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 從負責走向當責!

001文/Asia for JESUS主編 徐振傑

「我是清華大學的代表,我們的目標是贏得新竹科學園區的靈魂,所以我們要從學校做起。」
「我是桃園銘傳大學的代表,我們的異象是要恢復禱告的祭壇在那個學校裡面。」
「我們是淡江大學,我們的異象是馬偕從淡江上來,我們要從淡江出去。」「長康大學!我們異象是校園中的操場,都有佈道會!」
「關渡基督書院,你們不再只是一群基督徒而已,你們是一支CS軍隊-Christ Soldier,你們要回到校園裡投下24小時禱告的核子彈,炸毀仇敵所有的黑暗權勢!」

猶記得2006年8月25日,在中原大學舉辦的「大專挑戰營」最後一天,Jaeson Ma牧師邀請台下四、五十所學校的代表,上台為自己的學校宣告一個異象。聽著他們滿腔熱血的高聲疾呼,那股想要贏得靈魂的鬥智都燃燒了起來。當時的營會大大裝備了台灣的青年學子,並且真的陸續在校園中展開一波復興工作。我們看見許多校園禱告殿的建立,也耳聞許多創意傳福音的見證,許多神蹟奇事不斷發生,接續著豐收100、領袖訓練學校等的支援,繼1980年以來的基督徒青年大復興,儼然要在30年後的今天,再度掀起高潮。

據統計,台灣學生總數共有400萬人,扣除小學生159萬,國中到大學的青年學生仍有240萬之強,約佔台灣總人口的1/10,而其中還不包括研究生和留學生。每接觸十個人,其中就有一個是青年學子,而面對未來少子化,「每個孩子是個寶」的狀況,破除被寵壞了的啃老族,未來青年學子的一言一行,都將左右著父母意見,將牽繫著整個國家的命脈。

四年過去了,新一批的基督徒青年學子將進入到大學裡面。過去四年是個挑望基督徒學生負責任、建立禱告殿、創意傳福音,牧者大量支配與協助的一群;然而新一批的青年學子,要做到「牽繫國家未來命脈」的重任,不再只是對教會、對上帝負責而已,而是應該轉為主動出擊、主導謀略的「當責」者(accountability)。(當責是說到做到,從頭到尾負起專案,有遠慮、有計謀;而負責只是doers,負責分工後工作的推動。)

今年3月,腓力‧曼都法牧師所屬的印尼沙崙玫瑰教會,開始在全地掀起青年人大復興的佈道運動,每一個禮拜,他們都出去辦佈道會,有時候連場地都還找不到,但他們卻在成年人成全年輕人,年輕人尊榮並學習成年人的景況下,一場接著一場的佈道,迄今已贏得數千個靈魂。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年輕人被動的邀請同學「來」教會;而是聯合成年人,發動各種巧思,主動的「去」贏得同學的靈魂。

所以我想,不只在印尼,而是在亞洲各地、在台灣,也要開始擁有青年學子的大復興。於是在這個時代,每個台灣的青年學子都應該認清自己是個「領袖」的這個角色。不再只是小同工,不在只是被支配者,唯有一大群領袖興起,三十年前的台灣學運風潮,才會被這群基督精兵引領再現。

從地土,到國家,到學校,再到家庭與個人,我相信「自己的xx自己救」的歸屬感,只有自己最清楚,那是無法抹滅的。真的期許每一位青年學子,可以細讀本期季刊的各篇報導,還有Cover Story的實戰方針與見證,好好吸收,好好的思考進入校園後的使命是什麼?相信下一個學期開始,我們就會看到福音復興運動在全台各校園遍地開花!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7期P.1】

1,83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編輯台|兩代合一:腦子過去了,心也跟著動起來!

