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嘲笑謊言

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充滿盼望,而你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盼望的!

1,803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文|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廖文華牧師
整理編輯|Asia for JESUS編輯部

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充滿盼望,而你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盼望的!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說過:「我們必須要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永不失去無限的盼望。」海倫‧凱勒也曾這麼說:「樂觀是能獲致成就的信念,沒有盼望和信心,甚麼事都做不了。」金恩博士所說的,是要提醒我們,有時候環境不如人意,但總是要保持著極大的盼望。而海倫‧凱勒告訴我們,在生命當中要有成就,就是要樂觀。不要做一個悲觀、哭喪著臉、常說負面話語的人,你要做一個有盼望而且有信心的人!聖經上也是這樣說的:如今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個很重要,盼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很喜歡羅馬書這段經文: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十五13)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1. 神的本質是「使人有盼望的神」
我們每星期到教會敬拜神、每一天追求神,是因為神是使我們有盼望的神。祂讓我們對工作、財務、健康、家庭都大有盼望。

2. 神要我們心裡充滿盼望、信心、喜樂、平安,以及聖靈的能力
這段經文中,神要你心裡充滿的不是消極、負面、不可能、抱怨、苦毒、憤怒,神要你心裡充滿的是盼望、信心、喜樂、平安、聖靈的大能。

 

神的心意要我們充滿盼望

從上面那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自己心中的盼望指數,知道自己有沒有在神的裡面。如果你現在心裡很有盼望,你就是很在神的裡面。但你現在若是沒有什麼盼望,縱然你有神學的學位、會背很多的經文、有很多的服事,可是你現在的狀態,是沒有那麼多在神的裡面。而從你心裡面的盼望指數可以看出,你相信的是真理還是謊言。很多基督徒知道真理,卻相信謊言。

讓我來舉例子。有人在教會裡很有信心的宣告:「主你是耶和華拉法,你是醫治的神,你是最大的醫生,你受的鞭傷使我們得醫治!」然後他出了教會以後卻對別人說:「唉,你看,我的身體都是病,我看我已經老了、不行了,身體退化了。」這個人的頭腦知道神是醫治的神,嘴上卻說著負面的話語。

又有人常常說:「神你是供應的神!耶和華以勒祂是供應者,祂所賜的使人富足不加上憂慮!」但宣告完這些話語後,他遇到人就說:「我窮到要被鬼抓走了。」這就是「頭腦知道真理,心裡相信謊言。」

我要告訴你:「比問題更大的問題,是絕望!」最大的問題是你的絕望!

例如,比負債更大的問題是,是你對你的財務絕望。不管你的負債多大,如果你沒有絕望,就會反敗為勝;但是如果你絕望了,那就不可能了。比孩子成績不好更大的問題是,你對孩子絕望。孩子成績不好,可能不是最大的問題,是你對孩子絕望才是最大的問題。比夫妻感情不好更大的問題是,你對婚姻絕望。比小組沒有成長、沒有同工更大的問題是甚麼?是你對你的小組絕望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沒有讓人絕望的情況,只有絕望的人! 只要你對神有盼望,環境一定會改變。」

 

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充滿歡笑

歡笑很重要!醫學研究指出,就算是假笑或乾笑,對健康都是有幫助的。「笑」有以下幾個功效:

1.提升免疫力
長期處於精神壓力的狀態,人體內的可體松會一直上升,這是壓力的賀爾蒙;當可體松上升時,會抑制免疫細胞的增生,免疫力就會下降。所以你可能會發現,當壓力大的時候很容易感冒,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差了。你有沒有笑到肚子痛的經驗?笑到肚子痛的時候,你的腹腔壓力會急遽增加,它會促使淋巴的循環增速十到十五倍,所以當你在笑的時候,淋巴就會開始循環,一方面排毒,二方面會把免疫細胞送到身體的各部分,所以笑是增加免疫力最輕鬆的方式。

2. 促進血液循環
馬里蘭州大學的醫學中心,在2002年做了一個人體實驗,給兩組人分別看搞笑片和恐怖片。一個小時後,看搞笑片的受試者,他們的血管會擴張,血壓會下降,血液循環變好;而恐怖片這一組,他們的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則變差。帶領這個研究的醫生Michael Miller這麼說:「『笑』對於心血管的益處,跟有氧運動相當。」

3. 降低血糖
日本筑波大學的Keiko Hayashi 博士,他選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當受試者,研究「笑」對於飯後血糖濃度上升的影響。他在午餐後的四十分鐘內,讓一組人聽枯燥的演講,另一組看搞笑的脫口秀。結果顯示,看完脫口秀的人,血糖上升的速度比較和緩,而聽枯燥演講的人,血糖很快速地就上升。

4. 更耐疼痛
英國牛津大學的Robin Dunbar博士,進行了一項人體試驗,發現看完搞笑卡通的人,他們耐痛的程度增加了。「笑」不會讓疼痛消失,但是會讓疼痛減輕,而且讓人更有信心來面對身體的不適。

5. 笑聲的感染力
倫敦大學神經認知研究所的Sophie Scott教授研究顯示,當人們聽到笑聲的時候,腦袋負責「笑」的區域會變得比較活躍,而且準備用「笑」來回應。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大家都在笑的時候,雖然你不知道大家在笑甚麼,但你也跟著笑起來了。只要你聽到笑聲,腦部關於「笑」的區域也會開始動起來,教授表示這是人跟人連結很重要的一個工具;「笑」的主要功能就是讓人們可以互相連結。

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詩一二六2-3)

如果你仔細思想這段經文就會發現,這段經文就是在說:我們的歡笑會讓不認識神的人,看見神的作為。基督徒的問題之一是太嚴肅了,很多基督徒覺得一定要嚴肅才很屬靈,要板著一張臉孔人們才會看見神的同在,但通常這會帶給人們壓力。我要你進一步思想,我們要如何向身邊的人傳福音?就是更多的歡笑!當你在生活中常常笑,身邊的人也會被感染到這樣的喜笑,於是他們就會被吸引來認識神。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

你有沒有注意到,神的國在乎聖靈中的喜樂!也就是我們越喜樂,神的同在就越強烈、神的國就越彰顯。不要做個嚴肅又常板著臉的基督徒。有的基督徒很喜歡挑別人的缺點、挑出問題,彷彿看出問題是很屬靈的。但我想告訴你,捲起袖子去解決問題,才是屬靈的人。

我就走到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裡。神啊,我的神,我要彈琴稱讚你。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詩四十三4-5)

神一定是非常喜樂的,祂才能把喜樂給我們,祂擁有一切的喜樂,才能把喜樂分享給我們!第五節經文提到,為甚麼我要灰心呢?為甚麼我的心要難過?我需要把我的盼望放在神的上面!神會給我們盼望使我們喜樂。就像馬丁路德說過的:「你的信心有多少,你的歡笑就有多少。」

 

真理跟謊言的爭戰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想法讓我們變得很不自由,那就絕對不是真理。因為謊言會讓我們失去盼望跟喜樂,我們需要檢測有毒的思想。像是有時在新聞中會出現有毒食品被吃下肚的事件一樣,我們要留意,不要把屬靈致癌物吃到自己的心靈裡面。

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甚麼是 神的旨意,就是察驗出甚麼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事。(羅十二2,新譯本)

這個世代很多消極負面、批評論斷的想法,經文提醒我們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讓我們可以察驗出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是美好的、蒙祂悅納和完全的事。信念比行動重要,信念會帶來行動,當我們跟神的想法對齊,擁有正確的信念,就會產生正確的行動;若是在你裡面的謊言沒有改變,將會帶出錯誤的行動。我們需要問神的是:關於我這個人、我的生活,我應該相信什麼?

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詩二1-4)

主在嗤笑誰?這裡提到仇敵在討論要如何敵擋神,但對神來說,仇敵所做的事情都是雕蟲小技,所以神嘲笑牠們。每一次當我們選擇嘲笑謊言的時候,我們就是選擇接受真理!英國知名的學者C‧S‧路易斯,也是《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地獄來鴻》(The Screwtape Letters),引用了神學家馬丁路德的話:「如果魔鬼不屈服於聖經裡的經文,那麼驅離牠最好的方式,就是嘲笑和蔑視牠,因為魔鬼無法忍受被人看不起。」每次撒旦想秀給你看,牠可以有多大的攻擊、多大的患難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嘲笑牠!告訴牠你相信的是真理!

1,803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專題|神啊!還要多久呢?─神為你打造的獨特劇本

在曠野會使我們的眼目昏暗,只是不自覺而已。如果知道自己看不見,問題會容易許多,但往往直到進入曠野之後我們才明白,自己根本不像以為的那樣,能夠將凡事看得通透。

1,49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周巽正牧師
整理編輯|Asia for JESUS編輯部

去年11月開始神放了一個主題在我心中:「承受產業」,較為人知的說法是「得地為業」,我們很熟悉的相關故事是在聖經出埃及記,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在他們面前有一個極大的應許,就是進入流奶與蜜的之地。但是神好像漏說明了一件事,就是從領受應許到進入應許之地中間,還會有一個地方叫「曠野」。
 

改變change與轉變transition

在談「曠野」之前,首先來看兩個英文單字:change、transition。中文把change翻譯成改變,而transition可以翻譯成轉變、轉化。

我曾聽一位牧師這樣解釋:Change是指外在事件的發生,舉例來說,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而神藉由十災把他們超自然的帶領出埃及,這件事就是一個改變,而過約旦河進入應許之地也是一個改變。Transition則是在事件的改變發生之前,所有內部很細微需要轉化、轉變的元素。Transition必須要先發生,才能觸發事件的改變。

在以色列人的遭遇中,神的心意並沒有要讓他們倒斃在曠野中,但那一整個世代之所以沒有進入應許之地,是因為他們在Transition的過程中沒有做好調整,無法承受神賜給他們的產業。明明神定義要用應許之地來祝福他們,為什麼最終沒辦法走進去?
我相信神在每個人生命中都有應許,而且神的心意是要讓我們「走進去」。那在Transition的過程中我們怎麼跟上神的腳步做好準備,以承受從神而來的產業?
 

大衛的呼召與怦然關上的門
圖片來源:Photo by NeONBRAND on Unsplash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免得我的仇敵說:我勝了他;免得我的敵人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詩篇十三1-6)

不知道你有沒有做過像第一節經文的禱告?在你跟神的歷史中一定有過這樣念頭。在大衛年幼時,先知撒母耳到家中膏他做下一任以色列的王,從被膏抹那一刻開始,他的世界就改變了。

事情一路發展,感覺神為大衛開了許多門,讓他可以走進呼召與命定。先是打敗巨人歌利亞,同一天他成為以色列家喻戶曉的英雄、成為掃羅王的駙馬、也成為王子約拿單最好的兄弟。所有一切看似都有助於命定與呼召的成就,然而在關鍵的一刻,最重要的門卻怦然關上。

掃羅王因忌妒開始仇視大衛,進而開始追殺他,為了求生存,大衛開始四處流亡,也就在這段期間他寫下詩篇第十三篇。
 

期望越高 失落感越深

有時目標越清楚,那種失落感也越深刻。對大衛來說,他感覺神已經遺忘了他,不僅停止看顧他,更好像完全轉過身背對他;更糟的感覺是,神似乎垂聽所有人的禱告,只除了他的之外。

但是大衛和你我的差別,在於即便感覺到神忘記他、棄他不顧,他仍來到神面前尋求祂。我們也會被神冒犯或對神失望,但通常我們不會再去到神面前,而是會到人面前抱怨神。神允許人有負面情緒或感受,但重點是要來到祂面前。
 

誰是你人生的編劇?

