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觀點 | 榮耀的家

門徒們登到山上、看見異象,他們來到生命中一個屬靈的高峰─但是神不會希望我們只停留在那個經歷裡面。

2,43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 周巽正牧師

去年台北靈糧堂分享了2019年異象是「邁向榮耀」之後,有一段經文就常常出現在我腦中。

這段經文來自馬太福音十七1-9,講到耶穌登山變相的事蹟。這段經文有很多有趣的地方,首先是是摩西和以利亞,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時代的人,因為耶穌的登山變相,而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景中。

而接下來彼得的反應,是提出了搭建三個棚子建議。其實一開始門徒跟著耶穌上山時,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甚至在耶穌禱告時還睡著,直到整個榮耀彰顯他們才驚醒過來,一睜眼就是眼前的異象,彼得脫口而出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

在這個榮耀中,彼得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停留,其實這也是大部分人會有的反應,很多時候我們會想要停留在某一個榮耀的時刻中,好像把那個架構保留住 把神榮耀保留住。就好像門徒們登到山上、看見異象,他們來到生命中一個屬靈的高峰─但是神不會希望我們只停留在那個經歷裡面。

這時候天上去有聲音傳來:「這時候傳來,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父神說這句話,其實是對我們說,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眾先知,律法和先知都有啟示,但只是部分的啟示,他們都指向了耶穌─彌賽亞─的到來,因為只有耶穌可以使我們進入永恆。父神在這裡所說的,是在告訴眾人,在他們面前有一位彰顯祂的形象、祂的樣式,所有想要認識關於父的一切,都在耶穌身上可以找到,所以要聽耶穌。門徒聽見這話後,就俯伏在地上。

任何人只要經歷過神的榮耀,其實你的第一個反應一定也是像門徒一樣。我很喜歡耶穌接下來的反應,祂沒有解釋,而是摸了門徒。很多時候我們期待耶穌對我們的理性說話,告訴我們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但是通常神在祂的大能中,是不會按我們期待的理性去滿足我們的。當你在最徬徨、害怕、恐懼時,很想要一且有一個合理的解釋,神通常不會回應你這些問題,但是祂會觸摸你,對你說:起來,不要害怕。

最後經文紀載到,門徒最後舉目只見耶穌,他們看見不到其他的一切─包括摩西和以利亞─只看見耶穌。當我們認識神,我們渴望得到祝福、渴望經歷那豐盛的生命,其實本質是要從我們的生命改變開始,當生命真實的改變,會發現在我們生命中唯一的焦點,其實就只有耶穌。

我相信邁向榮耀,遇見神的榮耀,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必須要發生的,而這個榮耀會在我們生命中帶來本質的改變,如果我們真的要進入到合一的關係中、要「讓家偉大」,不管我們的身分是什麼,只有神的榮耀可以使我們合一。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5期P4)

2,43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 | 做在神的國裡面-頭城靈糧福音中心 張創新牧師

「不要急,我們要先讓學生、讓孩子與我們建立關係,凝聚力才會產生,才會願意開始在教會學東西、認識教會、認識神。」我現在的想法和做法,也不再給自己人數的壓力,就是撒種下去,從中找到門徒;就算是只有一個門徒,我也覺得很值得。

1,31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頭城靈糧福音中心 張新創 牧師

17歲我受洗後,就決定要在我的校園去開拓,為學校禱告、舉辦禱告會還有建立校園崇拜,那時也陸續帶了學弟妹信主受洗。當完兵後回到蘇澳,還是決定要往校園去,每天下班後都找一間學校去行軍禱告,跟神說:主啊!請為教會打開這間學校!十五年後,我禱告的學校門都開了,現在的蘇澳芥菜種靈糧堂是借用蘇澳國小的大禮堂來聚會。

所以我越來越相信,在校園的基督徒,神讓你在這間校園,一定是有一個權柄跟能力的,所以你一定要為你的學校禱告!

