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信息|信心是得救的起點

每個人都有信心,並且充滿無限的潛力-晏信中牧師

信心的三個層次:每個人都有神所賜的信心

從約瑟的故事開始

透過約瑟的故事,看見他如何在生命的翻轉中正確使用權力,並將資源分配到對的地方。

後來延伸到「異象與異夢」這個主題。在研究這個主題時,我深刻發現:如果沒有異象和異夢,我們的生命就像打空氣一樣,沒有清楚的目標,也就不會付上代價和努力。但當我們有清楚目標時,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信心

聖經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意思是,我盼望的事情的實底就是信心——有一個東西在我裡面醞釀著,我已經看見要發生的事,那就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信心是信仰的核心

信心其實是信仰裡面非常關鍵的元素。沒有信心,你不可能進入信仰;沒有信仰,你不可能在最後的時候完成。聖經說你需要從信開始,最後也會在信結束。

為什麼?因為有一天當我們去到天上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再有信心了,所有我們看不到的知識、不能理解的奧秘都會在我們面前顯明。所以在天上的時候,「望」不再需要了,因為「愛」是長存的。但今天在地上,我們需要信心和盼望才能存活。

很多人跟我說:「牧師,我沒有信心。」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他們說某些人有信心可以得著某些東西,但自己沒有。今天我要帶你走過信心的三個步驟,讓你理解這三個層次後,你會明白你不但有信心,而且你有強大的信心。

第一點:每個人都有信心,並且充滿無限的潛力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章3節

這段經文有幾個重點:

  1. 照著神所分給的
  2. 各人都有神的給予
  3. 信心有大小之分

英文King James Version說得很清楚:”to every man the measure of faith”——每個人都有一個measure of faith。只是這個measure到底是多少,我們不知道,但你至少有一個measure。

每個人都有信心,只是有大小的差別。而且每個信心都不是你努力得著的,也不是你突然產生的,而是神早就已經擺在你裡面的。甚至連你相信耶穌的信心都不是你自己的——你可能以為靠著你的認知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大自然和一切的創造,等理解了一切再來相信。

但過去的人類呢?不過千年前,人以為只有一個銀河系,以為地球是中心,甚至以為地球是正方形的。今天我們不但知道地球是圓的,也知道不是只有一個銀河系,現在科學家用現在的能力看見的竟然有十兆個星系

Photo by Greg Rakozy

我們不斷在被挑戰,不斷以為我們知道了某些事之後,再一次被打臉。我們知道的其實不一定是真理。當我們認為是事實的時候,我們又再一次被打臉,因為我們以為的事實只不過是井底之蛙所看到的那個井口的天空——那不過是天空裡面的一小塊,我們卻大聲說已經看完了整個天空。

很多時候我們在認識神的過程裡面就如同井底之蛙,常常用我們的邏輯去解釋神做的事。但你知道嗎?我們的大腦只有7-10%被使用,90%都沒有用到。今天90%都沒用到的大腦已經可以開創到今天的局面,那如果開發了100%的大腦,那個局面又會是什麼樣子?

芥菜種的信心:微小卻充滿潛能
Mustard seeds in glass jar. On the stone table.

很多人不能理解神會帶我們不斷往前認識祂。所以我們回到剛才那段經文: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代表每個人都有信心,而且是神所賜的,只是有大小的差別。

讓我們來看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被鬼附的孩子:

「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的緣故。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它就不出來。』」馬太福音17章20-21節

這個故事講到被鬼附的孩子,他的父親來求耶穌救他的兒子,因為孩子常常在火裡、水裡傷害自己。重點是,他們已經試過讓門徒幫助,但門徒趕不出那個鬼。

們常常誤解這段經文,以為耶穌在責備門徒「連芥菜種那麼小的信心都沒有」。但這邏輯說不通,難道門徒們的信心真的小到那種程度嗎?其實,耶穌所說的「芥菜種的信心」,重點並不在於「小」,而在於它所蘊含的「巨大潛能」。正如耶穌在另一個比喻中所說的,芥菜種雖是百種中最小的,種下去後卻能長成大樹,甚至讓飛鳥來棲息芥菜種的真正意義。

讓我們來看另一段經文就可以解釋這段經文了。

「又說:『神的國,我們可拿什麼比較呢?可用什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馬可福音4章30-32節

這裡講到芥菜種有一個極大的potential(潛能)——雖然是百種裡面最小的一顆,但它可以長到非常大,大到長出大枝來,連天上的飛鳥都可以躲藏。

原來耶穌要表達的芥菜種的信心,代表著起初雖小,但會有極大潛能!