1文/總編輯 陳麗吉

我們時常可以在商業新聞台看到很多傳統產業創新的案例報導,大多是第二代或第三代加入家族事業後的突破更新,EX:農業的創意產銷、花卉精緻化、傳統小吃改良口味E化上線後,團購成績嚇嚇叫、傳統毛巾研發成卡哇伊的毛巾蛋糕、毛巾棒棒糖 等,.變成學生族喜歡的夢幻小禮品。.這些成功的故事背後,其實是由上下兩代緊牽雙手所推動的,且在許多令人讚嘆的獲利背後,勢必也是從不斷地了解及溝通磨合後才產生的。

這一期的亞洲青年誌我們探討「杖與劍的結盟」,講到當兩代合一時會帶出多麼大的力量。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對牧者的對談專訪:你會看到在區牧師和巽光牧師中間那份願意了解的心和不斷地溝通,所帶出的信任及關係;朱植森牧師因著天父的愛,成全青年事工到一個地步,竟然連整個教會都搬到西門町去了,這對教會許多成人是多麼大的改變,而這重大的決定顯出了極大對年輕人的成全;張茂松牧師將真愛運動放手交給對光偉哥,在當中所給予的信任,父子倆在事工中能彼此討論共事,相信這是令很多人羨慕的。

編輯團隊用許多的篇幅來闡述這個主題,渴望將兩代合一的信息說得精準、說得透徹、說得讓你願意付諸行動。但是我很清楚知道,不管我們說再多,很多時候就是會有腦袋過去了、心卻過不去的情景。這就好像是我們倒立降服在主面前,我們的腦袋裝滿了這些的聖經道理,心卻還在半空中懸掛著,當然就更別提手跟腳要在生活中行出來了。年輕人總是容易不服輸的,想為自己爭一片天爭一口氣,不同年齡的兩代有著不一樣的心情,想保護的出發點和想證明自己的熱情總是互相牴觸,一不小心就擦出火花。也許你現在正在一個僵持不下的局面、或是覺得自己委屈被虧待的光景、又甚或是過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雙面生活,有一天你一定得面對心中拉扯的矛盾,得重新站立在神面前感受祂的心意,我期待當那天來到的時候是愛征服了一切,而不是是非善惡或所謂道理驅使著你。

我知道兩代合一會帶出極大力量讓我們可以為神成就大事,但我覺得上下兩代開創出個大復興也不是我們要走在一起的終極目標,我相信天父的心是渴望看到我們都回到祂愛的秩序裡,在愛裡面享受家人的美好。畢竟在神眼中,不管我們活到幾歲,也通通都只是一群圍繞在祂腳邊的孩子。

如果你去問流浪過的人,他會告訴你:有一個家是幸福的。
如果你去問失去父母的孩子,他會告訴你:能被保護,即使是挨罵也是幸福的。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8期P.01】

1,81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編輯台|談論復興之前 先陪伴他們

001A s i a f o r J E S U S 主編/徐振傑
如果你看過電影《KANO》你應該知道有上松耕一( 陳耕元)這號人物。1931年,他在嘉農棒球隊擔任第三棒及游擊手,助嘉農取得甲子園亞軍。畢業後回到故鄉台東擔任台東農校校長,並組成「台東農校青棒隊」。他在台農時期發掘了亞洲鐵人楊傳廣;而他在嘉濃的學弟郭光也,後來也調教兩個兒子和一位姪子成為棒球選手,那位姪子就是郭源治。

郭源治在日職時期, 為中日龍打下一片江山, 後來中日龍來了另一位台灣棒球好手, 郭源治也傳授他許多棒球知識與技巧,而他正是現今如日中天的陳偉殷。2009年陳偉殷拿下中央聯盟防禦率王殊榮, 2 0 1 2 年, 他由日職加盟美國大聯盟,該年投出12勝的佳績,成為金鶯隊史上菜鳥球員最多勝紀錄。陳偉殷成為另一個台灣之光,至今仍引領台灣棒球風潮。

