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仕仰
沙蚤是一種在東非盛行的寄生蟲,透過極微小的縫隙,就會鑽進人體四肢皮層底下、導致潰爛,更嚴重則會致命。大約五年前,「舊鞋救命Step 30」發起人楊右任透過在非洲擔任宣教士的岳父,目睹了非洲小孩因為沒有鞋子穿而感染沙蚤病的畫面,於是心生憐憫,還沒想到什麼遠大計劃的他,設計了一張海報放上網路,鼓勵社會大眾以行動幫助非洲當地沒有鞋子穿的孩童。
沒想到迴響意料之外的熱烈,光是三個月後送出的第一批捐鞋就多達一萬五千雙。從那之後起,他們逐漸擴展事工、以更貼近當地社會,除了蓋學校、挖水井,也協助當地發展養雞農耕的微型經濟,以及開拓家庭教會。從一張小小的海報,到迄今全面投入當地的偏鄉翻轉計畫,「舊鞋救命Step 30」來自於楊右任勇敢跨出的第一步,以及無悔跟隨上帝聲音的不變初衷。
誤打誤撞進教會
18歲那年,楊右任被家人送到澳洲留學,獨自打工賺錢、獨力生活。有一天走在路上,他看見一個滿是塗鴉的籃球場,裡面的人身上幾乎都有刺青,身為嘻哈文化粉絲的楊右任沒有多想就走進去,後來才發現自己因此「誤入賊窟」,「那其實是一間教會,」楊右任笑著解釋,尚在草創時期的教會因為經費不足,所以租了當地的社區活動中心作為聚會場地,「然後,全身刺青的那個人就是牧師。」
雖然當時對信仰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楊右任仍然每個禮拜跑來社區活動中心報到,因為他覺得那邊的人很酷,有些很有趣的故事。在這間街頭教會中,大多數的會友有幾個共通點,除了幾乎皆為第一代基督徒,也是社會中較低下的藍領階層人口,並且大家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命故事。在這當中最特別的,就是那位刺青牧師。
這位刺青牧師從小在幫派文化中長大,三歲時就親眼看著自己的父親在家門前遭到殺害。年輕時,他靠著毒品逃避現實人生的糜爛,在毒癮幻覺中,他每次彷彿都能看見自己身邊美麗的妻子,身邊圍繞著健康快樂的小孩,但當毒癮一退散,卻發現自己再次回到現實世界:破舊的房子、疲憊的靈魂,身邊睡著當時的女朋友。
當時的生活彷彿就像是揮散不去的詛咒,纏繞在這位刺青牧師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員身上,一代接著一代綑綁,後來藉著信仰,他才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改變現狀的。當時聽著牧師沈浸在情緒中的故事時光,讓楊右任至今仍印象深刻,他還記得牧師當時說:「過去在我的家族中,每一代都是同一個樣子,在同一個枷鎖中打轉,」他說,「今天是因為耶穌打破這個循環,我的孩子才能開心玩耍、擁有自由的未來,不論是想要當藝術家、音樂家,什麼都可以。」
每個禮拜親耳聽著大家的生命是如何經歷翻轉,透過信仰得到不一樣的出路,再加上自己也在禱告中不斷得到一位漂流異鄉的孤獨學子所需要的安全感,楊右任因此不只奠定了信仰基礎,也就此確定自己的一生就是為了要幫助他人。
夢想的共通點
在楊右任成長的生活圈內,他從來都沒有聽過福音,長大後當他接觸到基督信仰,才知道也有人從小就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長大,過著和他截然不同的生活,上基督教學校、被基督教書房和基督徒朋友圍繞。於是他開始思索,是否在我們熟悉的基督教圈子以外,有些人其實是終其一生從來沒聽過耶穌的?再加上刺青牧師也不斷鼓勵他,於是楊右任毅然決然回到台灣,展開自己的第二人生。
回台後,楊右任擔任英文補習班老師,並認識了來自加拿大的妻子。有一天在和宣教士岳父的聊天中,他得知有很多非洲小孩因為沒有鞋子穿,而深受沙蚤所困擾的故事,心裡因此產生負擔的他也想不太到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就設計了一張募鞋文宣放上臉書,沒想到卻引發了持續多年的「舊鞋救命」事工。
「講老實話,一開始根本沒有什麼遠大的夢想,只是因為發現問題了,所以思考自己可以怎麼做。」楊右任說,當多年後的他受邀至許多論壇演講,聆聽了許多其他領域傑出年輕人的故事後,他發現大家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好多人都有一個感嘆:早知道這麼辛苦,我就不做了。楊右任發現,鮮少有人能在踏出冒險的第一步時,就擁有周全的完美計畫,都只是瞥見模糊的輪廓就放手去做,接著在犯錯後修改、在掙扎中成長,才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看見問題 去做 就對了
「有時候,當你把事情計畫得過度周全、過度思考,其實只是在選擇走平庸的路而已,」楊右任說,「就算你把風險全都計算完了,結果就是,什麼都不做就是最沒有風險的選擇。大家都是在看見概略的大方向,並且確定這件事情是好的、符合神的心意後,就放手去做。」
