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會預告|2024天國在我家特會

孤兒的靈不是趕鬼趕出去的,也不是透過教導就會得著釋放,而是需要親身經歷天父的愛和透過使徒性為父的恩膏才能得著醫治和恢復。

53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天國在我家

「孩子經歷父母的方式,將決定他們如何經歷神。」

身為牧者或者父母,我們如何牧養或者教養神所託付給我們的孩子的呢?當我們能夠正確地代表這位充滿慈愛和憐憫的神,向我們的孩子來彰顯這位完全良善的天父,將會決定他們這一生如何與天父互動和連結,也將幫助他們的生命能夠活出神所渴望的轉化大能。

神呼召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為父為母的心,無論是對肉身或是屬靈的兒女,透過教導,使我們在牧養上也能經歷新的開啟與省思。身為父母,當我們恢復神對家庭的心意,我們就是在為轉化這個世代,並且立下美好的根基。

我父的家:與天父的關係被恢復,是盟約的愛和健康家庭的根基。

在現今社會,傳統家庭組織的概念在不斷地被挑戰和修改。不僅家庭如此,教會也一樣,正在經歷無父的咒詛,不只許多領袖不知道什麼叫為父,許多弟兄姊妹也陷在孤兒的靈和奴僕的心的網羅中。

當教會界這十幾年來在講使徒性教會時,我們以為重點是五重職事,然而比爾強生牧師說:「使徒就是一個為父的角色。」過去教會是因著宗派和教義而集結,現在大家卻是因著父親而集結。若缺乏了家庭的概念,便無法彰顯神的國,因為天國文化是家庭的文化,而使徒其實代表天父,他更像是父親的角色。就像耶穌這一位使徒,來到地上就是為了顯明父神,而使徒團隊就是要帶出為父的恩膏,來終結孤兒的靈和無父無子的世代。

孤兒的靈不是趕鬼趕出去的,也不是透過教導就會得著釋放,而是需要親身經歷天父的愛和透過使徒性為父的恩膏才能得著醫治和恢復。僕人只能帶人來到主人面前,唯有兒子才能指出回家的路!讓我們成為一個家,在家中學習做兒女,學習領受愛,並且創造一個為父為母的群體,這才是使徒性教會,天國文化的家庭,在世世代中成為無父咒詛的解答。

 

💒天國在我家💗
⏰時間:2024/3/12(二)-3/14(四)
📍地點:台北靈糧山莊 (台北市萬美街二段84號)
🗣️ 講員:賽斯‧達爾 (Seth Dahl )、布蘭妮與班 (Brittney Serpell & Ben Serpell)、丹尼‧席克 (Danny Silk)、周巽光牧師、周巽正牧師、蕭雅文師母

🌟報名優惠
2024/1/2前早鳥價NT.1500/人
夫妻同行 二人NT.2600

🔺更多詳情及報名

53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名人專訪 | 如果婚姻像城牆倒塌的破口…我們願意為神而「站」──林少軒、林思綺專訪

當基督肢體之間能夠建立起健康、屬神的文化時,會創造出一種氛圍,以至於當有人走進這個氛圍中時,就會在無形中經歷改變與恢復。

362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採訪 | 周曉薇、撰稿 | 陳珮瑜、圖片提供 | 林少軒、林思綺

臺灣毫無隱藏事工(Nothing Hidden Ministries TW,以下簡稱毫無隱藏)源自於美國加州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的同名事工,目前由林少軒牧師、林思綺師母負責,每年不定期舉辦夫妻之愛、單身營會、與聖靈連結等營會,幫助許多弟兄姐妹重新與神、與另一伴建立真實的連結。而如今,神也將更深的託付放在他們心中,要與教會肢體一起經歷一場本質上的翻轉。

接收到神的邀請 新手要成立婚姻事工?

「神就讓我看到現在的婚姻就像倒塌的牆,仇敵可以伸出手來偷走人的祝福,不單只是婚姻的祝福…神就問我:『你願不願意為我站在那個地方?』」

臺灣毫無隱藏事工負責人林少軒牧師、林思綺師母,2016年新婚時到美國加州伯特利教會一邊參加特會、一邊度蜜月,當他們在《夫妻之愛》營會時,神親自將這段感動與呼召放在林少軒心中;這一天,也正好是他們新婚滿一個月。

面對神發出的邀請,林少軒的第一直覺是「怎麼是我?」在他的想像中,要成立與婚姻家庭有關的事工,怎麼想都是要找如同營會的講員貝瑞‧伯恩與蘿莉‧伯恩(Barry & Lori Byrne)牧師夫婦一般,結婚二十年以上、育有四個孩子,看起來才會更有說服力吧?自己與太太林思綺結婚才一個月,這樣的呼召似乎不太合邏輯。

但林少軒沒有忽視這份感動,他與太太開始研究毫無隱藏事工有關的書籍與教材、四處詢問中文版、翻譯,經過輾轉聯繫,竟然在2017年成功邀請到講員,舉辦第一場台灣版的營會。營會中,貝瑞牧師告訴林少軒,過去他們收到很多來自亞洲不同地方的邀請,但卻沒有一次成行,如今才終於在台灣落地真正舉辦了營會,他相信這是神特別的揀選。

神的等待 人的回應與交託

回到林少軒三十歲生日的前夕,當時他人在中國替父親工作,生活平順、穩定,但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方向應該要對準哪裡?如果沒有對準神所預備的呼召,人生是不是就白跑了?從那之後林少軒開始向神禱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如果真的呼召他進入全職事奉,也求神為他開道路。同時他也禱告,過去在感情上屢屢經歷失敗,他決定將另一半完全交託給神,求神為他預備。

