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專題|服務學習-讓自己的生命切實影響年輕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謝智謀

25謝智謀,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3月份太陽花學運發生之時,他也透露自己曾在30 年前參與學運。因過去的經歷,使得現為老師的他,積極帶領學生了解公民思維、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採訪同時,彷彿能看見他內心的熱情。他清楚自己是基督徒,也不特意隱瞞自己身分,常和學生發想教會聚會或宣教時所發生的趣事。「我們要在這世代彰顯光和鹽,這是榮耀的角色!」

攀登高山不難,難的是爬過人生的高山

或許你對謝智謀感到好奇,這位生命曲折的人物曾歷經家暴、當過中輟生、加入幫派,進入少年派出所後因受夠旁人的言語,謝智謀發誓要讓旁人看得起自己。他開始奮發向上,儼然是個傑出青年,然而未婚妻的離開讓他憂鬱,甚至自殺。終於,他遇見耶穌。「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DNA是相同的,現在我終於找到生命的價值,能活得不一樣。」

從小生長在新竹山上的謝智謀對「山嶺」情有獨鍾,也時常帶領學生進行翻山越嶺的領導課程。2006年,謝智謀被診斷患有心肌梗塞,醫生告誡他不能再爬山。現在的他,因為心臟病,登山時的心跳每一分鐘不能超過140下,負重也不能超過10公斤。令他驚訝的是,當他以緩慢的步伐陪伴學生時,學生居然對他說:「老師,你在營地的時候好像人。」這才讓他恍然大悟,過去希望學生崇拜自己,而塑造的超人形象,反而讓師生關係更遙遠,如今自己變成軟弱的人,卻開始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登山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高度的問題,而是你是否持續攀登人生這座山。」時常帶年輕人攀登高山峻嶺的謝智謀緩緩說出這句話。幾千公尺的高山已不是難題,更該思考的是如何愛人、如何接納、如何原諒及如何過聖潔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振動這世代的年輕人

在物資缺乏、環境惡劣的地方,更能自然顯露真實的自己。每年帶領大學生到尼泊爾、印度和泰北的謝智謀表示,去那裏不是因為我們能為當地人做什麼,相反的,這是一個彼此互相學習的過程與機會。除了擔任副教授,謝智謀也是華人磐石領袖協會理事長,致力於培養下一代青年會提供基督徒或一般青年人服務學習的機會。「我希望能藉由自己的生命典範,讓孩子萌生對社會的憐憫和正義,培養出真實謙卑又富正義的人,甚至帶領他們認識耶穌,這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一般服務團隊往往在活動結束後,年輕人的行動或衍伸的發想也隨之終止。謝智謀老師帶領團隊時,提倡將議題向下延伸,藉由舉辦國際公民論壇,激發年輕人對當地社會、經濟或教育等議題的關注,同時也鼓勵他們對台灣社會議題的進行深入探討與反思。

謝智謀回想,至今已有三名學生在四川賑災三年,而他的學生詹上逸、顧明翰分別企劃自己赤腳和徒步環島活動,前者為印度、尼泊爾募鞋,後者則為1919愛走動募款。「年輕人的影響力超過我們所想,在這段時間有許多學校單位邀請他們分享,而這些演講會能影響超過二十萬名孩子!如果教會花心思培養這群有動力的孩子,他們將振動整個世界!」

真實愛學生、成為心靈導師並創造適合學習平台

身為教授,一學期有18週和學生相處的時光,謝智謀可是一點也不放過。「學生能真實感覺老師是否真的關心他們,每週兩小時,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每一句問候、關心、提問,反思和體驗遊戲,甚至看孩子的眼神,都是關鍵。「對一位基督徒教授來說,如何看待一位富有神形象的人,如何尊榮對待他,是我所努力的。」近幾年網路平台興起,謝智謀甚至認為與學生互動也是牧養之一,因此也常透過e-ministry的方式以聖經與之分享。

「每個孩子最期待的是被愛、被傾聽、被接納,我們必須帶著耶穌的話語關心他們。」讓孩子被理解、成為心靈導師、創造學習平台,一直是他所倡導的。看見這世代的青年沒有足夠的平台,他以服務學習作為起跑點,盼望學生在各種事件中,學習在衝突中溝通,培養生命品格的同時也具備國際視野。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21期P.25-27】

13,615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