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2014-10-14

從社群網站看人際關係

(左)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晏信中牧師(中)約書亞樂團主領璽恩(右)台北靈糧堂學生區小組長林雨墨

著科技進步人與人有更多不同維繫感情的方式,有時我們讚嘆社群網站的發達拉近相隔兩地的距離,然而有時明明在對方身邊,卻產生最遙遠的距離。每年嘗試一項新目標的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2013年便決定突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每天在facebook 之外認識一位新朋友,2014年更立志每天寫一張感謝語,道盡了人際關係的重要。這一期,我們邀請三位人物-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晏信中牧師、約書亞樂團主領璽恩和台北靈糧堂學生區小組長林雨墨,分別代表40、30和20世代,他們將談談自己使用社群網站的經驗,並與你分享社群網絡的經驗及與人互動的小故事!

人物介紹 40代表-晏信中
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牧師
Asia 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媒體藝術總監
從ICQ 開始使用網路通訊
平均1小時看一次訊息,不常在社交網站發文,但時常瀏覽他人的狀態
「我會觀看所有我的朋友及牧養的人的狀態,這樣在每次聊天時就可以切入話題了!」

30代表-璽恩
約書亞樂團主領
從ICQ 開始使用網路通訊
自稱手機重度躁鬱使用者,每五分鐘看一次手機
「有誰跟我留言了嗎?如果沒有回覆就會不好意思啊!」「怎麼沒有人留言給我!」

20代表-林雨墨
台北靈糧堂學生區小組長
從國中時開始使用奇摩即時通
「通常只要電腦開多久,臉書就看多久!」

1.你們會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瀏覽、回應什麼? (ex:心情/資訊/etc. )

:我以前認為這是能夠接觸更多人及傳福音的管道,會分享的內容上則是以資訊為主,到了最後卻發現太多人關注自己, 導至於不能分享比較隱私一點的事,如今我喜歡瀏覽朋友的分享並且給與正面的回應

:為了更簡易的呈現我的分享,我較多以圖像為主並以文字為輔來呈現自己的生活。社群網站對我來說是另一種分享福音的管道,如果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我覺得分享些日常生活的圖片或文字,或許他人比較能從中認識和接受。

:我平常分享就是照片和資訊,我不太信任這個平台,因此也很少分享自己的心情。

2.談談彼此眼中世代的網路印象

:這幾年,我遇到許多20世代,他們大多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只想表達自己心中的聲音。這或許可以從社群網站可以看出端倪,我發現他們常使用情緒性字眼在網路描述自己的生活。這可能跟家庭教育有極大的關係,現代人的忙碌造成父母沒有足夠時間教導孩子,而科技的發達也造成人際關係的交流減少,使得年輕一代比較不在意他人的需要。

:與20 世代相比,30世代已經有不少職場經驗,他們應對進退合宜,也較少在社群網站發表任性的情緒。但卻能發現,他們所分享的生活內容大多是感嘆自己沒有對象,或是物質的慾望的需要。30世代的人對於未來好像失去方向,他們拼命工作賺錢,但回到家便倒頭就睡,比較不會為自己規畫下一步。

:40世代是我爸媽的世代,社群網站對他們來說很新穎,有些甚至要問自己的兒女,那樣的新鮮程度就像幾年前我們剛接觸時一樣。因為出於關愛,他們想和兒女藉由社群網站拉近彼此距離,卻不時寫出令兒女尷尬的留言。

3.你認為自己現實的人際關係和在虛擬世界上的人際關係相差多少?

:對我來說,虛擬和現實不是以真假分辨,而是透過不同互動方式呈現自己不同層面。在實際互動時,人往往會看見更多東西。其實我本身是比較內向的人,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在facebook上發言的頻率會比較接近真實的我。

:我自己在社群網站所呈現出來的,就是社交類的訊息,人不會在這個平台上認識全部的我,因為我選擇只呈現某部分的自己。相較於網路上的自己,私底下的我比較容易流露情感和情緒,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必須有真實的人際互動,才會有真實的交流。

:從社交網站認識我的朋友和經過互動而認識的朋友可能覺得我相差很多,尤其當我在網路上和不熟的人溝通時,我通常會更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4.怎麼樣的人際互動能使你被滿足,談談你的經驗,當你感到氣憤、沮喪或是歡欣至極,你第一個會想分享的人是誰?為什麼?那個人能帶給你什麼回饋?

:我會根據事情的本身跟人分享。大部分當然跟我太太述說,但是如果是事工性質,我會跟巽光牧師談,他也會以更高更遠的眼光看待事情,這兩個人總能給予我被肯定、被安慰及被了解的需要。

:我第一個會分享的人就是我先生,他會冷靜地從不同角度看事情。除了我先生外,其實我很少跟別人分享,因為我不想因為自己倒出來的情緒影響對方,因此我會確保我所談話的對象是理性的。

:我會跟屬靈同伴分享,我期待對方可以了解我的狀況,也可以給予回饋。

5.你認為什麼是真實良好的關係?

:很多人遇到問題都不敢講出來,或不敢詢問對方。但是我認為健康的關係是根據交往的深淺不同層次來建立需要的面質。面質(confrontation)的概念是出於愛,分享出來自己心裡的真實話,使對方能了解。(相關面質文章請參考,Asia for JESUS 亞洲青年誌第9期或天國尊榮文化/異象工場出版)

:健康的關係是可以透過語言或情緒表達出來,而一個真實良好的關係是無論遇到任何事,彼此都可以溝通,包括負面的情緒也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以前我很容易表達正面的情緒,但是遇到負面情緒或是吵架時,則連一句話都沒辦法說出來,那時我只顧著負面情緒是否會使對方造成傷害,而選擇不講,但是這樣反而讓對方更受傷。我花了好一陣子以正確方式表達負面情緒來襲時,並讓對方清楚的明白,最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糟。

:我認為一段好的關係,是能互相溝通自己的狀況,我觀察很多人是因為害怕關係受傷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我自己的處理方式,就是試著溝通藉由互相回應更認同彼此,因為關係會卡住是導因於彼此沒辦法表達及接納。

給大家的話:
璽恩:老實說,手機或社群軟體使用過久,都會讓我覺得疲憊。最近我開始爬台北市的象山,在過程中我的焦點就被美麗的大自然轉換,心情也跟著變得更開闊!我鼓勵大家用心體驗真實的世界,才會逐漸敞開自己的心,因為這樣,才有機會學習關心別人!

信中哥:這世代的人或許應該要從以自己為本的角度轉往為他人著想。社群網路總是聚焦於以使用者的角度來蒐集資訊,然而當我們跟人真正互動時,有時並不只為了自己。我本身不是個喜歡講話的人,但為了別人的需要,我願意以話語盡可能造就他們。隨著科技發達,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新穎的社群網站,我鼓勵大家不要只是在社群網站按讚或寫一句生日快樂,而是能試著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付出努力與別人互動,我們需要的是一起吃頓飯或花時間聊聊,把籌碼放在與對方的關係上!

【本文出自青年專刊 2014三月份】