上述的台灣英雄都是在青年崛起,在老年後傳承,這是一個美麗的傳統文化。從當年帶領KANO的近藤兵太郎,甚至更早的能高團開始,他們便打破種族界線,賦與人們肯定自己、彼此尊敬、嚴守紀律、為國爭光等好品格。然而,棒球不是人人都打,這樣的文化不是全民普及,但是這樣的文化值得每個人都來學習。

前幾個禮拜巽正牧師的信息點醒一些事實,他特別提到,青年事工在過去十年有爆炸性的成長,大家開始喊起口號「復興要從年輕人開始」、「復興掌握在年輕人手中」,Bethel教會的Kris Vollaton牧師過去在教會也曾面對這現象,他在靈裡感到非常不舒服,因為這樣的宣告,彷彿幫助年輕人建立了「優越感」,他們紛紛喊著「就是我了,上一代已經過去了!」

面臨這樣的景況,我們發覺錯了,它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不是要年輕人單槍匹馬,而是我們應該為他們預備道路。所以到底該怎麼修補?答案就是這幾年一直在講的尊榮文化,「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並且嘗試領受「兒子的靈。」兒子的靈如同一部翻譯機,他可以扭轉任何被曲解的言語, 他可以翻譯出父親給與你不是你原本希望的愛的語言!另一方面,不那麼信任年輕人的長者,也應該領受「為父的心」,用父親的眼光關愛他們、肯溝通、傳承產業,重要的是「陪伴」他們一起經歷復興!

向青年預約二十年後的美好生活前,取決於我們怎麼教育他們,給予他們甚麼樣的價值觀。當我們憧憬著棒球所謂「一球入魂」、「一生懸命」等傲然風骨時,別忘了棒球以外的世界,更需我們秉持「一主一信」的信念,更新青年基督徒的生命,讓他們在有所依託下,往全地復興邁進!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1期P.1】

1,71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編輯台|「天國文化」運行全台灣!

1

文/A s i a f o r J E S U S 總編輯 陳麗吉

每年十月是我們排年度計劃和編列預算的月份,雖然今年還沒過完, 但2010年的行事曆已經攤開在我的桌上,一整年排下來,各樣的事工讓我們完全沒有淡季,要舉辦的特會有:天國文化特會&神大能佈道會、校園豐收挑戰營、onething敬拜追求特會;而豐收一百的計畫是:官方網站的建置、暑假兩週的領袖訓練學校、在各大校園的多場佈道會;還有媒體事工的部份則有:亞洲青年誌、國度復興報青年專刊、犢報、部落格及Facebook;另外,約書亞巡迴、海外服事(香港&馬來西亞)、Treasure Hunt先知性傳福音運動的推展等。一長串看起來,真是很驚人也很累人。龐大的事工經費也讓我有些壓力和擔憂,但耳邊總會響起牧師說的:「要對神有信心啊!」

從大學開始在特會中服事,我的人生似乎就和Asia for JESUS脫不了關係。全職事奉的這三年,很常有人問我「又加班啊?」或是「最近忙不忙?累不累?」大部分的時候我都能笑著回答,因為我知道這條路是神給我的呼召,而服事神確實讓我是滿足的。但這過程中也真的會有疲憊、茫然的時候,會突然不知道自己做這些是為了什麼。特會、營會、佈道會一個接一個辦,有時候去年約書亞巡迴的歌單旋律都還在腦海裡,下一次巡迴的籌備又開始了。當我更深去想,主祢呼召我奉獻一生給祢就只是為了這些活動事工嗎?當我越往裡面問,我開始知道該追求的是更真實的東西,不僅是特會中聖靈感動的淚水、講員充滿恩膏的信息,也不只是佈道會的決志人數,更不只幾個校園禱告小組而已。我們要追求的是有更深影響力的事情,能徹底改變我們的思想也改變周圍環境的事情。在巽光牧師的分享中我找到了答案, 我想那就是「天國的文化」。

