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 | 單純像小孩一樣讚美、感謝祂!

在2020天國文化特別聚會中,伯特利教會使徒性治理團隊資深領袖比爾‧強生牧師,以大家熟悉的主禱文,以及「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鼓勵弟兄姊妹將生命中的大小事都帶到神面前,以單純的心來回應祂。

1,18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在2020天國文化特別聚會中,伯特利教會使徒性治理團隊資深領袖比爾‧強生牧師,以大家熟悉的主禱文,以及「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鼓勵弟兄姊妹將生命中的大小事都帶到神面前,以單純的心來回應祂。

台北靈糧堂 許家鳳

印象最深刻的是,Bill牧師提到一段很簡單的經文:「凡事謝恩、不住地禱告、常常喜樂」,這是很常聽到的經文,卻是很深的提醒,特別是在跟自己、跟神的關係上,以及與別人的關係上。當自己想要更健康的時候,學習要看感恩的事情,然後常常對神敞開自己跟祂禱告;在跟人的關係上,常常用一個喜樂的心來看所有的關係,而且用一顆喜樂的心,去對待彼此。特別是信息最後,牧師帶大家練習三分鐘的感謝;在感謝完後,對於目前遭遇到的一些困境,在心情上是真的鬆開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練習,而且我很喜歡。

中山靈糧福音中心 郭慧敏

在聚會中被提醒,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很常去看「結果」,例如:禱告有沒有被成就、生命有沒有突破……等等,但其實神最看重的是,祂和我們一起經歷的這段旅程。前陣子我在關係中遇到困難,那時候我很痛苦,也常問神:「這些禱告祢到底有沒有聽見?為何都沒有成就?」而參加聚會後,我才明白,當我願意回到神面前,這才是祂看重的,即便是遇到自己覺得做不到的事情,只要願意和祂一起走就可以了!我也會想著,當未來和上帝見面時,就可以和祂分享這些好多的旅程,這讓我非常的興奮!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王盈琇

聚會中Bill牧師用很常見的經文來提醒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 透過這件簡單的信息,讓我們知道讚美神其實很簡單,無論我們處在甚麼環境,都要相信神會供應我們。而我也學到了,不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可以先去到神的面前讚美祂!

1,18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見證 | 2019天國文化領袖高峰會-「天國文化」告訴我們的事…

回去後希望能帶給同工的,是讓他們知道不要害怕失敗。所有失敗都是成功的一部分,我希望讓他們知道都勇敢去嘗試,因為這是一個過程,是越來越像天父的形象的過程……

99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見證整理 | 林筱雯、魏弘傑、陳珮瑜

你不需要像別人 只要像神眼中的那個「你」

鄭賢智牧師 / 武昌新世代教會
每次的天國文化特會,讓我學習從多個角度、面向、方式來看待如何建造教會,以及如何重新認識神,認識神在我生命當中的呼召跟揀選。巽光牧師的分享,揭示了這一次大會的主題,讓我們看見在這次特會中,就是要帶領我們找出自己到底是誰,以及神在我們生命當中的命定和夢想到底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要做自己,可是不是要做我們想要、或以為的那個自己,我們乃是要做神所呼召我們的那位自己;我們都知道我們渴望走自己的路,可是不是想我們走我們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路,我們要走的是神在我們生命當中的揀選、命定、呼召的那一條的路。

感謝主能讓我們清楚的看到,神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所要期待的就是像我們自己,神在我們生命所建造、所揀選、所呼召的那個自己。

過去是我被成全 現在我也要成全下一代

周子甯牧師 / 高雄武昌教會
每一次在天國文化裡面,神都透過這些的講員再一次對我說話,好讓我能夠知道我怎麼樣在這個信仰當中去更真實的遇見這個天父。這不單單只是一個信仰,而是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不斷去挖掘神在我生命中那美好的作為,好讓我知道我是誰,我為何如此活著。

