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事物

流行 |以色列遊記(三)-舊城與苦路

74文/郭逸凡 照片提供/郭逸凡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必遊之地「舊城」飽經世代風霜,多次被拆毀與重建,現今城牆早已不是最初的輪廓,但它仍然是基督徒、猶太教徒及回教徒心中的聖地,處處可見教堂與寺廟。走在幾條主要的觀光市集中,兩旁充斥著阿拉伯小販開的店鋪,陳列各式各樣賣給觀光客的手工藝紀念品、T恤和明信片,這是訓練殺價功力的好地方。如果逛到城區另一頭的阿拉伯人市集,商店風景則轉變為生鮮市場和生活日用品居多,肉攤上經常看得到整隻羊連頭帶腿地掛在鉤子上,亂嚇人的。雖然阿拉伯市集相當熱鬧、充滿生氣,當地導遊還是好心警告:「那裏的治安比觀光區亂很多,不久前還發生攻擊事件,來旅遊的外地人最好還是別落單冒險喔!」

探訪舊城還有一條很有意義的路線,叫作「Via Dolorosa」,意思是苦路或是憂傷之路。當地將耶穌從受審、背著十架行走,一直到安葬的路程分為14個站點,紀念他為了世人的罪而受難。第一、二站位於回教區的安東尼亞城堡內,這是當年彼拉多審問耶穌的衙門;第三至第十站位於舊城的巷弄內;第十站至第十四站位於聖墓教堂內,據說這裡就是耶穌釘十字架並且被安葬的地方。

簡單介紹一下苦路十四站的內容:

第一站 耶穌被判死刑。「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裡往衙門內解去」(約18:28)

第二站 耶穌背上十字架。「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約19:1)「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約19:16)

第三站 耶穌第一次跌倒。一處栩栩如生的壁雕刻劃出耶穌當時的痛苦與沉重。

第四站 耶穌遇見媽媽馬利亞,這裡現在是一間亞美利亞小教堂。

第五站 西門被迫背負耶穌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從鄉下來,他們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擱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隨耶穌。」(路23:26)

第六站 婦女弗倫尼加擦耶穌的臉,他是一位苦路中的傳說人物,據說這裡曾是他的家。

第七站 耶穌第二次跌倒。這裡也是張貼他死亡告示的地方

第八站 耶穌對耶路撒冷的婦人說話:「耶路撒冷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23:28)

第九站 耶穌第三次跌倒的地方。傳統東正教會相信這裡就是各各他。「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約19:17)

第十站 耶穌的外衣被剝下。

第十一站 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

第十二站 耶穌被懸掛在十架上,氣絕的地方。「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太27:50)

第十三站 耶穌的身體從十架上被取下。「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士,為人善良公義。….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路23:50,52)

第十四站 耶穌被安葬之處。據說也是耶穌復活的地方。

這條短短500公尺的耶穌受難之路,姑且撇開路線精確性的爭論,當我心裡想著福音書裡這段歷史的描述,加上眼前一幕一幕的場景,時空彷彿被拉回幾千年前,靜止了。跟著耶穌曾走過的沉重步伐,我更深刻的感受著無法言喻的犧牲之愛,而且明白,一直到永遠,我們都是被愛著的!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8期P.74】

2,644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