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宇宙-永恆之戰ETERNAL BATTLE

不同的世代就像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差異極大,好像不同的電影公司之間的利害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卻能夠在這部電影裡一起合作,我覺得神藉著這部電影在對我們說,當我們謙卑和敞開心胸,在神沒有難成就的事!

1,01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口述 | 周巽光牧師 編輯整理|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我很喜歡看英雄類型電影,特別是2008年開始上映的《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漫威影業陸續推出了這些英雄集合在一起的《復仇者聯盟》。十幾年來,他們建構出了所謂的漫威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簡稱MCU)幾乎每部都賣翻天,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歡迎。(以下有雷慎入)

其實漫威最有名的像是蜘蛛人、X戰警、驚奇四超人……這些熱門角色,都已經在他們公司快要破產時賣給了別間公司,包括原本已屬SONY索尼影業的蜘蛛人,卻也在復仇者聯盟中回歸。

當我們認出我們的身份,成為剛強,活出最佳版本的自己,再彼此聯合,成為一個團隊,你會看見we are stronger together的力量!今年上映的《蜘蛛人3:無家日》中,三代的蜘蛛人相遇相知,彼此訴說他們的脆弱、失敗與遺憾,並鼓勵著最年輕的蜘蛛人,這真是非常珍貴的時光。當三個人面對著敵人,他們選擇並肩作戰,在那個的過程中讓我們看見,因著彼此他們彌補了生命中各自的缺憾。

想像一下,要是初代教會的彼得、約翰、保羅,或者是亞伯拉罕、但以理,到後來的「現代復興之父」查爾斯․芬尼(Charles Grandison Finney)、英國福音派衛理宗的創始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帶領威爾斯大復興的伊凡․羅伯斯(Evan Roberts),要是這些神國的將領親自到我們中間講道、加入我們一起辦特會,會是什麼狀況呢?

三代要同行其實不難,難的是要夠一起爭戰!不同的世代就像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差異極大,好像不同的電影公司之間的利害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卻能夠在這部電影裡一起合作,我覺得神藉著這部電影在對我們說,當我們謙卑和敞開心胸,在神沒有難成就的事!我相信神要透過今年的青年吶喊特會,把跨時代的恩膏加添在每一個家庭和下一個世代中!

我們期待透過今年的青吶,聚焦在三大重點:「凝聚與挑旺」、「裝備與演練」、「差派與佈道」,並將規劃主題性的工作坊,例如傳福音類型的「先知性繪畫」、「宣教你我他」;信仰生活的「戀愛講座」、「建康的屬靈生命」;事工經營的「敬拜團對運作與實務」、「社群媒體經營與管理」…等精采的課程,期待能夠從各方面建造年輕人的生命,並對基督徒生活有更寬廣的視野。特會也將規劃福音性的外展,差派年輕人以小隊為單位前往傳福音的禾場,期待藉由實作與操練更深的帶領學生們經歷福音的能力,並以信心和創意與神和團隊一起冒險。

 

備註:特會流程與內容仍在研擬中,請以官方網站公佈之訊息為主

時間 | 2022.7.6(三)-8(五)

地點 | 鳳山活泉靈糧堂

點我了解更多

 

1,01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約書亞樂團 | 我們的故事 其實那個時候…

曾經朋友跟我說過,憂鬱來的時候,是無法控制的。 這時候,我好像理解了什麼。我雖無法控制它,但理智的我知道,上帝可以。

78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金品齊 Pinky Chin / 約書亞樂團vocal

現在正在一間歐式餐廳用餐,只因偶然在Youtube上看見這間餐廳的介紹,就來了。也許你也是偶然的翻到了這篇文章,只願我所經歷的恩典,也能真實的傳遞到你那,成為你的養份、祝福你。

< 二○二二年,某個週間團練之後 >

感覺到心頭黑漆漆的。一邊步出練團室,一邊思考著剛才和團員的對話。

「我的聲音本來就這樣,你沒有聽過我唱歌。」練完團後,我這麼對團員說著。

「我沒有聽過妳唱歌?」團員不可致信的看著我。

在這對話之前,其實是團員覺得我的聲音變沙啞了,關心我的身體。但我心中卻是滿滿的對自己的綵排不滿意,陷在一個自卑和自責裡。只想繼續說服大家,我的聲音本來就沙啞的、我本來就唱的不好。

咚。( 這是個無聲的墜落 )

