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 《我家也有巨人終結者》第六章 爸媽,請就事論事

說老實話,有些人可能忙了一整天以後根本不想回家,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打開門後會面對到什麼,會不會又是一場大吼大叫、語言暴力、或是要聽白天累積了多少的麻煩事等等?

1,50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透過父母親精心刻意栽培  幫助孩子活出屬天命定

比爾與貝妮.強生 Bill & Beni Johnson合著

我們的方法

我與貝妮在我們剛結婚時就答應彼此,不管我們那天回到家裡再怎麼疲倦,都絕對不要用擺臭臉或是用負面方式來向對方打招呼。除非真的有什麼緊急狀態,否則也絕不要一回到家劈頭就先說自己碰到了什麼麻煩。就算當天可能孩子們一整天都很不乖,需要爸爸跟他們好好地「聊一聊」,貝妮一定都還是會在我一進門的時候讓我感受到溫暖和回家真好。

說老實話,有些人可能忙了一整天以後根本不想回家,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打開門後會面對到什麼,會不會又是一場大吼大叫、語言暴力、或是要聽白天累積了多少的麻煩事等等?因此有許多人寧可在酒吧裡流連、一天到晚加班,或是透過其他活動來填滿下班後的時間,也不願意回到家裡。光是想到一踏進家門就要面對痛苦和衝突,使得他們下意識地調整了自己的行程或是優先次序。當我們不經意地這樣得過且過,並總是用負面的態度在與彼此互動時,無形間就會把自己的配偶逼得都不想回家,或是每到下班時間就一直在想該去哪裡好。

如果真的遇到困難需要雙方一起討論,就要找個兩個人都可以好好坐下來談的時間。特別如果其中一個人已經想那個問題想了一整天,但是另外一個人還沒有時間好好地思考過的話,就不適合去聊那件事,不然預備好的那個人恐怕就會劈哩啪啦地抒發。如果真的尊重另外一方的話,應該要這麼表達:「你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我有想要請你幫一個忙,但是你感覺完全不理我。可能你也不是故意的,但那讓我今天一整天都有點難過。晚一點等孩子們都睡了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一起坐下來聊聊,就當是幫我一個忙,好嗎?」我無法保證這樣的對話一定會談得很順利,不過如果可以這樣去向對方的表示尊重與尊榮時,對你絕對是比較有好處的。

我的某個朋友有次去打獵,就在他瞄準好了那頭鹿並且準備扣下板機時,他突然注意到在另外一頭有別的獵人也正準備要射這隻鹿。我的朋友射中了那頭鹿,但是另外那個獵人的子彈卻不小心擊中了我的這位友人。他告訴我們這個故事時,人是還活得好好的,不過他的這個教訓倒是幫助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一起面對挑戰的重要性。

如果丈夫和妻子或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是各從自身的角度在面對問題,那麼在另外那一頭的家人就很有可能會成為被流彈擊中的那個人。但如果丈夫與妻子能夠肩並肩地一起共同面對問題,就可以大幅減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無心傷害了另外一個人的可能性,也不要在一開始就先假設對方有錯,這樣才可以比較容易繼續談下去。

 
溝通是場爭戰

不是兩個人一開口就一定要吵得不可開交,至少我和貝妮從來沒有這樣過。我們兩個都非常地尊重彼此,因此根本犯不著視對方為敵人,也不用把對方當作是問題裡該被解決掉的目標。我之所以會用爭戰來比喻溝通這檔事,主要是因為黑暗權勢也一直想盡辦法要來使我們分裂,這點無人可以倖免。因此若是能夠好好地進行溝通,並把這項技能也傳授給孩子,不僅能使我們與身邊家人和親朋好友們相處起來更為融洽,也會是我們得著更多恩寵和成功的墊腳石。

教導孩子溝通的藝術要從家裡開始做起,過程中難免也會有意見不合或是談不攏的痛苦時候。過去我與貝妮在和我們自己家人溝通的這個部分上之所以可以順暢,不得不歸功於下列這些想法,在此提出僅供各位作為參考:

