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專題|他們為什麼得勝? 青年復興運動.國外篇

18-1他為什麼得勝? 不滿足、公義與憐憫
出生英國 巴基斯坦人守護家鄉基督徒

威爾遜(Wilson Chowdhry),1975年生於英國倫敦,從13歲認識上帝成為基督徒。威爾遜經商成功,但他不以此滿足。

2009年他34歲那一年,當他得知巴基斯坦一個基督徒社區遭到恐怖攻擊,100間房舍和兩個教堂被夷為平地,9人被射殺身亡,他決定採取行動,成立英國巴勒斯坦基督教協會the British Pakistani Christian Association(BPCA)。巴基斯坦的褻瀆法,經常被濫用於攻擊宗教少數民族,僅僅一個控告就足以讓一個人被逮捕。威爾遜希望提供巴基斯坦的基督徒物質和實質的幫助,特別是被迫害的窮苦人們,他提倡消除一切歧視和結構性的障礙,呼籲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和基本人權應該被尊重的觀念。

他的行動引起歐洲國會議員的關注,進而與巴基斯坦駐歐大使會晤,最後一場在巴基斯坦國會中的辯論,促使巴基斯坦同意去改革他們有關褻瀆神的法律。不過,這項改革後來因故暫停,因為又有一名聲援基督徒、反對褻瀆神明法的巴基斯坦少數民族事務官員,遭伊斯蘭基進份子射殺,但他們仍持續爭取中。

19他為什麼得勝? 創意、善用社群網絡、把信仰放第一位
美國16歲實景秀演員Youtube分享基督信仰

珊蒂羅伯遜(Sadie Robertson)今年16歲,是美國真人實景秀《鴨子王朝》的演員,也是鴨司令威廉羅伯遜(Willie Robertson)的女兒,2013年9月獲邀到德州的教會分享她的見證,以及上帝如何影響她的生命,珊蒂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把信仰放在第一位。

珊蒂不只是在家族的實境秀有亮眼的表現,她也和朋友共同在Youtube上主持The New Different頻道,她說開始這個計劃,主要是看到有些人在網路上分享愚蠢的事聲名大噪,點閱率破百萬,這讓她有個想法「何不弄個以基督徒的影音頻道?只要能影響一個人,就值得了。」

羅伯遜一家致力分享信仰,已在美國文化中帶來重要影響,青少年又更需要同齡的典範,跟大人相比,她們對同儕更有影響力。

20-1他為什麼得勝? 善用恩賜、愛與憐憫、勇敢夢想
愛心烘培 加拿大傳教士非洲傳愛

盧旺達(Rwanda),是非洲中部有一個國家,20年前種族滅絕曾讓這裡變成一片廢墟,不過該國一所大學的商業發展中心,正幫助全國數百名的市民,把他們的創意轉換成生意。Serge Kamari就是200名上課的同學之一,Kamari想到老師說過,「從你會的技能開始」,Kamari想到太太Jennifer Lynn很會烤麵包,因此他們開了一間麵包店。

Jennifer是來自加拿大的傳教士,對她而言,這間店簡直就是上帝給的禮物,店裡的20名員工,其中有17位是生活有困難的女性。她教他們做蛋糕、餅乾,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勇敢夢想」,Jennifer認為,每個人被造都是有意義的,在這個國家他們都有各自要扮演的角色。

現在這間麵包店就像小型商業發展中心,未來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將有一些員工開始運作自己的的計劃、生意,Jennifer說;「他們在這裡工作非常好,但我更希望他們繼續往前走。」

amari和Jennifer也用麵包店的盈餘成立International Teams Rwanda基金會,準備長期幫助盧旺達的弱勢族群,特別是流浪街頭的兒童、愛滋病患者和年輕的剛果難民。

20-2他為什麼得勝? 洞悉時局、愛與憐憫
得著失喪的靈魂 印度青年復興

印度GFA的創辦人友漢南博士(Dr.K.P. Yohannan)16歲被主乎召,28歲開辦GFA事工,至今將近五十年,照顧數以萬計的孩子,幫助他們擺脫絕望和貧困的世代詛咒。他們看重青年事工,不只是因為印度大約65%的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更重要的是,他們看見印度正在經歷極大的復興。

六年前才13歲的小女孩Janya,因為接觸GFA青少年事工決志信主,進而影響原本是幫派份子的哥哥Daiwik也跟著信主,他們年紀雖小,但開始在社區中傳福音,為父母禱告。

像Janya和Daiwik這樣的孩子,在印度如與後春筍般的冒出,Prasela和嗜酒如命的父親生活在一起,她清楚明白她的生活從來沒有和平兩字,但上帝告訴她「如果你願意服事我,你就會為你的家帶來和平。」在她信主後,父母看見了Prasela的改變,她也開始在朋友間傳講福音,除了對兒童事工特別有負擔,Prasela也表達希望有一天能進入聖經學院就讀。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21期P.18-20】

2,270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