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專題|國父 孫中山先生專訪

024孫中山,不但是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勳,也是名醫、演說家、傳道人和學者。從小秉持著一股愛國愛民的熱情,自20歲開始其血淚斑斑的11次革命,終獲成功,推翻了中國五千年來的君主專制政體, 創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鮮為人知的是,他不僅是顛覆時代的先覺者,更是一個活出基督樣式的熱血青年。常在假日與牧師前往香山縣佈道,一路散播福音,帶領多人得救。他饒恕許多陷他於不義之人,甚至反過來幫助他們;為窮人看病不收錢;不在乎地位名聲,寧願將總統讓位給袁世凱以求和平;甚至在臨終前也大聲宣告他的信仰:「我是一個基督徒,受上帝之命,來與罪惡之魔宣戰,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個基督徒。」

不論是政治革新 或是宣揚福音,孫中山都貫徹了「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精神。在中華民國即將要建國百年的今天,我們要帶大家坐上時光機,穿越時空,邀請孫中山本人和我們喝杯咖啡,聊聊他較不為人知的面貌。

Q1:談談您信主的經過?

余自幼即渴望接觸各種知識。十四歲前往夏威夷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就讀于基督教學校,初始接觸聖經,參加主日崇拜和禱告會。受神愛世人之心感動,即時常渴望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爾後父親遣余至香港就學,課餘時間常去教會,並在教會結識從美國來的喜嘉理(CRHager)牧師。十八歲時,余和好友陸皓東於喜嘉理牧師的施洗下,正式成為基督徒。

Q2:是什麼開啟了你革命的決心?

余並非起初即欲發動革命,曾熬夜十數晚撰擬救國之道,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期盼致力改革內政,振興國家恢擴宏圖,無奈渠無心理會,拖延日復一日。

一八八五年余正值弱冠之年,適逢中法戰爭,吾方要戰勝之時,清廷竟率先向法國求和,割讓整個安南予法國。此種戰勝國向戰敗國求和荒謬之事,令余視腐敗之清廷感到無比失望,痛下決心,致力擺脫異族之掌控,奮力建立民國。

Q3:在革命過程中,曾遇到什麼重大危險嗎?

余深信「革命之成功,于仰賴神之恩助。」一八九六年秋,余至倫敦拜會吾師。十月十一日晨,起身正與吾師一同前往教會聚會之際,途中遭清廷特務緝捕,囚禁于中國公使館內,更密謀遣返中國處死刑。

余深知此次性命難保,雖不畏死,然為了中國同胞們,即日夜不斷地向神禱告,第七日,心中深深感念將有了出人意料的平安,便將一切交託于神。果然爾後透過英國外交部的干涉及國際輿論報導,中國公使館只好歸還余自由之身。這段經歷可見于余之著作─「倫敦蒙難記」。

Q4:您不斷向身旁朋友傳福音,如陸皓東、 陳少白、鄭士良,他們日後也成為支持革命的前鋒,對您而言,基督信仰對中國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教會之入中國,既開闢中國之風氣,啓發人民之思想,使吾人卒能擺脫異族之羈絆,正如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惟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猶流離困苦於荒涼沙漠間四十年,而必待約書亞以領之,而至迦南美地,是欲求一團體,而當約書亞之任,以領中國人民至迦南乳蜜之地者,舍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其誰乎?(編按:此整段為國父於民國13年,在中國基督教育年會廿五周年慶祝大會的致詞稿)

Q5:您晚年雖歷經病痛折磨,仍念念不忘北 伐戰事。作為創造歷史、捍衛和平的勇士,可否給予現在的年輕人一些祝福與鼓勵?

余幼曾向母親說過:「將來即使死了,也絕不令生命就此完結」,余深深希望年輕人能秉持愛國之熱情,以「和平、奮鬥、救中國」為己志,無論國家改革和信仰,皆能致力發揚基督精神,深信這亦是吾等每一真正基督徒之共同信念!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6期P.24-25】

2,653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