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專訪|演上帝的劇本 當藝人變身成牧人-宋達民牧師

「以前只要有作品出來就覺得自己很滿足了,而且戲裡婚喪喜慶都經歷過,現在這些不但沒有少,而且還是完全『真實』的…」

3,557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宋達民是雙胞胎中晚十五分鐘出生的弟弟,出社會後第一份工作就是被哥哥拉去代理他當兵期間的替身,進而成為台灣電影電視圈知名的演員,一演就是三十年。婚後與洪百榕的婚姻,家庭幸福為人所知,後來竟回應了上帝的呼召開始讀神學院,甚至創立了藝之星教會,在今年正式被按立成為牧師,牧養著許多表演工作者。

 

勝過自我懷疑

即使在外人眼中看來是模範丈夫、父親的他,過去其實常常論斷自己:「為什麼我不會?為什麼我做不到?」甚至懷疑自己連自己都愛不好了,要怎麼愛妻子、愛孩子?

「信仰就是生命,每一個角色都是從不會開始的。」達民牧師說,每個過程從完全不會到知道、進而熟練,是需要不斷操練的。他舉例當自己迎接第一個孩子──小寶出生時,看著他沒有頭髮、滿身是皺紋的模樣,覺得非常害怕;渴望能跟小寶建立親密關係,在幫他洗澡的時候,觸摸到孩子的身軀竟是這麼地軟!種種的「第一次」都讓他感到戰兢,甚至懷疑自己,不知道要怎麼愛下去。對達民牧師來說,以前雖然戲裡有抱過嬰孩,但都是假的!

後來,他從聖經中找到人生的解答,「即使讀了很多聖經,知道神要我們『愛鄰舍』,卻不懂神這麼說的真正涵義是因為『愛』,如此我們很容易會陷入批評、論斷之中。同樣的,在人生中,若沒有認清是神允許我們去體會這些事的發生,便很容易讓自己落入『論斷自己不夠格」的負面想法。』達民牧師說,過去的經歷讓現在的自己很能夠理解他人,並且服事那些現在正在扮演著這些角色的弟兄姊妹,特別是弟兄。

出乎意料的選項

從來沒想過會變成傳道人的宋達民,即使因為孫越的帶領信了主,很渴慕神的他,總覺得當個平信徒就好,做好該做的、奉獻該奉獻的,繼續在演藝之路發展就是理想的人生了。有一次,他跟寇紹恩牧師一起去探訪一位在安寧病房的弟兄,起初只是想以陪同者的身分參與在其中就好,後來心中突然冒出:「既然都來了,是不是還可以為他做點甚麼?」的想法,雖沒有跟任何人說,但下一刻寇牧師竟然當場就說到:「我有一個感動,要請達民弟兄來為你禱告。」

後來發現到自己對演戲的熱情,也不再像以往濃烈,宋達民說:「最慘的情況莫過於你有工作,但你只是為了收入而做。」大概有一、兩年休息的期間,他沒有主演任何戲劇,但是教會界的服事卻沒有減少,反而增多。雖然對演戲的熱情不再如此強烈,但還是會留戀當演員的榮耀,或者已形成某種舒適圈,於是每天晚上跟神禱告,求神幫助他不要脫離演藝這行。隱隱感覺自己未來的事業將會有很大的轉變,當時台灣演藝圈的環境正好也不如從前的榮景,宋達民便向神提出:「可不可以帶我暫時離開台灣?」的要求,他禱告神能夠為他開道路、到新的發展環境。

不久之後果真有機會去大陸拍戲,以為會就此成為內地最知名的台灣演員的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不斷有感動,直接在拍戲現場傳福音起來,例如在化妝間的時候,他會為身體有疾病或心裡有軟弱的演員、同事們禱告,之後他們也得著醫治了!沒有班表的休息時間,他會邀約同事們在飯店房間一起小組,更在當地找了教會,帶著同事們在星期天的時候一起參加主日聚會。

儼然是個職場傳道人的宋達民,明顯感覺上帝對自己有呼召,但是對於演藝事業也不是說放就放得下:「我演了三十年,還沒演到我最想演的代表作,我需要演到一個才罷手!」哪知不到一個禮拜,他就做了異夢──演了一個角色,從年輕演到年老、從乞丐演到國王,還經歷了像是宮廷劇的愛恨情仇戲碼,最後醒來,立刻被上帝問:「你演夠了沒?」懷著一股不甘心,卻又感動、驚嚇、恐懼的眼淚,他知道就是這個時刻,該回應傳道人的呼召。

 