現在想起當時的禱告,林少軒說神好像是在等待他的心準備好,等待他將生命當中很珍貴的兩件事:未來與感情,完全交託讓神掌權。而當他真的交託出去時,神就開始動工了,先是牧者開始向他提起當時的區長林思綺,接著又讓他與林思綺發現,彼此竟然都領受同樣一段與婚姻有關的應許經文:「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十五章25)」,至此兩人開始正視走在一起的可能性。

性格南轅北轍的兩人 邊服事邊磨合

「如果沒有這個很強烈的印證,老實說以我們兩人的個性,跟我們兩個那時生命的破碎狀態,是很難真的在一起的。」林少軒很誠實地說。

才新婚就領受呼召並開始建立事工,林少軒和林思綺等於是一邊摸索如何作夫妻、一邊也要學習成為一個團隊,但兩個人的恩賜才幹與性格南轅北轍,磨合的十分辛苦,林思綺坦言:「第一年是最辛苦的一年,也是吵最多的。」

林思綺說自己在做任何事情之前,習慣都要先「準備到最好」,無論是學歷、認證、資源,都要做足準備後才會踏入新的領域中,這樣的思維也與過去她的成長背景有關。偏偏另一半卻是截然不同的類型,林少軒在剛信主時就充滿熱情的說願意到非洲宣教,一旦領受呼召就會開始有所行動,是屬於不太設限自己、有了目標就會開始往前走的。林思綺說,過去她習慣依靠自己的能力與努力,但少軒則是在努力的同時,依靠神的能力與恩典,這帶給她很不一樣的體會。

除了性格不同,兩人溝通的模式也大不相同,林思綺習慣把話放在心裡,悶住、忍住,但林少軒卻是有話直說;在牧養教會時,一個傾向花時間陪伴、一個則是著重在解決問題。因此在開展毫無隱藏事工的同時,神其實也一邊透過他們所經手的教材與工具,同時恢復兩人的生命並帶領他們經歷關係的突破。

回過頭看,林少軒才逐漸明白神當初為何要揀選他們兩個「小白」,即使他與林思綺當時只是婚姻新手、即使兩人生命充滿破碎、甚至還有許多等待成長與突破之處;很多時候他們無法依靠自己的努力讓彼此更靠近,只能依靠神勝過試探與軟弱,並學習定睛在神的揀選與應許上。然而越是這樣,反而越能夠彰顯出在毫無隱藏的事工中,一切都是聖靈親自的工作。

不只從婚姻 教會肢體之間也要「毫無隱藏」

毫無隱藏事工從2016年至今,幫助許多人在親密關係中學習敞開、在真實的接納中經歷生命恢復,就如同林少軒與林思綺曾在營會中分享過的:「在真實裡面就有真自由、在真實裡就有神同在」。但神開始將更深的負擔放在他們心中,要幫助教會建立一個敞開的、毫無隱藏的文化。

「什麼是文化呢?就是一群人我們聚在一起,當事件發生了,我們最直接的想法是什麼?」林少軒舉例,當在基督肢體中有人犯罪,人們最直接的想法可能是懲處、停服事,這是一種文化;但若人們的想法是如何幫助軟弱的人回到神面前,並重新走回他的命定中,這也是一種文化,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力量。當基督肢體之間能夠建立起健康、屬神的文化時,會創造出一種氛圍,以至於當有人走進這個氛圍中時,就會在無形中經歷改變與恢復。

時常會有牧者來詢問林少軒和林思綺「我們該怎麼做?」但他們認為屬靈文化的改變關鍵不在方法與知識,而是每個人的核心思想。如果想要創造出自由、敞開、充滿基督的愛與接納的氛圍,沒有辦法只靠「做」,唯有先經歷了、嚐到了,就會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

「毫無隱藏事工現在一年大概可以服務到差不多快一千多位弟兄姐妹,如果我們再做十年呢?」林少軒夫婦深信,如果能夠幫助更多的弟兄姐妹在營會中經歷到,當願意敞開生命中的黑暗、婚姻中的問題時,在基督肢體之間始可以互相接住的、這些是可以被神醫治恢復的,這些弟兄姐妹的生命將會不再一樣。他們也渴望透過這樣的事工,能與台灣的眾教會一起經歷本質上的翻轉,產生出更健康的、屬神國度的文化。


「毫無隱藏」在台灣

「臺灣毫無隱藏事工」於2017年開始在臺灣發展,將課程內容中文化,希望能夠將這套帶有聖靈恩膏的課程,傳遞給中文的使用者。「我們相信婚姻是上帝的祝福,上帝願意透過親密關係祝福我們。當我們從過去的受傷中恢復,並且持續活在屬神的文化與價值觀當中,我們就能夠獲得上帝要在婚姻與人際關係中為我們所預備的各種祝福!」

在二十一世紀,傳福音與彰顯基督榮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人發現我們在婚姻與人際關係中,能真實自由地敞開,彼此扶持,並且活出神為我們所預備的美好生活。

更多了解「毫無隱藏」與課程資訊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52-55)

362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信息摘要 | 熬過了三年,我們還在這

一窺周巽正牧師與蕭雅文師母晉身為青少年父母,近三年的生活日常覺察。原來身為牧者,在教養的路上也常常需要自我關顧。

25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一窺周巽正牧師與蕭雅文師母晉身為青少年父母,近三年的生活日常覺察。原來身為牧者,在教養的路上也常常需要自我關顧。