不清楚我是在什麼時候掉進井裡,沒有聲音、沒有預兆,這口井裡,只有黑暗。我嘗試著要站起來,但這黑暗好像有一股力量,像流沙一樣鬆軟,我陷在裡面,無法站立。

曾經朋友跟我說過,憂鬱來的時候,是無法控制的。 這時候,我好像理解了什麼。我雖無法控制它,但理智的我知道,上帝可以。

「可是我已經陷在其中,要怎麼戰勝它呢?」

「賴以~。」手機傳來了訊息。

感謝神,剛才在一陣崩潰之中,發了代禱。而朋友也在短時間內回覆了我。訊息中我讀到了朋友的支持,朋友將他看見的我,寫成了文字給我。這時的我才發現「他們眼中的我」和「我所認知的我」好不一樣。剎那間,我認出了生命中的謊言。也才發現,原來自己好沒有安全感,「想隱藏不好的我」換個角度來說就是「不相信團員會接納不好的我」。

在這個世界,好像我們很常在說誰成功了,但我們似乎從來不會這樣說,「這個人雖然是半成品,但是他很美麗耶!」透過朋友的認同,我居然慢慢恢復了能力。然後看見耶穌早站在井外,拋了一條好粗好粗的線下來。

而你知道嗎?你的美好也早已滿溢在神的眼裡,半成品的你很美麗。

後記:後來我去看了醫生,發現有點小感冒,喉嚨正在發炎,所以聲音的確是較以前更沙啞(團員真的沒有聽錯吶!)

( 圖:年初抽到的經文卡,與大家分享 )

 

 

蔡名原 / 約書亞樂團vocal

還記得初次與約書亞樂團一起敬拜是在2014年的天國文化特會現場,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場特會。

當時我才剛成為基督徒不久,所屬教會大多時候唱的是讚美之泉的詩歌,少數時候才會選一些約書亞樂團“比較沒那麼吵”的詩歌。在那樣的環境下,也漸漸地形塑出「關於敬拜」在我心目中的既定印象。

第一場敬拜開始了,我像是一個局外人,靜靜看著約書亞樂團和其他學員在敬拜的時候手舞足蹈,心想「神啊,他們在幹嘛,這…不是在敬拜吧!」內心十分衝擊。

一整天的聚會結束後,回家的路上思索著「明天還要去嗎?雖然三天的報名費都繳了。」正當陷入天人交戰之際,神對我說「孩子,既然都報名了,你願意試著放下對敬拜的成見,享受這場聚會嗎?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於是第二天我帶著敞開的心前往聚會,敬拜的時候,我開始嘗試舉手、擺動,除了用歌聲也用肢體敬拜讚美神。

享受,我享受在敬拜裡,前所未有的享受!我意識到,原來不敢大聲唱、不敢舉手是因為顧慮別人的眼光,不是因為不熟悉的詩歌、不習慣的環境限制了我。

神提醒我,敬拜的形式並不局限於一種樣子,也沒有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專注在應該唱什麼歌,應該在哪裡敬拜,應該要看起來怎麼樣,卻忽略了敬拜是以心靈和誠實向神獻上的祭,我們也不該憑著外在所見的形式就論斷別人所獻上的敬拜。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約翰福音 4:23)

 

 

林兆南 / 約書亞樂團keyboard

「身為…,我不該讓大家知道我…」,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免會這樣想,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軟弱,而刻意去假裝自己好像很剛強,為的是去維持自己身份的威望,為的是去符合別人對自己身份的期待,為的是不想讓別人論斷自己。

其實在剛加入約書亞,我也在這樣的事情上掙扎,從開始在約書亞服事後,我就不太想讓別人知道我在約書亞服事,因為我害怕別人拿放大鏡看我,因為我害怕當我做錯事時,會被別人用更嚴格的標準審判,但有一次我為了這件事跟神禱告,我就被祂深深的提醒和管教。

「你在約書亞服事,所以呢?那又怎樣?難道你在約書亞服事就不會有軟弱的時候了嗎?難道你在約書亞服事就會剛強到不需要我了嗎?」

神說的這句話深深的重擊了我,我才發現原來我這種 「不想讓人知道我在約書亞服事的想法」,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驕傲,好像以為自己有了一個身份,就不再需要神一樣,也是因為這樣的驕傲,常常讓我會刻意的去假裝自己好像很剛強一樣,這也讓我的心變得非常的不自由。

過去我驕傲的以為自己的服事是特別的,特別到我需要隱藏我那個軟弱的自己,但被神提醒後我才意識到,其實「沒有任何一個神所安排給人的服事不是特別的」。而神也透過哥林多後書教導我,不論我們在哪個崗位服事,我們都會有軟弱的時候,但也就是因為我們的軟弱,才能顯出神的剛強。

「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NO.41 P56-57)

78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編輯室報告|經營團隊最重要的是方向,而不是速度嗎?