為甚麼校園一定要復興起來?因為羊和魚都在校園裡!學生一整天的時間幾乎都花在學校,我們從高關懷班開始,後來成立陪讀班,每天都有機會接觸學生。之後又去到花蓮,進到學校的社團、建立小組,也在花蓮成立了東華福音中心。到頭城後,頭城國中的校長邀請我們去做得勝者的課程,於是我們開始有機會接觸到全校的學生,每年帶他們參加才藝品格營,一年多一輛遊覽車的人數在成長。我們也開始規劃,當學校有意願與我們合作,我們就進入校園成立社團,讓學生可以在社團中被牧養遮蓋,或是可以成為服務隊去服務其他有需要的人。

蘭陽技術學院的團契曾經出過三十幾位傳道人,但復興卻沒有被承接。廖文華牧師曾在牧者退修會時,呼召我們要回到校園去建立教會和崇拜。後來神開路了,我們有位姊妹進到蘭陽技術學院擔任原住民資源中心的輔導專員,她每週有幾天的中午都供餐給貧困的學生,那時候她跟我提到:「牧師,你有沒有甚麼活動可以來帶這些學生?」於是我們在午餐和學生建立關係,開始有禱告會。有很多孩子都是小時候在教會長大,但還沒受洗,於是我們就一個一個帶他們受洗。我們還發現過去在東澳、南澳、花東服事過的原住民小孩,來到這裡唸書,他們成了同工,這時我們才瞭解到,這是過去撒的種。學校提供了教室和設備,讓我們可以成立學生崇拜,透過愛宴和關係的建立,參加崇拜的人數慢慢增加到四、五十人。

所以我心裡一直覺得,鄉村型的教會絕對不要自卑,可能你會覺得你撒的種,都被都市收割去了,很沒有成就感;可是未來這些祝福,都是會回來的,我們不要有孤兒的靈。像是政大的光種子社,每學期都會來這裡與我們的學生和孩子建立關係,也讓他們可以學習建立人脈,舉辦活動讓這些孩子覺得教會是很有趣、有很多事情可以學習的地方。同時也會定期帶孩子到台北參加青年崇拜,讓他們對台北的環境也很熟悉,因為未來他們或許有機會去台北唸書,就可以直接進到台北這裡的小組和聚會。

我覺得很多事情可以想遠一點,不是這些事工做一做後,都是做給別人的,你要想你是做在神國裡面的!你帶過的學生,很可能未來都會有感動而回來。祝福都在神國度的裡面,我們不分彼此,需要連結起來,借力使力。宜蘭的眾教會連結起來,在暑假都會舉辦門徒營,我們讓孩子都去參加,而開學後他們也都自發性的在學校建立禱告會。

透過建立校園的事工,原本在教會服事的學生同工,會開始去關心來到崇拜中的每一個人。過去在教會裡的模式,很多人都會跟我說:「我有找新朋友啊,但他們都不跟我來教會。」幾乎用掉了所有的人脈,能來的就來,不能來的也不會來。我後來發現,直接把教會搬到學校裡,那種動力和建立教會的感覺會更真實。於是這些同工,可能原本每月一次帶領敬拜,現在每週都自願帶敬拜,越來越多享受在服事裡面,參加聚會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們就看見了復興的光景。這樣的校園崇拜,也開始吸引老師參加。

在校園的開拓的好處就是,你的資源和設備,都是跟學校借用的,你不用擔心房租問題,也不會覺得租了一個教會場地,一個星期只用了幾天很可惜。我們也在聖母護專成立吉他社,還有雨恩社,開始社區服務,帶學生去當志工。頭城家商幼保科的主任是基督徒,他就提供一間教室,讓我們和他可以一起服事年輕人。