祂不是說你只要芥菜種的信心這麼小就可以。實際上門徒們的信心應該都比那芥菜種的信心大,但他們趕不出那個鬼來。所以不是說芥菜種的信心就可以——這段經文不是解成「你只要有微小的信心就可以趕鬼」或「只要有微小信心就可以移山」。

祂講的是:你的信心如同像芥菜種的種子一樣,會有無限的潛能。你只要把你的信心擺在神的手中,就會產生無限量的潛能。

禱告禁食的真正目的

那麼,為什麼耶穌又提到「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牠就不出來」呢?這並不是說某些鬼比較「厲害」,需要我們用禁食禱告來「加深功力」。這種想法,其實是把我們的信仰變成了另一種靠行為賺取恩典的宗教。禁食禱告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挪去世界的慾望與干擾,將眼目從問題的巨大(鬼有多兇惡),轉而定睛在神的得勝之上。 我們的問題常常是,我們專注於眼前的「事實」,卻忽略了神已成就的「真實」。

禁食禱告,是幫助我們對焦於神,而不是對焦於魔鬼。

這就是人不相信白白得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這就是人對於福音一直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耶穌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祂的愛就再此顯明了。我們對於這個愛的認知其實非常微小,所以我們覺得我們要再多做一點禁食、我們需要再多做一點禱告,或許我們才會有更大的恩膏。

所有的宗教都講一模一樣的東西,今天我們竟然把我們的信仰也套到所有宗教裡面。你有沒有看過很多所謂苦行僧,他要付上很多代價?你問他:「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你期待什麼?」他說:「我期待世界因著我的受苦可以平安。」

我們潛在裡面有一個錯誤的信念,覺得我們可以因為我付上了什麼樣的代價,帶來這個世界可以更好。我們總覺得好像我們能夠讓自己更加貧窮、更加有在我身上所受的傷害,以至於別人可以得著。

那再回來問我們自己:那我是誰啊?我有這麼偉大嗎?因為我做了一些事然後讓我自己很痛苦之後,然後你們會比較好過?真的可以這樣的話,那我真的可以。但是我是誰啊?我憑什麼有這個資格啊?我有什麼能力在那個地方多走幾萬公里,然後你們就可以得著平安?我餓死我自己以至於你們可以飽足?

這種想法就是一種修行的想法。

如果你一開始的根基就是個罪人,請問你的罪有辦法讓你有一天無罪?連無罪都做不到,如何去取代別人的罪?

醫治和趕鬼其實很簡單

所以這裡到底在講什麼?為什麼要禁食禱告才能夠趕出這個鬼?

原來醫治跟趕鬼簡單——而且簡單到不行,以至於我們都無法相信可以這麼簡單!

因為得勝從來都不是我們來得勝的。我們在這個過程裡面,全部我們爭戰的能力都不是因為我努力讀經、努力禱告所以我可以去抵擋魔鬼,而是耶穌基督已經踐踏了蛇和蠍子,祂得著了全然的勝利

不是你做了什麼以至於你可以去為別人禱告、別人得醫治,而是耶穌基督已經在祂的鞭傷付上了代價之後,所以你可以得著醫治

但是人一直覺得我們可以do something。而耶穌說的「禁食跟禱告」為什麼?因為你才能夠專注於我所做的,而不是你以為你可以做什麼。

這個鬼若不禱告禁食就不出來,不是因為這個鬼太厲害所以我們要加深我們的功力跟恩膏。禱告禁食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專注在神身上,而不是那個魔鬼身上,以至於你帶著已經得勝的能力宣告這個鬼必須要出去!

第二點:你的信心要指向正確的方向

你知道在醫治禱告會時,有些疾病的時候你會怎樣嗎?本來在台上超有信心的——哈利路亞!一定得醫治!哇,眼睛看見!哇,脊椎直起來!結果突然間一個快要死的人推進來的時候,你的信心馬上就不一樣了。

你還可不可以在台上說:「現在你要死了嗎?起來行走!」你知道你是被你眼前所看見的事情所影響。你的信心在那個時候,你把它放大,以至於有某種鬼可能比較兇猛一點。

所以門徒看見那個小孩子被鬼附到這種程度,可以在火裡面、在水裡面,哇,這個鬼很大!所以門徒的信心因著現實的狀況,他們就沒有專注在神身上,他們專注在他們看到的現實。

耶穌想要告訴他們的是:你要定睛在禁食跟禱告裡面的時候,什麼叫禁食呢?就是把你所有的慾望都拿掉。因為當你肚子餓的時候,你才知道誰真的是神啊!你吃很飽的時候,你的肚子才是你的神。

所以你在那個禁食跟禱告裡面,目的是你的眼目對焦於耶穌的得勝,而不是對焦於前面這一個鬼有多厲害。

禁食禱告不是一個得勝的SOP、趕鬼的SOP。禁食禱告目的是為了讓你專注在神已經成就的事情上面,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們需要禁食禱告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眼目總是看事實,而不看真實。我最大的問題是我一直宣告事實有多困難,但是我沒有看見神已經得勝。