楊右任也提到,自己會選擇繼續走下去是因為看見兩件事情:當舊鞋救命持續成長,看見「資源」不斷湧入,各種物資、人脈、財務不斷堆疊,也因此看見越來越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另外他也看見越來越多的「需要」,因為每次當他們發完鞋子後,都會看見當地居民更多、包括不同層面的缺乏,甚至是教會與信仰的不足,「當越來越多資源蜂擁到你的左手上,同時你的右手也發現越來越多缺乏,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將他們連結在一起。」
跟隨上帝的聲音去冒險
今年三月初,楊右任以特會講員的身份受邀回到澳洲,是當年離開至今十幾年後,第一次回到他的信仰發源地。沒多久,他就再度想起當年帶他信主的那位刺青牧師。因為不擅長、也不習慣社交和維繫關係,在這十幾年間楊右任和這位刺青牧師完全斷了聯繫。
於是在這個機緣下,楊右任寫了一封信,將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娓娓道來,告訴刺青牧師自己多年來其實一直和許多人們分享他的故事,並把這封信寄到包括電子信箱、通訊軟體等所有他打探得到的聯絡方式,不過都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幾天後,當楊右任正在參加一場聚會,他的手機突然響起,竟然就是那位刺青牧師的回信。一看他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因為在他記憶中當年那位全身刺青、強壯無比,比腕力時總是輕鬆就把全部年輕人電爆的大叔,如今已經成了照片中滿頭白髮蒼蒼的老人,「他說他很感動當年種下的種子,能在今天發芽。」當年這位刺青牧師在楊右任身上的奉獻,不僅開啟了今天舊鞋救命的事工,也讓信仰成為他們的重要核心。現在的楊右任每天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檢視自己有沒有牢牢的抓緊初衷。
在楊右任家中有一幅畫,上面有一句話述說了他的人生終極目標,就是成為一位合乎聖經的基督徒,跟隨上帝的聲音去冒險,為其他人帶來正向影響力,「如果一件事情能夠討神的喜悅,也絕對能夠為非洲的孩子們帶來幫助,卻會被台灣的社會大眾蜂擁攻擊,我做不做?我絕對做,因為我清楚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要對誰交代。」
當初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夢想,楊右任只是憑著一份單純的小小負擔,想要為世界另一端的人們做些什麼,雖然當年的種子已經茁壯成了龐大事工,但這份初衷在他的心中仍從未改變。不要因為在世界拋下太多的錨,也是楊右任現在不斷自我檢視的一件事情,現在的他,只想成為一位能夠隨call隨到,不要因為太多身外之物而分心,而緊緊跟隨上帝腳步的冒險家。
採訪後記
進行訪問的這天,我們來到「舊鞋救命」位於桃園中壢的辦公室。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楊右任親手設計的「Step30」Logo,另外一面牆上,則貼了數張偌大的非洲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黏了許多標籤。
「這些都是您們去過的地方嗎?」
「對,這些地方現在都有據點了,但其實我們去過的地方早就超過上面的標示,只是如果全部都貼,就看不到地圖了。」
問到楊右任究竟哪來的勇氣與信心,知道這是神要他走的路呢?楊右任說身為基督徒,聆聽以及等候神是很重要的基礎,但很多事情,其實神已經都「說」在聖經裡面了,比方說照顧孤兒寡母、為人疾病得醫治禱告、以及他去到非洲服務當地、傳福音…這些都在是神已經「說過」的事,「我讀了聖經,知道祂的心意,我就去做,如果祂不要我做,祂會要我停下來。我覺得這個差異很大。」
而透過當地的家庭教會系統,楊右任與團隊的所發展計畫每天都在持續進行、接觸更多有需要的人,他本人更是時常需要往外跑,出國也是常有的事。然而即使再忙碌,他卻非常堅持保有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嚴格遵行晚上六點回家,先陪家人、再利用晚上的時間繼續處理工作。「我真的相信我講的那句話,就是理事長可以被下一個更有能力的人取代,執事也是一樣,但是再怎麼有能力你也無法取代我身為三個女兒的爸爸的角色。」
透過訪談,不只更了解「舊鞋救命」的使命旨在幫助當地人有機會好好生活下去、以及與教會緊密合作將福音傳出去,也看見這位創辦人充滿積極與行動力的性格、不受限的想法,更重要的是看見他裡面願意跟隨神到天涯海角的心志。
訪談結束後被留下來與「舊鞋救命」團隊一起享用從小廚房端出來的午餐,餐桌上聊著:「這道菜加的是來自非洲的香料」、「那道菜調的味道夠辣」、「誰誰誰剛帶隊回來又黑了一圈」…因著具有同樣使命與目標而聚在一起,果真是像「家」一樣的團隊。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34期P.52-55)
2,458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