● 以身作則示範良好的溝通應該如何進行。光是表達完自己的想法,不代表就有溝通清楚;溝通的重點應該著重於要去了解另外一方的想法。丈夫和妻子應該要為孩子預備這樣的溝通平台,孩子自然就會有樣學樣地去做。千萬不要用以上對下的方式,還外加輕蔑或是嘲諷語氣去對人說話,這樣只會讓那個人與你距離越來越遠。

● 要有良好的溝通,必須讓對方不怕說出自己的意見。不要一聽到自己配偶或孩子的表達就立刻反應很大,這將會對於做到這點有極大的幫助。

● 憑愛心說誠實話(見以弗所書四章15節)。誠實話固然重要,不過必須要在秉持著愛的前提下說。愛會予以尊榮、賦予價值,並為對方喝采,這樣才是真正的溝通。

● 藉由坦承自己所犯的過錯展現出謙卑。如果你是在全家人的面前犯了這個錯,那麼就應該向家人坦承自己做錯了。例如,可能不小心講話大聲了點、失去了耐性、或是在路上吼了一下別台車的司機,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你就應該向自己的家人認錯,並讓你的家人來為你禱告。

● 如果家人感到沮喪或是氣餒,就算他/她當下可能不想多聊,也請予以尊重。尊榮就是給對方空間可以先自行消化,並在過程中仍是用愛去支持他/她。有些孩子可能很難敞開心去談自己的感受,這對父母親來說可能一直都會是個挑戰,因為父母很常會在孩子最不想講話的時候,希望他們可以多說一些。請試著在孩子感到興奮或有趣的時候,再去引導他們可以多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而不要只在他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才這麼做。孩子在沒有感到失望或面對失敗時比較不會有壓力,在這樣的狀況下練習溝通情緒感受的效果才會比較好。

● 試著用自己的話去重述對方說過的話,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確保自己真的有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以前我在進行婚姻輔導的時候也會這麼建議,而當看到夫妻之間明明是要嘗試去重述另一個人前一、兩分鐘才講的一句話,可是說出來的結果卻是天差地遠,那個當下總是叫人哭笑不得。特別當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時,人們總是不免會把原先心裡的成見和苦毒套進另一個人所講的話裡。透過重述對方的話,對方才會有機會可以來調整你的觀點,也才會知道你是否有把他/她放在心上。

● 不要動不動就假設自己知道對方的動機為何。光是學會這一點,不僅可以省去了不少令人頭大的麻煩,也可以保護彼此不造成分裂。做為父母的更要學習不預設立場,並幫助孩子也照樣這麼去做,這將會為他們一生帶來說不盡的好處。聖經裡形容神是「只有祢知道萬人的心。」(列王紀上八章39節,新譯本)若是我們自以為可以猜想得到人心,但神明明說除了祂以外沒有人可以知道,那麼這麼想就是落入極大欺哄的開始。魔鬼樂見我們收下牠雙手送上的懷疑,如此一來牠就成功地讓我們與家人或是朋友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嫌隙。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落入這樣的陷阱,就算有不確定之處,也不要輕易懷疑別人。如果是神要你別跟某某人走太近,那你無論如何都該這麼去做,不過假使神沒有要你往那個方向去想的話,就也請不要擅自胡思亂想。

 


《我家也有巨人終結者》Raising Giant-Killers

>異象工場官方商城 

>有聲書&電子書 (Pubu)

●書籍簡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終,難免會遇到「巨人」以不同的面貌阻擋在他們面前—傷痛、掙扎、恐懼和來自世界的試探。

比爾和貝妮.強生夫婦在書中不僅引用聖經中的例子,還以許多他們自身的經歷為例,實際說明究竟如何在施以管教和磨塑品格的過程中,仍是保有良好緊密的親子關係,而且父母親也能從書中學習該如何按照孩子個別的獨特性、恩賜和優勢去予以發展。引導你培養出巨人終結者—成全並賦予下一代能力,為著個人的生命和世界帶下改變。

