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重現耶穌文化》第一章 精彩書摘

列印編輯翻譯|劉如菁 圖片提供|異象工場

第一章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時刻

就讓我直話直說吧,復興大軍新血輪正在全地興起,相信你也是其中一分子,所以你才會拿起這本書來讀。神已揀選你作為祂普世復興計畫中密不可分的一部份,祂渴望萬國歸向祂,在最黑暗絕望之中,祂正將祂的靈澆灌下來。主的榮耀正顯在祂的子民身上,普照世上每一各個國家與城市。

你活著正是因聖靈澆灌,沒有別的事物能滿足你。你之所以閱展讀這本書,是因為你明白你的受造本是為了要贏得城市,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你已經蒙召來參與這場有史以來,神最大規模的行動當中!

使徒行傳十七章說:
祂從一本(本:有古卷是血脈)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徒十七26-27)

你知道這段話什麼意思嗎?神察看永恆長廊後決定把你放在這個時間點上,你也可以生在幾百年前,但你沒有──你就生在此時此刻。每天早上起床你應該笑容滿面、腳步輕盈,因為神已選擇把你放在此時此地,領受有史以來最大的澆灌!

打從康貝爾(Wesley Campbell)於1999年拜訪伯特利教會之後,我的眼目漸漸開啓,明白我們正活在怎樣的時刻。他在一篇證道中引用一些統計數據,令我震撼不已:
•全世界人口直到1804年才達到十億人。
•到1960年,亦即156年以後,全世界人口增加兩倍,達30億人。
•在39年後的1999年,全世界人口又多了一倍,成了60億人口。
•不久之後,全球人口就要比有史以來的人口總數更多了。
顯然,我們活在破紀錄的加速時代,不但世界人口暴增,神的工作也大幅增長。康貝爾牧師也分享有關全球基督徒人口的統計資料:
•自基督升天以來,有三分之一的信徒是在1999年的前十年之中歸主的。
•每一星期都有一百萬人接受耶穌作救主和個人生命的主。
•在世界人口和得救比例增加的驅動下,再過不久,承認耶穌是主的在世者,將多過史上所有信主者之總和。

最近柯巴比牧師(Bobby Conner)引述一項數據:「過去十多年來在中國估計每小時有1,200人信主得救!」3 除了大規模信主之外,還有其他許多神蹟都指向一件事:神正在成就大事。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今我們可以用各式種各樣的方式來傳揚福音。全球禱告運動之興盛壯大遠超過以往,禱告之火在全地的個人禱告密室、團體禱告室、客廳、每週七天每天24小時的禱告之家、教會和大型體育館……等地燃燒著。萬國萬民都傳出熱切的禱告聲音,直達天上,為復興的降臨而高聲祈求。

超自然之事再度重現在教會中──神蹟、奇事、預言和病得醫治,不再只是在佈道會中才看得到,而是在每日生活、教堂內外都持續發生。而且,不只是全職事奉者才能做這些事,職業婦女、做生意的、牧師、兒童等,許多人都在日常生活中見證真道彰顯的大能。從前我們多半從宣教士口中聽到有關神蹟的美好見證,聽了便一同歡喜。但如今超自然之事不再僅盛行於第三世界──天國的福音也在西方國家藉著神蹟奇事而大大傳揚開來。

普世覺醒與神國擴張正在我們眼前一一發生,即便是進行到今天為止,亦足以留芳後世,榮登史上範圍最廣、強度最大的復興時刻。而這才只是剛開始而已,想到神的旨意還要繼續實現,那才叫人興奮而激動,祂已定意照聖子的要求成就了:就是地上萬國作祂的基業(詩篇二8)。已有好些預言指出,將來必有十億靈魂的大豐收,神正在預備我們迎向超凡大事!

我們何其有幸能夠活在這偉大時代!現今的確是為史上最偉大的時刻。神正在全地動工,而我竟能參與其中,每思及此就令我滿心感謝。於是這份感恩就成了我寫作這本書的動力來源,因為相信這是我實現神所賜之角色的一個方法;我的角色就是喚醒並興起這批復興的新血輪──這批滿腔熱火的人將聆聽天父的心跳,並回應祂對各國各城的熱切渴望。

能醫病的復興者

每當神想要在某個地區顯明祂自己,無論是向全國或某一地的人民,藉著祂的同在與大能拯救失喪者,並使整個社會改變更新,祂總是先恩膏個人──我們稱這些蒙恩膏之人為復興者。約拿書就是此原則的有力證明。尼尼微城雖罪惡滿盈、向下沉淪,但神的心意卻是要挽回城中的百姓。他們雖敗壞,但神仍以愛和恩典入侵他們的生活。祂計畫的第一步,就是造訪一個名叫約拿的人。

