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信息|當受傷的心變成武器

憤怒是一種次級情緒,其背後更深層的原因往往是傷痛-周巽正牧師

受傷的心,如何不成為武器?

周巽正牧師透過《撒母耳記上》第25章中,大衛與拿巴、亞比該的故事,帶領我們深入探討一個重要的主題:當受傷的心變成武器

這個故事描繪了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大衛。當他聽到拿巴羞辱他時,憤怒驅使他帶領400個勇士,準備去滅絕拿巴家的所有男丁。這個反應顯得極端且邪惡,與我們所認識「合神心意」的大衛大相逕庭。為什麼會這樣?

周牧師解釋,大衛的憤怒其實是一種遷怒。他以為自己已經處理了掃羅帶給他的傷害,也學會了不對神的受膏者動手。然而,掃羅的背叛、誤解與不公,像一把無形的劍,深深刺入他的內心,留下未曾痊癒的傷口。當拿巴輕輕一碰,引爆了積壓已久的怒氣。

Photo by Michael Shannon

巽正牧師指出,憤怒是一種次級情緒,其背後更深層的原因往往是傷痛。如果你有憤怒的問題,真正需要處理的不是怒氣本身,而是它背後所隱藏的傷害、恐懼與被拒絕感。

當大衛被怒氣沖昏頭時,亞比該的出現,成為一個關鍵的轉折。她冒著生命的危險,跪在大衛面前說:

《撒母耳記上》25章24節

「我主啊,願這罪歸我,求你容婢女向你進言,願你聽婢女的話。」

她不僅代替了愚昧的丈夫,更為大衛守住他的命定。她提醒大衛

撒母耳記上》25章28、31節

「耶和華必為我主建立堅固的家,因我主為耶和華爭戰,並且在你平生的日子查不出有什麼過來。…現在我主若不親手報仇,流無辜人的血,到了耶和華照所應許的話賜福與你,立你作以色列的王,那時我主必不至心裡不安,覺得良心有愧。」

亞比該的介入,幫助大衛從憤怒中清醒。大衛幡然醒悟,承認是神差派亞比該來攔阻他行惡。最終,拿巴在宴樂後,被神擊打而死。大衛也因此說

(《撒母耳記上》25章32、33節)

「應當稱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因為他今日使你來迎接我。你和你的見識也當稱讚,因為你今日攔阻我親手報仇,流人的血。」


真正的盼望:那更偉大的亞比該

這個故事不僅關於大衛的醫治,更重要的是,它將我們指向一位更偉大的中保——耶穌基督

周牧師說,我們常常像大衛一樣,因著內心的傷痛而叛逆、憤怒;同時也像拿巴,自以為是、剛硬,拒絕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掌權。我們的傷痛若不處理,就會成為傷害他人的武器。

亞比該只是耶穌的影子,她的身分預表了耶穌。耶穌不只冒險替我們說話,祂更用自己的生命,徹底擋下本該臨到我們的審判。祂站在神的公義與我們的罪之間,如同亞比該說:「願這罪歸在我身上。」然而,耶穌所成就的,比亞比該更完全——祂親自承擔了審判,讓一切的冤仇都傾倒在十字架上。

當我們定睛於耶穌,祂的愛能醫治我們破碎的心。唯有看見祂為我們所付上的代價,我們硬如石頭的心才能再次柔軟。十字架的大能,不僅使我們從神得到赦罪,也給予我們赦免得罪我們之人的能力。


回應:將你的傷痛交託給神

周巽正牧師邀請大家,將心中的傷痛與怨恨交給神。他特別呼籲,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若你的心因著傷痛被苦毒吞噬,或是你正處於人生的曠野,迷失了方向,請不要讓傷害阻礙你進入神為你預備的命定。

神要我們將受傷的心全然交給祂,因為在耶穌基督裡,我們將得到完全的醫治與釋放。我們的答案不是不要像大衛或拿巴,而是跑向那真正的亞比該——耶穌基督。祂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能改變我們的生命,賜下全新的盼望。

願主耶穌的恩惠、天父的慈愛、聖靈的感動與交通,常與我們同在,讓我們在祂的愛中,經歷醫治、恢復與更新。

如果這篇信息祝福了你,也請將它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能領受這份從神而來的愛與盼望。

 

 

信息分享 |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周巽正牧師
信息整理 |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編輯部

 

8 total views, 8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