巽正牧師:「我每一次回應他們都會給得很多,進入牧師、教師的mode。」雅文師母回應:「正哥比較會投入小孩的情境。我們長大時曾經卡關的地方,可能就需要去突破,否則無法給孩子幫助。正哥的青春時期是在美國讀書,那段時間他有辛苦過。」

巽正牧師和雅文師母陪你一起成長!四個大發現:

一、與其急著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如先看見他的痛

即使是你認為「對」的事,在不同時空、環境、性格的孩子身上,也會長成另外一種樣子。雅文說自己以前會一邊聽、一邊在孩子的陳述中找癥結點。這幾年她轉為當孩子的書記官,僅是記下他們的困擾,陪他一起感受,然後在暗中為他禱告。父母可以多觀察孩子的狀態,調整與他分享的濃度,不要心急。

二、少男少女的差異&時間的累積直到讓孩子自己開口

家裡正有一男一女兩個青少年,兩個人明顯很不同,男生在表達情感上先天比女生弱,很常是他內心的風暴大到快爆開時,還是要先從天氣、打球等等週邊的話題慢慢靠近。不要一次要求他講很多到底,要有耐心,知道這件事對他來說很不容易,父母就做筆記,只要說了一點點就心存感激。而巽正牧師發現自己曾經的坎,成為這個時期與孩子相處時的焦慮源。

三、父母對孩子說的話,決定兒女與天父的距離

孩子打電動玩到想要課金,問你可不可以,你會怎麼回?巽正牧師說:「去禱告看看!」當天睡前跟媽媽聊天沒再提這事。隔天孩子又再跟爸爸提起,說自己經禱告了,耶穌說……。長遠來看,父母親的言語也間接代表了天父,家庭的文化就是天國的文化。

四、父母的經驗很寶貴,孩子不一定要接受

雅文在與女兒的韓國行中,發現自己一直以為的「脫框思考邏輯」特質原來讓向來體貼細膩的女兒去喜歡、有研究的場所也玩得不自在。「我真的在神面前降服,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是神的孩子。只有把做家長的努力倒在神的面前,讓祂來介入,你們的家才能走在神的心意裡面。

 

更完整的內容,請至Asia TV觀賞!

「2023超自然家庭研習會」全套信息

 

25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 | 驛站:放映室

讓我們稍作休息,用音樂、文字與影像,拼湊出家的意象,帶給你溫暖與力量,繼續踏上回家的路。

11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讓我們稍作休息,用音樂、文字與影像,拼湊出家的意象,帶給你溫暖與力量,繼續踏上回家的路。

好書

《廚房》
吉本芭娜娜│出版時間:1987
溫柔撫摸面對失去至親的傷痛,為冰冷的心注入一道暖流。家之所以為家,是因為有生活的種種痕跡,那些回憶往後都會成為前進的動力。

 

《小太陽》
林良│出版時間:1972
每一個新生命對父母來說都是小太陽,可以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裡創造自己的小世界,卻不感到孤立。林良以他流暢的文筆,詼諧幽默的筆觸,栩栩如生地刻¬¬畫,紀錄一個小家庭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帶出耐人尋味的幸福。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
黃瑽寧│出版時間:2019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烹煮一道名為幸福家庭的料理,育兒不僅僅是教養,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從他們身上,反映出真實的自己,雖然不容易,卻處處充滿驚喜。

 

《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
李惠貞、陳德諠│出版時間:2021
記錄了作者李惠貞和她的女兒陳德諠,如同好友般的相處,讓人會心一笑與感動的每個時刻,透過簡單的對話,也能看見他們在生命過程中彼此陪伴、扶持,一起成長的軌跡,用溫暖療癒讀者心靈!

 

好電影

《推手》
導演:李安│1991│107mins
李安擅長拍攝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孝順的兒子把老父接到美國,與美籍妻子一家三口同住,產生許多摩擦與不適應。當每個人都試圖保持自己的平衡,卻使得關係失衡,因為家從來不是個體,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培養與維繫。

 

《可可夜總會》
導演:李·安克里奇│2017│105mins
記憶會存留最初的溫暖與感動,家人是永遠的羈絆,家族是完整的系統,不管你是誰,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值得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子。11歲男孩意外穿越亡靈世界的冒險故事。

《小偷家族》
導演:是枝裕和│2018│120mins
是枝裕和認為不健全的家庭未必不幸,於是他從內在一點一點往外挖,直到光線進入整個黑暗。血緣不是家庭組成的重要成分,彼此所凝聚的愛與關懷才是不可或缺的。

《游牧人生》
導演:趙婷│2020│108mins
一場哀悼與療癒的朝聖之旅,人的一生會因為各樣的原因及理由踏上旅程,「家」並不只是一個名詞,而是代表歸宿,縱然我們什麼都沒有,仍然可以擁有一個家。

 

好音樂

《ただいま、おかえり》羊毛とおはな(羊毛與千葉花)
收錄專輯:「どっちにしようかな(要選哪個呢)」│發行時間:2009年
羊毛與千葉花是日本不插電療癒系雙人樂團,歌詞簡單卻溫暖,生活裡微小的感動,也許就是當我說:「我回來了」,會有人回應:「歡迎回家。」

 

《家》陳綺貞
收錄專輯:時間的歌│發行時間:2013年
陳綺貞:「因為寫了這首歌,所以思考什麼是家。我認為家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是一種心理狀態,憂傷的是,找不到最後的結論,因為自己才是自己的家。」溫柔細膩的唱出對家的私密獨白,陪伴我們走過人生漫漫長路。

 