當神呼召約拿的時候,祂也把尼尼微城復興所需的權柄和能力厚賜給他了。約拿成了神給此城的答案。到今天,神仍用這方式做工。祂巴不得看見全城的人都歸向祂,因此祂正膏抹你我這樣的復興者,使我們能將祂的同在和能力帶到家庭、村莊、城市、地區和國家。

這批新血輪具有一股能改變列國的勇氣,資深的青年牧者暨知名作家普萊尼(Winkie Pratney)曾說:「當神找到一個有勇氣傳講、禱告、並活出充滿憐憫又聖潔生活的人,祂就可以讓一個國家徹底改觀。」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6期P.52-53】

1,87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流行| 《重現耶穌文化》Jesus Culture 第三章 杖與劍

列印編輯翻譯|劉如菁 圖片提供|異象工場

約書亞終能得勝的原因,是他與摩西──年長一代的關係調準了。打勝仗不是靠年輕一代──約書亞手中的劍,而是靠年長一代──摩西手中的杖。但得勝也不是全賴摩西,他需要亞倫和戶珥,還有約書亞率領大軍上戰場。

杖與劍配合,必帶來復興

那一刻臨到完全不在我料想之內,當時我坐在德州機場等候前往科羅拉多泉市,主讓我看到一件徹底改變我一生的事。候機時我讀到聖經出埃及記十七章8至16節,就是摩西高舉雙手為約書亞和亞瑪力人爭戰禱告的那一段,我突然眼前一亮,豁然開朗(我最喜歡這一刻,好像拼圖最後一塊到位,神在不同時候賜下的啟示終於連成一幅圖畫,呈現眼前)。

多年來我一直都曉得不同世代當攜手合作,而我也一直在動員十來歲到二十來歲的年輕復興者。但在機場的那一刻,我才看見這整個復興新品種的主要基石, 就是當「杖」與「劍」配合運用時,必帶起普世復興。

那次我是應好友歐斯坦(Bill Ostan)的邀請前往科羅拉多泉市,當時他負責國際代禱將領機構(由翟辛蒂及夫婿Mike帶領的事工)轄下的分部,他找了勞·安格、翟辛蒂,和三十多位年輕人一起腦力激盪,看如何能點燃全美校園禱告運動。他問我願不願意撥出幾天過去一起討論。接到這個邀請後沒幾天我作了一個夢,就像再獲一塊拼圖,使我對整幅圖畫更了然於胸。

夢中,我和妻站在科羅拉多泉市的世界禱告中心,雖然我還沒去過那兒,但在夢中我知道就是那個地方,記得我對整棟建築物的宏偉壯麗讚嘆不已。心潔和我尋找會議場地,我們經過好幾個大廳才終於找到,一群年輕人已經坐在半圓形階多年來我一直都曉得不同世代當攜手合作,而我也一直
在動員十來歲到二十來歲的年輕復興者。但在機場的那一刻,我才看見這整個復興新品種的主要基石,就是當「杖」與「劍」配合運用時,必帶起普世復興。梯會議廳內。一入會場,我立刻注意到幾件事,首先,在場的年輕領袖絕對不只30人,起碼有100位。第二,在場所有人都比我年輕(那年我24歲)。第三,勞·安格和翟辛蒂還沒來。

心潔和我從後面走到第一排就座,等待會議開始,這時我卻感覺到場內氣氛混亂。會議主席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他上台問有沒有人要分享見證。接下來的事把我嚇一大跳,因為這些年輕人不是站起來作見證,而是互相譏諷、嗆聲,甚至彼此叫罵的也有。我記得很清楚的是,有一女孩子聽到某人的話就站起來回罵說:「是喔?妳這個大屁股! 」我看大家都進入瘋狂的狀態了,真是失望透頂。

直覺告訴我這會議之所以一片混亂,是因兒子們對兒子們說話,女兒們對女兒們說話, 而父親和母親們都沒有出席!已失望透頂的我們於是起身離開,走到走廊時,主席跑過來喊住我們:「請你們不要走,我們需要你們。」我轉身對他說:「假如這件事沒有父母出席的話,我沒時間奉陪!」

領受這夢以後,我知道我應該要去參加。雖然在機場候機時獲得了「啟示」,但這夢跟啟示有何關連, 還有神為什麼要跟我說那些?我卻毫無線索。飛機抵達科羅拉多泉市,我抱著興奮的心情直接去到開會地點,期待與其他領袖一起討論如何點燃校園禱告之火。走進那間教會的會堂, 我立刻注意到與會年輕人不只30個, 一如我夢中所見,起碼有100人,而且絕大多數都比我年輕。我知道他們都是抱著對神和神國度的渴慕與熱忱而來。第一場聚會結束後,我和勞共進午餐,席間勞問我是否從神領受任何話語。我將我的「機場啟示」簡述給他聽,他請我晚上聚會時上台跟大家分享。