●真情推薦

比爾.強生牧師夫婦的教導與禱告,讓我們的孩子如同站在城牆上,不但先見未來的征戰及以轉化型素養為征戰預備策略,更為世代的需要禱告,進入群體展現影響力,為 神國興起、發光,成為神國復興的點燃者及接棒者。--濯亞國際學院校長 李丕寧

作者以真理的基礎,藉由令人會心莞爾的實例,讓我們迅速掌握教導孩子如何「安身立命」的原則與方法,值得一讀再讀。--淡江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洪英正

從天國文化角度讓你開心做父母、如何在家裡帶下天國文化,也教導你如何在每天煩雜惱人、處在爆炸臨界點的親子生活中,帶下屬天的盼望和喜樂。--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柳子駿、景聖禾夫婦

「若要孩子成為巨人終結者,我們就必須先去面對和打倒我們個人生命裡的巨人。」父母永遠是孩子眼中最好的榜樣,一起與孩子起來爭戰吧!--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廖文華、黃翠芬夫婦

●聯名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周巽光、周巽正、林進吉、紀惟明、晏信中、陳逸文&Katie夫婦
張靜蓉、黃瑽寧、萬力豪、蕭祥修

 

1,50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摘要|一箭中的-磨亮孩子的生命 提早改變戰局

出處:賽斯‧ 達爾(Seth Dahl) 牧師信息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我所牧養的這些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因為在一個非常健康、被成全、自由和超自然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後不需要sozo(內在醫治的服事),不需要被趕鬼釋放,不需要輔導諮商,因為他們從小就學會饒恕的大能。甚至他們都不用來讀超自然事奉學院,不用再去學怎麼發預言、為病人禱告、趕鬼、使死人復活、運行在聖靈各種恩賜當中…因為這些東西他們從小到大已經都一直在做了。」

賽斯‧達爾(Seth Dahl) 牧師,是Bethel Church兒童事工部的主要負責人。他從小生長在基督化的家庭,並且在幼稚園時期第一次遇見神(神透過異夢教導他如何繫鞋帶);然而他再次遇見神卻是在二十年後,因為這二十年中,他過著說謊、偷竊、吸菸、販毒(並吸毒)等等遠離神的生活。重生後的他深深覺得,如果二十年前,他就能與神有非常親密的關係,真正認識神的屬性,他不用繞了一大圈到二十多歲才真正經歷神。這也是為什麼他投身於兒童教育事工的原因,而他現在喜樂工作最大的目標,就是確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真正的遇見神,知道神真的愛他。

以愛完全律法 帶下因愛順服的新世代
0527兒童事工第一堂
律法不是懲罰,律法是一種規範與保護,因著愛,自然而然會讓律法成為一種律己的文化。賽斯牧師提到:「如果我們只教導規條、律法,其實我們是攔阻孩子們經歷耶穌復活的大能。」有很長一段時間,兒童事工最強調兩點:不要犯罪、盡量背誦聖經,但這並沒有帶出我們所期望的結果。羅馬書13:8-10如此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愛就完全了律法。」賽斯牧師說:「如果我們教導孩子怎麼愛,他們自然就不會犯罪。」當耶穌被問到最大的誡命,祂的回答也是愛神與愛人,而這兩誡就包括了十誡一切的規範。

至於要如何愛神呢?約翰一書4:19提到:「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在我們要孩子愛神之前,更要讓他們知道神對他們無止盡的愛,否則連愛神本身都會成為律法。「神的愛給予人能力去回應祂的愛。」賽斯牧師也提醒與會弟兄姊妹,孩子們是根據觀察你我的生命來學習的,因此身為兒童事工的領袖,格外要記得:「如果你想要興起一個蒙愛的世代,你要先知道自己是蒙愛的。如果你忘記你是蒙愛的,你就沒有能力去愛神跟愛人。但我們不是因著順服或者好表現來賺取神的愛,而是在蒙愛當中順服神。」