我們需要懂得一個人奮戰,也需要學習團戰,而如何調適自己的內心狀態,並且內外調和以至於無論單打或團戰都可以「得了秘訣」,這才是真正挑戰的部分。

1,395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文|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這是我們最近很常聽聞的一句話。以「團隊」經營來說,一群人協作共戰的精神與文化是必須培養的氛圍;但以「人生」來說,勢必有一些是必須單獨經歷的時刻,也必然會有需要同伴與支持系統的時刻。事實是,我們需要懂得一個人奮戰,也需要學習團戰,而如何調適自己的內心狀態,並且內外調和以至於無論單打或團戰都可以「得了秘訣」,這才是真正挑戰的部分。

每個團隊都會有他集體加總、獨特的恩賜與才幹,藉著每一位成員的生命經歷積累而成,我認為一個健康的團隊最重要的是「溝通」,如果一群人要能夠談到「團結」,那表達的平台、討論的空間、傾聽與接納的文化一定要有;這個環境不只是平行的對談,當他能夠向上與向下傳達與互動時,才能夠從各個面相共創一個「共好」的局面。

在創立或者重組一個團隊時,「能力」會是基本的考量,這與團隊最終能不能達成使命有關;而在能力之外,這個人能不能夠跟團隊要發展的方向同心,更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特質」。他可以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成員,但如果他不認同團隊的方向和文化,那再怎麼有能力最終也只能單打獨鬥,很難與團隊一起協作。如果有成員的心與態度與團隊很契合、或者很願意溝通與合作,即便他的能力不足,但假以時日的培養與學習,最終還是能夠在他個人的專業技能與成就發展、甚至在團隊的綜效上提供不少的力量。當然,這個「互相」的文化,需要由下往上、也需要由上往下。

最重要的可能不是「速度」,而是「方向」。這對任何一個領導者或者成員來說,都是挑戰。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很講求「效能」的時代,除了顧好基本盤之外,還要應付許多突如其來的變化,常常活在一個疲於奔命、崩潰耗竭的狀態中。過去兩年的疫情對許多組織單位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衝擊;對領導者來說,更是極大的考驗。我想這時候對上帝主權的「信任」與「安全感」,就是做為神兒女的我們所能夠發揮的影響力;如何不是被動的受刺激後產生反應,而是主動的決定我們內心的態度和堅持初衷,是我們常常要在神面前整理與反思的。

最終,最寶貴與最有成就感的,也許不是團隊抵達了多麼得勝榮耀的終點,而是在過程中,我們與神、與同伴和團隊一起經歷的旅程,還有我們的生命向著永恆唱出的旋律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1期P.1)

1,395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信息 | 不可不知的身心靈健壯秘訣:強韌

別說迦南美地了, 連曠野我都出不去!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患難生抱怨,抱怨生負面,負面生絕望,絕望生羞恥。

1,95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講者 | 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副執行長 晏信中牧師

編輯整理 | Asia for JESUS編輯團隊

這篇主題為「強韌」的信息,首先就要先談到「剛強」,我認為真正的剛強是三個條件組成的:

Talent恩賜才幹(處理事情的知識和技巧)+ Passion熱情(內在動力) + Reslience韌性(情緒應變的能力)

許多人忙碌了一天,下班後只想變身沙發馬鈴薯,躺著吃零食放空,因為那是他一整天下來終於可以好好放鬆休息的時候。這個情境日復一日,哪一天突然要慢跑個3公里都覺得很吃力。我曾經可以13秒跑完100公尺,哪知現在卻比我女兒的速度還慢。

肌肉若缺少了重量組抗訓練,便會逐漸流失。年紀越大,更是要附上加倍的代價才能練回來。唯有經歷過患難,才會長出力量。

大衛在打敗歌利亞之前,是一個用性命在保護父親羊群的牧羊人,在烈日下、寒風中,他都隨時預備自己爭戰,當有野獸來襲擊時,他沒有放棄任何一隻羊,而是上前迎戰,磨練出身體和心靈的韌性,以至於真正要上戰場時,不倚靠軍裝和刀劍,還能夠在戰場上發光。

 

若有一天,熊和獅子來了你會說:

啊!危險來了,喔少一隻羊而已沒關係!還是你會上前跟牠拚搏?

