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_重返榮耀世代

專題 | 重返榮耀世代─營會特會篇

p16文|陳珮瑜 圖 | Asia for JESUS

如果你是五六年級的青壯年們,相信在學生時期可能聽過或參加過所謂的「飛颺營」、「基督精兵營」,或者「青年宣道會」;更年輕一點的七八年級的年輕人們,也許你們都曾是「才藝品格營」、「大專挑戰營」的一員;若好漢要再提當年勇的話,三四年級的爺爺奶奶都會去參加根基紮實的「靈修訓練會」,以及當時備受屬 目的「葛理翰福音佈道會」(五天二十萬人次參與)。

Asia for JESUS執行長周巽光牧師說:「這些營特會的出現,如同一場屬靈饗宴,挑旺了每個時期的青年基督徒;講員的講道,也像是強心針一樣,快速而有力的注入每個人的靈裡,使屬靈的生命更加茁壯與擴張。」

五、六十年過去,營會、特會的舉辦次數與頻率,隨著基督徒比例上升而增加;舉辦營特會不再是大機構、大教會的任務,許多地方教會也已經有能力舉辦地區性的營特會、造福當地的基督徒青年。此外最重要的是,營特會訴求重點也因著時代背景不同而有著實質上需求的變化:
1.研經、培靈性質→福音佈道性質
在台歷史悠久的長老教會早在1954年於台北設立學生聯誼所(Friendship Corner)開始從事大專事工,事工初期以寒、暑假營會、座談會及查經班為主。周神助牧師就回憶道:「四十幾年前我們從事學生工作, 當時對青年的影響除了幾個比較大的佈道會之外,中型的就是當時大專的靈修訓練會,大概二、三百人在大甲那邊的一個營地;此外還有冬令會、夏令營,大概也差不多快一千人。那些營會對當時青年人來說是產生蠻大的影響。而從校園團契開始,就有所謂三年一次的的青宣,很多現今重要的基督徒領袖,都是在青年時就投身於那些聚會,而當時這些營會都是比較看重研經和培靈。」
這一批受過紮實的研經裝備的學生們於畢業後投身於社會,也希望透過舉辦營特會的式來傳福音,所以較多以福音佈道為主要性質的聚會開始成立,例如飛颺營、大專精兵營等等。廖文華牧師提到:「20年前台灣開始以青少年營會的觀念,當時我大學一年級,最有名的營會就是由校園主辦的飛颺營,直到現在依然是經典。營會中會招聚很多新朋友,有很棒的大地遊戲,安排晨更、晚禱、信息,都是很佈道性的。」
2.福音佈道性質→培靈(天國文化)性質
飛颺營、大專精兵營之後,許多社團或組織機構,也紛紛舉辦許多以福音性質為主的營會,千禧年開始,2003年,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主辦第一屆才藝品格營「喚回榮耀世紀」,透過才藝教室、戲劇晚會,賦予學生品格教育與基督信仰,營會以小隊方式,以基督徒的生命帶領非基督徒,讓學生們更多的認識耶穌。2006年Asia for JESUS接手舉辦,迄今已有十二屆,每屆都有超過98%的非基督徒學生決志信主。而才品也在廿一世紀初帶動了一波夏令學生福音營會的熱潮。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學生們逐漸長大、營會與佈道會模式也又有所轉變。「今天我覺得營會越來越從福音性變到培靈性。現在福音營已經不一定是最合適這個世代的作法,因為我感覺現在與20年前相比,台灣人對佈道的形式接受度變得更高、反應更好,而且可以說台灣教會在佈道方面的恩膏變得更強了。所以以前可能要透過三、四天的營會慢慢得著人, 但現在可能一晚的佈道會,他就會經歷到神。所以自然教會就會走向更多以培靈性質為主的營會。」
周巽光牧師也認為: 「青少年會一批一批的來, 因為他們會長大。於是現階段我們讓這些學生,走在我們所領受天國文化牧養的方式上。」因此,經過一連串的福音大收割之後,我們必須再將焦點更多放在這群學生的生命建造上,尤其是透過近年來在傳講的「天國文化」來建造與磨塑他們的生命-我希望可以用更健康的方式牧養,雖然相對的,效果不會這麼快,因為你不是在打仗,你不是軍隊,你要花時間等待,讓他們在自由中做選擇,因為心與心的連結本來就不是你能夠掌控的。以前軍事化的教導看似可以很快收到果效,但這對學生生命的養成並不是最健康的方式,甚至有可能有很多宗教的包袱;現在我們鼓勵他們活出真實的自己,我希望我們可以創造比較健康的環境。我不想把年輕人當做沒有思想、不能做決定的小孩子,不是我們幫他們想好每件事,而是他們自己想要尋求神。雖然這花的時間比較多,但我們就是陪伴,並為他們禱告,用神所期待的方式來牧養,把結果教在神的手中。