兒童事工就是要將孩子帶進與神連結的關係中,讓他們清楚明白:神沒有對他們生氣,反而因為愛而不再紀念他們的過犯,好讓孩子坦然無懼地來到神面前,不願犯罪傷害神的心,即使犯罪了,第一個反應都是渴望來到神面前──這才是神渴望與我們建立的關係。

見證神的作為 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0527兒童事工第二堂
詩篇78:4-8這段經文中提到,要將法度講給子孫聽,但「法度」在英文中意思是「如何做見證」。在第7節,Seth牧師解釋,神也在說,要叫後代不忘記神的作為,才能持續仰望神、遵守神的命令。換句話說,如果下一代不知道神美妙的作為,就沒有辦法仰望神,更沒有辦法遵行神的話語。這也就帶到經文後面所說,如果我們的孩子真知道神的作為,就不會成為頑耿悖逆之輩。

但讓下一代知道神的所為,並不只是單純講述一段歷史而已,在士師記第二章10、11節,提到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邪惡之事,因為他們不曉得過去神為他們所行的事;儘管在希伯來人歷史中,他們會向兒女講述過去所經歷的神蹟,然而對下一代來說,這份「知道」卻僅止停留在腦海中而已。在希伯來文中,真正的「知道」,是透過經歷來認識。

Seth牧師也提到,在馬可福音第8章中,門徒們忘了帶餅,耶穌囑咐他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這裡耶穌當然不是在指責門徒,事實上在這之前,門徒已經親眼見證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用七個餅餵飽四千人的神蹟,然而這見證卻沒有進到門徒心中,Seth牧師說,若是門徒能夠認出在他們心中曾經餵飽千人的見證,相信他們就不會為了只帶一個餅上船而擔憂。

見證幫助我們改變思考的方向,讓我們的心與神有一樣的邏輯。Seth牧師特別提醒,政治與宗教的靈會影響我們思考的模式;而相對就是天國的酵,每當神蹟發生,神就將天國的酵植入我們心中;當這酵發出來時,就會充滿我們全人全心。因此見證──聖經中指「法度」,不只是一份提供參閱的紀錄,而是要使我們的思考模式完全被改變。

為了生命美好 把話藏在心裡面
0527兒童事工第三堂
「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Seth牧師引用了詩篇119篇11節的經文開始了信息。很多兒童事工都很重視這段經文,所以不斷的鼓勵孩子們背誦經句。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有些教會卻將這段經文理解成「我將你的話背誦在我腦海裡」。

Seth牧師有段時間在他所帶領的兒童事工中感到沮喪,因為一群比較年長的孩子無法專注,只顧著和朋友聊天。他就禱告求神讓這群孩子渴慕神的話語。有一天神就吩咐他讓孩子們拍影片。於是他找來他認為對兒童主日學最不感興趣的孩子,讓他擔任導演,把聖經故事編寫成劇本,拍成短片。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隔了一個禮拜之後這個男孩抱著聖經衝進教會,興奮的要開始拍影片;在那之前從來不參予敬拜的他,竟然跑到台上帶著大家敬拜!

如果我們要訓練出不會犯罪的孩子,就要訓練孩子把神的話藏在心裡。所以我們也不再只是為了教導而讀經、準備教材,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命。因為餵養我們生命的東西就會餵養我們的孩子,當我們領受了神要透過我們說的話之後,就可以釋放這個恩膏在孩子的身上,帶出活水的江河。

Bethel兒童事工的實際作法
在Bethel,每次兒童事工一開始,一定會有同工站在門口歡迎小朋友,我們會針對小朋友們個別的愛的語言,給予他們擁抱、稱讚、或者提醒他們待會會有冰淇淋、跟他們有精心時刻的聊天。當我們這麼作的時候,神就帶我們破除教會裡面政治的靈(一律的討好以獲得好感,繼續來教會)。我們現在這麼作只是想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讓他感受到我的愛,而當他們感受到我的愛的時候,他們就會願意聽我說話。