文化講起來雖然抽象、但卻不著痕跡地深深影響人們的生活。文化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力:我們都知道東西文化大不同,華人注重長幼有序跟家庭觀念,這樣的文化就反映在華語中有嚴謹的身分尊稱,並且即使是現代,仍有很多人婚後依舊與父母同住;而美國重視人人平等和自由獨立,這文化表現在人際互動中,即使年長的叔伯他們仍直接稱呼名字ex:David、John,並且大多數人大學離家後就不會再與父母同住,甚至每年只有一次全家團聚的時刻。所以文化不同,所說、所做、所過的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的,卻也是最有力量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10年要辦天國文化特會,我們渴望看到基督的身體有個全面的體質轉換,渴望透過這聚會,將神國度的文化傳遞出去,看見「神的國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每一項Asia for JESUS所做的工作,背後都有一個我們所渴望的天國文化。明年我們依然跟往年一樣有許多的活動、事工,但我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也知道我們追求的不是外在的成績表現。我們內心最深的禱告是:願神透過我們手所做的這一切,帶下屬祂的文化,使天國的文化充滿在台灣、在亞洲、甚至全地。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4期P.1】

3,951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重新了解什一的真諦

No01Asia forJESUS 主編 徐振傑
每次要什一奉獻時,我們常聽到台前的牧師提到瑪3:10這句經文。許多時候,我們可能連經文都沒聽清楚,
不清楚它的意思,只是機械化的拿出奉獻袋,放入鈔票,然後不痛不癢的(有時可能感到心痛)就將它投入
奉獻箱。

這一期的亞洲青年誌,便針對什一奉獻做了深入的探討,並有別於以往,從什一來發現許多神美好的屬性。
我學習到什一奉獻最看重的是心態,就如同捐了全身僅剩兩個小錢的婦人,她的信心比別人都大,她獻上的
是十分之十,所以耶穌才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銀庫的,比眾人投入的更多。

我來到教會七年了。在婚前,我不是很遵守什一,當時的理由很多,「怎麼算這個月都超支, 哪有多的錢
可以什一? 」、「十分之一好多, 這次可以只十分之零點五嗎?」、「沒有什一,上帝一樣愛我吧?」很
感謝神,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什一,我竟然很平安的度過;然後相較於當時交往的女朋友( 現在的妻子)
就可以明顯發現「隨隨便便什一」和「憑信心什一」的明顯不同。

妻子是位非常樂意什一的人,這裡我用樂意, 而不用遵守, 因為她覺得有好的生活、好的工作、好的收入
, 都是因為上帝賜給她的。所以每次月初領到薪水,她便捐得樂意,將什一奉獻投入府庫。除此之外,她
也額外作出許多奉獻,因此她獲得的祝福是倍增的,很明顯的就是她在薪水、紅利的加給超乎以往,在人際
與領人信主上也非常有恩膏。相較於當時隨便什一的我,的確蒙福許多!

我們可能還有另一個錯誤認知,覺得什一才會蒙福,不什一就會受咒詛,這感覺跟捐香油錢很像,但事實上
卻不是如此。我們要知道咒詛來自於仇敵魔鬼,而什一是一個原則, 不什一容易留破口給仇敵魔鬼,但是
切實什一,甚至是更多的給予,則會幫助我們在信心上更信靠神,也因著與神關係的親密,更容易聆聽與接
收到祂要給我們的祝福!

這一期的許多信息裡,都談到Ga t e w a y教會的副主任牧師Robert許多「誇張」的見證。他遵從神的旨意
,憑信心不斷的送車子送房子,有時明明快沒錢了,但神又額外給他們一大筆資產,並提醒他們要不斷的再
給予祝福。我真的相信當我們從新回到「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至滅
亡, 反得永生。」再次思想時,神都已經給了我們祂的兒子,贖回我們的生命,我們還有甚麼顧慮在那邊
討價還價,無法什一的呢!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9期P1

 