在天國文化的基底下,Asia for JESU 陸陸續續為青年學子們舉辦了一系列以培靈為主營特會, 例如「青年復興挑戰大會」、「屬靈洞察力先知特會」、「超自然敬拜特會」、「自由特會」等等,不僅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己「君尊皇族」的身份,更重要的還教導了「尊榮文化」、「杖與劍的結盟」、「天父的愛」、「使徒性教會」,與重新定義何謂「自由」、「敬拜」、「財務興盛」等觀念。這些天國文化, 都在在豐盈了現代青年基督徒的屬靈生命,讓他們不僅是在自己的山頭上得著更多靈魂;更重要是能夠將這些寶貴的天國資產傳承投資給下一代,好讓每一代的青年在傳福音之前,他們的生命是豐厚而剛強的。
3.營特會的下一步
「現在我很想要把道落實在生活中。」廖文華牧師提到。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只有牧者才能夠講道,有時候我也會想說,我們所講的道,到底和青少年的生活有多貼近?我有時候很想找一些很擅長讀書的基督徒,來與年輕人分享怎麼唸書、為什麼要把書唸好?或是在各行各業頂尖的人,分享為什麼要預備自己進入職場?我覺得這是教會可以更多耕耘的部分。有沒有很愛主的政治人物或企業家,可以和學生分享,要怎麼樣活用自己的長才,幫助更多的人?我希望教會能夠幫助青少年,培養一顆開廣的心,找到好的模範、追逐夢想。大部分在教會中,大家所追隨的目標都是牧者,但是不見得人人都能夠成為牧者。所以我很想找各行各業的人來分享,告訴學生如何進到職場轉化,讓學生有楷模可以學習, 這是一個傳承的概念。所有夢想都和職業有關, 但是教會可以更多幫助學生了解這些, 讓年輕人更早開始逐夢。把信仰生活化, 讓夢想與真理更真實的連結。
同時我也認為,可以更多加強學生在真理方面的教導, 鼓勵學生更多認識神的話, 消化、思想、吸收,讓學生心中有神的道,然後使之與真實的生活連結,讓他們在與父母的關係、人際關係、甚至感情、成為好公民上,都成為可以轉化社會的人。不用講太深,幫助他們更多走入社會、人群,並且瞭解到,神的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針對真理上的教導與紮根, 周神助牧師也特別強調,在忙著傳福音的同時,別忘了最重要的還是要研讀聖經的道。「研經是必須的,但它不太容易適用於現在的聚會,例如在天國文化的聚會,大概也很難只是加一二堂在裡面(因為一兩堂對真理的詮釋也不太完整),所以說我們可能需要一個禮拜的聚會,但這個營特會也許不需要是像大型的,可能一二百人,專門在聖經上鑽研。我知道專門以研經為主的特會曾經有辦過, 但大多好像是鎖定在牧者。對於有心在聖經下功夫的青年學子們,雖然比我們那時候進步很多,但是這一塊我覺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因為我們整個信仰的基礎還是在聖經,如何讓學生一生他可以自己透過聖經更深的造就自己、自己與神對話;換一句話說就是,不管他活到幾歲,不管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身處很弱的教會或者沒有教會,或者他可能移民到一個國家,但是他依然可以因著當時在聖經上面所領悟的道,持續的為主發光發熱、持守不已,我覺得這一方面的基礎還是可以加強。」
營特會模式,從最早期的培靈模式,到傳福音,再回歸培靈(天國文化)本質。我們不能說當時就只有培靈而沒有福音行動、或者只有福音行動而忘卻聖經基礎與生命建造,這只是比重上的不同而已。例如雖然現在營特會又較多回歸到培靈性質,但是這些預備,可能是為了在才藝品格營能夠透過生命的建造,以生命帶動生命、品格影響品格的方式來傳福音。另外例如天國文化特會,或者校園挑戰大會等,也都逐漸轉型為上午以培靈為主,晚上以福音佈道為主的模式雙管齊下的進行生命更新與靈魂收割。這樣的轉型因應了青年學子求快求變,以及適應力提高等因素做調整。
這個時代變動太快了,我們必須多方著手,培靈與福音缺一不可。當然在此之前,我們一定要有更深厚的天國文化為基礎,以多元創意、社交媒體工具為輔,相信營特會也會有更多元的模式產生,去得著更多年輕人,翻轉下一個世代。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4期P.16-19】

2,227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