生命韌性的強度在碰到壓力時就無所遁形

 

我認為比較和競爭是中性的,也是人生中一定要有的,只是最終要比較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定位,提升你的能力,也包含你的心理素質,你追求更好,也追求更像耶穌。

現在還來的及嗎?羅馬書5:3-5中保羅教導我們: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耐心、耐力,是一種積極勝過環境考驗的力量),忍耐生老練(品格),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最後你會發現,這些事都已經難不倒我了。

 

走下坡最容易,但沒有患難,也就只有一生平順。

 

我女兒的學校規定,五年級生的父親必須要陪孩子去一趟露營、爬山。對我這個平常沒在爬山的人來說,簡直是累到不行,晚上又沒睡好,當終於攻頂,心情真是感覺到榮耀。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患難生抱怨,抱怨生負面,負面生絕望,絕望生羞恥。

 

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2006年的電影《命運好好玩》(Click)中,主角用遙控器快轉了許多人生中他不想面對的事物,直到遙控器本身產生了自動記憶,開始也自動幫他跳過很多事。最後,他雖然擁有了成功,卻失去了其他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每次看這部我都會流淚,我向神禱告:「若可以選擇,我寧願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幫小孩換一次又一次的尿布;……」因為我知道,最終堆積出人生中最重要的記憶,就是這些不容易的時刻。

還記得2014年的我,身心靈都燃燒殆盡了,我一直忙碌在服事中,回到家後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到了晚上我無法入睡,總像有人拿針在戳我的頭,去看了中醫,針灸插滿我的頭,卻還是沒有效。那年,周神助牧師帶我們去沖繩度假,抵達的第一天晚上我就開始發燒,直到整趟旅遊結束。回到台灣後沒有比較好,我的性格變得易怒、沒有耐性,也時常和妻子起口角。

直到腓力牧師接待我到印尼一趟,他對我說:「brother I know. 你覺得服事很煩、孩子很煩,什麼成就感都沒有,只有混亂和懷疑對不對?我懂,因為我也經歷過。」對,我感覺所有的先知預言都與我無關,我根本什麼都做不了,牧養上只能被動的等弟兄姊妹來並為他們禱告;義務上需要處理很多行政和人事上的問題;家庭中剩下吵鬧和責任。我心想,要是我也有一台命運遙控器,真的只想按下快轉。腓力牧師卻對我說:「這些聲音,你現在不聽,以後也聽不到了。」

那次以後我開始轉變,從只會抱怨,到學習享受。我真正體悟到,我錯待了妻子和孩子,但我不是最愛他們才對嗎?我也開始盡可能推掉非必要的服事,雖然睡眠問題沒有馬上全然恢復,但我開始學習一件事──強韌是要循序漸進的。真正知道自己是誰,擁有什麼,然後謙卑下來,不再自以為的做,而是讓神來教我、調整我的步驟和看事情的方式,才是好的。

我要鼓勵你,面對難題時多思考一下你的信念是什麼?可能是「在我裡面比世上的一切更大」、「我的神凡事都有可能」、「我的苦和憂愁神都知道也經歷過」、「我的神大過一切,祂掌權」,我們可以帶出不一樣的結果,是因神成為我的倚靠。這也是保羅在羅馬書5:3-5中所述的關鍵,當你轉眼仰望耶穌、重新思考,會發現將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路加福音22:41-44紀錄了耶穌在被逮捕前一夜,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跪下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就連神兒子也經歷過極其傷痛、學習順從父神的功課。

(希伯來書5:8)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連耶穌都要學順從,你我呢?很多時候聽到順服就感到反感,耶穌難道沒有懷疑嗎?不能用別的方式拯救人?耶穌當時是人的狀態,所以他說了這句話。超越了他的理解,他信任神良善信實,所以決定在苦難中順服,順從是我們可以從中復活的機會。強韌是經歷過神的良善和信實熬煉而成的。沒有持續往前的強韌,你甚麼都沒有。讓患難成為你的朋友,幫助你成為能忍耐、有成熟品格,擁有盼望,這個盼望不落空也不羞恥的人。