接下來到了第二節,講到「心裡籌算」,當你覺得神好像沒有任何動作時,你有沒有過嘗試想要做些什麼來「幫助」神?我們的問題就在於很會在心中籌算,籌算人生的道路、籌算怎麼樣走到應許之地。

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編劇,在還沒有信主之前,我們可能捧著人生劇本去廟宇中請神明祝福;重生得救後,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時,卻還是拿著同一本劇本,求神祝福我們。

我們在編寫自己的劇本時,時通常會選那條最快、最容易的路走。但這正巧就是最大的問題,因為當人生沒有照著期待中的劇本走時,我們內心往往就會感覺到愁煩,就像大衛此時的心情,即使算盡一切他仍然「終日愁苦」。
 

其實我們看得並不清楚

從第二節到第三節,大衛的禱告開始出現轉變。當我們在曠野時,通常一心只會求神讓我們「出曠野」,求神把一切困難挪去、或直接解決所有問題。但大衛在第三節的禱告,不再是求走出外在的曠野,而是禱告承認所有一切的問題,是因為他的眼目昏暗。

在曠野會使我們的眼目昏暗,但你知道嗎?我們的眼目從一開始就是昏暗的,只是不自覺而已。如果知道自己看不見,問題會容易許多,但往往直到進入曠野之後我們才明白,自己根本不像以為的那樣,能夠將凡事看得通透。在這邊大衛不再怪罪曠野,而是承認一開始就自以為什麼都看的清楚。
 

神的劇本和你想像的絕對不一樣
圖片來源: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在聖經舊約還有一個人和大衛很像,就是後來成為埃及宰相的約瑟。他也是從小就從異夢中領受了未來,但他所看見的、以及解讀的方式,與真正的呼召卻有很大落差。

直到他被賣、輾轉當了奴隸、然後被下到監牢中,他還是很會為自己籌算,在幫酒政與膳長解夢後,沒有忘記請會活下來的酒政替他說情。「請你記得我。」約瑟是這樣對酒政說的。意思就是請酒政記得這份恩情,務必幫助他離開監牢、恢復自由身。

在牢裡時,約瑟的夢想、異象,與應許之地是什麼?如果當初酒政真的依他所言,在王面前美言幾句,約瑟最大的渴望會是什麼?總之不會是成為埃及的宰相,他可能最渴望的就是回家與父親、弟弟團圓。

於是酒政一出監牢就忘記約瑟的存在。這一忘,就是兩年。

想像約瑟的心情,酒政被放出去後,他一心相信自己馬上就會被釋放,但一天天過去,他還在監牢中。約瑟也是一個彷彿被神遺忘的人,但酒政的遺忘卻是神的心意,為的是讓約瑟等到法老王作夢的時刻。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這劇本糟透了─我們總以為自己的劇本比較好。

約瑟以為自己看得見,但事實卻是什麼也看不清。他的籌算是讓酒政幫他出監牢,然後與家人團圓,但神卻有不一樣的計畫。
 

不在沉睡中致死

回到大衛的禱告,他求神使他眼目光明,因為在曠野中,最需要的transition就是眼目的轉變。從頭到尾問題都不是外在的曠野,而是我們心境的曠野、是內心的眼目昏暗。我們常常以為眾人──特別是神──都在沉睡,包括異象、夢想、命定也是,但卻很少人想過,也許真正沉睡的只有自己而已。

大衛就是突然明白了這點,知道自己不甦醒,就會在沉睡中錯過神對他生命的心意,就好像當年的以色列人,經過了四十年,最後在曠野中沉睡死去。因此從第四節起,大衛不再是為自己的舒適求出曠野,而是為了神的國度與榮耀。
 

神的信實帶我們回到未來
圖片來源:Photo by Mark Rabe on Unsplash

第五節和第六節是很重要的關鍵。大衛說我倚靠「神的慈愛」,意思是盟約的愛,是神盟約的信實。我們常常倚靠的是我們與神的關係,但其實真正該倚靠的,是神與我們的關係。我們與神的關係會時好時壞,會被環境、心情影響,但神與我們的關係永遠不改變。

而神的應許其實是來自我們的未來。人會受時間限制,只能夠看到當下,面對未知才有那麼多恐懼與徬徨,但神不受時間的限制,祂同時看著我們的現在、未來與過去。因此當神給我們應許時,那不像是我們小時候寫下「我的夢想」,是根據對未知的想像,神的應許雖然有時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祂是把在未來已經發生的事情揭示在我們面前。如果我們相信神的應許,並讓這個話語成為我們所倚靠的,神的應許會帶我們「回到未來」。

大衛最後說「我的心因你而快樂」。雖然應許尚未成就,但在神眼中其實已經發生了;他的心不再停留在環境,而是相信眼前的問題在未來都已經解決。
 

回頭數算神的恩典

如果說第五節是「回到未來」,那麼第六節就是大衛回頭看過去神在他生命中所成就的一切。當他還只是無名小卒,在曠野中牧羊時,有熊和獅子來,神怎麼樣與他同在,他回想人生中經歷過的每場戰役,神總是在他生命中搭救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他。他一邊回想經歷過的一切,就開始向耶和華歌唱,因為即使現在看不見、感覺被遺忘,神過去信實的帶領,神仍然與他同在。

兩年過後,約瑟還在牢裡。終於有一天法老王做了那個夢,而酒政的失憶症也突然好了,於是約瑟被找了出來,成功地幫王解夢,然後從囚犯躍升成為埃及的宰相。這個升遷絕對是超自然的升遷。甚至最後約瑟小小的夢想也同時成就了,因為他得著拯救,全家人也得著拯救搬到埃及,一整個家族終於團圓。
 

在曠野磨練出更像基督的生命

我們的人生有一位終極編劇,祂的劇本是最榮耀、最無法想像的。神允許我們走曠野、經歷磨難,目的不是要看我們掙扎。大衛的曠野預備他成為以色列的王,約瑟的曠野則是預備他做以色列的宰相,他們原本都看不見,我們也是,但好消息是,神的計畫在我們的生命中會繼續開展。

當我們在曠野中如果能做對的禱告,向神求眼目光明,不再看自己的人生計劃,而是接過神的劇本,相信我們將走上一條充滿超自然元素的道路。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3期P.24-27】

1,49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兒子的服事

─神說我們是祂眼中的瞳仁,是天父所愛、所揀選的,是能夠繼承產業君尊的皇族,從我們內心裡自然會發出一股自信和尊榮,會開始為神做偉大的夢想,願意在信心中冒險……

1,09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Asia for JESUS執行長 周巽光牧師
整理編輯|Asia for JESUS編輯部

弟兄是兒子,姊妹也是;姊妹是新婦,弟兄也是;兒女(Children=相信耶穌,就成為神的兒)和兒子(Son=長大成熟、可以繼承產業的兒子)則是不一樣的!

因為蒙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接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使你們仍舊懼怕;你們接受的,是使人成為嗣子的靈,使我們呼叫“阿爸、父”…被造的萬物都熱切渴望神的眾子顯現出來。(羅八14,15,19)受造萬物迫切渴望我們長大成熟、成為可以繼承產業的兒子。

耶穌知道父已經把萬有交在他手中,並且知道自己從神而來,又要回到神那裡去,就起身離席,脫去外衣,拿一條手巾束腰。然後他倒了一盆水,洗門徒的腳,並且用束腰的手巾擦乾。(約十三3~5)

耶穌在這個關鍵時刻察覺到三件重要的事:萬有交在祂手中,祂從神而來,要回到神那裡去。然而接著祂做了什麼?祂脫去外衣,用毛巾束腰,洗門徒的腳。這位榮耀的萬王之王,應該是要受眾人服事的主,祂在這裡彰顯了天國的模式,顛覆這個世界的價值觀。

在神的國中,最高的降為卑,最大的卻做最小的,願意成全他人的,反而是最有影響力的…過去門徒們都見證耶穌行神蹟其事,說話滿有屬天的權柄,去到哪裡都帶下天國的氛圍,他們以為這人不做王,誰有資格做王。

在此時此刻,耶穌卻透過這個行動,真正委任門徒們走進他們的命定。就是讓這位連要跟祂一同坐席都不配的榮耀君王,屈膝來洗他們的腳。這個行動重新校準了門徒們的心態和動機,從這個時刻開始,他們不再彼此忌妒,爭大小、或爭誰要坐耶穌的左邊和右邊,因為他們突然從耶穌的行動上領悟到神國的價值觀。

很多人講到耶穌為門徒洗腳,認為這是僕人服事的榜樣。若是沒有第三節所說的,或許真是如此。但既然約翰紀載了第三節,我知道神要我們看到,這不只是僕人的服事,而是兒子的服事。當耶穌察覺祂真實的身分,祂的源頭和永恆的歸屬,並且祂被賦予了什麼,祂活出了兒子的服事──天國文化其中一個核心價值:當你知道你是重要的,你就能好好服事;不是出於一個奴僕或是孤兒的心,乃是出於兒子的心。而我們若能不斷地察覺以下這三件事,就可以像神兒子一樣服事:
 

1.對無限資源的察覺。
圖片來源:Photo by Steve Shreve on Unsplash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中,祂沒有任何缺乏,因為祂是神國的君王,有天使天軍供祂差遣,有一切的權柄為祂背書,有天國所有的資源供祂支配…。

耶穌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十二32)把國賜給你意思就是將萬有交在你手中。他回答:“天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卻不給他們知道。(太十三11)意思是說所有的奧秘、世上所有問題的解答都蘊藏在神的國中!透過支取這些奧秘,神賦予你創意和創造力來解決你所看到的問題,過程中神將得貨財的力量賜給你,這是為什麼你無法想像你屬天銀行的帳戶有多豐富。這正是耶穌所察覺到祂可以支取的,這也是為什麼祂可以如此慷慨。比爾強生說:以君王的心服事…就是這樣。君王比任何人都還要慷慨,因為他一無所缺。

而與世上的君王不一樣之處在於,神國中的君尊皇族所擁有的資源和祝福,不是要來打造自己的王國,而是能夠好好服事。親愛的兄弟阿、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約叁2)想像一下,若你的靈魂體興盛富足的狀態,跟比爾‧蓋茲(Bill Gates)財務豐盛的狀態一樣,你會怎麼服事和給予?這可憐的傢伙錢多到需要放下工作,每天只想怎麼把錢給出去,這就是耶穌所察覺的。你知道你為什麼可以來到這裡,不是等著被服事,而是來服事嗎?因為你真的擁有太多了!
 