我覺得教會有很多路,我們不用關在自己的會堂裡面,我們真的要走遍各城各鄉、走遍各校,你就會看到困苦流離的生命,你就會有負擔。在聖誕節時,我把這些各校的社團都聯合起來,邀請他們來演出,讓學生有個舞台,也讓學生的親友都可以來觀賞演出,然後一起參加活動。這樣的方式,就把教會、校園、社區聯合起來了。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被手機綑綁的很嚴重,加上課業繁重,所以學生事工很難做。我覺得接下來我們需要往「精」的方向走,現在我們通常是一邊做、一邊找出問題一邊修正:看到問題,解決問題,跟著神的時間和氣候;所以我們每學期都會調整所要做的事情。我都跟同工說,不要急,我們要先讓學生、讓孩子與我們建立關係,凝聚力才會產生,才會願意開始在教會學東西、認識教會、認識神。我現在的想法和做法,也不再給自己人數的壓力,就是撒種下去,從中找到門徒;就算是只有一個門徒,我也覺得很值得。只要有一個生命,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知道可以去教會、知道有神可以幫助他,我就覺得很值得。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復興誌第34期P.4】

1,31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 | 你在聽什麼?

媒體絕大多數都是很主觀的,同時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我們必須要非常謹慎的選擇我們所接收的資訊,特別是你「花最多時間聽見的」。

1,093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北斗靈糧堂 | 羅戊昇牧師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透過手機網路,我們輕易得到各種不同資訊。但你是否曾經想過,其實「你在聽什麼」是塑造你人生非常重要的元素。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馬書十17)The point is, before you trust, you have to listen. But unless Christ’s Word is preached, there’s nothing to listen to. (msg)在你相信之前,你必須先聽見。

信道,也就是我們的信心,從哪裡來?從listen而來。意思是我們所聽見的,會決定我們的信心!再白話一點就是:你聽了什麼,就會相信什麼。這個世界有很多的聲音,似是而非的道理,很多的建議,批判與意見。而多數人會相信的資訊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你的關係圈,包含了家人與朋友,另一個就是你花『最多時間接收的資訊』而我們聽到的,就成為了我們所相信的。
 

人生的經歷<< 思想與信心<<你聽了什麼

信息版的英文聖經中,有一次耶穌對著瞎眼的說:Become what you believe! 而瞎眼的就在當下得醫治。耶穌說了什麼?成為你所相信的吧!於是那個瞎眼的就成為他所相信的。無可否認的,大多數基督徒知道『信心』的重要性,但我們曾否認真去思考,那個將成就我們生活的信心從哪裡來?從『你在聽什麼』而來。

親愛的朋友,我們經歷什麼,前提是你的信心,而決定信心的關鍵是「你聽了什麼」。你會成為你所相信的,而你也會相信你所聽見的。
 

每一個資訊都有出發點與立場

 

同一事件的報導卻有截然不同的標題

美國總統川普在一次討論移民問題會議後與官員握手合照,記者拍下這張照片刊登頭版。有趣的是,同一個事件,同一張照片,在同一天上報,並且是由同一家華爾街日報發行,卻因著兩個不同的作者,大標題是完全相反的!一個說川普的態度軟化,另一說川普的態度強硬,那請問川普的態度到底是什麼…?

媒體絕大多數都是很主觀的,同時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我們必須要非常謹慎的選擇我們所接收的資訊,特別是你「花最多時間聽見的」。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申命記六4-6)這段經文中的聽,就是shema,留心聽,記在心上。

以色列人是世上公認最有聰明智慧的,能如此蒙福的關鍵就是因為他們留心聽神的話,shema,把神的話記在心上。親愛的朋友,讓我鼓勵你,有些資訊你必須選擇讓它左耳進,右耳出。而你比較適合把自己常常泡在一個天國文化的環境中,不斷接受基督的話,聽見真理並且記在心上,讓真理成為你的信心,然後不斷經歷那無法想像的豐盛人生。「你是充滿價值的」、「你會得醫治」、「你是被深愛的」、「你是這世代的祝福」、「你是復興的關鍵」…你聽見了嗎?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3期P.4】

1,093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本期特區|蒙福的秘訣

我內心有意無意間會論斷他們所說的話、所作的事,甚至有時候,我們的溝通經常落入負面情緒中;直到我的生命被神觸摸,才改變我看他們的眼光。已經為人母親的我,終於能體諒我父母的心境,他們已經盡力了…