在過去天國文化的領受對我服事最大的影響是,我開始去思想:「我為什麼要服事?」,當我明白為什麼之後,我的服事開始有很多的調整,過去可能會很想要去掌控一些事情,但是我不斷從這些信息當中,學會怎麼樣成全人去完成神在他生命中的事情,就像上一輩的父老也成全了我,讓我在服事中有空間發揮,我也希望自己也能夠像天父一樣、能像父老他們的榜樣一樣,也去成全下一代更多的年輕人,好讓他們能夠在服事當中,去發掘神在他們生命中的恩賜、才幹和命定,我覺得這是天國文化在我生命中帶來最大的影響。

原來在神的眼中 大小事都是向祂獻祭

柳子駿牧師 / 台北復興堂
在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每堂信息當中,我都學到很寬廣的思維,以往我們好像想要學一些方法,想要找到一、二、三、四的步驟,但我覺得比爾牧師在這一次特會中,他把禱告的思維擴大,把榮耀神優先順序的思維也擴大了。特別當我聽到他說:睡午覺與叫死人復活這兩件事情,在神來看獎賞是一樣的,對神來說,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包括服事,都是在榮耀神,都是在為祂獻祭的裡面。我覺得這樣簡單的思維,都可以幫助我回去看待教會、看待同工,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天國文化中另一個不同的改變就是,常常我們覺得好像只有一個方法可以看見神的國降臨、復興、或者增長,但是如果我回去可以帶給同工的,就是讓同工能發揮上帝擺在他裡面的命定、或是擺在他身份裡面的那些恩賜,當他發揮神給他的產業,說不定才真正可以達到神最希望的復興。所以我覺得我回去如果真的可以帶給同工,大概就是讓同工可以做他自己,而且把他最好的發揮出來獻給神。

 

在神的國度中 超自然就是自然

張光偉牧師 / 新店行道會
從史提夫‧貝克藍(Steve Backlund)牧師身上,他教導的真理是,魔鬼有很多的謊言,但是當我們聽到這些謊言時,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去笑一笑讓它過去。我們常常會受到很多的控告、很多聲音、很多比較,要讓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在牧師的教導中,你心裡可以得著釋放,知道聖靈怎麼樣都是愛著你,你就努力的去做,這些的謊言、控告是不需要聽進去的。

在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的身上,你看見到一個單純的信心,每次他在講道的時候,講到跟著上帝的關係,你會發現,超自然應該變為自然,因為對神來講,沒有任何東西叫做超自然,對祂來說都是自然。我們渴慕真的在台灣,願神的國能夠降臨,能夠帶出天國文化在每一間教會中,讓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能夠被興起,這是這兩個牧師給我非常大的感動。

回去後希望能帶給同工的,是讓他們知道不要害怕失敗。所有失敗都是成功的一部分,我希望讓他們知道都勇敢去嘗試,因為這是一個過程,是越來越像天父的形象的過程。我希望他們努力去聽,能夠聽到上帝給我們那微小的聲音;我希望他們有信心敢去嘗試,因為當他們跨出那一步的時候,就能夠有神蹟發生,願這超自然的事是在每個人生命當中,而不是只在少數人身上。

 

在天國文化中 領受從神而來的身分

苗其傑牧師 / 新竹靈糧堂
每次參加天國文化特會,透過講員的信息,真的會對我們已經習慣的模式帶來很大的衝擊、和思想的改變。

我們常常用自己的角度給別人貼標籤,但是卻時常忘記,上帝呼召我們是要去成全弟兄姊妹。但在天國文化裡面,我們才會看見神兒女的榮耀、看見神呼召他們有不一樣的身份,當他們從神那裡領受了他們的身份以後,他們就會去回應,然後活出不一樣的命定。

其實過去幾年,我們教會很受天國文化的影響,像這幾年的主題就是「神兒女的榮耀」,我們核心同工會一起研讀「蒙福教會」,也真的一起看「不同凡想的自由式人生」,都再次讓我們去思想,上帝怎麼樣看待我們與祂的關係、我們彼此的關係?盼望我們真實的可以活出,在神國度裡面的,那個自由又豐盛的生命。