2.認清你的身分。
圖片來源:Photo by Derek Thomson on Unsplash

耶穌知道祂是從神而來,天父是祂的源頭,祂的身分是神的兒子。自從接觸天國文化,透過君尊皇族的覺醒、兒子的超自然覺醒和天父的愛,我們要把在我們裡面的不配感、看自己有罪、不夠好、不重要的感覺,以神看我們尊榮的眼光來取代。

若是我們知道自己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所造,並且因著耶穌的救恩,在基督裡我們是全新的受造物──神說我們是祂眼中的瞳仁,是天父所愛、所揀選的,是能夠繼承產業君尊的皇族,從我們內心裡自然會發出一股自信和尊榮,會開始為神做偉大的夢想,願意在信心中冒險──這是我們一直努力要在神百姓中孕育的氛圍。

但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不太正面的事。有些人會有「應得權利」的靈,心態就好像是富二代,感恩與謙卑不見了,王子或公主病的症狀越來越明顯,覺得神的祝福、所有好處不用付上代價的,被人尊榮、受人服事都是理所當然的;也有些人會像門徒一樣,覺得他們有多了不起,迫不及待要開始自己太陽系或銀河系為耶穌的事工,不但在社群媒體上宣傳自己,拿到他們的名片,上面還印了十八個頭銜,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誰。

當我看到這種人,我就知道他們還是不明白他們是誰。因為當你真實遇見神,與耶穌面對面、凝視過祂火熱眼神、並且聽見祂說你是誰,雖然你的自信心會提升,但奇妙的是你卻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這種組合真的很特別:你對於身分和價值有著難以動搖的信心,但同時也覺得這真的沒什麼。因為重點不是別人怎麼看你,而是神怎麼看你!
 

3.永恆的眼光。
圖片來源:Photo by Lauren Lulu Taylor on Unsplash

耶穌知道自己要回到神那裡去。神在哪裡?永恆裡。我喜歡ID課程,因為它幫助我們找到我們人生的使命,幫助我們善用我們的恩賜、才幹、優勢和熱情,走進神在此生所賦予我們的命定。但保羅也說:如果我們在基督裡只在今生有盼望,就比所有人更可憐了。(林前十五19)這句話非常冒犯我,因為我們不斷地強調神的國就是現在,不是等到耶穌再來或千禧年,我們的責任是現在,然而同時神也教導我們,不要只從今生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必須有永恆的眼光。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詩十四1)

這對我們來說其實蠻挑戰的,因為我們強調的是現在:轉化是現在,門訓列國是現在,神蹟奇事是現在,蒙福是現在。我喜歡聽見病人現在就得醫治,有人現在就經歷神超自然的清除債務或財務興盛的見證。若是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或行動,都會帶出馬上的獎賞和回饋,那這一生就一點都不可憐,甚至對那些拒絕耶穌,只要天國祝福的非基督徒來說也是很合理的。但事實是,人生中不見得每件事都是現在得到回饋或獎賞的。比方說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老公獻上頭生的,反而之後卻遭遇財務的危機?」我回答:「又還沒結束啊。」永恆的眼光是看見現在或今生有突破和獎賞是好的,但就算沒有,之後或在永恆裡,一定會有的!

這正是作主門徒生命的寫照。世人為人子的緣故憎恨你們、排斥你們、辱罵你們,棄絕你們的名好像棄絕惡物,你們就有福了。那時你們應該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路六22~23)

我們歡喜跳躍不是因為神現在就為我們伸張正義,而是就算現在沒有,在永恆我們也會得獎賞。我為著神現在所做的,看見應許成就、夢想實現,弟兄姊妹所經歷的突破、祝福、神蹟奇事…我非常感恩,同時我也不會停止相信和追求。但我卻常被但以理三個朋友所說的提醒:當他們要被尼布甲尼撒王丟進火窯裡時說:「我相信神必拯救我們,即或不然(就算神沒救我們,我們被活活燒死),我們也不向偶像下拜。」他們為什麼可以這麼勇敢?因為永恆的眼光。他們知道神是良善的神,這個真理和核心價值不是只關乎此生,也關乎永恆。若缺乏這樣的眼光,人們就不會想付上代價,只會想做那些馬上得到回饋或獎賞的事。然而這樣的生命太膚淺。兒子的服事是什麼?就是我必須要知道有些我們所付上的代價,就算今生沒有得到回饋,在永恆裡,神必定會獎賞。

僕人和兒子的服事很不一樣。兒子是在盼望中服事,因為他知道他父親在建造什麼,他知道父親的目的和計畫,同時他也知道這是他家中的事,是他身為兒子的責任。然而我看到有些人服事像孤兒或奴僕,為著被認同、被尊榮而服事,你也可以很屬靈或公義的說:工人得工價才是公平、理所當然的。別誤會,我們都希望能照顧好服事主的人,但你若是為了工價而服事,為了人的認同或尊榮,為了名聲或地位而服事,那你就不知道你的身分是兒子。

有一天我們都會站在神面前誠實的說:我做這個是為了錢,我做這個是為了在今生得回饋,我做這個是為了我自己,但我相信會有人說:「我做這個是為了你,主,是為了永恆。」當我們在天父的愛中覺醒,了解我們真實的身分,領受永恆的眼光,察覺我們能支取天國源源不絕的資源,我們必能夠以君王的心服事,以僕人的心治理,像耶穌一樣。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3期P.20-23】

1,09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破除債務的綑綁

負債並非犯罪,我們能不能重生得救也與負債無關;不過聖經提到債務時,都沒有用過任何好的字眼來描述,總說負債是愚昧人才會進入的光景,那是一種咒詛,不是祝福。所以神的百姓當謹慎,要遠遠逃離負債的生活模式。

1,51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靈糧生命培訓學院 周巽正牧師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箴廿二6-7)

我們今天要從這兩節經文來談破除債務的捆綁。若一個謊言被重複講了很多次,流傳的時間也夠長的話,人們就會活在謊言中,謊言也會在無形中,成為我們所認知的真理。雖然謊言被人們接受與擁抱,但是謊言仍舊是謊言,永遠不可能成為真理,因為真理無需以認同人數的多寡來定義。
 

一、欠債是債主的僕人

人若處在負債的光景中,他的身份就是奴僕,若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所看、所聽、所聞都是負債的事,那麼他到老都不會偏離負債的生活方式,因為負債的生活是他唯一熟悉的真理和生活方式。

負債並非犯罪,我們能不能重生得救也與負債無關;不過聖經提到債務時,都沒有用過任何好的字眼來描述,總說負債是愚昧人才會進入的光景,那是一種咒詛,不是祝福。所以神的百姓當謹慎,要遠遠逃離負債的生活模式。

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潛意識的教導跟訓練,一輩子活在負債的生活中,因為大部份人所住的房子都得繳二十到三十年的房貸,另外有助學貸款或是結婚基金等幾乎都是貸款來的,所以會在無意中累積一筆債務。

不論是買房子或租房子都得添購傢俱,這時就會發現我們的預算與我們的夢想有極大的落差,而能使落差合而為一的就是信用卡。有位牧師說,多數人都嘗試在婚後五到七年之內,過著與父母同樣的生活水準,殊不知他的父母是花了三十五年的時間才達到目前的生活水準。不少人為了快速達成目標,就在父母家附近買房子,車子也和父母的類似,音響或電視比父母的更高檔,婚姻就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負債的行列。

大約在我婚後第二年的時候,有位弟兄想給我一部車,我馬上跟他說謝謝並且回絕他,因為我深知買車容易、養車難;直到第二個孩子快出生時,我才買第一部車。有一次有位計程車司機跟我說,他在加油站時,有位開BMW的年輕人跑來跟他說:「不好意思,借個二百元加個油。」可見許多人確實已經活在一個奴僕的軛裡,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同樣的景況裡。

不少人隨性刷卡消費,每個月卻只繳最低應繳金額,也有人根本還沒存夠錢,就貸款買房子,等不到房子增值,就被房貸壓垮了。學校從來不教我們怎麼管理金錢,就像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擁有美滿的婚姻;但其實最好的教科書就是聖經,因為舉凡家庭、婚姻或是財務等種種問題,聖經都有解答。
 

二、負債帶給我們生命有什麼樣的影響

1.帶給我們全人生命負面的影響

負債的背後是使人受壓制與受苦的權勢,就像染上酒癮或毒癮般,使人無法掙脫,想脫離卻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魔鬼就是用這種偷竊和殺害的方式來毀壞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生命受到極大的虧損。

2.使人產生罪惡感和毀壞友誼

負債會使我們有罪惡感,罪惡感會使我們的靈感到灰心、失望、焦慮、煩躁、嫉妒、混亂和恐懼,甚至還會失眠。除此之外,負債還可能會毀壞友誼。

曾有人問說,基督徒可不可以借錢?可不可以作保?很多人之所以會負債是因為替人作保。對於借錢跟作保之事,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是對方會還你錢,第二個是對方不會還你錢;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可能了。若是能接受對方借錢不還,那就借他吧。

此外,借錢是要負責任的,所以借錢的人一定要有還款計畫。作保也一樣,有些房東會要求有保人,才願意將房子租給房客。假如我的任何親人為了租房子,請我替他作保的話,我都會說:「對不起,我不能。」不是我不愛我的家人,而是因為那筆金額是我無法負擔的。所以不管是有人向你借錢,或是請你作保,你只要考慮這兩種結果再做決定。
 

3.分化家庭

離婚的首要原因通常都是財務出問題,沒有聽說哪對夫妻是因為太有錢而要離婚的,所以負債對我們的生命當然無益。
 

4.攔阻我們順服神

負債與咒詛一樣,都會奪取我們的自由,也會將我們囚禁在債務的牢籠裡,當我們想完成神放在我們生命中的託付時,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想想看,假如你有債務,神卻要你為教會的建堂奉獻,或是要你去海外短宣,你有辦法順服嗎?沒有辦法,因為我們會詢問另外一個主,那就是的銀行戶頭。負債是看不見的枷鎖,使我們不僅無法順服神,更無法回應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
 

三、我們需要學習從債務中得著自由

「不要容你的眼睛睡覺;不要容你的眼皮打盹。要救自己,如鹿脫離獵戶的手,如鳥脫離捕鳥人的手。」(箴六4-5)

印度豹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動物,牠從零到四十英哩只要四步就到了,所以我們以為印度豹鐵定每次都能抓到鹿,其實不然。根據統計,印度豹在追逐鹿的過程中,出擊十六到十九次才會成功一次,因為兩者的動機不同,吃飯跟逃命,哪個比較需要拼盡全力?一定是逃命!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唯一可以脫離債務的方式就是拼命逃。

神是能為我們清除債務的神,祂會為我們行那不可能的神蹟,但我們自己也要拚命逃離負債的枷鎖,倘若沒有決心,很容易又回到負債的生活模式裡。所以我們當學那隻鹿,瘋狂地逃避債務。
 

四、脫離債務的六大秘訣
1.停止借錢
2.開始存錢
3.開始賣掉你身邊值錢的東西
4.工作工作再工作

若你處在債務的光景中,要不就殷勤工作,要不就跟神求一個更好的工作。唯有努力工作賺錢來還債,才不會讓自己再次陷入窘境。
 

5.忠心的什一

不要讓自己處在一個咒詛的狀況中,要忠心的什一奉獻,讓天上的窗戶向你敞開,如此才能讓神的賜福豐豐盛盛地臨到你的生命中。
 

6.滾雪球出債法

滾雪球出債法是列出你的債務,從最小筆到最大筆,先不考慮利息的部份。大部份的人清除債務的方式是從最高的利息開始付,但最大筆的債務會使我們陷在絕望裡,因為不斷付的都只是最低應繳金額而已,其實最低應繳金額就是利息,所以你並沒有讓這筆債務變小,繳了十年之後,還是欠了那麼多錢。滾雪球出債法不考慮利息,它從最小筆的金額開始付,當你把一筆小金額的債務清除之後,你就會有成就感,所以用滾雪球出債法將小金額的債務一筆一筆清除之後,心裡就會越來越有盼望,也越來越有信心。