91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正藝美學創辦人及執行長 Ginny Chien

常有人問我得著神祝福的秘訣是什麼?其實沒什麼特別的,除了愛神、愛人如己外,我們常常忽略「尊榮父母」這件事。

我的父母都是基督徒,並竭盡所能提供我最好的教育環境,但他們並不是完美的。過去還未被神更新生命的我,雖然很愛他們,卻無法真正地尊榮他們。我內心有意無意間會論斷他們所說的話、所作的事,甚至有時候,我們的溝通經常落入負面情緒中;直到我的生命被神觸摸,才改變我看他們的眼光。已經為人母親的我,終於能體諒我父母的心境,他們已經盡力了;我們都是從上一代或所處的文化中學習,一路跌跌撞撞、努力學習成為父母,但我們如何從同樣是破碎的生命學習呢?唯有神能成為我們的榜樣,教導我們成為父母。

就在我看父母的眼光逐漸改變後,奇妙的是,這也祝福了我的婚姻、人際關係、甚至職場。我才恍然大悟,這是神所定的法則:「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2)」,這不但是一條誡命,更是神的應許,也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影響了安全感的建立、人際關係模式的發展、與其他衍生關係,特別是我們的愛情觀、家庭觀、甚至是世界觀;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改變後,會全面性影響我們個人的生命。這就是神定下的法則,是對我們生命有益處的法則。

這裡所謂的孝敬父母,並非是假裝順服的表面工夫,也不是不明是非的盲從;而是以神的眼光來看他們,打從心裡尊榮他們、理解他們,看他們合乎中道;而非以錯誤的框架與價值觀來看他們,對他們予取予求、甚至不斷互相傷害。面對不信的父母,更需要向神求智慧來應對,相信他們一定能感受到兒女的愛與誠心,而願意接受不同信仰兒女的想法。

我經常分享神的另一個法則:「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7:1)」我們最常論斷的不就是最親近的家人、父母嘛?我自己親身經歷,論斷人會帶來的後果經常是相應的,特別是針對家人。我們種什麼,自然就收什麼;如果我們希望生命豐盛而美麗,就要留心我們種的是什麼,何況是會影響我們全面性關係的父母關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無法完全理解你們的困境;但我鼓勵你們順服神的誡命,盡力去尊榮父母、看他們合乎中道,相信你們的生命會大大蒙福,你們的兒女也會蒙受極大的祝福。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1期P.5】

91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神是帶領我們人生的好牧者

台灣,是我二十七年前就被神呼召的地方,如今我又回到了這裡!我現在真的非常地愛台灣、愛台灣的教會,也非常地愛台灣人!弟兄姊妹,我經歷到耶和華以勒實在是為我們預備的神!所以,不要懼怕,不要憂慮,因為神真是我們的好牧者,祂是帶領我們整個人生的好牧者!

88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靈糧生命培訓學院副院長 韓泰鉉牧師

我在民國七十八年第一次來到台灣,那時我還是大學生,參與在萬國敬拜讚美的事奉中。那幾年我們很常來到台灣,漸漸地我感覺到神在呼召我作華人的宣教士。大學畢業後的三年,我在香港負責萬國敬拜讚美的事奉,之後去到英國念神學裝備自己,然後,我帶著太太和兩個孩子去到中國服事,在接下來的十四年間,我們又生了三個孩子。

後來因為一些狀況必須離開中國,我們全家去到日本北海道,一方面覺得服事二十多年,也差不多該休息了,另一方面感到相當疲憊,在服事中受很多傷害,不想再服事了。那時,我每天跟神禱告說:主啊,我已經將生命最好的時間都獻給祢了,現在卻一無所有,我需要對我的家人負責啊!如今,我連租房子的錢都不夠,孩子的教育也不穩定;我服事乃是單單為了祢的榮耀,換來的卻是傷痕累累,我什麼都不想做了,只想回天家。

幾個月後,我接到一位牧師的電話,他在韓國一個小教會牧會,想邀請我一起服事。身心俱疲的我雖然不想服事,但卻急需金錢,便帶著全家回到韓國,在那裡服事了兩年半。前兩年,我只默默無聲地幫助這位牧師,直到牧師去了安息年,我不得不重新開始站上講台講道,卻正是在這半年的講道中,神使我重新得力,完全地醫治我過去受到的傷害。