4,40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天國降臨是沒有理由的

No01

Asia for JESUS 主編 徐振傑

今天,協會的同工一起晨禱時,有一句話從我左耳進入, 但沒有馬上就從右耳出去, 他繞啊繞, 先是進到我的腦子裡,再深探到心底。那句話是這麼說的: 「孩子想要擁抱父親是沒有理由的。」這句話聽來簡單,但卻好像又沒那麼簡單。
首先,這句話讓我很反射式的聯想到我和我的父親,我在想,長那麼大了要跟父親擁抱好尷尬,而且無緣無故幹嘛擁抱?想起我們最近一次擁抱,是在我的結婚典禮上,因為謝親恩所以要擁抱,這非常理所當然!然後更早之前父親騎機車載我,我需要抱著他,這是為了安全,這也是一個理由!我實在是有點難理解為什麼想要抱父親沒有理由?還有我為什麼要抱他?我可能比較知道,想要抱女朋友或老婆比較不需要理由!
不過接下來第二個畫面,是我現在兩歲的女兒跑進我腦海裡。那是昨晚才發生的事,當時她安靜的坐在我身旁,讀她的小故事書、玩她的玩具,忽然間她轉過頭,用很甜的聲音叫了我一聲把鼻~然後我問她怎麼啦?她什麼也沒說只是一個小跳躍就往我身上撲過來, 緊緊地把我抱緊。我心想是怎麼了?看了看她其實也沒怎麼了,其實她只是想抱著我,開心的笑著!我忽然好像理解到一些事,好像我們的年歲越大,和父母的親密感就越疏離。整個社會或者教育就是告訴我們要穩重成熟、要自立自強、不要麻煩家人、凡事自己解
決。但其實就算我們到了五十歲,那八十歲的父母親還是看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甚至我們的年歲若換算成天堂模式時,根本就是三歲小孩!
當我自己成為人父時,真的比較能夠體會自己當小孩時的故作堅強,以及我那還不用故作堅強的兩歲女兒的真性情流露。而其實,天父對我們也是這樣,祂多麼希望我們擁抱祂、需要祂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是在受傷、無助時才來找祂, 而是想念祂、想找祂時,就可以隨時呼叫,依偎在祂身旁。
不需要理由的擁抱是天性,也是天父給我們的寶藏。就如同天國降臨也是不需要理由的,他其實已經降臨,只是我們預備好自己去承接、去運行這些天國文化了嗎?上帝不在乎我們是否真的衝得頭破血流最後成功,祂要我們享受一起同工、互相需要的過程。兩歲的孩子時常笑開懷,是因為他的世界沒有任何雜質, 唯一信念就是-父親就是我的世界、我的全部!而我們需要作的,就是卸下一些武裝的面具、沉重的包袱,讓自己單純,把天父當作我們的全部,而這也是天國文化是否真的能
夠降臨在全地,最首要的關鍵!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20期P1.】

2,38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編輯台|認識你的父親,使生命更健康

001文/Asia for JESUS主編 徐振傑

這一期我們談健康的生命。有人說健康的生命是靈、魂、體均衡發展;有人說健康的生命不只是「知道」,還要「行道」;有牧師談「饑渴」;有牧師談「自由」;而我一直深信,生命健康最大的關鍵,就是認識你的父親,以及天上的父親。

最近,我讀到許多偉大的運動員、政治家、音樂家的故事,像是NBA球星Derrick Rose、樂壇新星Justin Bieber、美國總統Obama,以及台灣的藝人徐若瑄、言承旭等,他們許多人都有共同的特徵就是-單親,從小家境困苦,而母親的支持是他這一生能成功的最大力量。

當他們讚揚母親偉大的同時,我在想,那些父親們到底跑哪去了?有研究指出,父親比母親更能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康乃狄克大學研究主任羅納德‧羅納(Ronald Rohner)表示:「童年時期曾被父母其中一方—特別是父親—拒絕,必會對個人的人格發展造成影響。即使父親比母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少,但父親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看來是更加突出的,所以父親仍然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認識肉身的父親,包括認識他好的以及不好的一面。親生父親不可能從我們的記憶中抹除,認識他的經歷,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歷程完整。此外,我們更應竭盡所能的去認識創造我們的父親-上帝。因為他才是生命一切的源頭,我們以及父母的靈魂體都從祂而來,祂深知我們一切所為,就連我們的頭髮也都被數算過了。所以了解祂的性情、深知祂看待我們的獨特,祂造我們的目的,才真能使我們生命更健康。