我真的相信神是幫我們清除債務的神,但是我們也要清楚明白,債務不只是還錢那麼容易而已,因為它是我們的心思意念和周遭環境中的堅固營壘,是一個網羅,是一個枷鎖。我們不只是期望生命內在的自由,更盼望我們的財務也是自由的。若哪一天每位弟兄姊妹都沒有任何債務,你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你也可以回應所有神給你的負擔跟感動。所以清除債務與我們的自由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債務的捆綁不只是財務上面的捆綁,更是你全人的捆綁。

聖經裡有許多人是從債務中得著自由和釋放的。耶穌的死正是為我們在神面前償還公義的債,原本我們都應該用自己的死,來償還所有因犯罪所帶來的虧欠──虧缺了神的榮耀,那虧缺就是一個債務,但是神決定親自為我們償還這個公義的債務,所以差遣祂的獨生子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只要我們悔改並接受耶穌基督,相信耶穌,所有的債務跟虧欠都可以完全的被清除。

讓神進入你的生命中,神要幫助你一步一步地從債務走進自由裡;若你只憑著自己的力量,那會是非常辛苦的過程。耶穌渴望幫助你,耶穌渴望給你力量,而且祂已經在十字架上,赦免你一切的罪和虧缺了,只要接受祂進入你的生命裡,就可以開始過著自由與豐盛的生命。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1期P.24-P.27】

1,51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蒙福的文化:成為祝福,帶出轉化

進入蒙福人生,在路線圖上有四個重要的指標: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一步步的操練,我們必定會進入神豐盛的祝福。

1,32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Asia for JESUS執行長 周巽光牧師

進入蒙福人生,在路線圖上有四個重要的指標: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一步步的操練,我們必定會進入神豐盛的祝福。
 

第一站:什一

這是一個入門考試,若沒有操練聖經中所說的什一,我們無法經歷神在其他步驟中所會帶給我們的祝福。許多人憑感動這裡奉獻一點、那裡奉獻一點,但卻沒有經歷到財務的倍增,原因是他們並沒有被耶穌祝福。聖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我們把收入最初的十分之一帶到神的教會時,神才會祝福我們的財務,因為分別為聖獻上的十分之一,會使其餘的90%也成為聖潔,神會親自保護和祝福我們所分別為聖的;當我們將頭生的和初熟的果子帶到神的家中,其他的都會被祝福,也才會有倍增的潛力。

很多人可能會說,什一是舊約的律法,我們在新約,不在律法而是在恩典之下,所以什一對我們來說不適用。然而耶穌卻說:「他們說:『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耶穌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約八39)而且早在摩西頒布律法500年前,亞伯拉罕就獻什一了。「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來七1~2)因此我們可以用兩種角度來看待什一:
 

  1. 負面的角度:別竊取屬於神的

什一不僅是神的律例,也是一個忠心管家的考試。「如果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交給你們呢?」(路十六12)什麼是別人的東西?就是什一。

什一和其他奉獻的不同在於,其他奉獻是憑著個人的感動和負擔,但什一是神早已訂好要放在神家中的(你所在的教會),不只是為了使地方教會健康、有糧,更重要的是在於我們能否單純回應神所看重的,而不是加上我們自己的意志來詮釋神到底看重什麼。

很多人會把什一給到他們想要奉獻的地方,但這不是聖經的方式,就好像你不可能去肯德基吃飯,但去麥當勞付錢,只因為你覺得麥當勞比較有需要或對它比較有負擔;但是這種事在基督徒當中卻時常發生。另外,許多人就算什一奉獻,也想分配或掌控奉獻要去哪裡或做什麼。放手吧!什一不是你的,是神的。

什一不只是神對地方教會的看重,神要我們抓住的觀念是:什一是神早就預定好了,而我願不願意承認神在我生命的主權,照著祂所吩咐的去做?如果沒有降服於耶穌的主權,再多的聚會、聽道、奉獻再多也沒用,因為先降服,才有可能蒙福!


 

  2. 正面的角度:讓神居首位

神對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牧師說了一句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話:「你必須要讓你的財務在一個對的次序上,我才能夠祝福它!」若神在你生命中居首位,其他部分的秩序才會對。每個人都會說: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然而如何實際的讓神在我們的財務上居首位?就是透過什一。

聖經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亞伯獻上頭生的,該隱卻只是隨己意奉獻,以至於神悅納亞伯的祭,卻不悅納該隱的祭。先知以利亞在大饑荒時,也對那位寡婦說:「先給我做一個餅…。」當寡婦照做時,神就讓她經歷缸裡的麵粉不會用完、瓶裡的油也不短缺的神蹟。因此當你在任何開銷以前,先將十分之一給神,瑪拉基書第三章神怎麼說?神說:「我會為你打開天上的窗戶,傾倒我的祝福直到無處可容,並且我要為你斥責吞吃者。」這就是祂所應許豐盛的供應、和祂無敵的保護。
 

第二站:慷慨的奉獻和給予

有些人什一奉獻給教會,卻從不超過什一。耶穌祝福是有倍增的潛能,但如果我們不願意更多給出去,還是不會經歷倍增。就像五餅二魚的神蹟,耶穌禱告祝福了之後,若是門徒自己吃掉而不給出去,倍增的神蹟還是不會發生。

在哥林多後書九6-11,神說慷慨的撒種會結出公義的果子;而耶穌也說: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因為這樣給予會使我們得著永恆的獎賞。有天在永恆裡,唯一重要的是,你的一生到底投資多少在永恆,付上了什麼代價來創造歷史、改變世界?

保羅就是用這個來教導慷慨給予的生活方式。什一跟慷慨無關,因為是屬神的,但其他的奉獻和給予就跟慷慨有關。你可以幫助小組中有需要的人、捐款給社會福利團體、為宣教植堂奉獻,也可以透過支持任何福音機構帶出你想看到的改變。想要給多少、想撒在哪裡,都是由你來決定,因為那是出於你內心最真實的敬拜。
 

第三站:奢侈的奉獻,又叫令人心痛的奉獻

聖經中充滿了奢侈的奉獻。馬利亞為耶穌打破她存了一輩子的香膏─價值一年的薪水,如果一次奉獻你一年的薪水,奢不奢侈?當然奢侈;若把一年的薪水倒在一個人腳上,那太奢侈了!但這就是馬利亞做的。大衛為了建殿,奉獻了折合現在約210億美金。還有耶穌說那獻上兩個小錢的寡婦,獻上比所有的人都多,因為她是把一切養生的都獻上。

獻上多少不是重點,獻上再多,神都不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全宇宙的一切都是祂的,重點是我們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奢侈的奉獻又叫令人心痛的奉獻,因為神會對這樣的心印象深刻。

我還記得當神要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牧師把他所有一切都給出去之後,神透過所羅門獻一千頭牛給神的事告訴他:我只會對那些奢侈慷慨的給予者說:「向我求任何事!」神說:「我永遠不會對自私的人這樣說,因為我不信任自私的人,我只信任一個慷慨給予、不求回報的人」。
 

第四站:與以色列同站立的心

我相信這很可能是最重要、也是神最在乎的。一旦神打開你的眼睛,讓你看見神對以色列極深的愛,你就會明白並願意參與神普世的救贖計畫,這也是為什麼神一定要祝福你。

當你讀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以賽亞書、羅馬書和以弗所書,會看到神揀選一塊土地和一群人叫以色列,來成為祂的百姓。這群人並非多特別、多偉大,而是透過他們的軟弱微小,要讓世上其他的國家知道,如果最小的國家可以成為最強盛的,那以色列的神就是真神。

以色列是神救贖全人類計畫的一部分,這是為什麼撒旦幾百年來不斷攻擊以色列,甚至不斷說服教會去討厭猶太人,因為牠清楚的知道神的次序:當猶太人接受耶穌成為他們的彌賽亞,就會帶出一個普世性的復興。



神是有次序的神,惟有當我們按著神的次序行,才能得著祝福,而神對於該怎麼傳福音也有一個先後順序。我們都對穆斯林世界有負擔,但人的理性邏輯是,若要傳福音給穆斯林,那我們就得要跟他們一起討厭猶太人。然而神的想法卻完全相反,神說:如果想要傳福音給穆斯林,你必須先去愛猶太人、並把福音傳給他們。就如同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所有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羅馬書一16)耶穌在地上服事也曾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祂也這樣教導祂的門徒把福音先傳給猶太人,這是神的先後次序,就跟什一一樣,將你收入的第一份先給神,那麼其他的部分就會蒙受祝福。

在以西結書三十六章23節神說:我在你們(也就是以色列身上)顯為聖的時候,他們(周圍的外邦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知道周圍的外邦人指的是誰嗎?以色列四圍的國家清一色都是穆斯林國家,神在說:當猶太人接受耶穌為彌賽亞時,就會開啟這場末世的大復興,而這些以色列四圍的國家也會回轉歸向祂。這也是為什麼當你愛以色列、為猶太人站立,並且支持傳福音給猶太人的事工,神就不得不祝福你。因為神不願一人沉淪,願人人都悔改!

神渴望你活出蒙福的人生,這絕對是神對你的心意。若你明白神的優先次序,願意操練這些蒙福的原則,神是獎賞者,這是祂的屬性(來十一6),祂必會獎賞那些憑信心按祂的方式、忠心管理的好管家。當我們做我們的父亞伯拉罕所做的,就像神對亞伯拉罕所說的:「我就是你的大獎賞!」神也會對我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大獎賞!」當世界在經歷不景氣時,你是神的兒女,是天國的大使,你活在一個更高、更強大的經濟法則中,這個法則就是天國的蒙福文化!神不只要你蒙福,更要你成為眾人的祝福。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1期P.20-P.23】

1,32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看出每個人的獨特呼召 互相聯絡合式才能改變世界

當聖經提到「聯絡合式」,指的並不只是聚集在同一個地方那麼簡單。就好像當我們購買DIY自行組裝的商品時,外包裝上的圖片通常都十分美好,然而當你打開盒子,裡面不會像圖片一樣就有一台腳踏車在裡面──盒子裡面全都是零件,它們都在盒子裡面,等待被組裝在一起。

1,27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靈糧生命培訓學院 周巽正牧師

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各(或作: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以弗所書二:18-22

對教會來說,我們是以耶穌為房角石,然後根基於使徒和先知,因此當人們來到神的家,他們能夠來到父神面前,沒有人會覺得孤單、自己像外人、或是被丟下像客旅。同時我們開始賦予人權力,希望人們能夠遇見父神的愛,因為父神的愛才能夠趕逐出我們裡面孤兒的靈,即便我們已經是基督徒了,我們需要持續地走在神的同在中,以及父神對我們愛的啟示中,才能趕逐孤兒的靈。

我們是靠基督「聯絡合式」,全房指的是我們所有的人,我們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我們就是聖殿。當我們聚集在神的家中,我們就成為神的聖殿;當我們一同被建造,我們就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因此每當有人來到這裡,他們也能夠遇見神、經歷神的同在。

聯絡合式:不只是在一起 互相連結才能活出潛力

然而究竟什麼是「聯絡合式」?我們很常會引用這段經文告訴人們聚會的重要性: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十:25)但是更進一步思考,即使在週間有小組,每個週日我們聚集在一起一個半小時,有敬拜和講道,但這樣就足夠讓我們培養出改變世界並寫下歷史的文化嗎?

