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創辦人|心與心的連結

正正哥文/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 周巽正牧師

我有一個朋友,在小孩十二、十三歲時都會帶孩子去宿營,他們把這個年齡階段視為一個進入成人的年齡,也代表從此之後他們跟爸爸的關係不再一樣了。以前可能是上跟下的關係,之後則是平行的關係。父親帶著孩子去宿營,他們在當中也有一個彼此的承諾,那就是「我們要永遠對彼此的心敞開」。這個「習俗」讓我覺得很特別,因為他看重的不是孩子的學業或是什麼,而是孩子的心。現在華人的父母總在乎外在行為或考試成績,希望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那個成龍成鳳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想要這麼做,但我們卻沒有跟神創造孩子的目的連結上。

這一期的季刊,在探討家庭親子之間的教養與自由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東方家庭尤其重要。首先我們每個父母應該體認到「看重關係勝過外在行為上的順服。」因為行為上的順服,通常使用的管道都是透過一些外在的壓力,去糾正我們不喜歡的行為,而這當中最有效的就是透過恐懼,就是透過一些方式去壓制你。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為孩子塑造出來的是一個恐懼的文化,雖然看見了外在的順服,但心卻是遠離的。

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看重的就是心與心的連結,心與心的連結不是不在乎外在行為,只是外在的不順服更直接反映了從心而來的問題,所以我們處理的方式都是從解決心的問題開始。當心與心真的可以連結的時候,聖經上說為父的心就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也要轉向父親,我相信這講的就是心與心的連結,馬拉基書第四章裡面就有講到,心與心的連結才是真的開始有價值觀的傳遞。

另外最好的管教就是透過真實的結果,而不是事先告訴他後果,用警告的方式來喝止,父母親應該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承擔後果,為行為負責。例如,蒙特梭利的教學法,不會讓小朋友用塑膠杯,他把小朋友當大人,從小就讓他們用玻璃杯,當杯子破了,孩子就會知道那結果很慘烈,因此從中他們就會學習承擔這個責任。

很多時候,父母親會習慣性的幫孩子擦屁股,發生意外或突發狀況,爸媽立刻跳進來說:「我來解決你的問題!」這個意思代表孩子可以犯了一個錯之後,完全沒有感受到這個錯所帶來的結果,以及應負的責任;我們要知道「結果」其實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寶貴的功課,甚至在這過程中幫助父母如何與孩子有一個心與心的連結。

掌控中的聽話是因為我怕刑罰,但是當刑罰不存在,孩子就不需要做一個他不喜歡的事。但是心與心的連結的重點是我感受到你的愛,我也愛你,所以你喜歡什麼我會在乎。我在乎你,在乎我們的關係,如果這個東西會讓你難過或會傷到我們的關係,我也不會想去做。

另外說到自由,就是要在互動中學習讓孩子在可以的範圍內做判斷跟決定,也就是要讓他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長大,但這個自由不是放縱,而是必須有界線的,是在他那個階段可以做選擇的自由(越小的時候自由度越低)。例如要睡覺前,我就會準備兩套睡衣讓孩子選,就算我知道他會選擇哪一件,還是要給他有選擇權,因為小孩需要為他的選擇負責任。

因此,在教養與自由之間,父母親應如何拿捏是非常需要學習,也必須擁有聖經真理作為依據。教養太過會變掌控,自由太過會變放縱,因此做父母很重要的是要給孩子一個環境,而且是依照聖經打造的一個環境,如此才能讓孩子們找到神給他們的命定,並且擁有一個合神心意的美好家庭。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1期P.2】

 

3,638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Comment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