 

99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特會報導 | 「天國文化」告訴我們的事…

「每次的天國文化特會,讓我學習從多個角度、面向、方式來看待如何建造教會,以及如何重新認識神,認識神在我生命當中的呼召跟揀選。」

1,13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見證整理│林筱雯、魏弘傑、陳珮瑜 照片提供│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你不需要像別人 只要像神眼中的那個「你」
鄭賢智牧師 武昌新世代教會

每次的天國文化特會,讓我學習從多個角度、面向、方式來看待如何建造教會,以及如何重新認識神,認識神在我生命當中的呼召跟揀選。巽光牧師的分享,揭示了這一次大會的主題,讓我們看見在這次特會中,就是要帶領我們找出自己到底是誰,以及神在我們生命當中的命定和夢想到底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要做自己,可是不是要做我們想要、或以為的那個自己,我們乃是要做神所呼召我們的那位自己;我們都知道我們渴望走自己的路,可是不是走我們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路,我們要走的是神在我們生命當中的揀選、命定、呼召的那一條的路。


感謝主能讓我們清楚的看到,神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所要期待的就是像我們自己,神在我們生命所建造、所揀選、所呼召的那個自己。

 

過去是我被成全 現在我也要成全下一代
周子甯牧師  高雄武昌教會

每一次在天國文化裡面,神都透過這些的講員再一次對我說話,好讓我能夠知道我怎麼樣在這個信仰當中去更真實的遇見這個天父。這不單單只是一個信仰,而是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不斷去挖掘神在我生命中那美好的作為,好讓我知道我是誰,我為何如此活著。


在過去天國文化的領受對我服事最大的影響是,我開始去思想:「我為什麼要服事?」,當我明白為什麼之後,我的服事開始有很多的調整,過去可能會很想要去掌控一些事情,但是我不斷從這些信息當中,學會怎麼樣成全人去完成神在他生命中的事情,就像上一輩的父老也成全了我,讓我在服事中有空間發揮,我也希望自己也能夠像天父一樣、能像父老他們的榜樣一樣,也去成全下一代更多的年輕人,好讓他們能夠在服事當中,去發掘神在他們生命中的恩賜、才幹和命定,我覺得這是天國文化在我生命中帶來最大的影響。

 

原來在神的眼中 大小事都是向祂獻祭
柳子駿牧師 / 台北復興堂

在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每堂信息當中,我都學到很寬廣的思維,以往我們好像想要學一些方法,想要找到一、二、三、四的步驟,但我覺得比爾牧師在這一次特會中,他把禱告的思維擴大,把榮耀神優先順序的思維也擴大了。特別當我聽到他說:睡午覺與叫死人復活這兩件事情,在神來看獎賞是一樣的,對神來說,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包括服事,都是在榮耀神,都是在為祂獻祭的裡面。我覺得這樣簡單的思維,都可以幫助我回去看待教會、看待同工,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天國文化中另一個不同的改變就是,常常我們覺得好像只有一個方法可以看見神的國降臨、復興、或者增長,但是如果我回去可以帶給同工的,就是讓同工能發揮上帝擺在他裡面的命定、或是擺在他身份裡面的那些恩賜,當他發揮神給他的產業,說不定才真正可以達到神最希望的復興。所以我覺得我回去如果真的可以帶給同工,大概就是讓同工可以做他自己,而且把他最好的發揮出來獻給神。

 

在神的國度中 超自然就是自然
張光偉牧師 / 新店行道會

從史提夫‧貝克藍(Steve Backlund)牧師身上,他教導的真理是,魔鬼有很多的謊言,但是當我們聽到這些謊言時,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去笑一笑讓它過去。我們常常會受到很多的控告、很多聲音、很多比較,要讓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在牧師的教導中,你心裡可以得著釋放,知道聖靈怎麼樣都是愛著你,你就努力的去做,這些的謊言、控告是不需要聽進去的。