開拓之初

經過六、七年的時間,神帶領他開始受裝備、就讀中華福音神學院。兩年前迎接了第三個孩子的出生,同時神也帶領他出來開拓教會,從看到最適合的場地,兩天內決定承租,到投入了兩千萬元建造完工,都在半年不到的期間發生。在人眼中看來是個成本過高的投資,何況是對於一個沒有經驗的菜鳥傳道人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平常是達民牧師最佳幫助者的妻子,由於剛生產完必須坐月子休息,無法像從前一樣在身旁,神卻沒有忘記徬徨無助的宋達民,常常半夜把他叫起來,親自指導他不論是硬體上或軟體上的組織規劃等。

「從平信徒變成建立一間教會的傳道人,就好像純粹談戀愛跟建立家庭,是完全不一樣的事」達民牧師說。敬拜團怎麼挑選人?兒童主日學怎麼成立?影音後控團隊怎麼誕生?從現有的不到五十個人中,把每個人分配到適合的位置,「像摩西的岳父告訴他要設立十夫長、百夫長、千夫長;我相信是神帶領摩西在西乃山上寫十誡、造會幕,絕對不是靠他的腦子憑空可以想出來,是上帝透過聖靈告訴他。」達民牧師相信,是上帝帶著他們一起同工,以至於可以把藝之星教會建造起來。

出道以來最榮耀的戲

在猶豫是否要繼續演藝之路的時期,當不經意的遇見他人正在棚內拍攝,或是遇到出外景的團隊,心裡會覺得有些感慨,因為那是過去自己非常喜歡、再辛苦也值得的事情。但當確定要離開這個圈子以後,「我終於體會球員在退役前最後一場比賽時所流的淚都是真的。真的告別過去自己發光的戰場和舞台了」強調現在已不再懷念,比起演戲,他更想要親自去經歷、體會人生中的真實,「我今年52歲,這是我人生中最踏實、最榮耀神的時刻,我也相信未來會更好。」

「藝人與傳道人之間有相同之處: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為了牧養和探訪人的需要或是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必需要有夠強的適應力,保有自己的時間隨時能被調整的彈性心態。因為過去的訓練,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以前只要有作品出來就覺得自己很滿足了,而且戲裡婚喪喜慶都經歷過,現在這些不但沒有少,而且還是完全『真實』的。「我覺得現在我演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當一個角色是需要真正去負責任的時候,你會更戰兢;當事情成就以後,你也會感覺更榮耀!」

談到未來的計劃及展望,達民牧師和師母都希望所帶的門徒未來能建立自己的教會,不要只是在這個小小的教會裡面,因為「每個人都有影響力、都可以去傳福音。未來我們會做更多宣教的工作,在台灣:我們著重在表演領域;在國外:我們希望去各個國家宣教,讓福音遍傳全地。」達民牧師堅定地說。

 


採訪後記

訪問這天,達民牧師和百榕師母穿著教會的帽T一同現身。達民牧師說 :「本來我和師母這個時候是要帶著教會同工一起去非洲宣教,現在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關係,只能先喊暫停了。」可見牧師對宣教的火熱真是從演員時期到現在都沒變。採訪中達民牧師說到:「要知道其實上帝是我們的編導,我們都是祂的演員,只要盡力把上帝給我們的工作做好;不需要患得患失,把握每一次的機會經歷祂的恩典。選擇跟神同工,會了解到大部分你做不到的,其實都是神在帶領。」即使非演員職業的你我也值得省思,從人生經驗中學習來自神所出的「愛的功課」。

訪問結束後,達民牧師師母帶我參觀了教會的空間,雖不算很大,卻很用心地打造每個角落,於此同時我也自行腦補了達民牧師前面分享到他「建造時的無助」,便能了解為什麼說是神跟他們一起建造教會的了。看見明星夫婦卸下光環,走進神的呼召,實在是很美的事。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37期P.52-55)

3,557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牧者專訪|以聖靈和神的話作為最終準則—腓力‧曼都法

讓我們一起「活在以聖靈和神的話為生命的終極準則上。」別害怕別人怎麼想你,或他們怎麼評論你。到最後,只有聖靈和耶穌如何看待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2,819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亞洲青年覺醒專題報導-腓力牧師專訪

文字整理 | 黃詩絜、何恕瑜

 

Q可以和我們分享,為什麼這次有感動,需要聚集更多的教會與年輕人,一起來到這個聚會中?

當教會合一時,我們可以傳達神的聖潔、熱情、對失喪靈魂的負擔以及對世代極大的異象,我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時間點,特會是我們被聖靈和神的話攪動的時候,是一個恩膏分賜的時刻,以至於我們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領受極大的影響力,神能使用這些時刻讓福音被廣傳。

Q這次來到臺灣,最迫切想與年輕人分享的信息是什麼?渴望看見年輕人生命經歷什麼樣的轉變?