好景不常,牧師從安息年回來後,突然告訴我必須離開教會,於是我又無處可去了。奇妙的是,就在同一週,我接到了一位陌生人的電話,請我到韓國某家醫院探望一位台灣來的顏牧師。

這位顏牧師到韓國參加回家特會,在主日崇拜時突然腦出血昏倒,緊急送醫後,幾位台灣牧師來到醫院探望,卻無法跟醫生溝通,而且手術進行所需要的保證人又必須是韓國人,於是我去到醫院擔任翻譯,又作了手術保證人。根據醫生的說法,她的情況相當危急,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但感謝主,手術完第二天,她就能睜眼;一星期後,她開始能動動身體;四個星期後,她就在沒有醫療器械的幫助下,搭飛機回到台灣;兩個月之後,我來台灣看她,她已經能夠站立;現在,她已經能夠行走、唱詩、讚美主!我後來才知道,她以前也常常參加萬國敬拜讚美特會,真是有趣。

在醫院期間,顏牧師的妹妹也來一起照顧她,那時妹妹還不是基督徒,卻在一個星期後信主,我便帶她做了決志禱告。在聊天過程中,她知道了我的故事和當時的情況,但我沒有想到的是,神正是在透過這一整件事為我預備著下一步路。
顏牧師的妹妹回到台灣後,開始積極透過朋友幫我詢問各教會有沒有職缺。感謝神,後來我竟然能見到周神助牧師,而他也接納了我,因此,我一年前再次來到台灣,現在在生命培訓學院服事主。

台灣,是我二十七年前就被神呼召的地方,如今我又回到了這裡!我現在真的非常地愛台灣、愛台灣的教會,也非常地愛台灣人!弟兄姊妹,我經歷到耶和華以勒實在是為我們預備的神!所以,不要懼怕,不要憂慮,因為神真是我們的好牧者,祂是帶領我們整個人生的好牧者!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1期P.4】

 

88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 | 我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是因為我更在意天父怎樣看我!

我曾經是個非常在意別人眼光、在意對我評價的人,因此,我大學以前的人生是在追求掌聲與肯定中度過的,哪裡有掌聲,我就往那裡去!我在田徑場、籃球場、舞台、課業、教會…贏得許多掌聲,卻也在掌聲中迷失了自己。

2,792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文/Fight.K 教會 張蒙恩牧師

曾經是個非常在意別人眼光、在意對我評價的人,因此,我大學以前的人生是在追求掌聲與肯定中度過的,哪裡有掌聲,我就往那裡去!我在田徑場、籃球場、舞台、課業、教會…贏得許多掌聲,卻也在掌聲中迷失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因為幼稚與衝動而做錯了一連串的事,不僅所有的掌聲都立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謾罵與羞辱,甚至我被自尊、被輿論逼到自殺的懸崖;諷刺的是,那些謾罵、批評我的人正是以前給我掌聲的人。

在我最瞧不起自己、厭惡自己到極致之時,天父卻來尋找我、完全地接納我,在這一份超越「對與錯」的愛中,我被改變了!從那一刻起,我終於醒悟了!我不願再浪費時間與精力去追求人的掌聲與肯定,我要在乎的是天父如何看待我,因為這才是永遠不變、更有價值的投資。

以前也知道不要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但總是知道卻做不到!後來發現真正的原因不是批評的內容,而是因為我把那些人都當作我的神了,所以我根本無法不在乎他們說我、待我的各種方式。

我悔改了,我決定我最在乎的要是天父!因此,我也認真地從聖經中去尋找天父是怎樣看我的!與你分享一段我非常喜歡、也是每天用的經文:

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換你的生命。
Since you are precious and honored in my sight, and because I love you…(

以賽亞書 四十三:4

一早起來,我不僅要穿上衣服,也要披戴耶穌基督(心靈的衣服),我會告訴鏡子中的自己:「I am precious! I am honored! I am beloved!」這就是我每天都會「穿」的基本款,我會天天對我自己說這些話,是因為我選擇認同天父的眼光勝於我的眼光!我選擇認同天父對我的評價勝過周遭人對我的評價!