在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的身上,你看見到一個單純的信心,每次他在講道的時候,講到跟著上帝的關係,你會發現,超自然應該變為自然,因為對神來講,沒有任何東西叫做超自然,對祂來說都是自然。我們渴慕真的在台灣,願神的國能夠降臨,能夠帶出天國文化在每一間教會中,讓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能夠被興起,這是這兩個牧師給我非常大的感動。


回去後希望能帶給同工的,是讓他們知道不要害怕失敗。所有失敗都是成功的一部分,我希望讓他們知道都勇敢去嘗試,因為這是一個過程,是越來越像天父的形象的過程。我希望他們努力去聽,能夠聽到上帝給我們那微小的聲音;我希望他們有信心敢去嘗試,因為當他們跨出那一步的時候,就能夠有神蹟發生,願這超自然的事是在每個人生命當中,而不是只在少數人身上。

 

在天國文化中 領受從神而來的身分
苗其傑牧師 / 新竹靈糧堂

每次參加天國文化特會,透過講員的信息,真的會對我們已經習慣的模式帶來很大的衝擊、和思想的改變。


我們常常用自己的角度給別人貼標籤,但是卻時常忘記,上帝呼召我們是要去成全弟兄姊妹。但在天國文化裡面,我們才會看見神兒女的榮耀、看見神呼召他們有不一樣的身份,當他們從神那裡領受了他們的身份以後,他們就會去回應,然後活出不一樣的命定。


其實過去幾年,我們教會很受天國文化的影響,像這幾年的主題就是「神兒女的榮耀」,我們核心同工會一起研讀「蒙福教會」,也真的一起看「不同凡想的自由式人生」,都再次讓我們去思想,上帝怎麼樣看待我們與祂的關係、我們彼此的關係?盼望我們真實的可以活出,在神國度裡面的,那個自由又豐盛的生命。


延伸閱讀:

牧者專訪|比爾‧強生(Bill Johnson):如果只能傳承一件事,我會教導有關「神的良善」。

牧者專訪|史蒂夫.貝克藍(Steve Backlund):相信真理,就被神而來的盼望充滿。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4期P39-41】

1,13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牧者專訪 | 不是當基督徒 而是成為基督的「跟隨者」

愛必須是我們所做一切事的中心。」神也把要對姐妹說的話放在他的心中:「女人是照著神的形象樣式所造的,女性特質是大有能力而且極為榮美的!」

1,29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採訪撰文 | 賴若函 Casy Lai、陳珮瑜

2018年底,克里斯‧韋羅頓(Kris Vallotton)牧師來到台灣,在「先知學校」與「可以勇敢Be You -姐妹特會」中分享信息,他不僅強調:「愛必須是我們所做一切事的中心。」神也把要對姐妹說的話放在他的心中:「女人是照著神的形象樣式所造的,女性特質是大有能力而且極為榮美的!」
 
編輯團隊在聚會期間特地採訪了克里斯‧韋羅頓牧師,請他分享該如何將特會中所學習的一切,實際應用、活出在我們的生命中。
 

Q:在特會中,你談到我們不是「蒙恩的罪人」,而是新造的人,但是在教會仍舊有不少針對除去家族咒詛、釋放的教導,你怎麼看這些,我們需要花很多力氣去追求醫治釋放、趕除魔鬼嗎?


