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他們怎麼說
父母的原生家庭考驗新家庭的文化
張家綺師母:我和丈夫的原生家庭真的很不同,各自父母的教育背景和個性也不一樣。在我家,父母不太會打罵,都會很和平的處理,碰到問題也會含蓄的表達,不會直接點出來;我先生信中的原生家庭文化比較自律和嚴格,很要求表達能力和禮貌。所以談到教養,一方面考驗夫妻的溝通,一方面也考驗我們選擇用哪種方式帶孩子。
高麗婷:我的原生家庭在生活層面比較有規律,加上大學時期上了兒童心理學,所以也認為可以塑造出聰明、成就好又乖巧的孩子。我希望孩子有規矩,作息規律之外,也能有健康的飲食。但是我發現這樣的文化並不是我努力就能成功,因為除了孩子的天性,還需和另一半溝通。所以當初我的想像,在我們家還沒辦法套用,因此現在還在塑造、幫助他們的過程。
以上帝的眼光看孩子的夢想
連加恩:我七歲的老么最近在睡覺的時候告訴我,他想要當在電視裡的足球明星羅納度。傳統父母聽到這段話應該會很擔心,因為足球明星很難當,念書還是最重要的,說不定打球到最後會吃不飽等等,我們腦子裡面很快就會用這傳統的思維,對待孩子的分享。
聽了許多天國文化的信息後,我覺得孩子現在的渴望,是上帝給的某型態夢想,有可能這個夢想,和未來上帝要他做的事情有連貫,只是可能不是他剛好看到的在電視中踢足球,他可能已經看到一絲絲自己未來,只是用他在電視上踢足球來描述而已。
用天國文化教出自由、有創意的孩子
高麗婷:我希望塑造有創意的孩子,希望他們活出自由的生命。前陣子還跟先生討論「資優班」的議題,「資優班」對大人來說很重要,但是對孩子來講可能就不是很快樂,這個框架,讓孩子可能沒辦法嘗試自己想做的事。例如,在台灣大家都覺得運動不好,但這是我們孩子最喜歡,而且最拿手的。他們從小就嘗試各類運動,做為父母,我們認為這不但是釋放壓力的管道,也能交朋友、鍛鍊體力,讓他們學習團隊合作。孩子不是只想當射手,因為射進球門不一定才是最厲害的,在團隊中,就算是在旁邊防守也很厲害。可是過去的教養裡,我們總覺得就是要當得分的那位,才能贏得大家的關注。可是我們想塑造的文化是,讓孩子嘗試自己喜愛的事物,讓他們有創意而且能盡力做到!
天國文化 讓我們把「關係」放第一
張家綺師母:過去教養孩子給了我們很大的考驗。認識天國文化的時候,神開始提醒我們,把關係放第一,並放下兩家的原生家庭文化。我們真的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會不停地調整工作時間。在陪伴裡也會有跟他們聊天的時間,聊學校的事、聊未來的夢想。有時討論太激烈讓別人誤以為「為什麼允許孩子頂嘴?」我覺得這就是在關係中建立信任感的過程,我希望不管孩子們以後去哪裡,他們總會想到這個家是一個安全的環境,他們什麼都能跟我們分享,可以互相辯證對錯,也都知道我們永遠都在這裡。
晏信中牧師:我喜歡陪伴孩子,很享受在接送他們上下學的「旅程」裡。在車上我們會聊聖經、討論很多關於神學的問題,討論很多關於末世所面對的東西。我總是跟他們說要改變世界這件事情,我常會說這世界不是神起初所創造的樣子,我會解釋邏輯性的東西給他們聽。我會期待他們在這世上不同流合汙,我也期待他們能改變世界。但孩子為什麼願意聽你的?是因為自己身體力行,並且陪著他們一起做。關係與信任感建立了,孩子就願意照著天國文化的模式走。
父母是榜樣 別做雙面人
來自伯特利教會的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在一次訪談中分享如何培養孩子品格和聖經原則時,第一句就說到「孩子需要榜樣!」他建議父母從「愛神是什麼樣子」的思考著手。父母不能在教會是一種人,在家卻是另一種,如果在教會很火熱,在家卻是冷淡退後,孩子會自動選擇層次比較低的行為作為榜樣。
在台灣馬偕兒童醫院擔任主治醫師的黃瑽寧,曾著作《身教》一書,他非常感謝父親所傳承的寶貴禮物。「爸爸再忙,仍堅持每天回家吃晚餐,就是他對我的身教。」黃瑽寧的父親黃富源,也一位兒科醫師,即使忙碌仍堅持每天回家吃晚餐,這樣的行為也帶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除此以外,黃瑽寧的父親也經常透過箴言謹惕自己,堅守符合聖經價值的原則。在黃瑽寧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曾看見父親拒收紅包的堅持。他的父親就曾說:「我們用上帝的角度看事情,用心對待病人和家屬,他們都看得到你的付出,就算他們看不到,上帝也會保守我們,不讓我們受到虧損。」這樣的價值觀深刻影響黃瑽寧,他從父親身上看到的是,按照符合聖經原則行事,是可以榮耀神的。
訓練孩子找出他人生命的寶藏
比爾‧強生牧師:我兩個兒子的感情非常好,彼此會互相支持,而不會互相比較,大兒子Eric常會跑來跟我說:「爸!你一定要看看弟弟做了什麼,他真的很棒!」我和妻子對於他們關係這麼好也很驚訝,就問他說:「Eric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起初大兒子有些愣住,我看著他說:「那是基督在你們裡面,那就是聖靈的果子,祂在你的生命中工作。你這樣尊榮弟弟是件很棒的事!」
我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認出上帝在某人身上做的工作,這能訓練他們看到人生命的寶藏,然後尊榮他人的品格、恩賜才幹,孩子會認出這些人的優點。在我家裡時常出現小組聚集的機會,從5歲小孩到80歲,大約有20個人在這個小組中。我會指著某個人,並問大家:「你們覺得神在這個人的身上做什麼事呢?」那個時候我的兒子Eric大約8歲,當我指向團體裡的其中一人Daniel說:「你們覺得神要跟他說什麼?」Eric是第一個願意發言的,他不會因為有大人在場而害羞,他開始說明Daniel這個名字讓他想到聖經上的但以理(但以理的翻譯即是Daniel),接著就開始為他發預言。我們在日常就會歡慶他人的生命寶藏,如果我時常這麼做,而且給孩子機會這麼做,這就是生活了,因為我們就是這樣在生活。
你希望孩子怎麼解讀你在日常生活的言行?當然,父母不是完美的,孩子一定也有不願意像父母的地方,但是你是否希望孩子像你一樣慷慨?善良?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像你一樣看重自己,也看重他人?父母的角色是極大的責任,也是至高的榮幸,這代表神如此信任父母,將孩子交給父母管理。父母被賦予一個重要的任務,像勇士一樣磨箭,而且為了神的國讓他們影響這世代!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2期P.15-18)
1,566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