜歡準備講義讓弟兄姊妹填空,對他來說這是非常棒的方法,填空中的詞句都是他認為重要的;我一度也嘗試用同樣的方式,但是當我看講章時會覺得每句話都很重要,不曉得該如何挖填空格,後來碰到更大的問題是,每當我講完道,會有許多的填空沒有講到,因此常會有人來詢問空格要填什麼?後來我就不再讓弟兄姊妹填空,因為這個模式並不適合我。感謝神,在嘗試的過程中,慢慢的我們會發現到底什麼方法適合我們。

在生產線的思維下,會產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帶出做相同事的人;複製既有的模式,對於剛開始要進入門徒訓練的關係中是很好的開頭,但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就必須開始切換到研發部的文化中,學習幫助弟兄姊妹不斷的去嘗試,找著神在他生命當中的呼召,在失敗挫敗當中繼續堅持跨越,使信心不斷的成長。

傳承的要素:多結果子與一顆受教的心

耶穌是怎麼帶門徒的呢?祂怎麼訓練及傳承,將門徒從原本的不開竅,塑造成一批翻天覆地、改變世界的人?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
約15:1-3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約15:8
在這段經文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是「結果子」,我們結果子是為了榮耀神;當你還認為自己不夠、不足以為神所使用的時候,在聖經中卻說凡不結果子的會被剪去,凡不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為的是更乾淨,能結更多的果子,直到我們可以做比主更大的事。

門訓的過程,就從修理乾淨開始,但也可以說修理是結果子的賞賜。神會修理我們的生命與品格,當結果子多了,我們也許漸漸開始覺得,果子是屬於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努力,此時神又會開始修剪我們生命,好使我們能夠承載更多、結更多的果子,有一天我們能做更大的事。透過多結果子神樂意祝福我們的生命,但在過程當中,我們必須願意被神做生命的修整。

我們很容易誤以為修理帶有處罰的意味,然而耶穌說的是 :「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生命被修剪的關鍵,其實是聆聽耶穌的話語,這也代表我們必須有一顆願意受教的心;一顆受教的心會結出更多果子,並且使果子長存。當神對我們的生命說話,或是透過聖靈、屬靈同伴、講道等各種方式說話,而我們也願意敞開心謙卑受教,那當下我們就「乾淨了」,慢慢的我們會發現,修理真的會成為生命的賞賜,並且是一個能夠開心擁抱的生命過程,並且更多結果子。

不是規定該怎麼做 而是差派出去

在路加福音第九章第1-6節中記載著,耶穌把門徒們找來,先給了他們能力與權柄,使他們能夠醫治疾病與制服一切的鬼,差遣他們走遍各鄉傳講福音、醫治病人,然後才進一步吩咐他們不要帶拐杖和口袋等細節。我們可以想像耶穌在這邊進行的是生產線上的教導,但也僅止於賦予門徒權柄能力,並吩咐他們不要帶東西而已。

第5節開始,耶穌告訴門徒:「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耶穌直接賦予門徒審判的權柄,縱使這些門徒們生命還不是很成熟,但耶穌卻給予他們信任,把祂的名、能力、權柄都給了門徒,這就是耶穌傳承的方式。從這裡,耶穌開始了祂的研發部,祂沒有再特別吩咐們徒們「該怎麼做」,就差派他們出去了。

因此第6節我們可以看到,門徒走遍了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而且每個門徒為人服事禱告的方式皆不同,但重點是,當他們走到那地,奉主耶穌的名事情就發生了,手按病人,病就好了,傳福音給人,人就相信了。

門徒們所要學的功課,並沒有在被差派出去之後就結束,反之,在研發部的氛圍他們內心的光景逐漸顯露出來,而耶穌則持續修剪他們的生命。

三個問題之一:誰為大?

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耶穌看出他們心中的議論,就領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自己旁邊,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9:46-48
在跟隨耶穌之前,門徒們的自我形象是自卑的,也許他們根本沒有渴望過自己能成為偉大的人,但是當耶穌差派他們出去,隨著神蹟奇事一件件發生,他們的自我形象逐漸開始膨脹,於是耶穌開始修剪了他們;祂並沒有責備門徒渴望為大心,而是教導他們,真正的偉大不是站在台上、或在一個可以管轄眾人的位置,而是能作眾人的僕人。耶穌在受苦受難之前,更透過為門徒們洗腳,將祂的生命中的偉大彰顯出來。

三個問題之二:誰是自己人?

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 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路9:49
另外一層的問題是,門徒們開始區分誰是自己人;耶穌「修剪」了約翰的想法,並放下一個更重要的觀念:合一。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教會中,然而神的國度比我們想像中大更多,神也在教導我們不要區分彼此。

三個問題之三:真實的生命光景浮現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
路9:51-56
當撒瑪利亞村莊不接待耶穌時,門徒的反應及回答,相信令我們都感到些許不可思議,然而這正是在研發部文化中可能發生的事情,人們生命中的光景會顯露出來,然而耶穌沒有因此收回賦予他們的權柄能力,而是持續修剪他們的生命。

在生產線上,我們往往被要求要有「該有的樣子」,而不敢嶄露內心負面的一面,然而在研發部的文化中,人們卻會受到鼓勵開始勇於表達想法──即使不見得都是正確的,神就修剪我們的生命。生命的修剪絕對是需要經歷的,但為了修剪而修剪,而是使我們能更多結果子。

聖經新約中,研發部文化的代表人物非巴拿巴莫屬,沒有他,也許就沒有使徒保羅;而縱使是軟弱失敗的馬可,巴拿巴也因為看見他裡面的呼召,而願意再次給他機會。

巴拿巴的研發部傳承典範

另外一個傳承的典範,是在新約裡的巴拿巴、保羅與馬可。當保羅重生得救後,沒有人敢接待他,巴拿巴卻把他帶到其他的使徒們當中,甚至後來當使徒們請保羅回去時,巴拿巴也沒有忘卻保羅,並帶他到安提阿一起服事,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巴拿巴就不會有保羅。

後來在使徒行傳中,保羅與巴拿巴他們第二次宣教旅行時遇到很大的衝突,起因是馬可;馬可曾經在一次宣教旅行的的途中臨陣脫逃,保羅因此不願帶他同行,然而巴拿巴看見神放在馬可裡面的呼召,願意給他一個機會,最後為了挽回馬可,巴拿巴甚至願意犧牲與保羅之間的關係,於是保羅和西拉、巴拿巴帶著馬可,從此分兩條路行。

在後來的篇章中,雖然巴拿巴的名字不見蹤影,但是他的影響力卻延續至今─現在我們仍能夠讀到由馬可所寫的馬可福音。巴拿巴是一個活在研發部文化裡面的人,他沒有因為馬可的失敗就否決他,而是看見他裡面的那份呼召與恩賜,走進他的生命中陪伴他成長,如同當年他看見神放在保羅裡面的呼召而去找他回來一樣。

生產線的文化追求要帶領出最多的人,但研發部文化卻看重幫助人開啟夢想、遇見命定並且做大夢,傳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那麼遙遠。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7期P.30-33】

2,775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