許多基督徒一定有相同的困擾,那就是從小就在教會長大但還沒有經歷神的孩子,應該如何幫助他?Seth牧師特別強調,「我們會透過讓他們演戲、一些小獎品、日常生活的教具等等,將天國文化的真裡包含於其中,傳遞給孩子知道。」透過聖經故事角色扮演能夠讓他們去考察聖經、並且使用他們最愛的手機或平板電腦來拍攝,就是一種育教於樂的好方法。其次,透過獎賞(卡片或小糖果)也可讓他們知道他們的付 出都有當得的工價。當然我們也要清楚讓孩子知道,並不是作每件事情都應該要有獎品,有些是日常該遵守的規範;但有些時候你作不好我還是給你獎賞,那是為了讓你認識恩典是甚麼。獎賞的主要目的不是一種勞動與資本的交換,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關係,當我們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時,他們自然不會為了贏得更大獎賞而委屈自己作出好行為,我們都希望透過獎賞而帶出的好行為,根本的原因是奠基於良好的關係。

Seth牧師也特別提到,耶穌時常用肉眼看得到的東西來教導看不到的東西。所以他們開始善用一些日常生活用來當成傳講天國文化的教具。例如捲筒式衛生紙,「我們會發給孩子一捲衛生紙,引導孩子將心裡所相信的謊言寫上去。那裡有一個實體馬桶,教師們便在馬桶上方的按鈕寫著「真理」(並且告訴他們真理是甚麼)。當孩子按下真理的按鈕,把衛生紙沖進馬桶,這樣的實境體驗幫助孩子學會把謊言衝進馬桶裡,叫謊言去他該去的地方,選擇用真理的眼光看事情。」另外像是手電筒,很多人想像神就像手電筒一樣,好像當我們做了甚麼好事,神的良善就會像光一樣打在人們身上;但當我們作了不好的事,神的良善就會像手電筒一樣關起來。他們認為神的良善可開可關,然而這不是真的。神的愛跟良善,其實像是太陽一樣,永遠閃耀著,有時我們作了不好的事,我們會像地球一樣轉向背對太陽的那一面,但其實神的愛如同陽光一直存在著並照耀著我們。

另外,Seth牧師也常透過戲劇與教具教導關於發預言、醫治禱告、趕鬼等課程,孩子們真的都學得很好;他們的思想單純、心靈純潔,所以禱告總是非常有力、預言非常準確,而且有許多病人因此得醫治。

孩子的七大需要
(1-4是基本需求 ,5-7不是最需要但會刺激前四項需求 )
Seth牧師闡釋孩子的七大需要,並且說明當這些需要完全被滿足時,孩子將健康成長,不會成癮。

1連結/關係(Connection)。「這與上癮行為(包括網路成癮)有關,」Seth牧師說,每個人都需要與人有關係、有連結,若感受不到,就會用別的來取代。上癮,就是人與物品的關係,變得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包括電玩、酒精、毒品等。

2重要性(Significance)。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果覺得自己不重要,孩子就會透過其它不正確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重要性。有時Seth牧師會請孩子幫忙一起提東西,並向他道謝,讓孩子覺得自己對父親、對家庭是重要的。

3確定感(Certainty)。「每人都需要知道有個地方是確定的,是安全、穩定的。」Seth牧師表示,當孩子在外面玩耍或到學校學習,會碰到許多新的東西,許多的不確定,而我們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家及教會都是使人有確定感的地方。

4變化性(Variety)。若每件事都一成不變,久了會感到無趣,所以要為孩子的生活注入些變化。Seth牧師提到「中年危機」現象在美國很普遍,好像「突然變了個人,去作些瘋狂的事」,那是因內心有變化性的需求。

5成長(Growth)。「我們需無時無刻追求成長。」例如同一份工作作了很長的時間,若可以有新的發展、學習新的技能,就可以滿足變化性的需求。

6貢獻(Contribution)。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約6:15 幫助孩子看到自己有的,給予他舞台,讓他可以做。當他可以貢獻的時候,他的需要就會被滿足。