當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祂打破咒詛,加拉太書三:13說「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受原文作成〕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著,『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我們就成為耶穌的血脈了,所有情緒的綑綁、世代咒詛都不在這血脈中,我們是新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羅馬書六: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我們與耶穌同死同復活,成為新的人,當我接受耶穌,就不再是罪人,我已成聖、擁有新的基因密碼,我是神的兒女。

魔鬼的意思是無法(lawless),牠不遵守神的律法,也想影響人們去犯罪、犯法使我們和牠一樣,但是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就打破了我們歷世累代的咒詛。如同歌羅西書第一章說到,我們從黑暗之子變成天國血脈之子。

當有些從父親那邊、母親那邊來的世代咒詛,我們要宣告從耶穌救恩而來的力量,向咒詛說不,宣告它是不合法。所以為什麼聖經但以理書七:26說「然而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他的權柄必被奪去,毀壞,滅絕,一直到底。

我認為不需要一直去挖掘過去,與其一直去改變舊人,不如去轉化新人,這也是神做的。如果你有一些過去的生命問題,例如色情的癮,你有從神來的力量去抵擋過去的罪,有時候我發現人們一直陷入自省,忘記他們是新造的人。
 

Q:如何在充滿多元的流行文化、音樂、電影中,保守我們的心?

什麼是罪?任何使我減低神對我影響力的事物就是。我不是律法主義者,我也看電影,但我要小心自己在看什麼。耶穌說要小心你看、你聽到的,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充滿了「垃圾」,例如一天只讀聖經三分鐘、卻上網三小時,那很明顯的你的心思意念會被世界轉化、而不是神。

我們要問的是「聖靈要我們做什麼?」,因為和神的關係不應該被掌控,而是要「有關係」、敏銳聖靈的聲音。真實跟隨耶穌,要非常敏銳聖靈的聲音,這是一個挑戰,因為在21世紀,你可以當一個基督徒卻和你的男女朋友同居,但你如果這樣過生活、是無法跟隨耶穌的。

我要說的是,基督徒指的應該是跟隨耶穌的人,「跟隨耶穌」不只是一套標準,而是每一天跟隨神,走進關係,聽聖靈的聲音,如果聖靈說我不想要你抽菸、不想要你吃那個、不想要你和哪些人在一起、不想要你去那個地方…….我只是順服,因為聖靈是真理,祂安慰我、引導我、提升我。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當基督徒,而是當基督的跟隨者。
 

Q為什麼會寫下《天生美力的妳》這本書?

教會應該要成為最培育女性,興起女性可以全心活出神的命定,全然得權柄、被差派的地方,因為耶穌破除了咒詛,使男人、女人、受造物都得自由。

如今我們看到男人活的自由、但女人還在咒詛中,受限於男人覺得他們該成為什麼,我認為神從伊甸園起,就是要讓男女一起掌權的,所以我寫了這本書。就我個人而言,我的太太、兩個女兒、四個孫女,我渴望看見他們活出完全的自由,讓孫女們可以全然活出神的命定呼召。
 

Q在伯特利教會,是否有建造一個讓姐妹被賦權的氛圍?

在伯特利教會的文化一直是賦權於女性的,但有些人不太認同,是因為比爾‧強生牧師的太太貝妮‧強生,不太在講台上分享信息,因為她不太想,我的太太也是,有些人會說,如果你們要讓女性擁有權利,就應該安排他們每週在教會分享信息。

我問了我太太上百遍要不要去分享信息,但那不是她的熱情所在。不過布萊恩強生牧師的太太珍強生,帶領伯特利教會的敬拜,她講信息、教導、帶領團隊;主任牧師艾力克強生的太太Candice,也和他一同帶領教會。

伯特利教會有720位全職同工,其中有六成是女性,他們不只是行政同工,也是教師、牧師、先知性事工,姐妹在我們教會是非常被成全和尊榮的。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3期P39)

1,29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自由的根基:改變的層次

08信息/周巽正   整理/黃詩絜

我們需要明白自由的定義。很多人渴望得著自由,因為他們生命當中有痛苦。聖經裡的自由定義不是「你的生命當中沒有什麼,你就得自由;而是你生命當中擁有什麼,或擁有誰,就得自由。」如同哥林多後書3:17所說:「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因此當我們進入自由的主題時,不會很具體談到任何可能的掙扎,不論是罪的轄制,或者是一些誘惑和癮頭。越是定睛於那些纏累生命的罪或轄制,它就越主導你的人生。當我們把焦點放在正確的東西上,排對優先次序時,你會發現綑綁、攪擾、纏擾的事物,自然會從生命當中脫落。