年輕人大部分一不小心就會沒有異象。聖經說「神的民沒有異象就放肆。」這個意思是他們會偏行己道,朝著不同方向前進(沒有往耶穌的方向)。所以我們才需要像這樣的時刻對年輕人的生命說話,給他們人生正確的異象。聖經上也說,當聖靈澆灌時,孩童要說預言,老人要做異夢,年輕人要見異象。我們希望他們看見異象、看見未來、預見自己成為領袖,成為這個世代的解答。

有很多迷失的年輕人,來自破碎家庭或是心裡充滿掙扎,我相信年輕人他們需要恩膏,需要有人挑旺,需要有人對他們說真話,而不是一些讓他們靈裡沈睡的搖籃曲,當他們看見自己的生命能改變,就不會再繼續浪費光陰。點亮他們的靈魂、把他們推進禾場裡!這些年輕人所處的時代會成為最卓越的世代。

Q你覺得基督徒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思想「傳承」這件事?是參與牧養之後嗎?還是有了小孩之後?

如果我們真的是基督徒,就要像基督一樣:從他公開服事的第一天,就在尋找門徒。他向父神禱告整夜賜下啟示-哪些是他需要選擇作為門徒的人?他不想選擇完美的人,而想要呼召對真理飢渴慕義的人,去呼召、恩膏、訓練、教導他們。只要開始,雖遲不晚。從進公司的第一天開始;在事工前期就開始,因為門徒不會在一夜之間變成熟,需要時間才能看見果子,所以越早開始,就越能看見果子。而事實上當開始門訓人的時候,我會變得更敬畏神,因為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我看,或是尊敬我,把我當成模範,我也會變得更小心、更有智慧。

只要你發現自己比別人領受更多,就應該開始傳遞這些知識給沒有你那麼幸運的人。千萬不要把這些真理攬在身上,任何基督給你的寶藏,尤其是屬靈的寶藏,都不只為你一個人,要分享給其他人。

Q「親愛聖靈,My Best Friend」這首歌,有一句歌詞Bit and bridle in my flesh,這句歌詞背後有何特別意義?

大家都喜歡聖靈溫和的一面,不喜歡「嚼環韁繩」這部分。「嚼環韁繩」的意思,就是在你軟弱之處,包括在身上,那些你一出生就帶出的罪性上,聖靈會成為你的「嚼環韁繩」。所以當聖靈臨到你身上時,你不只是領受能力與見證,你還會領受這個「嚼環韁繩」。

舉個例子,每一次當你口中說出關於別人不好的話語,相信我,你自己也會不好受。聖靈會跟隨你到天涯海角直到你對那些還沒道歉的人致歉為止。對我來說,我是一個很快動怒的人,而我的肚子就是聖靈「嚼環韁繩」之處,每一次只要我瞬間發怒,肚子就會絞痛,就像是聖靈在我肚子放下「嚼環」一樣。聖靈會在你的軟弱上掌權,祂要親自成為你的「嚼環韁繩」使你不陷入罪中、使你更多親近祂。

Q與聖靈成為好朋友,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你是無懼的,你不會害怕未來如何,因為你知道自己在祂的手中,祂用手托住你。我不會斷言自己是祂最好的朋友,因為我還在學習,我常常讓他失望也讓自己或其他人失望。但是至少我希望祂可以當我最好的朋友,然後也希望,我可以當祂最好的朋友。我真的希望有一天,可能等我再年長一點,祂會對我說:「腓力,我的兒子,我的僕人,你其實在我最好朋友的圈圈裡。」那我會超興奮的!

Q最後想請牧師對所有的年輕人分享一段鼓勵的話。

就讓我們一起「活在以聖靈和神的話為生命的終極準則上。別害怕別人怎麼想你,或他們怎麼評論你。到最後,只有聖靈和耶穌如何看待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6期P.36-37)

2,819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牧者專訪|史蒂夫.貝克藍(Steve Backlund):相信真理,就被神而來的盼望充滿。

每個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有至少一個領域,是長久沒有盼望的,謊言看起來如此真實,例如財務狀況、不良習慣等等。

2,25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採訪整理│賴若函 照片提供│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Q:「點燃盼望事工(Igniting Hope)」成立的緣起,以及運作、教導的主要面向?

我和妻子Wendy會建立這個事工,是因為了解到「盼望」的大能,盼望是僅次於愛,最有能力、影響力的事物。我們「有盼望的程度」會影響我們「發揮影響力的程度」,羅馬書十五章13節說到「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信心是一個指標,顯明我們的生命到底相信謊言還是真理。

若我們相信真理,就會被從神來的盼望所充滿。我們想把這個信息分享出去:真正的問題不是魔鬼在做什麼,而是我們相信了什麼。當我們相信真理,會感到自由,而盼望則是我們檢視的指標;缺乏盼望的人,就是活在謊言中。


我堅信這點,決定要去周遊列國,點燃人們的盼望之火,這是神給我們的任務,所以我們寫書、架設網站、旅行等等用各種方式去做。

 

Q:在你生命中有沒有非常難對付的謊言?可以分享你突破的經歷嗎?