晚堂聚會以敬拜開始,接著翟辛蒂上台講了幾分鐘的話。首先她提出一個與全美的教會切身相關的問題,並引用統計數字指出,目前在美國教會長大的年輕人滿17歲以後還留在教會的僅一成,換言之,有九成的年輕人一旦成年後便離開教會了──這真是令人心驚又心痛的數字。

然後她問大家:「怎樣才能留住年輕人?」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年輕人所回應的全是對長輩的不滿,每一個發言都是針對上一輩該如何改變才能留住年輕人:「他們應該把音樂改一改,敬拜的時候應該把燈光調暗,如果要我們留下來就要多重視我們。」

大家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批評,我聽了很難過,同時也領悟了為何我會作那樣的夢和在機場獲得的啟示。與會者全都是一心一意愛主、事奉神的優秀年輕領袖,然而他們的反應卻完全出於上下兩代矛盾不和的思維。而整個晚堂的時間就這樣的過去了,大會請我明早再和大家分享。

隔天早上,我將神放在我心中的負擔說給台下年輕人聽,我先分享我個人的心路歷程,接著講到我所領受的啟示,就是不同世代結盟,各就其位,相輔相成。

我一邊講一邊可感受到聖靈在印證我所說的話,那曾深深打動我的啟示也開始影響別人。前晚這些年輕人紛紛表示對上一代的不滿,現在他們的觀點有所轉變了。

講完坐下後,提供場地的教會主任牧師達屈·席茲(Dutch Sheets)上台分享,他說:「那曾扼殺耶穌運動的種子昨晚也在場」,我聽了十分震驚,之前提過,我24歲前即已深入研究過復興的歷史,所以我對耶穌運動相當熟悉,那曾是影響廣泛的大復興,可惜未能持續,我認為實在結束得太早了。

席茲牧師說完這話,全場年輕人開始為先前對長輩所持的態度而悔改,他們謙卑下來,對長輩表示尊敬,杖與劍終於調準而結盟在一起,那一刻實在十分的感人。

約書亞得勝 仰賴摩西手握神的仗

以下深入說明我在柯羅拉多泉市聚會中所分享的內容,首先是我的「機場啟示」,出埃及記17章的經文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約書亞,也就是以色列未來的領袖上場, 那段感人的故事為我們點出摩西與約書亞的關係。

這段故事的背景簡述如下,以色列人帶著埃及人給的財物離開埃及,進入曠野,故引起周圍邦國的覬覦,欲掠奪他們的金銀財寶,亞瑪力人就是為此而來攻擊以色列人。

於是摩西要約書亞選出人來和亞瑪力人爭戰,當約書亞帶領軍隊去打仗時, 摩西也帶著神的杖登上山頂, 俯瞰戰爭全局。只見摩西緊握神的杖,高舉雙手祈禱,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後來摩西的手酸了,亞倫和戶珥就搬來一塊石頭,讓他坐在上面;兩人站在他旁邊扶著他的手,直到約書亞徹底打贏為止。

約翰‧衛斯理在講解這段經文時曾說:「以色列人的安危繫於摩西之手,更甚於他們自己的手」。

從聖經記載摩西生平可知,這杖象徵著權柄、能力與領導力,而這劍則是用來執行神的工作。在年長領袖權柄的遮蓋下,年輕領袖方能達成任務。

約書亞能打勝杖全仰賴摩西手握神的杖為他祈禱。約書亞雖是英勇的戰士,旗下大軍也訓練有素,但決勝關鍵卻不在他的戰術高超,而在摩西手上象徵神權柄的杖。儘管約書亞率領的大軍奮戰不歇,但只要摩西的手下垂,氣勢便逆轉,亞瑪力人就佔上風。約書亞終能得勝的原因,是他與摩西─年長一代的關係調準了。打勝仗不是靠年輕一代─約書亞手中的劍,而是靠年長一代─摩西手中的杖。但得勝也不是全賴摩西,他需要亞倫和戶珥,還有約書亞率領大軍上戰場。

從聖經記載摩西生平可知, 這杖象徵著權柄、能力與領導力,而這劍則是用來執行神的工作。在年長領袖權柄的遮蓋下,年輕領袖方能達成任務。

為了讓你更了解這段經文的教訓,讓我說明其中兩項屬靈原則,各有不同卻是互相關連。第一是順服權柄,第二是尊榮長輩。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7期P.52-53】

2,063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流行|台灣文化創意先驅- 學學文創志業 徐莉玲