《Photograph》Ed Sheeran(紅髮艾德)
收錄專輯:x│發行時間:2014年
Ed Sheeran寫出對戀人遠距離的綿延思念,多次唱到”Wait for me to come home”彷彿在說「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值得一提的是MV背後的溫馨小故事,那一組組來自艾德家庭的錄影片段,是他從父親手中拿到,當時父親拍攝這些畫面,是為了燒錄DVD作為家庭聖誕禮物。

 

《媽媽》白安
收錄專輯:1990s│發行時間:2018年
是一首成長的歌,當面臨種種困境,白安望著小時候的自己,擁有一顆純真的心,願我們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心都能像在媽媽羊水裡那樣充滿安全與安定,毫無畏懼的勇敢前進。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18-21)

 

11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 | 回家-用四個步驟&六個問題,帶你重新回到神所擺放你所在的家

有光,有物,就有影,這是恆不變的事實,可以改變的是,用不一樣的視野看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產生新的觀點與新的能量。不論是血緣還是屬靈的家,有家回的你是所愛的!

在彼得.史卡吉羅的暢銷作品《領袖真性情》第一章提到,陰影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爆發出來,有時候會以惡行顯現,諸如論斷人的的完美主義、憤怒、忌妒、怨恨、色慾、貪念或苦毒;有時候會表現得很靈巧隱晦,例如渴望拯救別人、想受人歡迎、需要得到注目,無法停止工作,趨於獨斷獨行或僵化等。想要逃離無助感,或害怕暴露自己時,陰影就會浮面。換句話說,「陰影不是罪惡的代名詞。」

我們和父母的互動模式,決定了我們會如何和天父互動;我們的家庭關係是如何,我們就會怎麼樣的去理解天國。除非先體會過,才有可能打破原先的價值觀,產生新的、有可能的想像。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是受傷的,一生都不明白什麼是天父的愛。

家庭是神所設計的,祂為什麼要讓很多家庭流離失所、很多家庭貌合神離呢?套一句董家驊牧師說的話,福音對每個世代都有話要說,祂也對每一個家庭有話要說。這次的企劃想說的,雖然不代表全部,但既有陰影處,就必有光,在神凡事都有可能。

 

哲學家赫拉克利認為,一個人無法在同一條河中涉水兩次,縱然河流外觀、周遭環境都相同,但第一次渡河跟第二次渡河,水中海藻的擺動、空氣的流動、陽光照射產生的溫度和角度、生物的經過,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日常生活也亦然。就算是學習彈鋼琴,相同的動作和技法,你的肌肉多少有點記憶,適應程度就和上次不一樣。並沒有一個策略或方法保證可以讓你家和萬事興,主權也在神手中,禱告不見得必然成就,但你對神的相信與交託就是一個最好的開始,你的宣告就是在向總想要偷竊珍貴事物的仇敵宣戰。

真心渴望我們都能在難解的家庭習題中親自遇見祂,美好的事就必要在你的家中顯明,如同我們都被祂的愛子贖回一樣。

 

資料來源:
《領袖真性情:由心而發的八個領導智慧》作者:彼得.史卡吉羅
六個思考與討論 | Asia for JESUS編輯部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22-23)

 

199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信息摘要 | 牧養兒女關鍵的兩把鑰匙

擁有家庭與兒童心理治療諮商研究所背景的國倫牧師和教育系出生的力今師母,從前以為教養是順其自然就好。隨著孩子相繼出生,卻發現關於教養的理論總是日新月異、沒有定論……

23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擁有家庭與兒童心理治療諮商研究所背景的國倫牧師和教育系出生的力今師母,結婚多年如今育有四子,最大29歲到最小18歲。他們在超自然家庭研習會中坦言,從前以為的,和隨著孩子出生後的現實,有著很大的落差與困難。

世界對教養的解答總是日新月異、沒有定論,直到有一位美國長老提醒他們,其實聖經裡面就有給父母重要的根本資訊,國倫牧師當下很想鑽進地洞,也因此下定決心要和師母一起好好學習,如何當個合神心意的父母。

  • 詩篇127:3「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其實孩子不是來討債的,而是神所給你我的祝福,孩子是耶和華的,不是我的。我們只是管家和牧者。代表耶和華來牧養孩子。

  • 箴言29:17「教導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

這帶給我們很大的震撼,我們完全不能安息、休息啊,於是那時就決定一定要好好管教孩子。認真地遵行使命,生容易、教養不容易。

箴言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以前我們都說順其自然,愛他就照他所想做的事情,非常混淆,因為有太多角度,但家長們,聖經不會改變,祂創造我們,祂知道要怎麼建造起來。在孩子越小的時候清楚的告訴他界線範圍在哪,他到哪也不偏離。

  • 箴言13:24說到,「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每件事,需要有清楚的後果。不一定是體罰,你愛他反而要告訴他後果。很多人不捨,把後果拿走,以至於從小到大孩子都沒有學習。

  • 約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以前專家學者推「鐵的紀律」,現代更多的是「愛的教育」,神是真理加上恩典,公義加上慈愛,這就是神的智慧。兩者結合,就叫做愛的紀律,是兩人一致認為比較理想的觀念。

接著,他們將把近三十年的教養經歷歸納成可執行的項目一個個說明,把這「關鍵的兩把鑰匙」帶回家,你的家庭必定會很不一樣!

 

更完整的內容,請至Asia TV觀賞!