你要知道禱告是認識天父性情的秘訣之一。原本從小,我與父親的關係也不好,沒甚麼話聊,常常在暴戾之氣中度過。然而當我認識上帝,我開始向祂禱告,希望有天我們的關係能和好。今年年初,我曾和父親在電話裡有一段小爭執,我聽到他對人生的無奈與對家庭的失望。然而幾天後,我手機裡收到從他傳過來的一封簡訊,那應該是三十多年來的奇蹟,他說:「很感謝你的一番話讓我想了很多,雖然我外表冷漠但其實溫順容易相處。每天晚上,我總會思念你們,你們過得真的好嗎?還有弟弟、妹妹呢?你的生日到了,祝你生日快樂、美滿幸福!」

感謝上帝,這是三十多年來收到最棒的生日禮物!雖然簡短,但卻使我內心激盪不已。因為它夠真切,因為它是上帝的應允,它讓我更接近父親,更認識上帝。我的內心備覺感動,我的生命是因為他們而完整、而健康!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8期P.1】

2,14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編輯台|坊間教科書談不到的自由!

A s i a f o r J E S U S 主編

文/A s i a f o r J E S U S 主編 徐振傑

 

這的確是一個很大、很難、可以談很多很多,但到最後理解了其實很簡單的一個議題。在全然理解前,我先上網輸入了「自由」關鍵字,然後搜尋引擎會非常貼心地幫你列出1 9 , 6 0 0 , 0 0 0 筆有關自由的資料。舉凡人身自由、言論自由、教育自由, 或者看到一個垃圾袋到底該不該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裡的自由。然後陶淵民說為了自由不要為五斗米折腰;法國《人權宣言》第4條說:「自由即有權做一切無害於他人的任何事情。」一直到我查到聖經上的那句經文,「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八:32,34,36)我才覺得,聖經說的是對的。

 

所謂的真理是什麼?就是整本聖經;而所謂耶穌教我們得自由,是因為我們認出耶穌的教導,耶穌是用什麼眼光看我們的,以至於我們得以自由。在教養孩子上,這個觀念讓我受益良多。前陣子我一歲大的女兒常不吃飯, 謝飯禱告時她會很可愛的說「阿們! 」但接著換來的是一連串的「不要!不要!我不要!」還有一晚,因為她發燒生病一直哭鬧,怎麼抱怎麼哄她也不睡,接著精神異常的好,半夜四點還在唱歌(我都快累癱了),為了她的健康(還有我的健康)很想逼她快睡,但另一方面又想說是否給她自由,就讓她自由玩耍到累了睡了?況且自己忍耐的限度已經快到達極限。這時該怎麼辦?

 

每次遇到這些狀況,我都會先讓自己離開混亂現場冷靜一下。而每次安靜時,耳邊最常響起的一句話就是:「她也是我的寶貝女兒,而你們只是在地上托管的父母,要用我的方式來愛她。」當我再聽到這句話, 縱使還是不知道最適合的方法是什麼,但是心裡會得寬慰,忍耐的限度也會無限加寬,然後有時候很神奇地,孩子就願意吃飯、願意睡覺了。不只孩子得到自由,我的心也得到了自由。

 

這是一般坊間教養書籍不可能會提到的。它們會給你很多教養工具與方式,它們會要你認識你的孩子,但它不會教你-怎麼心理舒坦,怎麼心得自由,也不會告訴你該用神的眼光認識孩子。所以在這個眾聲喧嘩、價值混亂的世代,我們需要格外保守自己的心,要有個安靜的時間,仔細聆聽神的聲音,讓祂透過更多Rhema來對你說話,讓祂告訴你是誰?你現在應該怎麼作。如此一來才不受環境與行為影響,更不會自恃才能而高傲,而我們的心靈,終將獲得著完全的自由。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7期P.1】