這跟當時候的12個探子是一模一樣的。十個探子有沒有聽到神告訴他們、摩西告訴他們說我們必定能夠進到迦南地?12個人聽的都一樣——神一定會讓我們得勝。但是只有兩個人回應:是,我們一定可以得勝!十個人都說:裡面的巨人太大了,我們輸定了,我們在他們面前看起來像一隻螞蟻。

這就是人為什麼需要禁食禱告的原因——因為總是相信眼前所看的,而不相信已經成就的。

所以信心的第二點就是:你的信心要指向正確的方向。

四個聖經故事的啟示
  • 血漏的婦人:耶穌沒有主動醫治她,是她主動伸出信心的手去觸摸耶穌。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

  • 瞎子巴底買:他聽聞耶穌的事,便大聲呼求。耶穌同樣對他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

  • 十個大痲瘋病人:十個人都得了醫治,但只有那位回來感謝神的外邦人,耶穌對他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原文中的「救」,不僅是身體的醫治,更是靈魂體的全然拯救。

  • 用香膏抹主的女人:她因著知道自己罪的深重,就渴慕來到耶穌面前,用最珍貴的香膏和眼淚來敬拜祂。耶穌最後對她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剛剛我們都在講身體的醫治因著信心。後來我們到了因著信心又加上感恩的時候,知道來源是誰,他是靈、魂、體都得救。

接下來我們要講到連罪都可以赦免——這件事是當這個女人知道她自己的罪有多深重的時候,她知道耶穌這個無罪的生命是可以來替換她的罪的時候,她渴望地來到這位主的面前,打破香膏,她的嘴親吻耶穌的腳,用她的頭髮洗耶穌的腳。當她認知她的罪有多深的時候,那愛也就顯明多大在她裡面,那個醫治跟恢復也在她裡面釋放,最後她的罪都被赦免了。

今天到底是身體得醫治比較偉大,還是生命的罪惡可以被潔淨比較偉大?

原來能夠赦罪的只有神,而這個是最難的。

而耶穌在這個時候祂赦免了這個女人的罪。

也許你是新來的朋友,或者你可能是慕道友。今天我要讓你知道一件事情:你感受到你的罪有多深,你也會感受到耶穌的愛有多深。因為祂是在你還做罪人的時候就為你而死——不是你請求祂、你要求祂,祂是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就付上祂生命的代價。

從身體的醫治、靈魂體的拯救,到罪得赦免,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共同點:他們的信心,都指向了耶穌。

第三點:討神喜悅的信心包括兩個層面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11章6節

信心是有限的人跟無限的神唯一能夠相遇的方式。

所以如果我們要跟神建立關係,這邊講了兩件事情必須同時間都發生:

  1. 信有神
  2. 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
愛的語言的比喻

這就像「愛的語言」。如果你用送禮物的方式去愛一個需要「肯定的言語」的人,對方是感受不到愛的。神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祂的「愛的語言」就是信心,而這信心包含兩個缺一不可的層面:

1. 信有神:正確地認識祂的屬性

「信有神」不僅是相信祂存在,更是要相信祂的真實本性。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 1章:17節

我們的神是眾光之父,一切的美善都源於祂。祂裡面沒有黑暗,祂的良善永不改變。你信靠的,是這樣一位慈愛的父親嗎?還是你心中仍存有一個祂會嚴厲、殘忍地懲罰你的形象?若我們對神的認識是錯的,我們的信心就指向了一個錯誤的對象。

2. 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相信祂的美善是為「你」預備的

許多基督徒相信神會賞賜,但總覺得那是給「別人」的,自己不配得。然而羅馬書 8 章 32 節宣告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馬書 8 章 32 節

神連最寶貴的兒子都給了我們,還有什麼是祂不願意白白賜給我們的呢?討神喜悅的信心,就是相信祂是一位樂意賞賜的神,並且相信這份賞賜有你的一份。你不需要靠自己的好行為去賺取,而是憑著信心去領受。

約瑟的一生,就是這信心的完美展現。從一個夢開始,無論在被賣的坑中、在波提乏的家為奴,還是在陰暗的監牢裡,他始終相信那位賜夢的神,並且相信祂必賞賜尋求祂的人。因此,環境的變遷無法改變他裡面的信心,最終他不僅成就了夢想,成為埃及的宰相,更因著信心的終點是神自己,而能夠饒恕曾經傷害他的哥哥們。

神早已將那如同芥菜種的信心放在你我的心裡。今天,我邀請你,啟動這份信心吧!將你的信心指向那位又真又活、滿有恩典與慈愛的神。當你的信心不斷成長,有一天,你也會像一棵大樹,成為眾人的祝福和蔭庇。

 

 

 

10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