「2023超自然家庭研習會」全套信息

23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約書亞 | 音樂與影像的同步升級

過去我們大多都是各自在團隊的異象中事奉,但實際上,我們都是基督葡萄樹上的枝子。每個枝子的事奉帶出了不同的果效……

13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約書亞樂團副團長 陳州邦

Q1:除了與國內的敬拜團,過去約書亞也和國外敬拜團合作,兩者的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在約書亞樂團「愛贏了」的專輯中,我們特別邀請 JPCC 的主領Sidney Mohede來領唱一首中文詩歌「你真好/ You Are Good」。對於以印尼文和英文為母語的他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然而,他與我們共同完成了在高雄巨蛋的Live敬拜錄製,這是非常難得的一次經歷。另外,當在我們邀請Gateway Worship到台灣參加敬拜特會的過程中,約書亞樂團的主領也用中英文參與了敬拜的帶領。

面對語言的差異,團隊間能快速建立起默契顯得尤為關鍵。敬拜不單是一項服事,更是一個心與心連結並獻祭的過程。我自己在交流、歌唱、分享的過程中觀察到,相較於外國人,華人通常比較慢熱和保守,可能與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因此,聚集前若能先有一些分享和互動都能幫助雙方團隊更快地融合,這是很關鍵的一步。

 

Q2:最有感觸的部分是什麼?其他團員有什麼特別的回饋嗎?

在近幾次約書亞樂團與KUA WORSHIP和火把音樂的合作過程中,我從許多團員那裡聽到類似的回饋,「這些團隊的某幾首歌曲好有恩膏!之前都沒有注意到過。」確實如此,我們經常侷限於自己的舒適區域,這不僅體現在我們的職業和社交生活中,也反映在我們的音樂選擇上。許多基督徒可能偏好某一類型的敬拜音樂,或是只聽某些特定的團隊。甚至,現今的音樂平台還會根據我們的聽歌習慣,推薦我們可能喜歡的類似音樂。

KUA敬拜團 X Joshua Band約書亞樂團 LIVE WORSHIP
火把音樂 X Joshua Band約書亞樂團

上帝賜給以色列12個支派不同的恩典和屬靈含義,我相信祂也給予每個敬拜團隊獨特的異象,以及特別領受到神的某個面向。如同神給約書亞樂團的異象就是「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敬拜聲音」,各個團隊的所領受的異象與恩膏也可能截然不同。有些團隊可能更專注於神寶座前的榮美,有的領受羔羊必再回來,有的則是致力於將救恩的喜訊傳達給福音朋友…等等。因此,每個團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並「Amen」的地方。當這些多樣性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對神的認識就會更加全面和完整。

想鼓勵所有的基督徒多去聆聽以及感受不同敬拜團隊的歌曲,讓我們的敬拜不僅僅依據個人偏好,而是透過各個敬拜團隊的領受與服事,我們一齊來領受。

 

Q3:過去,敬拜團大多單純各自服事所屬教會,在數位化時代我們將觸角開始延伸,甚至與各教會敬拜團在音樂、媒體上彼此合作,這對約書亞樂團帶來什麼正面的影響?

我深信不同敬拜團隊之間的合作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合一。過去我們大多都是各自在團隊的異象中事奉,但實際上,我們都是基督葡萄樹上的枝子。每個枝子的事奉帶出了不同的果效,當我們一同來敬拜時,就像是以色列的眾支派集結在一起一同獻上。每當不同的敬拜團隊合一聚集時,我真的感受到神的同在總是更豐厚地充滿在其中。

約書亞樂團自1998年成立至今近25年。我們深感上帝的豐盛的祝福與恩典,但我們沒有要獨享這份恩寵。乃是渴望透過與其他敬拜團隊的事奉連結,一同領受這份豐盛,並將敬拜的意義和真理,更多釋放在華人的教會之中,願神祝福我們。

 

Asia for JESUS 公關媒體部總監 周曉薇

Q1:世界不斷經歷轉型,Asia旗下的約書亞樂團也在這兩三年有很多轉變。請問此時此刻的妳看到福音音樂的哪些機會點?並會如何利用這些機會,創造跟以往不一樣的內容呢?

約書亞樂團於1998年創立,從一開始的敬拜創作與國外詩歌翻唱等事工,一路到如今成為致力於「創作出屬於台灣敬拜詩歌」的樂團;也隨著時代與媒體平台的發展,約書亞樂團所產出的內容作品也加入了更多影像與行銷的企劃在其中。在這個蛻變與轉型的過程中,Asia For JESUS媒體部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也因著影像與行銷專業同工的加入,約書亞樂團不只透過詩歌服事全球的華人,更從影像媒體的角度,期待能夠在各數位平台上將敬拜詩歌帶到更遠的地方。

Asia for JESUS做為一個國度性的平台,當我們將約書亞樂團的內容做得更深更廣、企劃與品質也有所提升之際,我們更期待與不同的夥伴一起共創華人敬拜詩歌的園地,也是在這樣的心情下,今年10月我們邀請了「火把音樂」與我們一起合作。

從一開始的認識、對話與交流,都感受到彼此內心裡對華人弟兄姊妹的負擔,有別於一般的華人流行音樂,我們更重視敬拜詩歌所要帶出來的信息,同時,我們也非常重視不同團隊之間互動的和諧。從選曲到練團;從歌者到樂手,其實要一起合作都比獨立製作來的複雜,但我們卻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彼此的成全與支持,我們也非常珍惜因著同工而有的獨特友誼。

 

Q2:約書亞樂團的異象:「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敬拜聲音。」但每隔5年10年就感到世代差異的更迭,約書亞樂團如何繼續實現這個異象呢?