當聖經提到「聯絡合式」,指的並不只是聚集在同一個地方那麼簡單。就好像當我們購買DIY自行組裝的商品時,外包裝上的圖片通常都十分美好,然而當你打開盒子,裡面不會像圖片一樣就有一台腳踏車在裡面──盒子裡面全都是零件,它們都在盒子裡面,等待被組裝在一起。如果你不主動組裝,依照零件的類型、數量、彼此連結的關係去組合,那就不可能獲得一台腳踏車。也許你對於擁有一台腳踏車很有想法、很有異象,但除非你開始組裝,不然它永遠不會是一台真正能騎的腳踏車。「組裝」是一個過程,我生命中面臨需要組裝時大多會選擇放棄,因為我很難享受這個過程,但這卻是讓一台腳踏車活過來、活出潛力所需要的過程。

當我們渴望裝備聖徒,談到預備、訓練人,我們是否有把「他們是誰」列入考量呢?或者只是將教學標準化,把每個人都標準化成為可取代的磚塊?

用石頭建造房屋 呼召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命定

所以「聯絡合式」,其實需要的是我們打開自己,開始彼此連結。創世紀十一章,記述了當時的人們打算建築一座直達天上的巴別塔。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三:3-4)

經文特別記載他們不是用石頭,而是用磚建造。磚頭的優點是外觀、尺寸都相同,但相對的就沒有獨特性,每一塊都很容易被取代。石頭則剛好相反,在世界上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石頭,每塊石頭的形狀、大小,顏色都不盡相同。如果選擇用磚塊建造,我們不需要瞭解磚塊的獨特性,基本上它們都一樣;但如果選擇用石頭建造,事情就全然不一樣了,首先你需要研究每塊石頭的特性,並且需要知道應該將它們擺在什麼樣的位置,整座建築才能取得平衡。每個石頭都有其目的、都有它的命定,我們需要花時間去研究如何它們聯絡在一起、建造在一起。

當我們渴望裝備聖徒,談到預備、訓練人,我們是否有把「他們是誰」列入考量呢?或者只是將教學標準化,把每個人都標準化成為可取代的磚塊?聖經提到我們是活石,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與其他人連結,需要學習看出神把什麼特質放在另一個人身上,我們才能賦予人權力;我們不會賦予權力讓人變成磚塊,我們希望賦予權力,好讓活石可以活出神放在他裡面的命定和榮耀。

同心合意的原文希臘文叫做「Sinfonio」,就是英文「交響樂(Symphony)」這個字的來源。當我們的思想能同心合意、如果我們能彼此認同,就能在一起。

同心合意:找到每個人的獨特 然後彼此同工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馬太福音十八章:18~19)這節經文中提到「同心合意」,很多時候我們對於這四個字的理解是就要「一模一樣」,因為我們覺得心思一樣就容易同心合意、想法一樣就容易同心合意、方法一樣就容易同心合意,穿著一樣就容易同心合意。

但是同心合意的原文希臘文叫做「Sinfonio」,就是英文「交響樂(Symphony)」這個字的來源。當我們的思想能同心合意、如果我們能彼此認同,就能在一起,就好像在交響樂團中有各種不同樂器,每個樂器都獨特且不同,但是當演奏者都對齊指揮家,即便樂器原本的聲音聽起來很不一樣,仍然能夠合奏、創造出美好的音樂。

教會賦予人什麼權力?我們需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進而呼召出人們裡面的命定和呼召,並且按著他們的命定訓練他們,不只是千篇一律的教導而已。身為牧者、各部門領袖、事工領袖、或是小組長等等,我們有一份責任要去認識、了解我們所帶的人。如果要成全他們,就需要先知道神放在他們裡面的那一份,並且營造出讓呼召能在神的家被活出來的環境。

同樣身為父親,去瞭解我的孩子是很重要的。我需要研究、了解他們,比方說Abby和Zack喜歡的東西很不同,另外因為Abby和Zack的年紀相仿,我和他們說話時,常常好像Riley不在場一樣;之前我去伯特利教會拜訪,買了書回來要送給Abby和Zack,至於Riley,我當時想的是等他長大可以讀Zack的書,但Riley就出聲了:「你有3個小孩。」而他是對的,雖然他才三歲,但卻提醒了我其實有3個小孩。

如果我們渴望建造、興起、賦權領袖成為改變世界的人,我們就需要幫助每個來到教會裡的人,能夠找到他們的乎召命定和目的。

 

營造成全文化使人被裝備、成長 擁有改變世界的盼望

沒有人能夠活著卻不了解活著的目的,所以教會必須營造出這種環境氣氛,讓人們能認識他們的呼召和命定。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廿二章:6)我們常用這段經文談如何教養孩子,所羅門王的父母親領受了先知性預言,他們知道所羅門將成為下一個王,所以按著這個呼召來教導他。同樣的,如果我們渴望建造、興起、賦權領袖成為改變世界的人,我們就需要幫助每個來到教會裡的人,都能夠找到他們的命定和目的,並且在這個環境和文化中被成全,按照「他們是誰」被裝備和訓練。我們需要以此訓練人們,呼召出他們的命定,我們也需要幫助肢體彼此連結,好使人們可以被訓練和興起。

耶穌就是我們的房角石,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我們開始美好地連結,賦予彼此權力,成為神乎召我們的樣式,成為見證讓這個世界知道我們的神是真神。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0期P.22-P.25】

1,27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我們如何改變世界?靠著勇士箭袋中的箭

我自己有三個孩子,我相信每位母親在內心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吶喊:「讓我休息五分鐘就好了!真的只要五分鐘,拜託,五分鐘就可以!」有時候連去工作都像是出去放風,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享受上班和工作,即使是再辛苦都彷彿是置身天堂,然而每一天,你終究還是要面對「下班回家」這個殘酷的事實。

1,35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

詩篇一四五:4

文/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被一些人深深的影響一輩子?時間回到1979年,當時我剛升上國小一年級,我還記得兒童主日學和詩班的老師,他們總是穿著長裙、留著長髮;他們對我們充滿耐心、帶我們唱詩歌、常常擁抱我們,並教導我們要一生跟隨耶穌。每次主日學結束前我們會背一節經文,背完就有小禮物,直到今天我能夠隨口背出的經文,其實都是小時候背誦的。當年的主日學可以說奠定了我對神認識的基礎,而那時的老師們,則是影響我一生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真的要對這些願意為著下一代付出擺上的老師們,獻上真摯的感謝。

改變世界的契機就在下一代手中

我自己有三個孩子,我相信每位母親在內心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吶喊:「讓我休息五分鐘就好了!真的只要五分鐘,拜託,五分鐘就可以!」有時候連去工作都像是出去放風,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享受上班和工作,即使是再辛苦都彷彿是置身天堂,然而每一天,你終究還是要面對「下班回家」這個殘酷的事實。孩子天生似乎有種魔力,會擴張你走出你的舒適空間,看到自己裡面有無限的潛力,因此我能夠瞭解為什麼有些人不那麼喜歡兒童,但是我必須說,改變世界的契機,就在下一代的這些兒童身上!我們來看看聖經到底怎麼說: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太十八:1~5

當時的文化背景普遍是輕視孩子的,因此耶穌說的這段話,其實相當具爭議性;而門徒在問這段話時,他們想要在耶穌的面前爭寵、爭看誰可以為大?耶穌卻反而透過一個小孩來教導門徒,如果不願意回轉像小孩,是無法進天國的。耶穌在這裡教導我們,不是透過做多少服事、傳多少福音使我們可以進入天國,而是要拿掉我們大人內心世界的複雜、傷害,像小孩般學習完全的倚靠,單純的相信,才能夠進入天國。

我們想盡辦法提供孩子最安全的環境,然而從屬靈的層面來看,世界卻充斥著更多的危險。教會應該負起責任帶來社會的改變!

對照現今我們的社會,對於兒童是充滿保護的,你會在小學或幼稚園的放學時間,在外面看見一排排的車等著接小孩放學;在我小時候都是自己上下學,但是現在兒童福利法規定,不可以留12歲以下的孩童獨自在家中、或車上任何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現在孩子一出生,坐車必須要有安全座椅,但是以前我們搭車,可能媽媽就是我們的安全座椅;現在每個孩子學個直排輪,全身上下全部都是裝備,就是害怕他們摔著了,但是過去我們學腳踏車、滑板、溜冰這些運動時,幾乎沒有帶過任何護具。

我們想盡辦法給孩子一個最安全的環境,然而反過來看──特別是從屬靈的層面來看,世界卻充斥著更多的危險。有研究報告指出,現在兒童平均在網路上會接觸到色情資訊的年紀是九歲,而今天的社會對基督教更是充滿攻擊性。我們以為社會創造了一個更安全的環境給兒童,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教會應該負起責任帶來社會的改變。

不要禁止孩子到耶穌面前

當耶穌教導門徒要回轉像小孩時,當時的環境其實卻對孩童的成長十分不利,特別是女孩,有一些一生出來,因為沒有價值,就被丟棄在沙漠、森林中,或是12、3歲就被嫁出去,以兌換牛羊回來。他們看輕孩童,將孩童當成資產買賣,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耶穌卻破天荒叫一個孩童來到祂的面前,耶穌在這裡強調的是,在人眼中認為沒有價值的人,包括孤兒、寡婦、窮人、妓女、痲瘋病人等等,在神的眼中卻都是充滿價值的。

門徒雖然聽了耶穌的教導,仍然沒有回轉像孩子,因此才有第19章的故事發生。「那時,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按手,就離開那地方去了。」(太十九:13~15)

這群人也許聽過耶穌愛小孩、接受小孩,所以把孩子帶來見耶穌,但是門徒馬上責備這群人;門徒們好像馬上就回到他們成長背景的文化中,忘記了耶穌才教過他們的,所以在馬可福音描述到這一段時,形容耶穌是「生氣了」,祂對門徒說:「不要禁止他們」。

我們現在的行為,都正在門訓我們的下一代,所以不要禁止孩子來到耶穌的面前!

同樣在教會中,我們也不要成為禁止孩子來到耶穌面前的人,很多的時候我們沒有好好為孩子設想,他們到底需要什麼?如果只是一昧的把我們想要的給他們,其實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活在宗教裡,因為活在宗教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很乖、很好管,他們都會做大人認為對的事。但是耶穌大過宗教!

如果是已經身為父母的我們,我們更需要留意自己是否也曾在無意間,禁止了孩子來到神的面前?在一個主日的早上,有一對夫婦不太想去教會,卻要他們的孩子參加教會活動,當媽媽幫孩子穿好衣服、準備要出門時,孩子跑到還穿著睡衣,慵懶地坐在電視前的父親面前問說:「我要到幾歲才可以像你們一樣不用上教會?」這位父親一陣驚嚇,想了一下子說:「等一下,爸爸和你一起去教會。」

另外也有一些父母、師長在乎功課比孩子跟神的關係更多,以至於常常為了考試或是補習,而要孩子不用去教會。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現在的行為,都正在門訓我們的下一代,所以不要禁止孩子來到耶穌的面前!