雖然我仍有軟弱、仍會犯錯、也有不錯的表現、也有些頭銜,但我最喜歡自己的身份總是:「我是天父所愛的孩子」!隨著我很認真地「接受」天父對我的看法與評價,我就越來越容易接納不完美的我,我也更有能力去愛身邊不完美的人!因為天父也是這樣看待我身邊的人,只是他們不見得知道、還不相信罷了!

親愛的,「You are precious, honored and beloved!」我相信,這是天父每天都想要對你說的一句話!

P.S. 一早穿上心靈的衣服再出門吧!別裸奔了!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0期P.6】

2,792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 | 在愛人以前 先停下來看看自己的內心

每天早上走進班裡,課桌上總會有一罐我最愛喝的茉莉蜜茶,吸管已經插上了,底下整整齊齊地放了一張對折過的衛生紙。冰冰涼涼的茉莉蜜茶結了露,永遠在我抵達學校前就浸濕了整張潔白。他有的時候還會附上一個鮮奶大泡芙,持續一年,不間斷……

1,880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文 | Sandy 吳姍儒

天早上走進班裡,課桌上總會有一罐我最愛喝的茉莉蜜茶,吸管已經插上了,底下整整齊齊地放了一張對折過的衛生紙。冰冰涼涼的茉莉蜜茶結了露,永遠在我抵達學校前就浸濕了整張潔白。他有的時候還會附上一個鮮奶大泡芙,持續一年,不間斷。

因為我喜歡,所以他用零用錢買給我;因為我會很不好意思,所以他提早到學校擺好飲料讓我不尷尬。不管感情多幼稚,但我知道他只在乎「我」。大家都知道。

現在看看,學生時期要天天花五十元去為喜歡的人付出是多麼犧牲的願意。

長大之後,我們漸漸學會用物質以外的事物表達愛慕;我們給予陪伴、支持、肯定、幫助、包容、犧牲⋯為了獲得青睞,也為了人生不知可以辦到幾回的「義無反顧」。

「義無反顧」當然是浪漫的,但我看過許多因此心碎的女人。

她們付出代價換得支離破碎的自己和眼淚,為了什麼?人人答案不盡相同。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了大人感情中的盲點,那就是我們都忘了愛人如己。

在愛情中,有卑微、有傲嬌、有忍氣吞聲、有得理不饒人。好友阿寧哭著打給我,說她再也受不了男友的無情批評與嚴厲苛責,卻每每在男友柔聲道歉後選擇繼續忍受。我怕我再也遇不到更愛我的人了,她說。

愛?我聽得超級疑惑。

另一位好友歐娜邊吃著起司蛋糕配眼淚,邊幽幽地說:「他說不出愛我,卻不願意跟我分手。」我忿忿不平地建議她:「不負責任的男人我們不要也罷!」然而,過兩天他們還是手牽手出國旅遊。

是時候該停下來看看自己了,我們的身心靈是否內外合一而平衡?我們在付出的路途上是真心願意或是為了換取什麼?我們怪罪他人沒有依照我們所期待的回報,卻從未理解「愛人如己」顧名思義,得在知道「如何愛自己」之後方得「充充足足地給予別人」。

因為有「多的」才有「能給的」。

我們有人總是付出過多卻沒想過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要是順理成章的結為連理多半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剛好而已,至於經營與維持⋯可以預見總有碰上心疲累不堪終致垮盤的一天。

當然也有人總是在被掏空,對於予取予求的另一半逐漸失去溫度,只剩勉為其難地供給,離不開也說不出,委屈地在夾縫中求生存。看似壯士斷腕,而實際上,也不過是作繭自縛強行擔任拯救者的角色罷了。

是時候該停下來看看自己了。付出不是為了交換,別忘了對方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又何嘗不是?唯有學會尊重、愛護、照顧、訓練、疼惜、餵養我們自己之後,才有辦法(或資格)愛人。