7給予愛(Love)。Seth牧師分享他與女兒曾透過金錢的給予,向無家可歸的人表達對他們的愛。「這也是人的需要,(要有能力可以給出去) 給予愛的能力。」

最後,Seth牧師以詩篇一二七篇4節作為結語。他說,父母就是勇士,孩子是箭袋中的箭。箭的特別之處,就好比現在的槍一樣,是可以超越自己所能達到的地方。若知道如何把箭射出,就可以在遠方早早把敵人攻下,不需近身肉博。若我們知道如何讓孩子出去,就可以改變戰爭的局勢。箭不該只是留在袋中,而是要遠遠的、精準的射出,因此,需要把箭削利、磨亮。「孩子像箭,我們必須磨塑孩子的生命,好讓我們把他們射出時,可以打在敵人身上,改變戰爭局勢。這七個需要是要磨塑孩子的生命,把他們磨利,使孩子健康成長。」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4期P.30-33】

1,469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專題|一起完成人生的大小功課 黃國倫 X 許力今

文│陳珮瑜
「心與心的連結」是婚姻中首重的目標,更是牽手一生的關鍵,但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瑣事消磨、失去連結卻不自覺,直到關係常出現偌大的漏洞,反而耗費更大心力修補;在所有的關係中,原則其實也都相同,當連結建立後,該如何保護它,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台灣愛無限協會理事長黃國倫,與妻子許力今結婚二十多年,兩人育有四個兒子。本身從婚姻家庭諮商領域出來的黃國倫,婚姻之路上與妻子有許多學習體會,他笑稱:「我和師母什麼都經歷過。」夫妻兩人常於媒體分享關於婚姻、親子的觀念與經驗。
首部曲:連結
愛情無法起死回生?
許多夫妻結婚多年後,常覺得已找不回當初的熱情,許力今認為,婚姻生活與談戀愛本就會有差異,戀愛時雙方見面都是最精心的時刻;但婚後不可避免兩人共同面對許多生活小事,心態上自然就會不同。「女生期待婚後有王子的呵護,可以開始享受公主的生活;但男生卻是期待婚後妻子成為大事小事一把罩的賢內助,一起為家庭努力打拼。因著兩人對彼此期待的落差很大,就容易出現不滿及憤怒的情緒」許力今提到熱情轉淡的原因,還包括兩人對婚姻期待的落差。
黃國倫認為,人們習慣把期待放在心底沒有說出口,當期望與現實產生矛盾,人們就會開始想要改變另一方,衝突就隨之而來;衝突所造成的傷害,如果沒有好好的處理,累積的結果就是愛情逐漸凋零。
「很多人會說愛情死了就不會再回來,這不是事實。」要讓情感活過來,必須先解決原本積存的傷害。黃國倫觀察,大部分人面對衝突都會選擇「擺著」,以為時間過去就會好轉,「但是問題還在那裡。」他指出,處理衝突就需要了解原因,彼此也需要道歉、饒恕。
許多夫妻來找黃國倫和許力今婚姻諮商時,常常已經近乎形同陌路,正是因為將問題積在心中沒有解決。因此「不要含怒到日落」是許力今的不變原則;當兩人之間已經「怪怪的」,卻因為忙碌等各種理由沒有處理,即使還是天天同進同出,心與心的連結會越來越薄弱,「因為中間有隔閡,使我們喪失了親密感。」
「把事情談開來,當中還有學問。」黃國倫認為,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若是一方還沒準備好,另一方卻急著談,反而會形成壓力,產生新的衝突,因此也需要適時給對方空間。「可能只是睡個覺,好多了就可以談了。」許力今也建議,不要在氣頭上、或最疲累時解決問題;同時需要多認識彼此面對衝突的習性,互相以對方的立場想想。
建立連結需要「花時間」
除了處理衝突,連結更需要不斷維護才能穩固。「建立連結很簡單,就是花大量時間在一起。」黃國倫牧師舉交往為例,從陌生到熟悉,透過刻意花時間相處,使心互相連結,建立真正的關係;同樣的原則也能套用在家庭及任何關係中。