很多人說曠野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阻隔,其實「不信」才是。你的信心若有根有基,也就有了「強韌」的根基,你會進入屬於你的迦南地。

 

當你轉變思維向神的時候,能力就會加添。

 

1,952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姐妹專欄 | 撕掉標籤,脫去枷鎖

這一期的姊妹專欄我們邀請到兩位經歷迥異的女子,但同樣的是,她們都在兒時的挫折感中,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找著可以容身的位置。終於,一次又一次,她們撕毀了世界的刻板印象,脫去了仇敵的枷鎖,期盼讀者從他們的故事中得到鼓勵和安慰,知道有人的遭遇或心境也曾跟妳一樣,妳不孤單,妳的未來仍有盼望。

972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採訪、撰稿|何恕瑜 圖片提供|陳美彤、曾馨樺

這一期的姊妹專欄我們邀請到兩位經歷迥異的女子,但同樣的是,她們都在兒時的挫折感中,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找著可以容身的位置。終於,一次又一次,她們撕毀了世界的刻板印象,脫去了仇敵的枷鎖,期盼讀者從他們的故事中得到鼓勵和安慰,知道有人的遭遇或心境也曾跟妳一樣,妳不孤單,妳的未來仍有盼望。

珍愛真心話-曾馨樺

一個常常空著的家,一個充滿挫折感的童年,國中少女決心要離家,為了求生,也為了找到愛,在龍蛇雜處的環境闖蕩、冒險,現實卻不如她的期待,簡單的意念雖然帶來財富,卻也在她心中蒙了一層恐懼、空虛的陰影。如今她的心終於落地…

成長背景和大環境帶給妳的影響?當時的心情或印象深刻的事?

我的父母工作忙碌常不在家,姊姊大我五歲,我們不會一起玩,下課時間也不一樣,我要自己處理所有事,就覺得很孤單。印象中我常常弄丟家裡鑰匙,我會很努力地探頭進去進去開鎖,以免被媽媽罵。小學四年級時父母發現我的成績越來越糟和同學之間也處不好,就和我討論轉學的事,我因為很想要改變現狀就答應了,以為轉學後就可以有好成績和好的人際關係。沒想到新學校永康國小的學業競爭性比較強,我的挫敗感更重了,我不知道成績好得要靠學習和理解才行,就半威脅半利誘同學幫忙作弊。

因為長期沒有被約束,當父母親開始用盡辦法施加管教,我就越想要逃避並用自已的方式解決。五年級時我逃回原本的學校找同學被抓回來,六年級窩在鄉公所睡覺被找到就被修理很慘,我下定決心,下次我要離開台南!

Q 小小年紀在外求生,怎麼辦到的?

計畫的那天晚上,我趁爸媽睡覺時偷了提款卡後出發,之後坐車到台中找了一份桌邊公主的工作。我很喜歡看劉德華和關之琳的電影,對大哥小姐的愛情故事這種酒店文化並不陌生,只是離開家裡是自由了,心中卻有說不上來的空虛。後來我和朋友一起經營應召站,可以賺到很可觀的收入,但心裡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恐懼害怕,我常常問自己:要繼續這樣在社會邊緣載浮載沉嗎?直到離開當時一段不倫的感情,輾轉到一間PUB上班。

Q 看似美滿的婚姻,其實是一顆未爆彈?

我們是在我上班店裡遇見的,他曾經有過一段婚姻,留下一個很可愛的小孩,我一直是很渴望能擁有自己的家,而這個家缺一個女主就完整了,於是我們結婚了。婚姻生活很好,生活各方面沒有甚麼缺乏,只是我的生命累積了太多黑暗的包袱不敢告訴前夫,因為我怕他無法接受。我們表面看起來很好,其實當中卻像埋了一顆未爆彈,甚麼時候爆不知道而已。

因著姊姊傳福音我去了教會,正好在唱這首詩歌:「重新再活一次,若有人在耶穌基督裡,他已經是全新造的人,舊事以過都變成新。」一幕幕過往的畫面撥放在我眼前,小五的轉學,國一的逃家,24歲結婚,一首歌的時間卻好像有一輩子那麼長,我裡面的黑盒子瞬間被填滿,鼻涕眼淚流不止,哭是因為我就是一直在尋找「重來」的機會啊…當然這不像變魔術,人生就此一帆風順。後來我一步步去改變錯誤的想法,勇敢面對現在的生活。縱使當時我已不在舊有的環境中,由於問題的本質沒有處理,夫妻之間仍帶著彼此之間各自的黑暗在相處,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直到一次在教會作見證,事情才坦露在陽光下。