每個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有至少一個領域,是長久沒有盼望的,謊言看起來如此真實,例如財務狀況、不良習慣等等。

對我來說,要對付的最大謊言,是我和家族成員的關係,有時候我會想要相信一個謊言,就是我過去在關係中犯了太多錯,無法擁有健康的關係,以及我為家族的禱告無法起作用,也相信其他謊言,例如「我的家族成員沒有得救,都是我的責任。」


這是我奮戰中的謊言領域,神也用他的真理幫助我,教導我以感恩作為武器,去征服那些謊言的試探,我感謝神在家族成員中動工,也感謝神總是會顯明我需要做改變之處,讓我知道要如何去表達;我透過很多的感恩來勝過這些謊言。

 

Q:在Bethel Church,人們因著點燃盼望事工,個人生命和教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我們用這個事工的信息去挑旺許多領袖,有些人後來成為復興小組(Revival group)的牧師、超自然釋放學校的牧者。

我們的角色,主要在於讓人理解「宣告、指出真理」背後的大能;我們的事工在教會帶下更多的喜樂、更高層次的喜樂,因為我們的教導是去「嘲笑謊言」,幫助人們擁有盼望,在伯特利教會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Q:你和太太在事工中的分工?

我和Wendy常常一起講道、服事,輪流分享,這樣做是一個充滿能力的示範,從男性、女性的角度去分享真理,加上我們的恩賜不同,讓信息內容顯得更平衡。

我對於興起領袖很有負擔,Wendy對於如何透過聖靈遇見神、經歷超自然很有負擔,她善於幫助人們去更深經歷的聖靈水流,知道如何在靈裡與神要做的事情對齊。我們常常一起服事,但也會分頭在各自有負擔的領域分享,我們在分享神啟示的道路上非常蒙福!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4期P.37-38】

2,25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牧者專訪|比爾‧強生(Bill Johnson):如果只能傳承一件事,我會教導有關「神的良善」。

如果只能教導下個世代一件事,那一定會是有關「神的良善」。我覺得這是常常被人忽略的一個要素,如果我要說服人任何事,那就是神真的非常良善,祂是那位完全且充滿慈愛的父親。

2,74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採訪│陳珮瑜 整理│黃詩絜 照片提供│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Q:在今年特會中,你主要會分享什麼樣的信息?

我們期待看見轉化在城市、國家發生,這也是我們心中很強烈的負擔,但一切都要回到一個主軸:就是我在基督裡的身份,以及祂在我心裡面的位置。這要回歸於我們個人跟耶穌的關係,包含和祂的親密關係、在聖靈裡的柔和、以及把神的話運用在我們的生命中。


轉化列國的渴望必須從我們自身開始:要知道委身跟隨耶穌的自己是誰,以及怎麼表露、描繪對祂的愛。我認為在基督裡的身份就是這樣被建造起來的,任何我們渴望成就的,都是奠基於因著委身基督而來的健康身份。

 

Q:在伯特利超自然事奉學院,第一年聚焦於「找到神兒女的身份」,這在學生生命中帶來什麼改變?

許多學生過去有非常破碎的身份,對於活著的目的非常絕望,但最終很多人都因為明白耶穌在他們裡面,而歷經到改變和轉化,他們成為真正的得勝者,成為傳遞福音、帶下改變的人。

當人們在「身份」、以及在與神的關係上被醫治後,就有能力傳福音到列國;而有些人則回到自己的職場,但重點是他們深信:當我經歷改變,就能轉化我的環境。

 

Q:在你個人的經歷中,找回兒子的身份,需要突破的堅固營壘是什麼?突破以後在你生命中帶來什麼改變?

自從接受基督以後,討神喜悅、尊榮祂,對我來說就一直是件很重要的事,然而這當中有個問題:我變得非常會內省與自我批判,覺得一定要想辦法校正自己才能討神喜悅。最後這也成為我生命中的堅固營壘。當發現神接納原本的我時,我就完全得到釋放並開始活出喜樂的人生,過去那些自我控告和批評也隨之消失,再也無法奪走我心中的喜樂。

當神指出問題所在,那就是真理,而真理會讓你得自由。當能夠看出生命的問題所在,當你聽見神說:「孩子,這就是問題所在,你變得太專注於自我反省,而不是尋求我。」這時你已經在得勝的路上,自由離你不遠了。對我來說這個經歷是真的,這讓我有機會放鬆,而且能與耶穌一起走這個旅程。

 

Q:如果只能傳承一件事給下一代,你會選擇什麼?

如果只能教導下個世代一件事,那一定會是有關「神的良善」。我覺得這是常常被人忽略的一個要素,如果我要說服人任何事,那就是神真的非常良善,祂是那位完全且充滿慈愛的父親。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4期P.36-37】

 

2,74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