現今的時代同時有不同世代的人匯聚共生,約書亞樂團的異象一直以來專注的方向都沒有改變:「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敬拜聲音」。然而現今年輕人所使用的媒體平台與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媒材日新月異,媒體部致力於將敬拜音樂的內容以多元化的方式,透過網路觸及年輕人,而其中影像與音樂的結合、社群平台的經營、敬拜信息的製作都是我們的重點。

樂團的部分也逐步邀請年輕的團員一起參與服事和詩歌創作,其實光是在約書亞樂團內就有好幾代的成員聚集,我們如何可以讓年輕人的聲音先從樂團內部發聲,然後再透過詩歌創作和服事現場影響更多年輕人,也是樂團將要努力的方向。

 

Q3:期待之後看到約書亞樂團有更多企劃和作品。可以透漏即將會上架作品有哪些嗎?

2024年的規劃非常豐富,除了仍然將發行年度創作專輯之外,樂團還會代理與翻唱一張Gateway的英文專輯;2023約書亞所舉辦的「敬拜心脈動」詩歌創作徵選活動,更在廣收各方作品之後,我們將精選10-12首創作,重新編曲配唱後製作成為「大衛的帳幕」最新專輯。在數位平台上,明年第一季我們也將會推出與「火把音樂」合作的影音特輯;此外,年度發行的各詩歌單曲或者敬拜影音也都會陸續推出。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56-57)

13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專題|盡了力,時候到了,就好了。【母子檔-Aliah牧師、陳牧禾專訪】

鳳山活泉靈糧堂主任牧師陳安誠牧師的太太蘇惠麗Aliah牧師是一位嚴格、重視細節、忍不住叨唸兒子的母親,和有點悶騷、不喜歡講太多私事的二兒子陳牧禾(圖左),會擦出什麼火花?

20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何恕瑜、圖|Aliah牧師、陳牧禾

大學因為忘記繳學費被退學,最後靠同學幫忙向學校連署後,破例復學,陳牧禾:「我是跟同學不想上課就翹課的那種,到新環境生活之後,我就告誡自己要有不一樣。」在新加坡念書的期間,他做到了,畢業時還拿到全勤獎(從未遲到、缺席)。

內斂、沉穩、平靜的牧禾,從小就擁有絕對音感和很明顯的音樂恩賜,生活管理上輕鬆隨興對藝術家性格來說倒也不足為奇。但一路從國小念音樂班到考入中山大學應用音樂系的過程,就要承受不少的波折,不時會因為沒有留意生活上的細節而造成困擾。時間過去,不只年紀上成為群體裡的哥哥,也越來越有牧人的心,「看到同工C做事這麼隨便、這麼兩光,我真的是火很大ㄟ。」牧禾跟同工X抱怨,「你就知道我以前怎麽看你的了齁。」X笑著回覆。

牧禾的母親是鳳山活泉靈糧堂執行牧師蘇惠麗Aliah牧師。具有先知性恩賜的她,總能夠辨識出上帝所賜給不同人的特質,輔以她有非常強的戰略思維優勢,成全人的生命特質,然後引領他們在對的位置上發揮。

在這個前提下,Aliah牧師也是一個嚴格的人,牧養弟兄姊妹和養育兒女時,除了基本盤外還有要求:「我很重視過程中是否盡了全力,這才對得起自己。就像牧禾你有音樂,就不能去糟蹋上帝給你的恩賜跟我的付出,因為學音樂花很多錢,這是很真實的,你也必須付上自己的責任。」Aliah牧師堅定地說,情感上可以放鬆,對事情則不能體貼自己的軟弱,要面對和挑戰它。

有趣的是,Aliah牧師也感謝神,三個孩子裡牧禾最像自己。原來是有一天,神讓她想起小時候自己也有個「小迷糊」的綽號,跟兒子一樣總到期末最後一個禮拜,才帶一堆書去圖書館;又想起聖經中大祭司也有自己的軟弱,「牧禾讓我可以學習多一點的體恤,因為我們真的很不完全。」

於鳳山活泉靈糧堂現今會址的第一張合照。
牧禾在新加坡牧區福音茶會中表演。
很長的感動

談起對方曾讓自己感到驚喜的事?Aliah牧師大笑,怎麼都沒有這種感覺過?自己付出在兒子身上比較多。但她提到幾件事情,「到大學的時候,三個孩子裡只有牧禾還會叫我媽咪,那種感覺我很喜歡~」另外是看著牧禾的改變,從小時候自閉症,雙眼沒有焦距,10個月的時候在禱告會裡第一次抬頭,被聖靈充滿仰天大笑,至此之後,神的醫治臨到,牧禾自己經歷了祂,說他知道自己是存在的;還有在還很小的時候,牧禾就展現了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也一直都有體貼父母的心,在在都讓Aliah牧師的驚奇和感動存留至今。

無形的傳承

牧禾說自己在中山大學應用音樂系面試的時候有點失常,應對考官時不知怎的都不太順。出考場後怯懦的跟媽媽說自己的狀況,沒想到這種至關人生未來的大事媽媽並沒有生氣,反而只有陪伴和關心:「你不用特別在意考得好不好,因為決定權也在神。其實你到哪裡念書都好,開心就好。」這段話對牧禾而言就像是從天父來的肯定,啊~原來媽媽也只是希望我可以當一個快樂的孩子,盡了力就好。「從小她支持我,到現在還一直是默默的推手,讓我去做想要的事情,往神要我往的地方邁進。」牧禾說Aliah牧師待人慷慨大方,比如家裡可以吃得很簡單,但對客人就很不吝嗇,總是大方的款待。媽媽的慷慨不只表現在物質上,精神和行動上總是看到需要就去幫忙,雖然在年輕人眼中有點多管閒事,卻是陳家的文化之一,不聚焦在自己身上,而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對待人和事情。「我很希望他們和未來的家庭也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看到他們就會說『這真是有神在你們中間!』我也希望他們能享受人際的快樂。」Aliah牧師說。

