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事物

書摘|《天國尊榮文化》 第五章:自由的實踐──培養富裕的心態

編輯翻譯|劉如菁
圖片提供|異象工場

前言

如果我們想要復興的文化,就必須精通豐盛自由、選擇眾多的生活。而培養並擴大這種富裕心態,是將天堂帶到地上、永續在地如天之生活的關鍵。在豐盛中方能實踐富裕,我們若要學習作天堂資源的好管家,首要之務就是學習保持富裕心態。


我心裡若有一個想法不是在祂想法裡的,那後果不是我能承擔得起的。(比爾·強生,伯特利教會)

p01613238113-item-7147xf2x0252x0340-m

吾家長子立維在伯特利基督學校讀完八年級的時候,面臨了一個問題,要讀哪一所高中。他的姐姐蘭妮升九年級時轉到公立高中就讀,但最後是以在家教育的方式完成她的高中生涯。立維不適合在家教育,因為他想加入美式足球隊。所以他問我們可不可以讓他去讀公立高中。

這可是個關係到全家人的決定,因為影響範圍從接送到信任問題。其中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立維進入公立學校以後,將面對前所未有的自由與選擇。立維想去念的公立高中,九年級新生有500名,全校總共1,800名學生──是立維生長的威弗維爾小鎮人口的一半。除了從小學校轉到大學校之外,他還將從提倡家庭核心價值的基督教學校環境,轉到一所公立高中,而在那裡可以想見,有如MTV裡的海灘旖旎風光將天天上演。天哪,這對他的生活真是一個極大的轉變!

想到他的抉擇可能帶出的結果,雪莉和我不免憂心忡忡,我們是否相信立維將以他的決定來保護我們?我們是否打從心底信任他?我們是否願意讓他的學習歷程影響我們到這麼深?我們願意讓一個14歲的男孩子曝露在那樣的危險中嗎?

首先,我們對他說,這個決定嚇了我們一跳,接著提醒他,當心裡充滿害怕的時候,我們可能變成凡事操控的父母。最後,我們問他打算怎樣保護我們,不因他這個冒險的決定而使我們傷心。我們家這位高中新生聽了,神情肅然,領悟到這次親子懇談和他所做決定的嚴重性。他想了一會兒,然後說了一句話:「我會作個聰明人‥‥不會令你們傷心的。」

好!這樣回答就對了,我們信任他。

開學前的暑假,足球隊在加州雷汀市的酷熱下開始練球,立維也拼命鍛鍊體能,希望能在70名爭取入隊的新生中脫穎而出。球季開始後,教練指示這些新生去看大學代表隊比賽,藉以提升他們對高中級比賽的觀念。

教練下達看球賽指令的那天,立維一回家便告訴我們:「教練要我們這星期五晚上去看大學隊的比賽,我可以去嗎?」

我看了雪莉一眼,便知她正在想我腦子裡在想的。我們都想到我們在高中足球隊比賽那天所做的事──跟足球賽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們轉頭看著立維,儘管曉得我們年少時犯過的錯不代表他也會犯,但是想到週五夜晚會有多少的可能性等著要來試探他,還是不免擔心,於是我說:「兒子,我們想著就害怕,但是你可以去。」

「我可以去!太棒了!」他歡呼著,雙手揮舞,好似伍茲剛揮桿抓下一記老鷹(低標準桿兩桿)。

我載他去觀賽的球場,約好十點來接他。時間一到,他果然在我們約好的地點等著。我心中有如大石落地,鬆了一口氣,所有的擔心化為烏有。他跳上車,滔滔不絕地訴說觀賽心得。開回到家,下了車,父子倆走向家門,立維伸手拍了拍我的膀臂,說:「爸,謝謝你信任我。」

「不客氣,立維」,我說:「兒子,謝謝你今晚保護了我們。」

「不客氣。」

立維知道他在我們的關係中負有巨大的責任,他曉得他在「我們」之中所扮演的角色無人可取代。當他在自由天地裡翱翔時,無時無刻不感到「我們」的重量。他知道他可以自由地做心裡想做的事。而因為他心知應當保護與父母的關係,所以在做決定時會考慮到其後果是否影響到我們。

