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觀點

編輯室報告|用真實、信任、付出 讓家變偉大

文 | Asia for JESUS總編輯  陳麗吉

在教會這個「家」-我的角色之一是學生輔導,這幾年花時間和學生在一起,我觀察到年輕人很想要看見「真實」;要讓學生喜歡教會,我認為關鍵是讓他們感覺到在教會中和他們互動的人,會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包含軟弱的那一面──展開在他們面前。

而在陪伴學生的過程中,我很看重他們在小組中能不能找到一起分享生活的朋友?當扣除掉信仰層面,他們還享受彼此在一起的時間嗎?我們可以規定這些學生要成為彼此的屬靈同伴,但如果他們的關係只建立在靈修、禱告上,卻沒有任何生活上的交集,當有一天信仰陷入低潮的時候,這份關係也就很難持續。

在工作上,我的角色是帶領者,Asia for JESUS是我實現呼召和命定的地方,也許工作中我不常使用「家」這個詞,但對我而言其實每位同工都很重要,就像是戰友一樣;我會希望看見同工因著對團隊異象的認同,在這裡發揮他的專業、恩賜和能力,同時他們內心也感覺到滿足與快樂。

有段時間我曾經覺得很挫折,因為感覺到自己能力有限,身為領袖我們有時候會期待自己能夠面面俱到,同工才不會誤解或受傷,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周全,因為我們都是用自己的認知在詮釋和感受這個世界。

後來神幫助我看見,我也應該要試著相信同工們是夠成熟的,相信即使彼此立場不同、原生家庭背景不同、甚至有時候是因為我的決策讓同工感覺不太舒服,但是最後我們都還是可以互相尊重、彼此相愛。當我這樣想之後,我發現自己裡面就有很大的安全感。

回到自己家中,我的角色既是妻子、也是女兒、媳婦,說實話,我的形象和工作時相差很多,或許是專注力都用在工作上了,回到家裡,反而在一些生活瑣事上會選擇「放空」。比如說,作為女兒,關於「吃甚麼」這件事,經常是母親準備,我負責享受就好;作為妻子,我會選擇給予先生所需要的仰慕與尊重,甚至有時候刻意「沒有意見」或是「有意見」;作為媳婦,我會和公婆聊天,或是在他們有需要時,展現一下自己所長之處,像是幫忙訂機票、飯店等。

在這三種家中都有不同的角色要切換,我會去想,跟不同角色所相對應的人真正需要的是甚麼,當然也需要因當下的狀況適時調整。另外,我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我們都要學習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能夠不帶著勉強、真正有能力地去滿足這些需求。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 P.1)

1,04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