拋下信心的錨在孩子心中

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當孩子來到教會,不是因為愛上教會的活動、或是愛上這個宗教,我希望他們單單愛上耶穌。當然我們無法強迫或控制孩子要愛耶穌,但是我們可以預備一個良好的環境,一群充滿信心的同工,引導孩子把自己獻上,讓神的火能夠點燃他們,更深的愛耶穌,以至於他們一生走在神的心意當中;就算有孩子不小心離開神,他們也不會離的太遠,因為我們已經把那個信心的錨深深地拋下在他們的心中。

其實這份渴望,正是我過去的寫照。即使過去是這麼的敗壞,卻是內心深處那份深刻對耶穌的愛,吸引我再次回到祂面前,是「愛」使我再次被挽回。當年我在兒童主日學所感受到的愛、所背誦的經文,都成為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當我腦中的信仰已經完全瓦解時,是在內心深處的信仰把我挽救回來。

我渴望孩子們真實愛上耶穌,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明白是耶穌付上代價拯救他們,是耶穌給了他們一個新的身分,他們的生命會有清楚的歸屬──只要他們學習深愛耶穌,相信無論未來如何,耶穌能夠拯救他們到底。讓我們持續為下個世代的孩童來禱告,相信他們就是我們改變世界的關鍵,所以我們也要投資更多的人力及資源還有禱告,讓他們能夠深深愛上耶穌。

教會是個讓一群軟弱、甚至會搞砸一切的人來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道神愛我們,接納、瞭解我們的軟弱。教會是我們的家。

讓教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犯錯的「家」

有些人會誤以為,教會是聖潔或完美的人才能來的地方,參加的人都是不會犯錯的,或是只要有人犯了錯,不久之後也會自動消失不見。但事實上,教會是個讓一群軟弱、甚至會搞砸一切的人來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道神愛我們,接納、瞭解我們的軟弱;教會不是為了假冒為善、或自以為剛強的人所設立的,而是為軟弱有需要的人。我相信總有一天,軟弱的人會因著被接納,而變成剛強倚靠主的人,這就是教會!

因此我渴望看見,我們的下個世代不需要帶著面具假裝自己很剛強,而是能有極大的安全感,知道教會接納他們的軟弱,當他們越認識自己,才能開始活出屬神的剛強生命。教會不是來完成宗教儀式的地方,教會是我們的家。

我愛我的教會,在這裡我找到一生的朋友,我在這裡受洗,在這裡被聖靈充滿、經歷醫治釋放,我在這裡找到我的老婆,結婚、按立在這邊,甚至三個孩子的奉獻禮也在這裡;喜怒哀樂在這裡,生死與共在這裡,這就是我的家。雖然過去我有許多次軟弱、離開教會,但教會總是用愛等待我回來。如今我仍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我認識了一個完美的耶穌,祂教導我只要緊緊跟隨祂,愛教會,就會有盼望。

下一代就是勇士手中的箭

教會是這個社會的盼望!教會已經經歷了2000多年卻從未消失,有一天你所熟悉的科技產品可能會消失、百年的老品牌可能會消失,但教會卻會一直存在,直到耶穌再來,教會會成為聖潔無瑕疵、無玷污的新婦,等待耶穌再來迎娶,我渴望我們的下一代就在其中。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詩一二七:3~5

兒女是我們的祝福,下一代是我們的希望,他們就好像勇士手中的箭。感謝神,我們能夠成為勇士,但是勇士若是少了箭,威力就減少了很多,惟有箭袋充滿的人就是有福之人!

曾經有人說過,摩西若是沒有經過40年在皇宮中的訓練,恐怕無法帶領幾百萬的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因此讓我們對待孩童,應該要把他們視為是君尊的皇族,是King’s Kids;他們是華人未來的希望,也將會是改變世界、勇闖迦南地的世代,而你,開始培養你的接班人了嗎?

【本文出自 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9期P.22-25】

1,35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 | 天國的核心信念:顯明天父的心

若是專注在問題上,恐懼感會使基督徒像個受害者一樣,被動等待救援。一旦教會認清自己的身份與權柄,就不會安於被救援的角色,而是對這個世界宣告神的應許。神的應許顯明祂的渴望,否則祂就不會這樣應許…

1,49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相信神的良善, 絕對要成為我們神學觀的房角石,我們對週遭環境的反應都應當從這個真理中湧流出來。」

巽光牧師分享,對於身在末世的基督徒而言,怎麼看待神的「良善」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基督徒認為天難和疾病發生是因神的主權和心意,倘若如此,當耶穌斥責風雨時,豈不等同斥責神的旨意嗎?疾病也是,天父不會一面使人生命,一面差派耶穌醫病就為顯出能耐。

我們必須調整對神心意和主權的理解,神的心意是在地如在天,不願一人沉淪。站對位子,才能使扮演正確的角色。天災和疾病的確正在發生,但耶穌早把治理的權柄贖回交在教會的手中,使基督徒得以與神同工。因此才會有預言將發生的地震沒有發生,原本要來的颱風轉向,本將死於疾病的人得著醫治,因為神把治理的權柄給了教會,教會有這樣的責任。

我們需要學習用正確的眼光看待關於末世的經文。將之羅列,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描述神要差遣你進入的戰場;第二種是神差遣你進去時,所賜的應許。

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祂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

賽60:1-2

一邊是問題,一邊是解答,神的應許才是我們信心的根基。

若是專注在問題上,恐懼感會使基督徒像個受害者一樣,被動等待救援。一旦教會認清自己的身份與權柄,就不會安於被救援的角色,而是對這個世界宣告神的應許。神的應許顯明祂的渴望,否則祂就不會這樣應許。

被造的萬物都熱切渴望神的眾子顯現出來。因為被造的萬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這樣,而是由於使它屈服的那一位。被造的萬物盼望自己得著釋放,脫離敗壞的奴役,得著神兒女榮耀的自由。我們知道被造的萬物直到現在都一同在痛苦呻吟。

羅8:19-22

耶穌沒有使用風暴和疾病警告世人不要敵對神,而是迫切在告訴這個滿是孤兒的星球,要明白神對世人的愛。

教會需要認清自己擁有的權柄,倘若發預言審判、控告某些人或團體,反而會看見負面的預言成立,這是因為神在與我們的立約關係中,會回應我們的價值觀。耶穌沒有使用風暴和疾病警告世人不要敵對神,而是迫切在告訴這個滿是孤兒的星球,要明白神對世人的愛。基督徒的生命經歷自由與釋放到什麼程度,將會決定這個地球經歷自由與醫治到什麼程度。

身處於末世,我們應當領受神的祝福,透過在生命中所彰顯的良善,使周圍的人感動,渴慕尋求神。神所賜的恩寵,是為了服事他人而效力,這樣的恩寵會成為橋梁,使人認識神的良善。基督徒要使人明白災難並非神的心意,反而是違背了神的心意。

巽光牧師最後勉勵: 「盼望就是喜樂的期待神的良善。」不要忘記神把權柄賜給我們,當我們站在破口中,要宣告的不是死亡,而是神的應許!

勝過恐懼的靈
聆聽神的話不是件難事

神渴望每位兒女都能聽見祂的聲音,但許多人等候的是一個低沉的男人聲對我們說話,以至於錯過神的話語,巽正牧師為這類型的見證作一個歸類:神用肉耳可聽見的方式說話,通常是在一個急迫甚至危險的情況中下最後通牒。而神大多時候是與我們的靈說話,須透過魂去領受,並將它解釋成文字或意念。

若我們允許恐懼在生命裡滋長,恐懼就如同這個鼻環,將不斷引導我們走往黑暗處。

勝過恐懼的第一步:找到恐懼的核心

我們生命中有許多懼怕,串連這些恐懼最深的核心,其實是來自於:愛自己。因著在意自己對事情的感受,所以會衍生出恐懼感。

在聖經裡提到恐懼,在箴言29:25中的「網羅」,原文意思是鉤子或一個圈,巽正牧師以一張圖像作舉例,在畫中,小書僮拉著大水牛的鼻環,以此牽引牠到各處。若我們允許恐懼在生命裡滋長,恐懼就如同這個鼻環,將不斷引導我們走往黑暗處。而克里斯‧韋羅頓牧師也說道:華人像是活在謙卑的文化裡,卻有很多不確定感以致於恐懼。

剛強、仁愛、謹守 勝過恐懼的靈

人無法說服他人不要害怕,因為恐懼是個靈,保羅在提摩太後書1:7告訴我們:「因為 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思。」而剛強、仁愛、謹守心如何帶領我們勝過膽怯?

1.剛強的靈:神的靈澆灌下來我們就得著能力,這是先知性的恩賜。任何恩賜都是習練得通達,做錯時帶著柔和謙卑地心勇於承認並道歉,不要害怕犯錯。

2.仁愛的靈:約翰一書4:18「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當你持守在神完全的愛中,就會成為全世界最勇敢的人。

3.謹守的心思意念: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為自己的心做一個完善的保全系統,以此阻擋恐懼的靈,若允許恐懼進來,它就會在你生命中發揮影響力。

先知性預言的三個層面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講到先知性預言有三個過程,而巽正牧師則作了更詳細地補充說明:

1.領受啟示:當你開始熟悉神說話的方式時,會有一個確信是——神會透過你的服事對人說話。

2.解釋啟示:理解神所給的圖像,這跟你對聖經的熟悉度有直接關聯。

3.應用:應用合宜的方式及時間來表達你的領受,並以尊榮和精準的態度包裝先知性話語,重點不是指責他的罪,而是讓他的心可以被神觸摸。先知性預言的人好比一位送貨員,從送貨員來談禮儀:一個好的送貨員應當小心且完整地將貨物送到;你的身分是中間傳遞者,傳送一次即已盡責,不要想為甚麼收貨人仍不使用。

先知性預言服事中 絕不能碰觸的範圍

神給我們的先知性恩賜應當在一個正確的權柄架構下使用,先知預言的恩賜好比雷射,雷射正確的效果可以帶來醫治,但錯誤的使用會成為具毀滅性的武器,巽正牧師提出幾項不得碰觸的界線:

1.別為已經知道的疾病,特別是絕症或是末期的疾病發預言:先知性恩賜的人在服事裡只須帶著先知性的心為他禱告,以免使人陷入信仰危機中。謝院長教導:「先知性話語一定要在聖靈的導向裡,而不是在你所知道的神學教義導向中。」

2.別為他人婚姻的抉擇發預言:婚姻的抉擇不單靠神的啟示,還要有智慧。不要一味向有先知性恩賜的人提供事情的印證,應當親自尋求神的面;教會也要訓練先知性百姓,使更多人聽見神的聲音。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28期P.29-31)

1,49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成為先知性文化的教會

先知性的百姓,要先看見盼望、帶著盼望走入這個世界,向周圍的人分享:「相信祂,祂必成全。」唯有當我們先補起鏡片上的裂痕,領受天父的愛、心懷盼望,才有能力妥善使用先知性的服事去安慰造就人,使接受服事者找到從神而來的盼望,經歷生命的改變。

2,72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p28

先知性的百姓,要先看見盼望、帶著盼望走入這個世界,向周圍的人分享:「相信祂,祂必成全。」唯有當我們先補起鏡片上的裂痕,領受天父的愛、心懷盼望,才有能力妥善使用先知性的服事去安慰造就人,使接受服事者找到從神而來的盼望,經歷生命的改變。

天國的核心信念:顯明天父的心

「相信神的良善, 絕對要成為我們神學觀的房角石,我們對週遭環境的反應都應當從這個真理中湧流出來。」

巽光牧師分享,對於身在末世的基督徒而言,怎麼看待神的「良善」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基督徒認為天難和疾病發生是因神的主權和心意,倘若如此,當耶穌斥責風雨時,豈不等同斥責神的旨意嗎?疾病也是,天父不會一面使人生命,一面差派耶穌醫病就為顯出能耐。