目前母子都住在同一棟厝,平時各自忙碌,很常會不知道對方在家還是在外,這其實也沒有關係。有點悶騷、不喜歡講太多私事的兒子,和一個忍不住叨唸兒子的母親,雖然偶爾會有不快,但只要冷靜一下讓彼此沉澱,也就默默的回歸正常。相信彼此的關愛一直都在就夠了。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16-17)

20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到哪我們都是一家,都還是會有彼此【母女檔-高麗婷、Melody專訪】

高麗婷是連加恩醫師的妻子,兩人因著宣教的呼召婚後就在世界各地服事同時養育孩子(三男一女),高麗婷親切溫暖,Melody則是冷靜思考的慢熱型,受訪時兩人形成很有趣的對比。

24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文|何恕瑜、圖|高麗婷


隨著父母在南非、美國、台灣……等多國城市遊歷,才15歲就搬過17次家。搬家的變動性往往是一種很需要調整心態的人生重大事件,對正值青春期的Melody來說,卻很感恩這些經歷,塑造出現在的自己,不只是有很強的適應力,也與家人建構出了一個無堅不摧的革命情感。

疫情開始後,全家人因為爸爸連加恩參與國家的疫苗研發再度舉家搬回台灣,今年就讀國三的Melody,性格比許多舒適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還要平穩,「我覺得是他們讓我安心,因為就算發生甚麼事了,我們到哪都是一家,去哪都還是會有彼此。」

戲稱家裡很多宅男的高麗婷,很感恩有一個貼心的女兒,譬如那次在美國的母親節。「她知道我很喜歡SPA,就自己剪紙裝飾浴室、浴缸灑了浴鹽、點了蠟燭要讓我泡澡,哈哈哈哈哈,還做早餐給我!」高麗婷笑說女兒才五年級就這麼會設計,大家都很羨慕她有這麼好的禮物!其實平常女兒最喜歡的地方是自己的房間,「常常看到爸爸坐在她門口敲門,想要跟女兒說說話。」

Melody曾在母親節前獨立打造出給媽媽的專屬SPA,讓高麗婷相當難忘。
與生俱來也耳濡目染

Melody對喜歡的事很有毅力,很能夠找資源自學,對生物的愛更是幾乎不輸醫科學生的程度。「這遺傳到她爸爸,」高麗婷補充,同時她對藝術很有天分,除了外顯的學科,屬靈裡也非常敏銳,「Melody那時才兩、三歲,加恩的媽媽為她禱告時,她就會禱告到哭欸。」

那Melody覺得媽媽呢?「她是一個很outgoing(外向友好)的人,我朋友的家長她都可以跟他們聊起來;她也很thoughtful(為人著想),我們講過的話她都會記在心裡,幫我買我喜歡的東西回來或讓我知道她沒有忘記;她也非常有決心,有時候就算我們心情沒有很好,不想要理她,她還是會敲敲門,like關心我們,不放棄。」Melody試圖把每一個字清楚的表達。

決心這點,更體現在最近的一次「分班事件」中。長假結束回到學校,Melody才知道自己並沒有被分到以為會進的資優班,由於普通班跟自己的程度差太多,又沒有好的學習品質,Melody跟老師爭取未果後,高麗婷就決定要為女兒試試看。繁複的程序和敷衍的回應,同樣的步驟重複做一次,很像一個耐力賽當真相終於大白,一切努力也值得。原來班上的期末考卷不小心被老師弄丟了,只有積極爭取的人,才得以進到本應屬於他們的班級。Melody也學習到「對的事情,,就應該替自己的權益奮力爭取!」

很好奇,對兩人來說,彼此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高麗婷說,從Melody身上看到一個青澀的自己,「我發現其實我們裡面有很多東西像神、也有很多東西不像,我就會去問神、學習,然後禱告。」高麗婷說,因為有女兒讓她可以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更像耶穌的自己。

「我想要做什麼,或是我覺得做得不夠好,需要幫忙,他們永遠都是第一個支持我的人。」開好幾個小時的車送自己去比賽、用最高調的方式替自己打氣、找最好的老師、失敗時會安慰。父母就像撐起自己一片天的樑柱。

暑假全家至日本旅遊,母女在景點留念。

 

最精心的時光和最寶貴的……

連家現在最常會在接送通勤時互相更新進況,「今天怎麼樣?」或是不用開口問,家裡六個人也會自然而然談起當天的學校生活,朋友的八卦,爸爸讀經講道的領受。而若有人特別安靜,就知道「他有什麼事情了」。

Melody也從高麗婷身上承襲了關愛人的心,就算沒有收到什麼回報也還是會繼續為人禱告,擁抱正在痛苦、憂傷中的人。「信仰是非常重要的,」高麗婷說,這是夫妻兩人唯一希望自己和兒女都能一直擁有並傳承下去的。不見得將來一定是全職服事,但永遠不要忘了自己是為了這個信仰而活,做任何事都是為了神,為了讓人能聽聞福音,讓人可以在他們身上看見神的美好和作為。

我們問Melody她自己怎麽感受這個信仰的重要性?她像個成熟的大人說:「當一個學生就很認真讀書,考上很好的大學,很認真工作、養小孩,生命沒有什麼目的,大家都做一樣的。有神就好像有一個目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其實很幸福,都很健康,我們家的關係也很好。像我在國際學校有很多爸媽都很容易吵架或沒有很關心小孩,就是有很多辛苦的人。」不禁覺得,一切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連加恩醫師全家。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14-15)