有了孩子後,黃國倫和許力今在忙碌行程中,更必須找到屬於他們的方式陪伴孩子。兩人會把孩子帶在身邊一起服事,當孩子長大了,更鼓勵他們一起加入在團隊中。「我們讓孩子參與其中,一起完成許多事情。」當孩子一邊參與,一邊就能了解父母忙碌的原因。
二部曲:溝通
健康的溝通= 沒有恐懼!
在關係中,溝通更是重要學問;藉由溝通,人與人交換彼此內心真實的感受。當人心中沒有顧忌、感覺到安全時,很容易說出心底話。「健康的溝通,關鍵是不帶有恐懼,能真實說出心中的想法。」黃國倫認為,尤其在一方敞開心表達時,千萬不能給予負面回應,對方很容易覺得「算了」,再也不願敞開心分享。
家中四個兒子,許力今認為花時間陪伴,是製造溝通機會最好的方式。男生不像女生習慣分享心事,有時候刻意要孩子們講,孩子們也不一定願意;往往是在相處過程中,就自然分享出來。
過程中她也學習重要功課:勒住舌頭。「身為父母,尤其是媽媽,難免就想管教孩子。」其中一個兒子最近想染特殊顏色的髮色,第一時間許力今很想告訴孩子「不要吧。」但她將決定權留給孩子,並優先肯定孩子願與父母討論的舉動。
健康的溝通= 放心說真話
人與人難免意見不同,但很重要的態度是,讓對方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你還沒講完我就介入,開始表達意見;結果我還沒講完,你也急著表達想法。」很多時候在往來介入下,一開始的話題根本沒有討論清楚,原本想表達的人也會覺得受傷,溝通就變得無效,甚至產生更多誤會。黃國倫牧師建議,先聽完對方要講的,然後再回應其實都來的及。
「師母很聰明,常常我講第一個字,她就知道我要講什麼了。」即使已經知道對方想表達的內容,甚至知道自己的意見對對方很重要,還是需要讓對方「講完」,因為溝通不一定是解決事情,有時候只是為表達想法,讓彼此了解。
三部曲:界線
「再親的人都會有界限。」
健康的關係同時包含「界線」。受西方教育薰陶的黃國倫,在關係中立下的界線分明,但他也注意到,華人世界中確實較不重視界線,「需要先有這份認知:『再親的人都會有界線。』」如果沒有先建立起正確認知,界線則形同不存在。
但每個人對界線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界線其實是客製化的。」從小在西方國家長大的黃國倫,早已習慣界線分明,但無形中他也會把自己的界限加諸在他人身上,並期待另一方也有同樣的標準。
「我的界線是A,就以為對方的界線也是A。」黃國倫認為,不僅要認清自己的界線,也要認清他人的界線,千萬不要以為大家都和自己一樣,和不同的人就需要不同的相處之道。
孩子越線的第一時間就介入
「基本上我們不讓孩子挑戰極限。」黃國倫認為,許多父母常被孩子的言行態度挑戰到極限,往往是因為孩子越線的第一時間,父母沒有立刻介入。
「孩子小的時候,我常會容忍他們。結果一整天下來狀況百出,到了晚上我就會爆炸。」許力今也曾被孩子挑戰到極限,而後夫妻兩人開始花時間教導孩子界線及越界的後果;但即使執行處罰後,夫妻兩人仍不忘記與孩子恢復關係。
「在孩子做錯的第一時間介入;在還沒有累積怒氣先處理。」真理與恩典同時存在,因此愛與管教也應當並行;若是以為愛就要無條件忍耐,不僅是錯誤的觀念,也常是愛被耗盡的原因,因為一旦忍到極限,爆發的結果往往就是傷害。
把家庭照顧好以榮耀神
身為牧者,在忙碌的服事中更需要清楚的界線。「我的看法是家庭第一。」黃國倫相信聖經說:「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會呢?(提摩太前書3:5)」因此夫妻兩人將家庭擺在優先;但事奉與家庭不能用二分法區分,黃國倫深信,建立家庭的最終目的,更是為了榮耀神。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3期P.21-23】

12,572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