52文| 黃家茵 圖片提供| 徐莉玲

「文化創意產業,對許多人是個似曾相識卻又是陌生的名詞台灣需要觀念革命!」

走進學學大樓,整片的落地窗帶來明亮的採光,極簡風格的裝潢,乾淨明亮的色調,在這裡忍不住要放慢腳步,試圖抓住生活中靈光一現的創意。徐莉玲,一個美術系畢業,服裝設計出身,曾是全台業績最好的中興百貨總經理,直到成為一個文化創意的夢想家-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由於在信仰中擁有信、望、愛,更激發出她對社會的關懷,及經營社會公益型事業的信心,開始協助弱勢家庭的孩子接觸文化創意。因為感性經濟時代來臨,她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激發自己的潛能,長大後找到與志趣相同的職涯生活。

禱告扭轉危機變奇蹟
記得早期台灣的百貨業,只要碰到營運的困難,廠商就會一窩蜂的到百貨公司退櫃,搶搬存貨,大打出手、砸破玻璃的狀況是常見的。當年還不到30歲的徐莉玲,第一次碰到百貨公司易主,廠商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急著要搬貨,求助無門的她,於是來到神面前迫切的禱告。在上帝的帶領下,她打給了10個廠商請教解決困境的建議,並決定隔天在百貨公司內的電影院開上千間的廠商大會。在會中,最後決定由各樓層廠商推派代表共10位組成廠商代表團,在每層樓廠商分別選舉的會議裡,選出的竟然剛好是那10位昨天與徐莉玲通過電話的10位廠商。當時她心中不禁讚嘆驚奇,感謝神的奇妙信實,這樣的組合因此加強了公司與廠商之間的互信,後來的危機處理非常順利,而這也是她第一次親身經歷到上帝帶給她的超自然的奇蹟,使她深信萬事互相效力,要愛神的得益處。

神的恩典還不只如此,她在事件結束時贈送每位廠商聖經與荒漠甘泉,多年之後,其中有位廠商當面告訴她,因為當時經歷到神的真實,全家也成為基督徒,而這套拯救公司危機處理的策略也成為日後許多百貨業的經典案例,學習的範本。

「利他」想法交出精彩的行銷成績單
擁有人文關懷,對人十足熱情的徐莉玲,注意到過去的教育體制都是以績效為導向,只重數學與語文,輕美術、音樂,並且過去台灣經濟是以代工發展為主,因此在教育體制與企業體制裡,扼殺了創意的發展,許多企業即使生產再好的產品也沒有膽量開發消費者的需要,做自己的品牌。再加上現在的家庭呈現少子化,從小沒有學習分享的環境,也減少了與人溝通合作的機會,許多人不懂得利用跨界整合加值的行銷方式,使台灣的美學競爭力在亞洲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徐莉玲說:「從小我就在五個孩子的家庭中長大,因為有許多機會和兄弟姊妹互動,所以也幫助我學到了許多溝通協調的重要。」徐莉玲露出了笑容說到。大家庭的生活,使她學會了如何以「利他」為出發點,選擇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與所有單位與個人合作。也因此徐莉玲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創造出一次又一次令人驚艷的成績。

信仰也可以很「創意」
徐莉玲表示:「文化創意產業,對許多人是個似曾相識卻又是陌生的名詞, 文化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教育、宗教、哲學、藝術等,台灣面對政治對立、經濟蕭條、軍事威脅、社會撕裂、教育失敗、藝術輕忽,台灣需要的是觀念革命!」台灣其實有潛力成為大中華市場的主流,我們的利基點在於,我們有比大陸擁有更多的國際人脈和貿易經驗,只是我們必須先對自己的文化有更多的研究。唯有更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才能有更多的創意,而不只是單單抄襲其他國家的作品。

在學學大樓的5樓新推出「綠色時尚工場」,推廣回收再製,支持本地創作,以各樣的創意,將生活中原本要丟棄的材料,變成可以再次使用的新創意。學學大樓的6樓,也新成立「文化色彩研習室」,展示亞洲傳統文化色彩及2010-2011的世界流行色彩,推廣文化色彩課程及展覽。徐莉玲總是期待透過各樣的體驗,能讓這世代的年輕人找到靈感,跨界學習,啟發生命,找到屬於台灣年輕人自己的天空。

徐莉玲也相信宗教是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並且是商業倫理的基石。在傳福音時,建議如果我們可以善用文化創意產業來行銷包裝,運用數位遊戲、動畫、平面設計…等,讓福音活潑化。目前基督之家也與學學文創志業合作, 讓「做禮拜」不再只侷限於每周日去教會,每週二晚間走進學學的創意空間,也是走進了新形式的聚會!

信靠是我們最好的武器
最後徐莉玲告訴這世代的年輕人,不要害怕挑戰、不要抗拒困難,越認識神的能力,你就會越清楚知道原來你有永恆的靠山。緊緊跟著神,你可以行在神蹟中,每天的生活都會充滿神給你的無限驚喜!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4期P.52-53】

2,945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