自從信主以後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別人也是,只有在一定的標準內才是對的,超過我就會爆炸。因著我希望他們跟我在一起可以有健康的生活,反而用錯了方式對待,或是用我自認為愛的方式嚴厲管教孩子,卻不一定真的是他做錯了事。其實「維持婚姻」應該是在我34歲的人生裡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但如果現在可以回到過去,我不會選擇離婚,因為我相信我可以用不一樣的我面對。可惜的是,現在的我是過去的經歷了很多的失敗才塑造而成的。每個錯誤都能讓人成長,感謝神讓我知道過去我錯在哪,現在才可以用正確的方式經營生活。

 

後來能夠勇敢去愛的原因?

離婚以後,我搬回家中跟父親同住,並換到離家近比較方便的教會,在那裏我穩定聚會,也重新得力。我覺得我越來越認識上帝,也越來越覺得我的確是我爸的女兒,因為我們在某些地方真的很像,例如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所以我一直覺得若要再嫁的話也是嫁給同一個人,殊不知前夫並沒有想要復合。

那時在小組中認識了他,他每天都會傳靈修筆記給我,我開始對他產生好奇,進一步聊天後才發現雖然我們的性格很不同,也有各自的經歷,但我們對神的體驗居然一樣,價值觀也很合。在分享彼此故事的過程中我知道他的與眾不同,他也完全接納我,甚至連婆婆也是。以致雖然一開始我們沒有想過要交往,後來順其自然地就走在一起,成為夫妻。

信仰帶給妳甚麼轉變和啟發?

我覺得剛信主的初期,我只是從A框框跳到B框框,我的心還是在黑暗中,怎麼愛自己都不曉得,更別說去愛人。上帝的愛改變了我的價值觀,改變了我的思維、判斷和行為,不再惡性的循環。很多時候縱使我們認識了上帝,卻沒有在基督裡死,變成一直戴著面具生活。只有真誠的死過,知道我們是誰,有多麼渺小,才能經歷到神的能力。

感謝神,34歲時讓我死了,現在我40歲,我好喜歡現在的我,我的勇氣不再是來自自己,而是若神給了我機會,要我說我就說,要我做我就做,那種感受很不一樣,我不需要再去評價自己好或不好,因為神都知道,我的生命是輕省的,因為祂怎麼看我比人怎麼看我來得重要。

不設限的美麗-陳美彤Kimberly

人稱美妝界的運動家,有著甜美親和笑容的陳美彤Kimberly是美甲品牌OPI副董事長暨行銷總監,企業家的她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近年運動健身讓她在這些年蛻變,或許你會覺得她就是人生勝利組,但其實她非常努力,並且也曾經活在「數字」的束縛裡…

成長背景和大環境帶給妳的影響?當時的心情或印象深刻的事?

老實說我的人生一直是在不確定的路上。雖然從小我就是一個乖寶寶,聽師長、家人的話,沒有所謂叛逆期,我也很會鞭策自己,非常努力的做一個好學生,還是有挫敗的時候。印象很深刻,老師曾經當著全班的面撕爛考卷羞辱我,因此我的得失心更重了,擔任科目小老師的期間曾因為沒考好,利用幫老師登記成績的權力竄改了自己的分數,只為了維持老師眼中好學生的樣子……

我很喜歡舞蹈、體操、鋼琴、大提琴這些才藝,爸媽也都支持讓我去學,但到了小五小六高年級、國中階段,就一個一個因為學業壓力而暫停了。常常自己熬夜讀書,哪知道升高中的考試居然失利只考上第六志願,我沒去報到,轉考五專,果然成績落在第一志願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技大學),不管自己的興趣是甚麼就填了當時很有出路的土木工程系。五專期間繼續發揮我的好寶寶精神,上課坐第一排,下課跑圖書館,追著成績的日子,給我自己很大的挾制和束縛,一直到畢業後才確定其實這不是我想走的路。

我在廣告行銷公司基層工作了兩年,累積了不少成功經驗時也開始積極找留學資訊、寫申請論文,把自己送去英國讀行銷。這時候父母沒有干涉我做任何決定,他們知道我很努力,確定這是我真的想要做之後就全力支持,而因為先前我很努力存錢,也有能力可以幫自己支付一半的學費。