2,270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編輯台|恩典 v.s. 公義,西瓜到底偎哪邊?

jay文/主編 徐振傑

跨越2010到2011年,季刊第九期終於發行!何等榮耀地,Asia for JESUS出了這本跨年季刊,並且可以繼續在民國一百年紀錄台灣眾教會以及亞洲各地的基督教盛事。

這一期的主題是「當公義先生遇見恩典小姐」,當我得知要做這個題目時,心裡是充滿興奮的。因為從我還沒信耶穌,直到進入教會後,恩典與公義之間的衝突與拉扯,一直不斷上演著。不只我有這方面的困惑,我相信許多基督徒也同樣有這樣的困惑?讀經時,大家偏愛新約不愛舊約;受到不平等對待、看不慣某事時,我們開始化身「公義使者」,批評論斷這樣不行那樣不對;當我們犯錯時,又奢望著對方擁有耶穌的心腸,釋放恩典與憐憫在我們身上。

台灣有一句歇後語是這麼說的,「西瓜偎大邊-選邊站!」哪一方比較多人選,應該就比較有利,我們就靠過去。我覺得用在恩典與公義的選擇題上,是再貼切不過。對自己不利時,我們希望對方的恩典多一點;對自己有利時,我們伸張的公義就多一點。但是這一期季刊,將帶我們重新思考,恩典與公義該選哪邊?它們真可以一分為二?有沒有什麼挑選上的撇步與原則?

其次,「西瓜偎大邊」亦容易產生「民粹式的公義」以及「民粹式的恩典」的現象。就例如最近「新店中指蕭」、「學腦性麻痺學生的樣子」、「撿到十萬要三萬的大學女生」等,大家只要看到這類新聞,就開始在網路上發起人肉搜索,群起怒罵,網民的公權力儼然大過於司法警政。現在看來「公民輿論定天下」的現象似乎「成果輝煌」,但有沒有哪一天,我們的法律可能全然失效?或這樣的民粹式公義,在沒有真正查證事情原委的狀況下,每個人都成為了另一宗查不出兇手的共謀者?

「民粹式恩典」也是一樣,我們常常在郵件信箱裡發現尋人、尋狗尋貓、尋覓方、尋樂捐的信件,「我們需要你幫忙轉寄給十個朋友,轉寄越多主辦單位就捐越多」,「哪裡發生了風災水災需要財力物資的救援」。有沒有可能這封信已經被轉寄了四五年,人早就找到?或它是一封玩笑、詐騙信?還有民眾捐給受災地區的物資多到沒地方擺,或者他們要的是衣服卻一直收到食物?要心靈安慰卻一直收到錢?

上帝花了七天創造這個世界,萬物都有一個順序與秩序,關於有形的無形的,總有一個原則與邏輯可以去遵行。不是一味的給予恩典,人家說什麼都好好好;公義也不是用來逼人認罪、讓人覺得我們很對。如同封面故事「當公義先生遇見恩典小姐」你應該已經意識到公義與恩典需要連結在一起,需要溝通、需要互為幫浦,甚至立訂原則,才能行使如行雲流水的。而這一期季刊,將透過許多的牧者的信息、故事、教導,帶您重新理出一個頭緒,讓每個人對公義與恩典都有更新的思想與更深入的瞭解!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9期P.1】

 

2,67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編輯室報告|領受恩膏的信心之路

IMG_7594JAY文/總編輯 ligi

這期的編輯室報告真是我最難產的一篇,我想既然講不出個什麼道理,就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歷吧!