自由,不是我們更努力、更認真就可以得到。自由是一個新的生命-「當我們走在自由裡,要經歷真實的改變。」

我們認為基督徒,要讀經、禱告、靈修,也要參加崇拜和小組、委身在教會、傳福音和服事,因為跟神交通是每一個基督徒必要的義務,可是我們似乎都靠意志力和努力履行基督徒的好行為。

走路或跑步時,我們總能夠輕鬆地隨自己意思停下。意志力能夠使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然而,當我們嘗試在騎腳踏車、摩托車甚至是開車時用腳剎車,那就有點麻煩,因為腳並不是用來剎車的正確工具。

當我們講到自由的時候,需要知道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使用錯誤的工具嘗試達到最終的目的,可能到最後連腳都沒有了。自由,不是我們更努力、更認真就可以得到。自由是一個新的生命-「當我們走在自由裡,要經歷真實的改變。」

我們將循序探討五種層次的改變。通常我們想像的是階梯式層次-突破某一層次後,進到下一個層次裡。然而,這五種層次有一種特性,當你先改變上面的層次時,下面的層次自然就能改善。天國就像是訓練小Baby不再穿尿布,讓孩子自己上廁所。換尿布的過程中,有一天孩子會開始進到廁所裡如廁,經歷過這個層次的改變,孩子將進入另一層次的改變。

第一個層次也是最低的層次-環境

喜樂和自由不是來自身處的環境。因此,通常環境的改變,並不會帶給你真的自由。

我們總有一個迷思:如果可以改變外在環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問題不在環境。一旦環境改變,自己卻沒變,同樣的問題將在新環境重蹈覆轍。聖經中,為數不少的人所處的環境是最不自由的。例如當保羅在監牢裡,他說:「你們要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對他而言,喜樂和自由不是來自身處的環境。因此,通常環境的改變,並不會帶給你真的自由。

第二個層次-行為

仇敵的控告和定罪成為攻擊神百姓最主要的工具。當仇敵將標籤貼在人身上,人的行為開始影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之後便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我們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因為覺得某種行為或習慣使生命受損或受轄制。我們大部分透過意志力改變自己,過了不久便發現意志力其實很有限。才剛在元旦立下的新年新希望和目標,通常在農曆過年時,就進到絕望中,只好等到明年再立下一成不變的新目標。

行為、思想和感覺是互相牽制的。當一個人讓拒絕感在他心中發芽時,拒絕感會讓自己認為別人是拒絕自己,同時那個人也會做出一些行為讓其他人拒絕自己,感覺就如同標籤影響一個人的思想。仇敵的控告和定罪成為攻擊神百姓最主要的工具。當仇敵將標籤貼在人身上,人的行為開始影響思想和情感,之後便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心理學的角度認為:「行為的問題,透過思想的改變就可以解決。」然而,要透過說服自己的思想來改變有問題的行為是不太可能的,通常可以帶來的改變也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行為改變,並沒有解決真正的核心問題。

第三個層次-能力

能力其實是生命當中一個關乎自己能力的認知,告訴自己可以和不能做的事情。這不是一個真實的能力,而是自己認知所告訴自己的。

能力好比冷氣機中的恆溫器。恆溫器負責控制房間的溫度。能力其實是生命當中一個關乎自己能力的認知,告訴自己極限的所在。這不是一個真實的能力,而是一種自我認知。當人們想要改變時,裡面有一個恆溫器已經設定好自己可以做的改變,即使渴望改變的事物很多,認知總會否定自己。