我們可曾正視潛意識裡躲避的、恐懼的、厭惡的、期待的⋯一切起初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甚至包括妳自己)即便是聽到對方說「離開我也不會再有人愛妳啦!」或是「如果無法接受我有紅粉知己就不要發展了。」之類鄙夷和不尊重的話語,卻依舊可以支撐下去。

明明是過去造就現在的我們,我們千萬別指望未來給一個無憑無據的答案。

我不是要你放棄愛人的權利和義務,而是在愛人以先,我們「選擇」先解決自己內裡的議題,以致於我們可以全盤認出對方的美好。我們得先讓自己到達可愛討喜的八十分再和願意的對方一起向滿分邁進。我們「選擇」先消化掉可能刺傷、割傷、劃傷對方的尖刺和利鋒,再陪伴彼此往共同的目標夢想奔跑。你「選擇」照顧好自己了,也就可以「選擇」照顧對方,反之亦然,何樂不為?

我相信,長大的我們有更多能力愛人與被愛;付出同時接受,給予同時吸收。而心裡那個潛意識裡的世界,一旦被照護打掃乾淨了,我們就能以大人的模樣加上孩子的單純方式去愛。為了對方好,我先讓自己更好,為了對方著想,我先體貼我的需要。愛本來就是千辛萬苦赴湯蹈火的,但我們可以成熟穩重踏實地用智慧和誠實去愛。

感情唯有悉心,經營才有財寶喔!

(本文出自 Asia for JESUS亞洲復興誌 第30期P.4-5)

1,880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幸福是:當我們都願意敞開溝通

p5

文-璽恩Sien Vanessa

這次有機會到墨西哥參加朋友的婚禮,感受到新人家庭的愛;他們不只是辦一場婚禮活動而已,而是能夠感受到彼此真實關係的互動。婚禮結束後我們飛往加拿大,和青少年們分享婚姻與交友的主題,前後兩個不同族群都在尋找愛與經營關係的互動,我發現大家不管活到多老,都是期待愛又怕受傷害。

在我的婚姻旅程中,目前學到最多的就是要好好溝通、耐心的溝通、愛對方的溝通。我記得有一次光光(巽光牧師)忙著寫講章和教材,已經連續三天晚上都在書房趕工,然後吃晚餐時他還在用手機回信;前兩天的時候我想說就算了,但是快到第三天時,我整個人就開始不耐煩,因為我需要有人跟我聊天,有人坐在我旁邊看電視,其實心裡已經很不爽了。這時候我有幾個選擇:1.跟他發脾氣。2. 我也不理他,冷戰,看誰比較厲害不講話。3. 表達我的需要。

在剛結婚的前幾年,我可能會選擇方法2,也不說話然後不爽在心裡,看他什麼時候會發現,如果他沒發現我就會更火(但我發現通常男生不會發現,真的後知後覺)。後來就會變成用方法1,如果他發現我的不開心,我就會跟他發脾氣,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溝通方式。而這一次,我就直接跟他說:「先生!你已經快三天沒有好好跟你老婆聊天了,然後你吃飯都在回信,我知道你很忙,但是我需要你跟我聊天,不然我感覺距離你很遠。然後我需要一個sorry,因為我感覺被忽略。」

當我在說這些話時,我心裡同時在想的是,其實我可以跟他「歡」,但是我不想把溝通變成無理取鬧,於是很冷靜的和他表達。他當下就說:「Sorry baby,那我們現在來聊天。」同時也把手機收了起來。其實他也可以有另一種反應是:「你沒看到我很忙嗎?我趕著把事情做完就可以跟你說話啦!」但是總而言之,就是希望被對方在乎。後來那天我們也沒有花很多時間促膝長談,大概就是10分鐘,我就讓他先去把工作完成了。

很多時候其實只是想要感覺到對方是彼此心裡的第一位,不會被其他事情替代。這也是婚姻當中關係安全感的來源,一旦覺得自己在對方心裡被其他事物代替時,就會有莫名的焦慮感,就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爭吵及誤會。

