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活動現場

信息摘要 | 熬過了三年,我們還在這

一窺周巽正牧師與蕭雅文師母晉身為青少年父母,近三年的生活日常覺察。原來身為牧者,在教養的路上也常常需要自我關顧。

巽正牧師:「我每一次回應他們都會給得很多,進入牧師、教師的mode。」雅文師母回應:「正哥比較會投入小孩的情境。我們長大時曾經卡關的地方,可能就需要去突破,否則無法給孩子幫助。正哥的青春時期是在美國讀書,那段時間他有辛苦過。」

巽正牧師和雅文師母陪你一起成長!四個大發現:

一、與其急著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如先看見他的痛

即使是你認為「對」的事,在不同時空、環境、性格的孩子身上,也會長成另外一種樣子。雅文說自己以前會一邊聽、一邊在孩子的陳述中找癥結點。這幾年她轉為當孩子的書記官,僅是記下他們的困擾,陪他一起感受,然後在暗中為他禱告。父母可以多觀察孩子的狀態,調整與他分享的濃度,不要心急。

二、少男少女的差異&時間的累積直到讓孩子自己開口

家裡正有一男一女兩個青少年,兩個人明顯很不同,男生在表達情感上先天比女生弱,很常是他內心的風暴大到快爆開時,還是要先從天氣、打球等等週邊的話題慢慢靠近。不要一次要求他講很多到底,要有耐心,知道這件事對他來說很不容易,父母就做筆記,只要說了一點點就心存感激。而巽正牧師發現自己曾經的坎,成為這個時期與孩子相處時的焦慮源。

三、父母對孩子說的話,決定兒女與天父的距離

孩子打電動玩到想要課金,問你可不可以,你會怎麼回?巽正牧師說:「去禱告看看!」當天睡前跟媽媽聊天沒再提這事。隔天孩子又再跟爸爸提起,說自己經禱告了,耶穌說……。長遠來看,父母親的言語也間接代表了天父,家庭的文化就是天國的文化。

四、父母的經驗很寶貴,孩子不一定要接受

雅文在與女兒的韓國行中,發現自己一直以為的「脫框思考邏輯」特質原來讓向來體貼細膩的女兒去喜歡、有研究的場所也玩得不自在。「我真的在神面前降服,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是神的孩子。只有把做家長的努力倒在神的面前,讓祂來介入,你們的家才能走在神的心意裡面。

 

更完整的內容,請至Asia TV觀賞!

「2023超自然家庭研習會」全套信息

 

379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