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接觸了快艇衝浪 Wakesurfing?它對妳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

可能跟我的童年經驗有關,我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在快樂中成長。先生和我都很重視親子關係和家庭的時間,每到周末就會全家去戶外活動。2013年因緣際會孩子的游泳教練分享了寬板衝浪(wakeboard)這項運動,帶孩子體驗之餘自己也下水嘗試,發現我竟然很有天分,就開始認真練習這項運動。後來有一次到新加坡體驗過一次快艇衝浪(wakesurf),台灣正式引進後我拼命三郎的個性又跑出來了,把興趣玩成專業。以前讀書是責任,現在玩衝浪是因為熱忱,彌補我以前沒有辦法好好享受運動的時光。

當我練得越來越好,沒想到在我40歲時,台灣成立了第一支快艇衝浪國家代表隊時,我就入選成了第一批選手。很多人說我很順遂,但我覺得是因為我非常努力,所以當上帝把機會擺在我眼前時,一切就水到渠成。也是因為受洗之後認識自己的價值。以前我的價值來源都是「數字」,學生時是成績,工作時是業績,現在開始會看重不同的面相,原來我在運動這方面是讓人覺得很不錯的。神給每個人不一樣的恩賜,祂希望你去琢磨,找到亮點在哪裡,把光亮發揮出來。

辦比賽、參加比賽、贊助賽事,對您來說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記得剛信主時我第一次聽林書豪演講,真的大大感動我,但也因為他是林書豪啊,所以我才會去聽。那時候我就對自己說:我也希望自己在某方面有一定的成就表現,人家會想要聽,讓我就就有機會可以去說我的故事。所以從國內的小比賽開始,到第一次代表國家拿到國際賽事金牌,以及之後每一次奪牌,我覺得都是神給我的肯定,我沒有走錯方向。

記得牧師說過:「如果一個念頭進到你心裡三次,這是聖靈的感動,你不可以磨滅他,要好好想這件事是不是要做。」因為我算是台灣在這個領域的開國元老之一,所以這幾年神要我做新事。不單專注在自己,而是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這個產業,並鼓勵像我一樣的媽媽、太太或是職場的女性勇敢嘗試和突破限制,我覺得這就是上帝給我的使命。辦比賽的過程有很多高潮迭起的故事,無論大小事我一定會先禱告:「如果是祢要我去做,就請助我一臂之力。」有太多見證了,我就是禱告:「這是祢起的頭,祢要幫我完成」、「一切都掌握在祢手裡,求祢讓比賽安全順利進行,」真的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在實現自我的旅程中,曾經迷失,或者感覺挫敗想放棄嗎?

剛開始周圍的家人朋友都潑我冷水:「都幾歲了玩一玩就好,需要這麼累嗎」、「怎麼曬得這麼黑」、「就看妳會滑到甚麼時候」……但我覺得就因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我快要40歲了才開始這個運動,這不是很特別嗎?而且從開始到今天,我只要想到「明天可以下水了,太棒了!」的那種興奮從未停止,更讓我覺得那就是神給的恩賜和火熱,能走到現在都是神的恩典,可能是祂要我透過這股「熱血」分享祂的福音。

在衝浪這件事上我也學會聆聽神的聲音。每次賽事前我站在水邊禱告,都覺得全身起雞皮疙瘩。總會聽見一個聲音對我說:「妳就是做妳自己,全力以赴,其他的交給我。」所以當我輸的時,我不會說:「欸我明明禱告,應該給我金牌啊」,反而會告訴自己,即使輸了,我也歡歡喜喜,因為是祂讓我來比賽的,祂會為我預備,給我溫暖和信心讓我有經驗和很好的故事可以分享。所以我的信心不再像以前考試或是做任何事情滑鐵盧了就覺得一切毀了。

送給姊妹們的話?

首先要先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然後勇敢追夢。

接受自己:了解自己的特色優勢,知道妳本身就是值得被愛的;相信自己:欣賞別人的好,但不拿別人的好和自己比較而貶低自己;勇敢追夢:活出屬於妳的精采,妳的光芒才可以影響別人。

陳美彤Kimberly完成一天的工作與健身教練課後,來到Asia for JESUS的攝影棚和我們分享她的生命見證。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40期 P.28-31)

 

972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