愛與勇敢是我們需要一直不斷學習的,包容與接納更是不能少,能夠好好溝通並且願意溝通更是要學一輩子的事。你說婚姻麻煩嗎?嗯,我會說不是麻煩,而是花時間找到心的滿足。這一切不會在婚禮後馬上發生,但如果你們彼此都願意敞開的溝通,恭喜你!你們已經活在幸福當下了!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7期P.5】

24,18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領袖觀點|誰是兇手? 本位主義

p4

口述/蕭雅文  整理/孫以琳

這次Asia for JESUS牧者退修會之前,我臨時需要出差香港。巽正牧師知道時極力反對:「不行!我們要去退修會!這是很重要的跨教會牧者合一的工作!」我反問:「所以,你的工作比我的工作重要?」結果我們當然發生了爭執不愉快。當晚,我做了一個很奇特的夢。 我夢到我們的大兒子生病了,巽正帶他去看我們很信任的醫生,結果醫生說孩子已經沒救,兩天之後就會死。巽正相信醫生的判斷,回家告知我這個消息。但是過了18天,孩子還沒死。夢中老公卻開始準備埋葬用的香膏,布條,甚至先把孩子的身體纏裹起來,因為他堅信這一天一定會來!我從頭到尾只是旁觀。有天巽正不在家,突然來了一個西裝筆挺的陌生人,我雖然不認識他,但在夢中我知道他是一個幽默風趣,很懂生活、享受的品味家,而且總是興致勃勃尋找好玩的事,而且他不是基督徒。他看到裹著的孩子覺得很奇怪,我解釋以後,他認為荒謬至極而大笑了起來。接著他看到我們家有個裝滿各種酒的大箱,說他想試試看。我說:「不行,那是我先生網購來的!」(但巽正在現實中是不喝酒的)於是他走了。

後來我的孩子爬起來,開始掙扎:「媽咪,我好癢。」我看到他的皮膚紅腫,突然心好痛,就開始為他的皮膚禱告。禱告到一半,我突然醒悟:為什麼我只為他的皮膚禱告,卻竟然沒為他的病禱告?我趕快抓住巽正:『我們再去看一次醫生!因為超過兩天了,他都沒有死!我們不要錯下去!』巽正再次帶他去看醫生,但醫生卻說還是會死……。驚醒後我急切禱告想知道夢的意思,結果神告訴我:這是關於「本位主義」的框架有多可怕。

夢裡的醫生,代表的是我們「習慣」相信的權威,是按自己的經驗塑造出來的神和神學觀。但是我們往往卻沒有意識到,透過有限的自己塑造出的信念,就是真理嗎?還是只是我們自造的「偶像」,卻早已偏離神的本像與心意?我們相信孩子會死,甚至不向神求醫治,因為是「神」說的!本位主義讓我們盲目地做了很多不對的事,甚至親手扼殺了神本來要賜給我們的祝福跟產業(夢中的大兒子),卻還以為這就是神的心意!

而過程中,我一直安靜旁觀,讓巽正帶孩子看醫生後告訴我結果。神讓我驚覺:我們做為妻子或師母,常自我要求該支持配合丈夫的異象跟工作,但卻缺乏跟丈夫積極與真實的溝通,真正兩人同心做出決定。

而西裝筆挺的陌生人,其實就是神自己。但是夢裡的事實是他並不是基督徒呀!但神說:那就是我,我跟你們基督徒的樣子差太遠了!祂是一位生活的專家!He is all about FUN! 夢中的酒似乎是恩膏,我們參加特會、課程,好像「網購」一樣追求了許多恩膏,神說:來試試看吧!但我們卻束之高閣藏在家裡,心想:這恩膏很珍貴,用完就沒了。

我感覺神正在改變教會的體質,在挑戰我們打破本位主義的框架!要我們與祂保持即時且豐富的互動,讓聖靈帶領我們進入真理,教我們如何生活,如何跟人更細緻地溝通,更真實的情感交流。很多服事者忙碌於事工,自己的生活卻早已沒有品質或樂趣可言,終於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竭。這絕對不是神的心意。聖靈能教導我們如何平衡健康地生活!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27期P.4】

149,57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