因為工作關係,我看過許許多多大小聚會中講員恩膏分賜的時刻。每當特會進行到這個階段時,心裡馬上進入以服務大眾為目的的模式,讓流程有次序、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被講員按手;即使偶有被服事的機會,我多半都非常地孔融讓梨,盡可能把機會留給別的同工。可能我心裡覺得主動去爭取什麼,感覺很厚臉皮;或是,既然恩膏是神給的,幹麻要人來按手,這不就是在追求人嗎……等等。總之這些錯綜複雜的心理因素,導致我常看著別人被按手,而心裡偶爾冒出的渴望衝動往往瞬間被理性壓下去。

直到去年一月我去美國參加Randy Clark牧師的聚會,整個聚會讓我感受到他們對醫治的相信是那麼理所當然,並且即使在聚會裡不是每個人都得醫治,所有的人包含病人自己,也都還是充滿笑容大有信心的樣子,我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其實,心裡是很羨慕能擁有這樣的信心。

在第三天晚上的醫治見證結束後,Randy牧師說要分賜為人醫病禱告的恩膏,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我的身體開始不停前後搖擺,以腰部為中心呈現一個不合人體工學的前後晃動,幅度越來越大,完全無法控制。聚會結束後我被笑得超慘,因為據說我的那些舉動實在非常滑稽。那天晚上,我問神到底我是領受了什麼,卻也沒個清楚的答案,就這樣回到了台灣,日子如常地過下去。

緊接著「2011神大能醫治佈道會」來到,就在Bill Johnson牧師主領的那個晚上,有一個剛過世的姐妹被救護車送來,我們開始預備要到救護車上為她禱告的事情。當信中牧師要我請攝影同工也準備過去拍攝時,心中的第一個念頭是:「你該不會真的相信她會從死裡復活吧?」這讓我隨即發現自己的恐懼:「那麼認真禱告,最後若她沒有活過來,不是很令人傷心的事嗎。」隨著聚會在場內進行,場外救護車上的禱告聲從未停息,而我則盡可能地離救護車遠遠的。就在Bill牧師講到一個小男孩從死裡復活的見證時,我感覺神在說:「祂以前能做的,今天也要做。」然後我鼓起勇氣往救護車走去,把這個感動分享給同工們,說完後有同工邀請我來為這個姐妹禱告。那時候我感覺神把一個極大的愛放在我裡面,勝過對死亡的恐懼(畢竟說實話,我完全不認識這已經斷氣的姐妹,平常看恐怖片都會嚇到批批挫的我哪敢靠近)。禱告到後來我竟然就抱著她,接著就有一個感動是:「要對著她的口吹氣。」我想說:「完了完了……,第一、我有點怕,第二、其他人會不會認為我很怪,會不會批評我這是屬血氣的舉動之類的。」但隨即又有一句話進到我心裡:「為神丟臉有什麼關係?就算搞錯也不會少塊肉嘛!」做吧!我完全照做,抱著這個姐妹貼近她的臉,禱告到最後,雖然她還是沒有復活,但她的身體在整個禱告的過程中一直是維持微溫的狀態。

那天晚上我問神,這就是我所領受的嗎?那是什麼啊?我應該領受一個很具體的能力啊!為什麼她沒有活過來呢?沒有活過來祢叫我吹氣幹嘛啦!很怪!「但是如果有機會,下次我還要再為這樣的事禱告,有一天我一定要看見台灣有死人復活的神蹟發生。」這麼想之後,突然我發現,我沒有抱怨神,竟也沒有灰心喪志。這讓我想到在美國的聚會中,Randy牧師分享當他開始領受要為人病得醫治禱告的這負擔和異象後,他持續為許多病人禱告了好多好多年之後,才看見神蹟奇事發生。我明白了,那個晚上神透過Randy牧師恩膏分賜所給我的,是一個極大的愛與信心,讓我能勇敢追求神蹟奇事。我向神獻上感謝,因為這絕對不是我努力可以換來的,是神透過分賜所給我的寶貴禮物。

願神也透過這一期亞洲青年誌的內容,讓你有勇氣開始追求!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0期P.1】

2,71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