這就叫自由的訓練。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自由使個人的責任浮上枱面,若不扛起責任就失去自由。而培育自由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透過經驗學習如何面對各種選擇。我們都是在管理日益增多的選項中,活出愈來愈豐盛的生命。

耶穌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魔鬼把我們的限制畫出來,把選擇拿走,使我們害怕而不敢活出自由。但耶穌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耶穌的心意是要我們在無限的選項中自由選擇。

如果我們想要復興的文化,就必須精通豐盛自由、選擇眾多的生活。而培養並擴大這種富裕心態,是將天堂帶到地上、永續在地如天之生活的關鍵。在豐盛中方能實踐富裕,我們若要學習作天堂資源的好管家,首要之務就是學習保持富裕心態。

富裕創造自由

講到富裕,許多信徒會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把富裕等同金錢。有錢就等於富裕,如同手持美式足球就等於是四分衛一樣。有錢是外在的條件,而富裕是內在的真實。外在行為總是反映出內在的想法。

數百年來許多信徒深受一謬見所誤,就是深信金錢是萬惡之根,以致於認為愈貧窮就愈屬靈。好像上帝若看到有一個又窮又軟弱、沒受過教育、卑微低下的基督徒,就在天堂喝彩似的。又好像當你看到自己的孩子連高中也沒唸完,靠社會福利金過活,就歡呼鼓掌。我當然知道最近幾十年來,美國教會已擺盪到另一個極端,就是因傳講所謂的「財富福音」而導致許多人追求舒適生活、擁有名車豪宅,卻不思如何倚靠聖靈保惠師,活出有能力的信仰生活。但我所講的富裕心態,並不是金錢或拜瑪門,而是在乎自由。

神與亞伯蘭

為定義何謂富裕心態,我想讓你看看神如何帶領亞伯拉罕。剛開始亞伯拉罕的名字其實是「亞伯蘭」,經過一段過程,神帶領他進入祂的心意,活出豐盛,他才終於成為「亞伯拉罕」。這過程開始的時候,亞伯蘭已經是大富戶,不但擁有許多財物和土地,而且把財富管理的很好,堪稱外在財富與內心富裕平衡之人。但為了更上一層樓,神以大能引導他一步步擴張內在的境界。

我想給你一個挑戰,就是從亞伯拉罕的一生來看你的人生經歷,讓我們在這過程中正視自己的心態,看我們是否在與天堂的關係上畫地自限。我們常常輕易的限制自己在神裡面的生命,只因看不見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創世記十二章記載神與亞伯蘭的初次互動: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3

真是石破天驚的打招呼!神一開始就明明白白的說,祂要改變亞伯蘭的人生,而且是他想都沒想過的美好境界:「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亞伯蘭而得福。」

在新約中,使徒保羅把我們繫在這個應許上。他在加拉太書中寫道,如果你們是屬基督的,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會承受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所以地上的萬族也要因著你而得福,你身上有這樣的基因,因你帶著天父的名,你是至高神的兒女。

新自由的四把鑰匙

始於創世記十二章的過程有四大關鍵,第一是亞伯蘭的名字。一般把焦點放在亞伯拉罕這個名字,意思是「多國之父」。但亞伯蘭這個名字的意思也很重要,就是「尊貴之父」。尊貴的父親可不是普通的父親,亞伯蘭不是普通人,他的名字即顯示他願意挑起比一般父親更重的責任、站在更高的地位上。同樣地,凡欲迎向今日的復興,致力了解並實踐所承擔之恩膏的人,都需要了解一件事:神要我們背負起比一般人更重的責任。能了解此重責大任的人,方能甘心跟隨神,「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5

亞伯蘭之歷程的第二個層面,是神對他說的第一件事情,希望你把這句話當作是神對你說的:「亞伯蘭,我要你離開你的國家。」換言之,神說:「我要你離開本地,離開本族,離開你的地理區域。我要你離開你早已接受的範圍限制,離開你的安全感、你的舒適區和影響範圍。」