有減重過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透過運動或者飲食控制,通常減重的前面幾公斤都非常的容易。但是從十公斤開始的每一公斤會變得非常的困難。身體裡也有一個恆溫器,假若改變跟大腦認知的能力是不協調的,它就好像橡皮筋,感受到的壓力也愈多,在你一不知覺的狀況,啵!它便反彈回來。改變的過程會感受到壓力,這個壓力常讓人像橡皮筋一樣彈反彈,甚至彈到比先前更糟糕的光景。

第四個層次-信念

在成長過程背景當中,有兩個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核心信念是我們對神的看法,另一個是,知道自己是誰。

信念跟思想不同,思想是一個意念(idea)。信念是一個潛意識(subconscious),是核心信念(core belief)。核心信念是人內心深處認為的真理,由自己的主觀經歷造成。如果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你可能對交往、關係、將來的婚姻、或是家庭有一種主觀的信念。

當我們講到改變、自由的時候,有兩個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核心信念是我們對神的看法,很多弟兄姊妹對神的良善和屬性,都只是一種「想法」。一個禱告沒有蒙應允,就可以忘記神一切的恩惠,無法感受神的同在。仇敵魔鬼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扭曲神在我們心中核心信念的形象。很多的基督徒知道神愛世人,知道神愛他,可是他的核心信念是:「我所要的神都不給我,我所不要的神偏偏加在我身上。」他對神形象的核心信念建構在扭曲的錯誤形象上。保羅在監牢裡時,深信神的愛沒有離開過,他在監牢可以跟西拉一起唱詩讚美神,因為他的堅信和信念在當下只見到神的愛。

另一個我們需要擁有的認知,是對自己身份的信念。仇敵一旦扭曲神在人心中的形象,人就不能接受神創造人的價值,也沒辦法從造物主那裏了解自我價值,只能從周圍的人事物和環境定位自己的價值。

當我高中的時候,美國流行一種玩具娃娃叫做Beanie Baby。那種娃娃在店裡面的售價差不多是台幣一百五到兩百元。工廠裡的工人,說成本是台幣十到十五元。有些人到網路上轉手賣一隻台幣四千五百元,甚至於有人在網路上願意付三萬元台幣買這種娃娃。

請問Beanie Baby的價值是多少?更重要的是,你問的對象會決定它的價值。

相似的問題,人的價值呢?對科學家而言,生命只不過由元子組成;對社會學家,生命由各種學經歷的過程會有一定的價值;如果詢問那位創造人的神,祂會告訴你,人是無價之寶,是祂精心設計與創造的珍藏品,為了要贖回人類的生命,祂不是花了巨額買回,而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

我們常求問神未來的方向:是不是應該換工作?換服事?其實我們在問的是行為。但神時常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祂總是告訴我們「你是我所愛的。」,這是我們的身份。當你對神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也才能決定自己的能力,以至影響環境跟周遭的人際關係。

第五個層次-身份

當耶穌在人的生命裡,祂改變人的性情和身份。你的身份會決定你是誰。

有一種改變是身份轉換,擁有一個新的身份。這個改變是從我們接受耶穌成為生命的救主開始。對基督徒來講,最熟悉的一個議題,應該是罪的問題。如果人對罪有一個錯誤的定義,那麼所得著的恩典是不完全的。罪不只是行為,罪是與神隔絕、失喪。面對貧瘠光景,人們開始尋找讓自己感覺活過來的事物,使生活不再索然無味,過程中產生的罪行,不過是外在結出的果子,因此死亡成為我們的身份。

當耶穌在人的生命裡,祂改變人的性情和身份。當我們重生得救時,就擁有一個新的身分。全新的身分,不代表不會經歷過去的誘惑、試探,但那些誘惑、試探只是患肢症候群。它在吸引人過去的罪性,使人認為自己仍有犯罪的傾向和慾望。事實上慾望和傾向已不復存,因為在基督徒裡面的是神的性情,需要的只是更多時間來重整,透過讀經、禱告與敬拜,大腦重新修整思想、整理核心信念。