 

24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專題|放手即是成全,給予彼此成長的機會【父子檔-廖承增牧師、廖亦恩專訪】

三個孩子中最小的兒子亦恩,是承增牧師與師母結婚、生子多年後,又意外懷上的。兒時的點滴在心裡留下深刻的影響,長大之後,卻把世界還給了他……

568 total views, 14 views today

文|張雅薇、圖|廖亦恩

專屬廖家的精心時刻

這個仲夏之夜,晚歸的亦恩在等候房間冷氣轉涼之時,總會跑到父母房間就這樣窩著,承增牧師雖然嘴上說著:「他就過來吵我們,位置都被他佔去了。」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趁著這個靜謐的時間,忙碌的一家人終於有機會好好的聊著天南地北。

亦恩小時候,承增牧師總會在睡前唸兒童聖經故事給他聽,就在前一段日子他與友人到斯里蘭卡旅行,逛書店之時,忽然看見了從小爸爸唸給他聽的那本圖畫書,「當我一打開書本,過去的畫面突然跳到腦中。」

亦恩說,他發現活到二十歲的現在,很多時候有先知性的領受、禱告時,都會直接連結到這些經文。儘管爸爸在外的服事繁忙,但是每天都還是會固定有睡前的讀經禱告時間,就是這樣反覆的過程,對於亦恩而言,是非常寶貴跟感動的記憶,也在他的生命當中顯出價值。

我們眼中的彼此

「當然還是信仰最重要!信仰不只是知道或知識,而是聖經當中所傳達的,能不能變成實際的生命。」從小父母就讓亦恩相信,這位神是真實的,神在他生命當中所做的一切都有祂的心意與脈絡,只要一步步跟著走,就能有信心。

承增牧師總是身體力行實踐「上帝永遠是對的。」工作上,當他在做任何決策,比起效率跟效能,總是先問神什麼是對的,神的心意永遠擺在人的心意前面;在家庭當中,當亦恩與父母發生需要討論、對話,甚至爭執的時候,即便今天對事情的看法不同,溝通的層次卻不會改變,都是站在神的眼光下看待這些事。這樣的教育方式,讓亦恩在面對很多思考或決策時,優先想的是「如果是耶穌會怎麼做?」

「我覺得他的存在,對我跟師母來講,是一個鞭策的力量。」承增牧師說,哥哥姐姐年紀還小的時候,信仰才成為他們家中的真實,而亦恩則是在牧師師母決定成為傳道人,正在神學院就讀時懷上的,當時哥哥姐姐都已經是國中生、高中生了。

亦恩和爸爸媽媽小時候。

對於他們的生活其實帶來非常大的衝擊與拉扯,要教育進入叛逆期的青少年、又要照顧新生兒、同時還要兼顧神學院的功課與服事,「當時神學院還問我要不要當學生會長,我是要怎麼當阿?」爸爸無奈的說。

但也因著亦恩的到來,讓他的生命進入一個熬煉的過程,彷彿生命的鞭策,開始學習放下一切倚靠主,反而對於成為傳道人的生命歷程帶來很大的幫助,能夠快速的放下自己,經歷自我破碎,重新建造跟師母的關係,學習同心合一。

承增牧師:「亦恩是一個很溫暖的人,既溫和,又很有愛心,常常會花時間陪伴哥哥姐姐的小孩,品格也很好,是一個很誠實的人。」

爸爸平時喜歡慢跑,前陣子承增牧師的耳機不見了,亦恩便聯合哥哥姐姐一起合送爸爸AirPods,爸爸笑說:「他的特質就是很大方,當然會讓人驚喜感動,但是我們在背後就會想說,你這樣還存的到錢嗎?」

亦恩:「爸爸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當他分享有哪些部分應該修正,他永遠都有先做到,不會要求我去做一件自己也做不到的事,而且他很願意花時間陪伴家人,儘管工作服事已經很忙,還是會把時間分別出來。」

放手,讓彼此成長

孩子選擇休學,脫離教育體系,往往對父母而言是一大挑戰。亦恩開始了接案的日子,過程中會有很多為各自的思想辯護,可是我們的年代有我們的挑戰,過去的世代講求成就感,但如今其實這些價值觀都是可以改變的。

有許多家長會用:「因為我是父母親,你才幾歲想要幹什麼」、「你要聽我的」,但是承增牧師卻告訴亦恩:「接下來就是你的世代,你要去發展自己的未來,你想做的什麼,你的夢想,我們尊重你,也交還給你。」

其實並非完全不擔心,但對於承增牧師而言,倘若父母親為了堅持某些議題而使關係產生裂痕,那就更加得不償失,連要把信仰價值傳承下去都會變得困難,那沒關係只要彼此都還走在信仰上,神自然會帶領他的孩子。

「因為這個信念,讓我們的關係不一樣。」亦恩很感謝爸爸當時願意成全,把關係放在成就之前,讓他能夠去嘗試,並且讓他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會陪伴他一起走過。

訪談到了尾聲,編者問到父子之間的相處,亦恩:「我們相處的方式比較像是朋友。」整場談話顯得輕鬆愉快,雖然亦恩是承增牧師老來得子,卻絲毫沒有代溝,不同於華人社會的家庭框架,這樣自在的相處方式,讓身邊的人也感染到他們的家庭和樂。

廖承增牧師全家福。

 

(本文出自Asia for JESUS 亞洲復興誌第44期P.12-13)

568 total views, 14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