當神動工的時候,我們會一再聽到神要我們走出舒適區的信息。原因是我們走出舒適區之後,就別無所靠,惟有倚靠神,如此方能汲取天堂的富裕豐盛。不久前我到華盛頓州斯伯肯市參加「靈裡飢渴大會」,擔任講員之一。海蒂·貝克(Heidi Baker)也應邀擔任講員,在某堂的分享中她溫柔地提醒北美地區的信徒,我們多半都有B計畫(備案的計畫),以備萬一神未及時顯現之需。她說這會扼殺我們靈裡的飢渴感,當我們拿資源來供應自己舒適的需求,而非貫注到屬天的事上,就會讓天堂的窗戶關閉。富裕的心態可預備我們投身由天降下的河流中,並使我們遵照基督的吩咐求神的國,因知神必看顧我們的需要和心願。

第三個層面在神接著說的一句話:「我要你離開你的父家。」有意思的是,當亞伯蘭遵命出去的時候,是帶著全家一起走的。神這句話的意思不就是:「我要拆散你們全家」嗎?這樣說吧,家庭界定了我們出生的環境,你我都是從照顧者眼中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從身邊的人而來的自我概念一旦建立就很難改變與擴張。

打個比方,假設你們家有五個小孩,你是老么,儘管你們早已長大成人,但你在家人心目中還是那個「小寶貝」。當家人團聚時,他們還是輪流上來按住你肩膀,摸摸你的頭,搓搓你的頭髮,然後說:「我們的小寶貝最近怎麼樣?你好嗎?小寶貝!」

「爸!我現在已經是IBM的執行長了!」

「我知道啊,兒子,但你永遠是我們家的小寶貝。」

進到你最熟悉的環境、都是從小看你長大的人,你在他們眼中的身分是不會變的,每次他們看到你就會說:「哈哈!看看你!你永遠逃不出我們手掌心的。」或許那是個令你自在的身分,家人都尊重你、欣賞你。但事實是,惟獨那創造我們每一個人的神,了解我們真正的身分與呼召。為了發掘祂造我們、要我們成為的樣式,我們需要跨越家人期待的界限。

主曾對亞伯蘭說,也對今日的我們說:「我要你離開身體上和地理上的界限,我要你離開權柄範圍,我要你離開令你舒適自在的區域,離開你最熟悉的人群。」最後,祂對我們說:「我要你離開你的父家。」

本章以下將以此為焦點。我們的父家就是我們接受父親的身分認同、遮蓋,尤其是父親的社會與經濟地位的地方。例如,假設你生在工人家庭,你父親是做工的,一小時賺美金15元。你的母親待在家裡照顧你們四個孩子,同時經營網拍生意,貼補家用。父母二人全年收入維持在五萬美元左右,你們家的社會經濟地位由此而來,你也透過這副鏡片看周遭世界和身邊的資源。你自然而然與某個階層的人來往頻繁,你分辨什麼是有價值的事、什麼是可能的事,以及不同的成長環境意味著不同的結果。

通常伴隨著社會經濟地位而來的,是一群肯定我們的信念與價值觀的友伴。我們周圍的人──鄰居、父母親的朋友、我們的死黨、同學,看世界的眼光大多和我們差不多。這些人,再加上周遭文化從各方面的強化──大多是潛移默化,形成了我們的「規範」,不合乎此的通常會被我們認為是不正常的。好像只有我們的世界觀才是對的,只有我們才是真正的階級,其它階級及其看法都被我們拿來嘲笑或論斷。我們大多數人都目光短淺,以為只有從我們的角度看世界,別無其它。

因此,我深盼以下所陳明的,能開啟你的眼光,喚起你的知覺,了解你新的身分、真正的身分,並且看得更高、更遠。我希望能揭露你看事情的方式、並當面質疑,因為你蒙召本是治理者。神呼召你成為王子與公主,你是王室成員,你的富裕遠超乎想像。但除非你從富裕的角度去思考,否則將沒有能力去處理你的真實身分、角色、責任與資源。

 

3,13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