我們必須調整對神心意和主權的理解,神的心意是在地如在天,不願一人沉淪。站對位子,才能使扮演正確的角色。天災和疾病的確正在發生,但耶穌早把治理的權柄贖回交在教會的手中,使基督徒得以與神同工。因此才會有預言將發生的地震沒有發生,原本要來的颱風轉向,本將死於疾病的人得著醫治,因為神把治理的權柄給了教會,教會有這樣的責任。

我們需要學習用正確的眼光看待關於末世的經文。將之羅列,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描述神要差遣你進入的戰場;第二種是神差遣你進去時,所賜的應許。

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祂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
賽60:1-2
一邊是問題,一邊是解答,神的應許才是我們信心的根基。

若是專注在問題上,恐懼感會使基督徒像個受害者一樣,被動等待救援。一旦教會認清自己的身份與權柄,就不會安於被救援的角色,而是對這個世界宣告神的應許。神的應許顯明祂的渴望,否則祂就不會這樣應許。

被造的萬物都熱切渴望神的眾子顯現出來。因為被造的萬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這樣,而是由於使它屈服的那一位。被造的萬物盼望自己得著釋放,脫離敗壞的奴役,得著神兒女榮耀的自由。我們知道被造的萬物直到現在都一同在痛苦呻吟。
羅8:19-22
耶穌沒有使用風暴和疾病警告世人不要敵對神,而是迫切在告訴這個滿是孤兒的星球,要明白神對世人的愛。

教會需要認清自己擁有的權柄,倘若發預言審判、控告某些人或團體,反而會看見負面的預言成立,這是因為神在與我們的立約關係中,會回應我們的價值觀。耶穌沒有使用風暴和疾病警告世人不要敵對神,而是迫切在告訴這個滿是孤兒的星球,要明白神對世人的愛。基督徒的生命經歷自由與釋放到什麼程度,將會決定這個地球經歷自由與醫治到什麼程度。

身處於末世,我們應當領受神的祝福,透過在生命中所彰顯的良善,使周圍的人感動,渴慕尋求神。神所賜的恩寵,是為了服事他人而效力,這樣的恩寵會成為橋梁,使人認識神的良善。基督徒要使人明白災難並非神的心意,反而是違背了神的心意。

巽光牧師最後勉勵: 「盼望就是喜樂的期待神的良善。」不要忘記神把權柄賜給我們,當我們站在破口中,要宣告的不是死亡,而是神的應許!

勝過恐懼的靈

聆聽神的話不是件難事

神渴望每位兒女都能聽見祂的聲音,但許多人等候的是一個低沉的男人聲對我們說話,以至於錯過神的話語,巽正牧師為這類型的見證作一個歸類:神用肉耳可聽見的方式說話,通常是在一個急迫甚至危險的情況中下最後通牒。而神大多時候是與我們的靈說話,須透過魂去領受,並將它解釋成文字或意念。

若我們允許恐懼在生命裡滋長,恐懼就如同這個鼻環,將不斷引導我們走往黑暗處。

勝過恐懼的第一步:找到恐懼的核心

我們生命中有許多懼怕,串連這些恐懼最深的核心,其實是來自於:愛自己。因著在意自己對事情的感受,所以會衍生出恐懼感。

在聖經裡提到恐懼,在箴言29:25中的「網羅」,原文意思是鉤子或一個圈,巽正牧師以一張圖像作舉例,在畫中,小書僮拉著大水牛的鼻環,以此牽引牠到各處。若我們允許恐懼在生命裡滋長,恐懼就如同這個鼻環,將不斷引導我們走往黑暗處。而克里斯‧韋羅頓牧師也說道:華人像是活在謙卑的文化裡,卻有很多不確定感以致於恐懼。

剛強、仁愛、謹守 勝過恐懼的靈

人無法說服他人不要害怕,因為恐懼是個靈,保羅在提摩太後書1:7告訴我們:「因為 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思。」而剛強、仁愛、謹守心如何帶領我們勝過膽怯?

1.剛強的靈:神的靈澆灌下來我們就得著能力,這是先知性的恩賜。任何恩賜都是習練得通達,做錯時帶著柔和謙卑地心勇於承認並道歉,不要害怕犯錯。

2.仁愛的靈:約翰一書4:18「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當你持守在神完全的愛中,就會成為全世界最勇敢的人。

3.謹守的心思意念: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為自己的心做一個完善的保全系統,以此阻擋恐懼的靈,若允許恐懼進來,它就會在你生命中發揮影響力。

先知性預言的三個層面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講到先知性預言有三個過程,而巽正牧師則作了更詳細地補充說明:

1.領受啟示:當你開始熟悉神說話的方式時,會有一個確信是——神會透過你的服事對人說話。

2.解釋啟示:理解神所給的圖像,這跟你對聖經的熟悉度有直接關聯。

3.應用:應用合宜的方式及時間來表達你的領受,並以尊榮和精準的態度包裝先知性話語,重點不是指責他的罪,而是讓他的心可以被神觸摸。先知性預言的人好比一位送貨員,從送貨員來談禮儀:一個好的送貨員應當小心且完整地將貨物送到;你的身分是中間傳遞者,傳送一次即已盡責,不要想為甚麼收貨人仍不使用。

先知性預言服事中 絕不能碰觸的範圍

神給我們的先知性恩賜應當在一個正確的權柄架構下使用,先知預言的恩賜好比雷射,雷射正確的效果可以帶來醫治,但錯誤的使用會成為具毀滅性的武器,巽正牧師提出幾項不得碰觸的界線:

1.別為已經知道的疾病,特別是絕症或是末期的疾病發預言:先知性恩賜的人在服事裡只須帶著先知性的心為他禱告,以免使人陷入信仰危機中。謝院長教導:「先知性話語一定要在聖靈的導向裡,而不是在你所知道的神學教義導向中。」

2.別為他人婚姻的抉擇發預言:婚姻的抉擇不單靠神的啟示,還要有智慧。不要一味向有先知性恩賜的人提供事情的印證,應當親自尋求神的面;教會也要訓練先知性百姓,使更多人聽見神的聲音。

營造領受啟示的文化:成為被修剪的枝子,在友誼中得著啟示!

約翰福音15章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比喻:我們都是葡萄樹,而父神就是那栽培的人。在第三天下午的信息中,伯特利教會超自然事奉學院校長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分享到:「在基督的身體裡,我們只會有兩個狀況:若不是那不結果子的枝子、最後被剪去,就是那結出果子的枝子、但正在被修剪中。」

葡萄樹的特性是:如果你不修剪它的枝子,它會耗盡所有的精力往外生長,到一個地步甚至失去開花的能力。

被修剪的枝子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年輕時在他叔叔的葡萄園裡工作,觀察到葡萄樹的一個有趣現象:如果你不修剪它的枝子,它會耗盡所有的精力往外生長,到一個地步甚至失去開花的能力。所以園丁所要做的事情是:果子結到哪邊,就將枝子修剪到哪邊。「這是一個關於我們生命的光景,」牧師分享到,「當耶穌不在我們的裡面,我們會過度的擴張自己,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擴張境界、試圖去觸摸更多人,但卻沒有結出果子來。」

在約翰福音15章7節中,耶穌說到:「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這裡的意思並不只是要我們背誦經文,背誦經文固然是件好事,但此處的「我的話」更多指的是「管教的話語」,耶穌是在說:若你願意讓我在你的生命中有這樣的影響力、若你願意讓我來修剪你,我可以剪去你生命中那些不結果子的枝子;而也因著你有了正確的心態,你所祈求的將變成我所渴望賜給你的。克里斯‧韋羅頓牧師說:「所以我要讓祂來修剪我的心,以至於到一個地步,祂對我的渴望成為了我的渴望。」

友誼會釋放啟示

「一個先知性的文化,能讓人從被奴役的光景、進入到友誼的關係當中。」克里斯‧韋羅頓牧師解釋,奴僕無法知道主人想要做的事、只知道他被吩咐做甚麼。在奴隸人生中的高峰,是聽到什麼、就做什麼。學習順服聖靈很好,但我們人生的高峰並不是奴隸,而是友誼。友誼會釋放「啟示」,當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15節說:「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意思其實就是:當你成為了神的朋友,你得到了一個權力,就是可以隨時「google」神!

奴僕和朋友還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奴僕也許花了許多的時間研究,而得到了很多的知識,但他們卻無法得到「啟示」,因為「啟示」是透過友誼而產生的!甚至當我們得到越多的知識時,其實也會越容易因此感到驕傲;但「啟示」的釋放過程中,其實包含了一個防止驕傲的機制:得著啟示,就好像被帶進了一個從來沒人見過的房間,我們因此見到了更多、但心中卻也因此產生了更多的問題。當我們有了更多的啟示,就更明白自己的所知多麼有限!

在愛裡生出的帳幕

「這是一個旅程,直通到耶穌的心,這也才是先知性文化最重要的目標:我們不只知道耶穌正在做的是甚麼,而是知道耶穌的想法。」克里斯‧韋羅頓牧師提到了大衛的帳幕,為何他會成為神在末後要重建的帳幕?摩西的帳幕可是摩西上到合烈山上、親耳聽見上帝所吩咐,並鉅細靡遺的照著指示建造的,這樣的帳幕不應該才是最貼近神心意的嗎?這是因為大衛看見了未來!在未來,人們會一起敬拜神;他發現阻隔的幔子並不是神最原始的心意,而是每個百姓都來親近神;大衛把百姓從僕人的身分帶進到朋友的身分!他領受到即將要來的啟示,把那本來要在十架之後才發生的事情拉到十架之前。結果,神說我喜歡你的想法,這比我的帳幕還好!所以,在末後我要興起你的帳幕。這是在愛裡面生出的帳幕,而不是在律法生出的。

在今天,願我們都能「讓神的話常在我們裡面」,讓祂來修剪我們的生命,以至於祂可以信任我們,將天國的奧秘向我們敞開,而這一切將改變我們的家族、甚至國家的未來。

在生活與服事中 活出知性文化

克里斯‧韋羅頓牧師在特會第二天下午,和會眾分享了先知性恩賜如何操練,也透過Bethel教會的經驗,分享如何運作先知性團隊、裝備聖徒、成全教會。

Q:如何建立先知性文化?

我會聚集十五到三十個有先知性恩賜的人,是你熟悉他們生命狀況的人,每週聚集一次,使用學生手冊,一禮拜讀一章,分享所學習到的,接著每個人輪流坐到中間,被其他人發預言,我們有回饋的機制,讓整個團隊彼此回饋,查驗是不是符合聖經。

你不一定會找到最有先知性的人,但你會有一群信任的人,我喜歡已經學會了我們核心價值的人,明白該有的禮儀,從他們開始訓練文化,一年後再對其他人擴大開課,成為榜樣示範給大家看,包括講預言的方式、要如何運用聖經。

課快上完時,你可以邀請更多的人加入先知性的團隊。在我們教會最有趣的是把孩童加入其中,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教他們發預言,通常是兩個成人配搭一個孩子。從最年輕的到最年長的,都可以發預言。我發現孩子們的預言是很簡單的,卻是很深的,在我們的文化裡,孩子比較常看到天使。

Q:如果有先知性領受,向教會牧者提醒建議,但沒被接受該怎麼辦?

要學會放下先知性話語的擁有權,講完後,就不再是你的責任。不要覺得領袖或牧者不看重你,這是信任過程,如果真的有很重要從神來的話語,當你釋放出來,聖靈會使你的領袖扎心,讓他可以記得這個話語。如同以斯帖記中的國王,末底改之前救了他的性命,但是王忘記了,幾個月後,他突然無法入睡,想到自己沒有回報末底改。

Q:先知性恩賜和先知性職分的差別?