當你開始認同新身分後,就可以進入新的信念,發現信念開始影響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們能像保羅一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行為開始跟著自己的能力改變,而當行為開始改變的時候,並不是刻意,而是活出上帝所創造的自己,改變不再只是靠著意志力硬撐,此時你就進入真正的自由!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7期P.39-41】

7,20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夯話題|郭英馥師母(真理堂楊寧亞牧師妻子)專訪—成為心靈導師 而非孩子的老闆

楊寧亞牧師與師母2管教與掌控,有時就在一念之間!常常一不小心就將管教變成了掌控,台北真理堂的郭英馥師母也曾有過類似經驗,而師母處理的方式就是與牧師一同商量、一起禱告尋求神!之後師母也學習當孩子的啦啦隊,現在更成為孫子的啦啦隊,用陪伴、鼓勵和支持的態度,讓親子間的關係運行在愛的裡面!

1.有的家長會將以前無法完成的夢想,希望或要求孩子能做到,或是將孩子的表現,當作是父母的成就,導致親子間的關係緊繃,親子雙方該如何溝通,可否請師母分享幾個例子?

父母的夢想,若恰好是孩子本身的夢想,當然最好。但是大部分時候都不是這樣。孩子感到父母強加壓力給自己時,要帶著敬愛父母的態度把自己的想法清楚表達出來,請父母接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人格與夢想,但是自己還是很愛他們,也對他們的關心表達感謝。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懂得要支持孩子,作孩子的啦啦隊。父母如果不肯放手,孩子會很難形成健康獨立的人格,甚至會產生精神方面或生活適應方面的問題。

2.有一種親子間常見的情況是,父母都會認為自己已經很開明,但孩子仍覺得父母管太多,師母有遇過這種情形嗎?請問您是怎麼處理?

父母需要同理孩子的處境。首先,孩子所處的時代和父母不一樣,所以雙方尺度一定不一樣。例如以前沒有跨年這種事,但是對孩子來說,跨年是很普通的事情,而且還得玩通宵才算完整。其次,孩子看重的事情和父母不一樣,以跨年來說,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對他來說很寶貴,他不願意錯過,但是一般父母都認為玩通宵傷身體、夜晚在外不安全、影響隔天上課的精神等等。

溝通這類事情的過程,非常考驗親子關係,而我們要相信,惟有愛的關係、信任的關係被保全,才是雙贏,一旦關係被破壞,無論表面上誰贏,實質上都是雙輸。父母要避免讓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包括他的判斷力、保護自己的能力、選擇朋友的眼光,要顧及他的尊嚴,不要讓他沒面子。我們也要教導孩子表達意見的正確態度,不可以頂撞、甩門等等,以免妨礙我們聽懂他的話。

3.很多家長對於「教養(管教)」和「自由」這兩個方面覺得不容易拿捏(甚至沒有意識到在掌控),很容易把控制套在孩子身上成為管教,想請問師母若碰到這類情形會如何處理呢?

管教與控制之間,確實需要好好分辨,我常常請聖靈光照我,這樣做是在管教還是在控制,有警醒的態度,就比較不會落入掌控的光景。隨著孩子日漸成長,管教和控制的界線也會移動,有些做法,孩子小的時候,是管教,孩子大了,卻是不折不扣的控制。

如果孩子過度怕父母,或者甚麼事都要父母點頭才敢作決定,這可能表示他的生命受到父母的轄制。有時候,父母可以直接問孩子,自己會不會管太多,然後到上帝面前禱告,到底自己是需要更多放手,還是需要更多智慧,好讓孩子樂意接受管教。

孩子成人之後,父母就要完全放手,無論如何都不強制介入。從孩子還小開始,就要持續和他們建立起親密、信任的關係,把握一切機會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犯了甚麼錯、無論他們如何忤逆,我們永遠愛他、接納他,這樣,在關鍵時刻,我們的意見自然會在孩子心中有一席之地。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1期P.39】

7,030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