兩者的差別,不是根據先知性恩賜的程度高低,有時具先知恩賜的人,其預言層次甚至比有先知職分的人還要更高。

大部份具先知性恩賜的人,我們不允許他們糾正或警告他人,範圍就是安慰、造就、勸勉。但是從先知職分來說,他們可以在尊榮文化中糾正人、也可指引方向,他們通常在教會中扮演治理的角色。如果教會裡沒有先知,可以讓有先知性恩賜的人訓練其他人,但要連結領袖團隊和先知性網絡,幫助他們成長。

Q:如何看到寶藏,而不是看見別人的罪?

如果你像我過去一樣很自卑,會很想要從別人身上找到罪,因為這讓你自己好過一點。若有人每次說先知性預言都是警告,通常代表他們需要權柄、權力去掌管別人;當有人的先知性話語很負面,通常他的自我評價也不好。你必須要聽弟兄姊妹如何釋放先知性話語,如果他們所釋放的話語總有共同的主題,就是他們自己裡面的東西。

Q:我們如何讓先知性話語更精準?

你早上起來問聖靈,今天會發生什麼事,是你本來不知道,領受後寫下來,整天努力尋找。當你所領受的東西常常很精準的發生,就可以開始預備好在人群中做類似的服事。

Q:如何操練辨別諸靈的恩賜?

我透過輔導弟兄姊妹操練。一開始我們先一起禱告,牽著他們的手,做一般性的禱告,但其實是在查驗他們的靈。因為如果他們有色情成癮,我就不能幫助他們,除非先把鬼趕出。在牧養輔導的過程,我不會說你在色情網路成癮,而是問他你的思想狀態如何,開扇門,讓他們有機會能分享。另一個方法是,你跟人一起禱告,在他們還沒講前,可以把一些感受寫下來,對照他們後來分享的內容。

Q:如何把有色的鏡片拿掉?

有時候我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這是為什麼先知活在群體是很重要的,教練和裁判很重要,他們能看見我們生命中的盲點。我跟領袖團隊在一起三十八年了。我們生命中的盲點只有在群體中察覺,你不會在洞穴中成長。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8期P.28-33】

2,72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信息|兩代同心建造─傳承的奧秘

p30

文-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周巽正牧師

在生產線的文化中,講求紀律和規則,然而這只是一個起頭,如果要能夠做更大的事情,就需要轉換到研發部的文化中,信任對方、鼓勵對方發揮創意,即使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跌倒失敗,內在的生命光景會顯明出來,然而神的話語能夠修剪生命,並且使生命更加成熟─這些正是耶穌當年所做的。
耶穌在地上三年半的服事當中,從呼召門徒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了傳承;祂不只是做傳承的預備,更是在做傳承的工作。
耶穌傳承的方式,不只是讓門徒複製祂所做過的事情,而是渴望他們能做更大的事;我們對於傳承的定義,是否和耶穌所想的相同呢?

傳承的目的其實很簡單,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2節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耶穌不只是要門徒複製祂所做過的事,而是做更大的事。同樣的思維帶到教會中,在門徒訓練的關係中,我們該怎麼做、創造什麼樣的文化,以孕育塑造出能夠「做更大事」的下一代?

生產線與研發部 兩種不同氛圍的門訓文化

在談傳承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兩種截然不同的門訓文化:一是生產線模式的文化,另一則是研發部模式的文化。在生產線文化中,講求零失誤率,對犯錯難以容忍;在這樣的氛圍下,也不鼓勵個人有創意或是自己的想法。在生產線上的人們往往被要求照著一個模組作業;而管理生產線者則通常認為,假如不會我可以教你做,但別費心去想其他的方式。在這樣的文化中,完全的順服常被視為是最重要的品格。

研發部文化則與前者完全不同,新的科技研發,往往需要透過不斷的實驗,在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失敗;但在研發部文化的氛圍中,卻將失敗視之為重要的經驗。他們鼓勵將任何新的想法付諸嘗試,而在嘗試的過程中,就能進一步知道想法是否可行,再從研究中重新擬定新的方向;他們傾向從錯誤中尋找可行的方式與解答。

青年牧區其實走過很長一段的生產線文化。十多年前,當我剛從國外回到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開始操練講道服事時,我會觀察巽光牧師如何預備;巽光牧師喜歡準備講義讓弟兄姊妹填空,對他來說這是非常棒的方法,填空中的詞句都是他認為重要的;我一度也嘗試用同樣的方式,但是當我看講章時會覺得每句話都很重要,不曉得該如何挖填空格,後來碰到更大的問題是,每當我講完道,會有許多的填空沒有講到,因此常會有人來詢問空格要填什麼?後來我就不再讓弟兄姊妹填空,因為這個模式並不適合我。感謝神,在嘗試的過程中,慢慢的我們會發現到底什麼方法適合我們。

在生產線的思維下,會產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帶出做相同事的人;複製既有的模式,對於剛開始要進入門徒訓練的關係中是很好的開頭,但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就必須開始切換到研發部的文化中,學習幫助弟兄姊妹不斷的去嘗試,找著神在他生命當中的呼召,在失敗挫敗當中繼續堅持跨越,使信心不斷的成長。

傳承的要素:多結果子與一顆受教的心

耶穌是怎麼帶門徒的呢?祂怎麼訓練及傳承,將門徒從原本的不開竅,塑造成一批翻天覆地、改變世界的人?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
約15:1-3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約15:8
在這段經文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是「結果子」,我們結果子是為了榮耀神;當你還認為自己不夠、不足以為神所使用的時候,在聖經中卻說凡不結果子的會被剪去,凡不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為的是更乾淨,能結更多的果子,直到我們可以做比主更大的事。

門訓的過程,就從修理乾淨開始,但也可以說修理是結果子的賞賜。神會修理我們的生命與品格,當結果子多了,我們也許漸漸開始覺得,果子是屬於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努力,此時神又會開始修剪我們生命,好使我們能夠承載更多、結更多的果子,有一天我們能做更大的事。透過多結果子神樂意祝福我們的生命,但在過程當中,我們必須願意被神做生命的修整。

我們很容易誤以為修理帶有處罰的意味,然而耶穌說的是 :「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生命被修剪的關鍵,其實是聆聽耶穌的話語,這也代表我們必須有一顆願意受教的心;一顆受教的心會結出更多果子,並且使果子長存。當神對我們的生命說話,或是透過聖靈、屬靈同伴、講道等各種方式說話,而我們也願意敞開心謙卑受教,那當下我們就「乾淨了」,慢慢的我們會發現,修理真的會成為生命的賞賜,並且是一個能夠開心擁抱的生命過程,並且更多結果子。

不是規定該怎麼做 而是差派出去

在路加福音第九章第1-6節中記載著,耶穌把門徒們找來,先給了他們能力與權柄,使他們能夠醫治疾病與制服一切的鬼,差遣他們走遍各鄉傳講福音、醫治病人,然後才進一步吩咐他們不要帶拐杖和口袋等細節。我們可以想像耶穌在這邊進行的是生產線上的教導,但也僅止於賦予門徒權柄能力,並吩咐他們不要帶東西而已。

第5節開始,耶穌告訴門徒:「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耶穌直接賦予門徒審判的權柄,縱使這些門徒們生命還不是很成熟,但耶穌卻給予他們信任,把祂的名、能力、權柄都給了門徒,這就是耶穌傳承的方式。從這裡,耶穌開始了祂的研發部,祂沒有再特別吩咐們徒們「該怎麼做」,就差派他們出去了。

因此第6節我們可以看到,門徒走遍了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而且每個門徒為人服事禱告的方式皆不同,但重點是,當他們走到那地,奉主耶穌的名事情就發生了,手按病人,病就好了,傳福音給人,人就相信了。

門徒們所要學的功課,並沒有在被差派出去之後就結束,反之,在研發部的氛圍他們內心的光景逐漸顯露出來,而耶穌則持續修剪他們的生命。

三個問題之一:誰為大?

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耶穌看出他們心中的議論,就領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自己旁邊,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9:46-48
在跟隨耶穌之前,門徒們的自我形象是自卑的,也許他們根本沒有渴望過自己能成為偉大的人,但是當耶穌差派他們出去,隨著神蹟奇事一件件發生,他們的自我形象逐漸開始膨脹,於是耶穌開始修剪了他們;祂並沒有責備門徒渴望為大心,而是教導他們,真正的偉大不是站在台上、或在一個可以管轄眾人的位置,而是能作眾人的僕人。耶穌在受苦受難之前,更透過為門徒們洗腳,將祂的生命中的偉大彰顯出來。

三個問題之二:誰是自己人?

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 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路9:49
另外一層的問題是,門徒們開始區分誰是自己人;耶穌「修剪」了約翰的想法,並放下一個更重要的觀念:合一。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教會中,然而神的國度比我們想像中大更多,神也在教導我們不要區分彼此。

三個問題之三:真實的生命光景浮現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
路9:51-56
當撒瑪利亞村莊不接待耶穌時,門徒的反應及回答,相信令我們都感到些許不可思議,然而這正是在研發部文化中可能發生的事情,人們生命中的光景會顯露出來,然而耶穌沒有因此收回賦予他們的權柄能力,而是持續修剪他們的生命。

在生產線上,我們往往被要求要有「該有的樣子」,而不敢嶄露內心負面的一面,然而在研發部的文化中,人們卻會受到鼓勵開始勇於表達想法──即使不見得都是正確的,神就修剪我們的生命。生命的修剪絕對是需要經歷的,但為了修剪而修剪,而是使我們能更多結果子。

聖經新約中,研發部文化的代表人物非巴拿巴莫屬,沒有他,也許就沒有使徒保羅;而縱使是軟弱失敗的馬可,巴拿巴也因為看見他裡面的呼召,而願意再次給他機會。

巴拿巴的研發部傳承典範

另外一個傳承的典範,是在新約裡的巴拿巴、保羅與馬可。當保羅重生得救後,沒有人敢接待他,巴拿巴卻把他帶到其他的使徒們當中,甚至後來當使徒們請保羅回去時,巴拿巴也沒有忘卻保羅,並帶他到安提阿一起服事,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巴拿巴就不會有保羅。

後來在使徒行傳中,保羅與巴拿巴他們第二次宣教旅行時遇到很大的衝突,起因是馬可;馬可曾經在一次宣教旅行的的途中臨陣脫逃,保羅因此不願帶他同行,然而巴拿巴看見神放在馬可裡面的呼召,願意給他一個機會,最後為了挽回馬可,巴拿巴甚至願意犧牲與保羅之間的關係,於是保羅和西拉、巴拿巴帶著馬可,從此分兩條路行。

在後來的篇章中,雖然巴拿巴的名字不見蹤影,但是他的影響力卻延續至今─現在我們仍能夠讀到由馬可所寫的馬可福音。巴拿巴是一個活在研發部文化裡面的人,他沒有因為馬可的失敗就否決他,而是看見他裡面的那份呼召與恩賜,走進他的生命中陪伴他成長,如同當年他看見神放在保羅裡面的呼召而去找他回來一樣。

生產線的文化追求要帶領出最多的人,但研發部文化卻看重幫助人開啟夢想、遇見命定並且做大夢,傳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那麼遙遠。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7期P.30-33】

2,471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